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草次酸钠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朱任之黎卫平(兰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兰州730000)人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和正常生活的疾病,虽经医药界长期努力,但疗效始终不佳.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症状及病理改变与人类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18-β-甘草次酸衍生物4个,采用MT法测定其18-β-甘草次酸衍生物的抗HBV活性。再进行样品抑制Hep G2.2.15细胞表达表面抗原(HBs Ag)的测试。通过测试样品GLY-1、GLY-5、GLY-9、GLY-10对HBs Ag的分泌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在pH7.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甘草次酸于-1.39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流在1.2~11.4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μg/ml,测定药物,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研制的电极是在铂丝上涂双层聚合膜而制成的一种甘草次酸涂丝药物电极。该电极制作 简便,性能较佳,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水热法合成甘草次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草酸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甘草次酸甲酯,并通过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确定了其化学结构.该合成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与甘草次酸合用的大鼠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大鼠灌胃拉米夫定(1amivudine,简称3TC,25 mg/kg)联合甘草次酸(glycyrrhetic acid,简称GA,50 mg/kg)前后的药动学变化.wistar大鼠分别单次灌胃3TC,GA以及3TC+GA(25 mg/kg+50 mg/kg)后,于不间时间点采集大鼠血浆,血浆样品经处理后,采用HP...  相似文献   

8.
18β-甘草次酸聚乙二醇轭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18β-甘草次酸的C20位上的羧基与氨基聚乙二醇的氨基缩合形成了18β-甘草次酸的聚乙二醇轭合物,并用紫外和红外波谱分析等手段证实了该轭合物的结构。实验中发现,18β-甘草次酸的聚乙二醇轭合物的水溶性比18β-甘草次酸高280倍左右;使用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测定了该轭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其抗肿瘤活性与对照物18β-甘草次酸相当。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活性表明18β-甘草次酸的聚乙二醇轭合物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9.
11—硅钨杂多酸钾盐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1-硅钨杂多酸钾盐的急性毒性实验和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中等毒性物质。小白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测得LD50=179.02mg/kg,并通过亚急性毒性实验考察了该化合物对家兔血象的影响,为进一步实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药物信息学技术研究甘草次酸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及抗肝细胞癌机制。在SwissADME服务器分析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运用TCMSP、Swiss 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GeneCards、CTD数据库和STRING数据平台预测和筛选甘草次酸抗肝细胞癌靶点,并构建靶蛋白互作网络,运用OmicShare及DAVID v 6.8平台对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运用AutoDuck Vina软件对甘草次酸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二者间的亲和力。实验结果显示:甘草次酸符合类药五原则,具有较好的胃肠吸收性。甘草次酸主要作用于HSP90AA1、CTNNB1、SRC、TNF 4个核心靶点,与TNF的亲和力最大;参与细胞增殖、活性氧、类固醇激素、氧化应激等生物过程;重点调控VEGF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癌症通路和癌症蛋白聚糖,能够遏制细胞增殖、侵袭转移,以及抗炎、抗血管生成。因此甘草次酸成药性好,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机制抗肝细胞癌活性,可作为潜在的抗肝细胞癌药物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讨论缝隙连接阻断剂18β—GA在脑血管收缩反应中的可能作用。采用压力肌动图技术,在急性分离的Wistar大鼠的大脑中动脉(直径〈300μm),观察18β—GA干预前后不同浓度的收缩剂KCl对血管直径的影响。结果显示,KCl可以浓度依赖性的引起脑中动脉收缩,且30~80mmol/L引起的收缩与血管静息状态下的直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7)。18βGA也可浓度依赖性的引起脑中动脉收缩,且10~100〉mol/L引起的收缩与未加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8)。预灌流18β—GA(100/amol/L)后,50~80mmol/L KCl引起血管收缩幅度减小,拟合曲线下移,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7)。由此可知:18B—GA可抑制KCl对脑血管的收缩作用,提示细胞问缝隙连接参与脑血管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12.
对刺囊毛霉AS3.3450微生物转化甘草次酸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成的主产物,经分析鉴定是7β-羟基甘草次酸;最佳转化条件为培养温度27℃,底物加量为80mg/L,转化10d,主产物得率为875mg/g甘草次酸。刺囊毛霉AS3.3450能够专一性地对甘草次酸进行羟基化反应,这为研究甘草次酸药物开发及体内代谢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应用电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甘草次酸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建立了一种应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方法测定甘草次酸及其对·OH(羟基),O2·-(超氧),ROOH(脂质过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甘草次酸的检出限为2.24×10~(-3)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8.94%(n=5)。同时,甘草次酸对3种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清除能力大小为:O_2~(·-)ROOH·OH,清除率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具有易于操作、灵敏度好、检出限低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齐墩果酸和甘草次酸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并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如保肝、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首先以齐墩果酸和甘草次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了修饰,共合成了15种中间体和最终产物,利用IR和1H NMR波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2个化合物抑制癌细胞的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将甘草次酸用聚乙二醇(PEG)改性后,合成了两种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的5-氟尿嘧啶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用SRB法对制得的复合物进行了肿瘤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系列化合物均对人体肝癌细胞Bel-7402有较强的抑制生长活性,IC50值均小于100 mg·mL-1,在10~50 mg·mL-1范围内,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前体.  相似文献   

16.
β—硝基萘酚在鲫鱼体内的代谢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鲫鱼体内实验方法,通过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出β-硝基萘酚在鱼体不同时间的代谢产物分别为β-亚硝基萘酚和β-氨基萘酯。表明β-硝基萘酚中硝基的转变为逐步还原代谢过程,而羟基转变成醌是氧化代谢过程,它们分属不同的酶系催化。同时从β-硝基萘酚及其代谢产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数据,发现代谢产物的亲水性比线母体强,易参于体液循环,其中的激活产物会对生物体正常生理造成严重影响。该研究结果为建立β-硝基萘酚的排放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