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Suzuki细乳液聚合以及后功能化反应,制备了季铵盐末端的水分散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HCPN-QA),用于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检测2,4,6-三硝基苯酚(PA).带正电荷的季铵盐端基以及疏水的超支化共轭聚合物核心,使HCPN-QA对水中呈酸性的PA产生静电吸引与疏水富集的协同作用,产生高度灵敏的荧光猝灭响应,检测限达到0.18μg/L,猝灭常数达到6.36×10~7 L/mol,相比于有机相分散的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HCPN-OMe,HCPN-QA检测限低了4个数量级,猝灭常数高出3个数量级.通过研究HCPN-QA粒径对PA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发现纳米粒子粒径对PA的检测灵敏度影响很小.并且,HCPN-QA对PA的猝灭响应显著高于TNT及其他硝基爆炸物,表现出很好的选择性以及竞争选择性.此外,HCPN-QA检测试纸对PA固体颗粒的检测表现出很高的灵敏度,检测限达到66 pg/mm~2.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分子量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yperbranched polyethyleni mine,HPEI)的端基进行部分或完全异丁酰胺(isobutyric amide,IBAm)化,可以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低临界溶解温度(Lower Critical SolutionTemperature,LCST)的超支化温敏聚合物HPEI-IBAm。通过离子键或氢键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得超支化温敏聚合物可以吸附于柠檬酸钠还原并稳定的14nm的金纳米粒子(AuNP)的表面,从而得到具有温敏性质的金纳米粒子。所得温敏金的LCST都低于其相应的温敏聚合物,其差值在0.8至6℃之间。在pH值为9.18的缓冲溶液中,通过改变所用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及异丁酰胺基团的取代度,所得温敏金的LCST可控制在21.7~48.2℃之间。此外,所得温敏金的LCST也是pH值敏感的,通过溶液pH值的改变,所得温敏金的LCST值可以在更宽的范围内调节。增加溶液的碱性,LCST可能变化不大或降低,减小溶液的碱性会使LCST升高,直到消失。在偏酸的条件下,所得金复合物通常发生聚集,变得不稳定。此外,溶液中的盐度对所得温敏金的LCST也有影响,氯化钠和硫酸钠会降低其LCST,尤其是硫酸钠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共轭聚合物荧光纳米粒子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在化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显示了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无机半导体荧光纳米材料,共轭聚合物荧光纳米粒子具有结构多样性、功能可设计性、生物相容性好等显著优势.本文从共轭聚合物荧光粒子的制备方法、光学性能、表面功能化修饰出发,重点讨论了近年来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荧光探针在细胞成像及生物化学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当前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和仍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超支化环糊精聚合物具备了超支化聚合物和环糊精各自的优点,两者的结合也为超支化环糊精聚合物带来了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现在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本文简介了超支化聚合物和环糊精的基本特点,详细说明了超支化环糊精聚合物合成制备的方法,并从医药、生物学、新型材料、物化性质调控等方面介绍了超支化环糊精聚合物在近期的科研应用,最后总结了国内外发展情况,并结合现阶段研究,对超支化环糊精聚合物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王素娟  巴信武 《化学通报》2011,74(3):232-237
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丰要是利用不同亲水性的链段对超支化聚合物端基进行改性,或者首先在超支化聚合物末端产生活性位点,再利用超支化分f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烯类单体进行斤环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等得到以超支化聚合物为核的两亲性超支化共聚物;这些分子由...  相似文献   

6.
采用"A2+B2+B3"方法,通过Pd(0)催化的Suzuki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的超支化梯形共轭聚合物.所制备的聚合物荧光发射均在蓝光发射区.随着支化度的增加,聚合物的荧光发射和紫外吸收均有蓝移的趋势.超支化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分子间的聚集,使得聚合物在薄膜中的发射和吸收相对于溶液中的发射和吸收红移比较小.所制备的聚合物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都在320℃以上,DSC二次加热曲线在35~300℃之间没有玻璃化转变和其它的热力学过程.超支化共轭聚合物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蓝光材料.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单分子胶束/粒子(Unimolecular micelle:UIM)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这是由于通过对核和壳的化学设计,粒子的溶解性、生物相容性、刺激响应性、与基质的相互作用等都可得到改进,粒子还可以包裹多种客体。相对于自组装法而言,超支化聚合物法在合成UIM方面具有某些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UIM的尺寸主要由超支化聚合物决定,从而具有相当的可预见性;(2)可以大规模、高浓度合成UIM;(3)对聚合物的亲水性没有要求,可以利用的聚合物非常广泛,核-壳结构更为丰富;(4)产品可以以任何形式存在。本文在简要比较以自组装法和超支化聚合物法合成UIM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以超支化聚合物(特别是超支化聚甘油醚(PG))为支架合成各种核-壳聚合物及其应用。以长链小分子或聚合物改性的PG可以用作纳米胶囊,也可以作为纳米模板来合成各种无机粒子,而后者显示出量子限制效应和模板效应。特别地,一种全亲水壳交联的、刺激响应的粒子的合成显示了超支化聚合物法在合成复杂UIM方面的优势。总之,超支化聚合物法提供了巨大的核-壳结构分子设计空间,为合成功能集成粒子提供了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8.
对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二维自组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分类阐述,在详细介绍各种方法的特点的基础上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简述了这类复合膜在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超支化聚合物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可以通过一步法来合成的具有高度支化结构的体型大分子.经过二十年的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特点以及可实现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已经迅速成为一类重要的和具有广阔应用潜力的高分子材料.本文从单体类型的角度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发展历程,主要涉及ABx型,AB*型,A2 B3型以及潜在ABx型单体(包括开环聚合和偶合单体法)等,同时论述了各制备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  相似文献   

