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种吸附荧光素的生物素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的聚苯乙烯乳胶微球经氯甲基化和胺化后,在碱性条件下用生物素-ε-氨基己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生物素化,制备了生物素化微球。制备的微球对荧光素钠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超微乳液聚合得到的稀链聚苯乙烯微球(micro-PS)和常规聚苯乙烯(o-PS)在DSC扫描过程中的不同热行为,micro-PS在第一次扫描过程中107℃与157℃处出现放热峰,在第二次扫描过程中放热峰消失,和o-PS相类似,仅出现1个玻璃化转变峰,用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的方法证明该峰是结晶峰,形成晶体的动力来自于micro-PS的特殊构象。  相似文献   

3.
功能高分子微球研究分散聚合法合成μ级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广泛用于临床分析、生物医学、胶体研究等领城,亦可作为电子显微镜、光散射、沉降法等测定微小物体绝对长度的基准物、色谱柱填料等。用分散聚合法可以制得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本文通过对分散聚合条件和配方的研究,以水和醇为分散介质,分子量4000的聚乙二醇为稳定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合成了粒径为3至4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在分散聚合体系中,随着有机溶剂、单体、引发剂等用量的增加,胶乳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随着稳定剂、表面张力调节剂等用量的增加,胶乳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有机溶剂种类改变以及聚合反应温度变化,胶乳粒径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首先制备了不同粒径的未交联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而后通过离子溅射技术在PS微球表面沉积了一层均匀光滑的铂(Pt)壳层,得到了PS-Pt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最后借用溶剂溶胀法诱导微球表面起皱的发生,从而制备了表面带有皱纹微结构形貌的PS微球.系统考察了微球表面Pt层厚度(t)、微球粒径(D)、溶剂组成(即溶胀度)等因素对球面起皱和皱纹形貌的影响,获得了球面皱纹周期与Pt层厚度的指数关系;结合理论分析了其起皱行为,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此外,将表面起皱与表面等离子体刻蚀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表面带有纳米点状凸起与皱纹复合微结构形貌的PS微球的可控制备.  相似文献   

5.
交联聚苯乙烯单分散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米级粒度均匀的聚合物微球作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标准计量以及某些高新技术领域中应用广泛。制备聚合物微球的传统方法有乳液和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只能制备粒径为0.1-0.7μm的颗粒,采用无皂或低皂乳液聚合法制成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粒径接近1μm,但难于达到1μm以上,且后处理比较麻烦;悬浮聚合制备的聚合物微球粒径则一般在100-1000μm之间,且是多分散性的。而分散聚合获得的微球呈单分散性,是制备粒径为1-10μm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将分散聚合与水热处理相结合,以聚乙烯醇为稳定剂,以乙醇和水为分散介质,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剂,一步法成功制备得到不同粒径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以乙醇/水的比例为50/50的反应体系为基础,研究了聚乙烯醇类型和含量,有机相含量,引发剂浓度,以及水热釜填充量等对所制备的微球形貌的影响,发现聚乙烯醇类稳定剂的分子量的降低和含量的增多倾向于生成黏连的微球;在有交联剂的条件下,不含稳定剂的体系仍能够得到单分散的交联PS微球;有机相含量的增加会导致微球呈现多分散性;而体系中引发剂的含量和反应液在水热釜中的填充量对微球的形貌影响不大.进一步针对水热法的特点分析探讨了一步法成功制备单分散的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原因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水热合成了聚苯乙烯/二氧化锰有机无机复合微球.复合微球核层为聚苯乙烯微球,壳层是由大量的二氧化锰纳米棒紧密堆积形成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可以看出产物含有大量的复合微球,对于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接枝丙烯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3.85 μm的窄分布聚苯乙烯微球, 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二单体丙烯腈进行共聚反应, 制备出平均粒径为4.02 μm的窄分布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微球. 对聚苯乙烯微球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微球进行了形貌及粒径、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结果表明丙烯腈基团均匀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 提高了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极性.  相似文献   

9.
以苯乙烯(St)、丙烯酸(AA)为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和交联剂后滴加法合成了单分散羧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微球。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T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等对微球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引发剂、分散剂用量和交联剂的加入方式对微球粒径及单分散性影响显著,当St用量为15%(wt)、DVB用量为1%(wt)、AA用量为1%(wt)、AIBN用量为2%(wt)、PVP用量为6%(wt)时所制备的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球形形貌,粒径达到4μm,且微球表面带负电荷。  相似文献   

10.
分散聚合法制备窄分布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莹  张以举 《应用化学》1998,15(5):62-64
窄分布聚合物微球有相当广泛的用途,如用于色谱柱填料,过滤器效能和孔径的测定标准,生化反应的载体等[1].制备聚合物微球的方法有多种:如悬浮聚合物法可以制得微米级球体,但粒径分布较宽[2];超微乳液聚合法,却仅能制得小于1μm的超微球[3];唯有分散聚...  相似文献   

