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大王》2010,(10):20-26
那幅画是我好不容易收信到的名作品,我十分喜欢,每天都会仔细欣赏很多记遍。中午我出门前还看了一遍,可是刚刚回来一眼就发现画有问题,你看,这是那幅原画的照片,这一幅跟它显然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小说珠算不得不谈论《算经十书》、《数术记遗》。在谈论《数术记遗》前我们也来看一下有关算盘的传说。  相似文献   

3.
竖笛学习记     
星期二的下午,丽佳在学校组织的竖笛班进行培训。 竖笛老师教的一首名叫《茉莉花》的曲子很好听,但是丽佳怎么样都吹不好。老师走过来,摸着丽佳的头,说:“丽佳,你的手指按音还是蛮不错的,就是节拍拖不够,知道了吗?回家好好练习哦!”  相似文献   

4.
《数学大王》2009,(12):32-34
加菲的主人乔恩终于如愿追求到了心仪的美女兽医莉斯,接着,他打点好行装,来到伦敦,准备鼓起勇气向莉斯求婚。  相似文献   

5.
日期:11月20日 心情:非常郁闷无比气愤状态:手捂额头揉揉包,手摸伤口呵呵气,踢踢腿,扭扭腰,看看伤着哪儿没有  相似文献   

6.
关于《数术记遗》中的算具,有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进行过研究。尤其对四种用珠计算的算具.如日本的户谷清一、上三义夫,中国的余介石、许莼舫、李培业等教授都据原文,设计了各自的推想图。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也对此有了新的看法和理解。现就珠算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四种珠算算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英国《独立报》、印度《印度时报》:中国珠算——列为改变世界101项和50项发明之首。中国珠算博物馆:陈列着一架为研制“两弹一星”计算过重要数据的算盘。珠算——在那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两弹一星”壮歌里,亦是兴国之“功臣”。  相似文献   

8.
《数术记遗》记载了我国古代14种算法,除第14种“计数”为心算,无须算具外,其余13种均有计算工具,分别是:积算(即筹算)、太乙算、两仪算、三才算、五行算、八卦算、九宫算、运筹算、了知算、成数算、把头算、龟算和珠算。唐宋以后,《数术记遗》中所述13种算具,除珠算沿用至今外,所有算具均相继失传。而此书以“记遗”的形式,内容比较简单,只有文字介绍,更无算具图样,其历史原貌,已经无人知晓。成为我国古算史上的千古之谜。后世中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并试图还原其本来面目。惜无定论。  相似文献   

9.
正11月2日20:23:12今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电影《西游记》,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孙悟空一个筋斗就能翻出十万八千里,可还是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那么如来佛的手掌有多大呢?爸爸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他答应我回家以后一起研究一下。一到家我和爸爸就钻进书房研究起来。首先,我们决定从孙悟空翻的筋斗入手,只要根据他翻了几个筋斗,就能算出他飞了多远,那就是如来手掌的长度,然后再推算出宽度,不就得到如来手掌的面积了吗?  相似文献   

10.
688把算盘拼出的4层楼模型 报载:2011年5月3日"晋商算学家王文素与珠算文化"专题展览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湖畔的晋商博物馆开展展出了由688把算盘拼成的高5米、没有一颗钉子的四层楼阁"丹枫阁"模型。据悉: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由算盘制成的建筑物模型"(《太原晚报》)——  相似文献   

11.
程大位故居珠算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公办珠算博物馆,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前园村渠东5号.是一栋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的、坐北朝南的徽派古民居和一幢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祠堂式古建筑联袂而成.到现在已有500多年历史了,占地面积为754平方米。它既是“珠算宗师”程大位的诞生地,又是其名著《算法统宗》的编纂、出版地,平凡故居因此而超凡脱俗、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神州大地。全国各行各业,在春风的吹拂下,蓬勃向上,迅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更是欣欣向荣,突飞猛进。作为科学技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珠算,亦似久旱逢甘露,老树绽新花。  相似文献   

13.
<正>【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珠心算兴趣,并在珠心算学习中获得成就感,笔者设计了本节活动内容。设计灵感来自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孩子们通过和《西游记》中不同人物练习本领,敢于接受新挑战,习得“火眼金睛”(看珠译数)、“眼疾手快”(滑爬练习)、“耳听八方”(听盘算)、“智勇双全”(看心算、看盘算)等一系列珠心算技能。有趣的游戏情境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珠算作为中国古老而年青的科学,既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也蕴含着中华文化精髓,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