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4-硝基苯肼、自制的己二酰二氯原料,用冰浴法合成了己二酰-1′,6′-双(4-硝基苯肼)化合物,并用NBS/Pyridine氧化体系脱氢得新化合物己二酰-1′,6′-双(4-硝基偶氮苯)化合物,产品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确证,收率80.2%。该合成方法反应时间短、产率高、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是制备该类化合物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4-硝基苯肼、自制的己二酰二氯原料,用冰浴法合成了己二酰-1',6'-双(4-硝基苯肼)化合物,并用NBS/Pyridine氧化体系脱氢得新化合物己二酰-1',6'-双(4-硝基偶氮苯)化合物,产品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确证,收率80.2%.该合成方法反应时间短、产率高、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是制备该类化合物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紫外 -可见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 1- (4 -氯苯甲酰基 ) - 4- [1′- N′- (2′,3′,4′,6′-四 - o-乙酰基 ) - D-吡喃葡萄糖基 ]氨基硫脲与 DNA的相互作用。该试剂与 DNA作用后 ,引起 DNA的紫外特征吸收峰呈明显的减色效应和红移现象 ,通过该试剂对溴化乙锭 - DNA紫外 -可见光谱和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 ,证明它与DNA发生了嵌插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二苯并-18-冠-6和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等多步反应,制备了一种功能染料——4,4′-双(4-羧基偶氮苯)二苯并-18-冠-6,产率68.5%,通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目标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吸收光谱性能良好,对稀土元素和金属汞离子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选择性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二苯并18-冠-6(DB18-C-6)与(NH4)2[Pd(SCN)4]的反应,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生成的配合物[NH4(DB18-C-6)]2[Pd(SCN)4](1)进行了结构分析.1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体学数据:a=0.8705(3)nm,b=1.1954(4)nm,c=1.3044(4)nm,α=73.216(5)°,β=78.897(5)°,γ=81.105(6)°,V=1.2682(7)nm3,Z=1,F(000)=568,R1=0.0301,wR2=0.0431.配合物由二个[NH4(DB18-C-6)]+配阳离子和一个[Pd(SCN)4]2-配阴离子组成,二者通过N-H…N氢键形成中性配合物,配合物中不存在阳离子-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二苯并-18-冠-6和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等多步反应,制备了一种功能染料——4,4’-双(4-羧基偶氮苯)二苯并-18-冠-6.产率68.5%,通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目标化合物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吸收光谱性能良好,对稀土元素和金属汞离子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选择性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 1- (2 ,6-二溴 - 4 -硝基苯 ) - 3- (4 -硝基苯 ) -三氮烯 (DBNPNPT)与锌的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Triton X- 10 0的存在下 ,p H=9.0— 11.0的 Na2 B4 O7- Na OH介质中 ,DBNPNPT与锌 ( )可生成橙黄色络合物。建立以 5 35 nm为参比波长 ,4 4 0 nm为测定波长的双峰双波长测定法 ,该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34× 10 5L· mol-1· cm-1。对葡萄糖酸锌中的锌直接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以苯并[1,2-b∶4,5-b´]二噻吩-4,8-二酮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单体2,6-双(三甲基锡)-4,8-双(2-乙基己氧基)苯并[1,2-b∶4,5-b´]二噻吩. 通过多核1D和2D NMR技术(包括1D 1H、13C、119Sn、117Sn NMR、DEPT、选择性1D TOCSY及2D1H-1H COSY、gHSQC、gHMBC)表征了目标分子结构,完成了 1H、13C、119Sn 与117Sn NMR化学位移归属,并探讨了该化合物的NMR谱线特征.  相似文献   

9.
由于溶剂极性的影响 ,2 ,2′-联吡啶 - 4 ,4′-二甲酸乙酯在 DMSO- d6 (氘代二甲基亚砜 )和 CDCl3 (氘代三氯甲烷 )中测得的1H- NMR谱图具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以4-溴-4′-二甲氨基查尔酮和苯乙炔为原料,通过Sonogashira钯催化偶联反应合成了4-苯乙炔基-4′-二甲氨基查尔酮,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研究了4-苯乙炔基-4′-二甲氨基查尔酮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极性敏感的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三氮烯类显色剂3,5-二(4-溴苯氨基重氮基)苯甲酸,并对该试剂与Ni(Ⅱ)的显色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Triton X-100存在下,pH 10.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Ni(Ⅱ)形成了2:1的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1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96×10^5L·mol^-1·cm^-1,Ni(Ⅱ)的质量浓度在0一10μg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该试剂用于分光光度测定铝合金标样中镍,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2.