10.
11.
陈皞  贾志峰  颜德岳 《高分子学报》2007,(11):1097-1101
由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甘油通过质子转移聚合(proton transfer polymerization)一步法制备了端羟基的温敏性超支化聚醚.聚合产物的分子量(Mn)在1.76×104~2.43×104之间,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31.5~-26.7℃之间,热分解温度(Td)在367~376℃之间.通过控制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甘油的投料比,实现了对温敏性超支化聚醚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调节,LCST可控制在28.3~39.6℃之间.  相似文献   

12.
以芴和季戊四醇为初始物,分别合成了具有芴共轭单元和季戊四醇多臂结构的两种聚合单体,进一步采用Suzuki反应合成出一种结构新颖的部分共轭结构的超支化聚合物.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对聚合物予以表征,结果表明,超支化聚合物具有与模型化合物分子相似的发光行为,既可以发出纯正的蓝光,又表现出支化结构对荧光发射的影响.差...  相似文献   

13.
成义祥  Ling-wu  Chen  Xiao-wei  Zou  Jin-feng  Song 《高分子科学》2006,(3):273-279
Chiral polymers P-1 and P-2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polymerization of (R)-3,3'-diiodo-2,2'-bisbutoxy-1,1'- binaphthyl (M- 1 ) with 2,5-di(4-ethynylphenyl)- 1,3,4-oxadiazole (M-3) and (R)-3,3'-diethylnyl-2,2'-bisbutoxy- 1,1 '-binaphthyl (M-2) with 1,2-di(4-bromophenyl)acetylene (M-4) under Sonogashira reaction, respectively. Both monomers and polymers were analyzed by NMR, MS, FT-IR, UV-Vis spectroscopy, DSC-TGA,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GPC and CD spectroscopy. CD spectra of P-1 and P-2 are similar due to the same chiral center units and main chain structure. The long wavelengths CD effect of P-1 and P-2 can be regarded as the more extended conjugated structure and a highly rigid backbone in the polymer chain. Polymers have strong blue fluorescence due to the efficient energy migration from the extended n-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polymers to the chiral binaphthyl core and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fluorescent property of the chiral polymers.  相似文献   

14.
手性聚甲基丙烯酸酯液晶聚合物的合成及相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手性聚甲基丙烯酸酯液晶聚合物的合成及相行为的研究向前,张纪宇,张树范(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手性液晶聚合物,相行为手性侧链液晶聚合物在侧链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的末端基,使聚合物显示St相.S?相层中的分子呈倾斜排列而产生自发极化....  相似文献   

15.
以超支化双硫酯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以超支化聚酯(Boltorn H20)为核,聚丙烯酸为臂的两亲性超支化多臂共聚物(H20-star-PA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它在水溶液中的pH响应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稀溶液条件下,H20-star-PAA始终以单分子胶束的形式存在,随着溶液pH的降低,胶束的PAA壳层会逐步塌缩,导致胶束尺寸减小;而在浓溶液条件下,当溶液的pH较低时,单分子胶束会进一步聚集形成多分子胶束.  相似文献   

16.
利用A2/B3单体通过重氮偶合反应制备了超支化偶氮聚合物.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DSC热分析手段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光谱性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合成的超支化偶氮聚合物具有很好的光响应性能,用488nm Ar+激光对超支化偶氮聚合物薄膜进行光加工,得到了规则的表面起伏光栅.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重氮偶合反应和后重氮偶合反应制备了主链和端基含有不同假芪型偶氮苯生色团的超支化偶氮聚合物.利用氢核磁共振、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确定了合成聚合物的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光谱特性等.研究了聚合物光致二向色性的性能,此聚合物的取向有序度为0.063.用两束相干的P偏振Ar+激光对聚合物膜进行光加工,得到形状规则的正弦波形表面起伏光栅,末端偶氮苯基团的引入极大地增加了超支化偶氮聚合物的光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8.
受绿色荧光蛋白(GFP)荧光增强原理启发,采用开环聚合制备了两亲性聚乙二醇-生色团-聚己内酯(PEG-c-PCL)嵌段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1H-,13C-NM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证明其结构和性质.生色团和聚合物有相似的紫外吸收光谱,且最大吸收峰都在371 nm.荧光发射光谱表明,生色团的发射峰在427 nm,但聚合物的荧光发射峰出现了6 nm的红移,这是高分子化引起的结果.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证明了该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能够组装成为纳米粒子.当聚合物组装成纳米粒子后,荧光强度增大了55倍,并且荧光发射峰出现了14 nm的红移,这些现象可归结于荧光生色团自由旋转的限制和组装导致的相互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9.
Hyperbranched vinyl polymers were prepared by 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RAFT) polymerization of a styrenic asymmetric divinyl monomer.This was achieved by using cumyl dithiobenzoate or S-dodecyl-S′- (α,α′-dimethyl-α″-acetic acid)trithiocarbonate as the chain transfer agent,1,1′-azobis(cyclohexanecarbonitrile) or thermal initiation as a source of radicals.Cross-linking was inhibited by a rapid RAFT-based equilibrium between active propagation chains and dormant species,and thus a h...  相似文献   

20.
无机纳米粒子因其在催化、磁学、光子学等方面的特殊性质而越来越受到关注,纳米粒子粒径及分布可以人为控制,由此能够改变与有机聚合物所形成的纳米复合材料性能,在各种无机纳米粒子/有机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中,纳米反应器(Nanoreactor)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与常规的作为化学反应特定场所的化学反应器不同,纳米反应器不是一般的具体的机械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