刘志聪  王路  朱友冲 《光谱实验室》2011,28(4):2038-2041
利用HPLC测定了潮州柑果肉中维生素C的含量,以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为分析柱,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甲醇-0.1%的草酸溶液(5∶9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维生素C的出峰时间为1.976min,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在维生素C浓度为20—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95,加标回收率为97.71%—102.16%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78%,RSD为1.68%(n=6)。此方法能快速,准确的测定潮州柑果肉中维生素C的含量,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1-(偶氮苯基)-3-(4,5-二甲氧基-2-苯甲酸)-三氮烯(ABDMBAT)试剂与Cu(Ⅱ)的显色反应。在TritonX-100的存在下,pH 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铜形成红色络合物,ABDMBAT与Cu(Ⅱ)形成的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8.26×104L.mol-1.cm-1,Cu(Ⅱ)在0—14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4.
以季戊四醇为原料,先合成四对甲苯磺酸季戊四醇酯,然后四对甲苯磺酸季戊四醇酯与硫氰酸钾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热反应,生成了2,3,7,8-四硫螺[4,4]壬烷,2,3,7,8-四硫螺[4,4]壬烷经四氢化铝锂还原、酸化,得到季戊四硫醇.产物结构经熔点、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谱、拉曼光谱鉴定.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双缩二氨基硫脲,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对配体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荧光性质及Zn2 离子对其荧光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酒明衍  乔占平 《光谱实验室》2011,28(5):2549-2554
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了两种超分子化合物1,2-二(2-苯并咪唑基)乙烷硫酸盐[(C16H16N4).(HSO4)2.(H2O)2](1)和5-(2-苯并咪唑基)-1,3-苯二甲酸[C15H10N2O4](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两个化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超分子化合物(1)的晶格参数:Mr=494.48,a=0.7089(2)nm,b=1.7922(5)nm,c=0.8584(2)nm,β=106.250(4)°,V=1.0471(5)nm3,Z=2,Dc=1.562g/cm3,F(000)=512,μ=0.318mm-1,GOF=1.046,R1=0.0518,wR2=0.1710;超分子化合物(2)的晶格参数:Mr=282.23,a=1.4345(3)nm,b=1.6748(4)nm,c=1.0628(2)nm,β=93.364(4)°,V=2.5490(10)nm3,Z=8,Dc=1.460g/cm3,F(000)=1152,μ=0.109mm-1,GOF=1.098,R1=0.0473,wR2=0.1341。两个化合物分子间通过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相互形成三维网状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7.
魏岳  李志强  孙伟  蒋树刚 《光谱实验室》2011,28(4):1663-1666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aLa(WO4)2:Eu^3+纳米发光材料。利用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材料的发光特性。结果表明,Eu^3+离子的掺杂浓度为3%时,样品有较好的发光特性。样品的激发光谱有3个主激发峰,分别位于270、392nm和464nm处。发射光谱主峰为614nm线谱,此为Eu3+的发光。  相似文献   

18.
黎中良 《光谱实验室》2009,26(2):229-231
由糠醛与水杨酰肼反应合成糠醛水杨酰腙席夫碱,然后再将其分别与过渡金属锌(Ⅱ)和铅(Ⅱ)作用合成两种新型的酰腙席夫碱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所制备配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新显色剂4,4′-二(4-苯偶氮苯氨基重氮基)二苯醚(PPDPE)与镉()的显色反应。在Triton X-100存在下,于pH10.22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镉()与4,4′-二(4-苯偶氮苯氨基重氮基)二苯醚形成摩尔比1∶2的红色络合物,试剂及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00nm和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5×105L.mol-1.cm-1,镉()含量在0—10.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废水中镉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结晶紫-H2O体系浮选分离A u(SCN)4-的行为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Au(Ⅲ)与结晶紫(CV)和硫氰酸铵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A u(SCN)4-.CV+,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结晶紫和硫氰酸铵的浓度分别为7.0×1-0 4m ol/L和5.0×1-0 3mol/L时,Au(Ⅲ)可与R h(Ⅲ)、G a(Ⅲ)、Mn(Ⅱ)、A l(Ⅲ)、Ni(Ⅱ)、Cd(Ⅱ)、F e(Ⅱ)、Mg(Ⅱ)和Sn(Ⅳ)离子分离。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在微量金的分离和富集分析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