11.
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聚苯乙烯和二氯甲烷为油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 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温度、搅拌速度、Fe3O4用量和pH值等操作因素对磁性微球的形貌、粒径和磁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剂挥发法可以制备含有磁性颗粒Fe3O4的磁性微球.磁性微球的粒径,磁响应性能与制备磁性微球的温度、搅拌速率、水溶液的pH值、磁粉用量等操作参数有关.综合考虑微球的粒径大小、分布以及磁响应性得出,在本实验体系中,20℃的操作温度、1000r/min的搅拌速率、弱碱性的水相溶液以及1.5:10 (磁粉:聚苯乙烯) 的比例是制备磁性微球的适宜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相转移催化法制备侧链带有醛基的聚苯乙烯交联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使氯甲基聚苯乙烯交联微球(CCMPSt)在有机相中充分溶服,然后通过相转移催化剂(季铵盐)的作用,将水相中对羟基苯甲醛所产生的负氧离子转移至有机相,使之与CCMPSt微球表面的苄氯基团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从而将CCMPSt微球转变为侧链带有醛基的聚苯乙烯交联微球(Aldehyde—CPSt).本研究重点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液-液-固三相体系中相转移催化过程及取代反应的影响规律,较深入地探讨了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可将亲核取代试剂对羟基苯甲醛负氧离子不断地从水相转移至有机相,在有机相与交联微球CCMPSt的界面发生取代反应,从而将CCMPSt微球顺利地转变为功能微球Aldehyde—CPSt.有机溶剂的极性越强,对CCMPSt微球的溶服性能越好,取代反应速率越快;相转移催化剂季铵离子上的碳链对称性越好及碳链越长,相转移催化的效果越好;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例对相转移催化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单分散,大为闰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聚乙烯基吡咯酮为人发散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醇/水浊给物为分散介质进行了苯乙烯的分散聚合,讨论了初始单体浓度,分散剂量用、引发剂浓度、分散介质组成和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所得聚合物颗粒直径和直和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聚苯乙烯单分散复合微球,以红外光谱、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合成的二氧化硅/聚苯乙烯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制作固相萃取小柱。通过固相萃取与液相色谱联用,测定了水中邻硝基酚、间硝基酚、对硝基酚和辛基酚、壬基酚,考察了固相萃取条件对固相萃取柱性能的影响,选择了最佳的色谱分离条件。结果表明,自制固相萃取小柱对水中硝基酚、烷基酚的萃取率高,与HPLC联用测定结果重现性好,邻硝基酚、间硝基酚、对硝基酚、辛基酚、壬基酚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90、0.72、0.62、0.38和0.41μg/L。  相似文献   

15.
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28~9.04 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和平均粒径为6.60 μm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含量、分散稳定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热稳定性分析表明: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耐热性明显优于线性聚苯乙烯.  相似文献   

16.
孙静  裴广玲 《化学研究》2011,22(2):17-20
以甲苯/庚烷为致孔剂,利用分散聚合技术制备了多孔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聚合单体、引发剂、稳定剂、交联剂等对微球平均粒径的影响,并初步评价了其在常温常压下吸附光致变色材料后的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多孔聚合物微球平均粒径为1 μm;吸附光致变色材料后,其在紫外或日光照射下具有快速可逆的光致变色功能.利...  相似文献   

17.
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工艺,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出了粒径为5μm单分散(分散系数≤5%)聚苯乙烯微球。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标准偏差δ=0.16μm,分散系数ε=0.02,且具有良好的球形度,表面非常光滑,无破损,无缺损。对影响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分散稳定剂用量的增加,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减小;随着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增大。分散稳定剂和单体用量是影响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化学镀法制备银壳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一种新的化学镀法合成银壳包覆聚苯乙烯微球, 通过三乙醇胺和银离子络合来减小反应的氧化还原电位差, 降低银在改性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沉积速率. 采用TEM、XRD、UV 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 该方法可在改性聚苯乙烯微球上包覆均匀的银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沉淀聚合的方法以乙醇/水为混合溶剂、K_2S_2O_8/NaHSO_3为引发剂,室温下引发苯乙烯聚合制备了单分散的聚苯乙烯(PS)微球.研究了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反应溶剂中乙醇与水的比例、搅拌速度对聚苯乙烯微球的收率及形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微球的单体转化率、微球的收率和粒径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反应12 h后趋于稳定;当增加引发剂的用量,聚苯乙烯微球的单体转化率、微球的收率和粒径都有所增加,K_2S_2O_8与Na HSO_3用量分别在≤2.0%和1.3%时,能够得到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随着反应介质中水含量的增加,聚苯乙烯微球的单体转化率、微球的收率先增加后降低,单分散性变差,水含量在≤40%能够得到单分散的微球;搅拌速度从600 r/min增加到1200 r/min时,微球粒径、收率与单体转化率几乎没有变化.并初步研究了聚苯乙烯微球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超声辐照分散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纳米微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稳定剂,将单体苯乙烯通过超声辐照分散聚合制得聚苯乙烯纳米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微球形态和大小,探讨了温度、引发剂和稳定剂浓度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加热聚合相比,超声辐照分散聚合反应速度快,制备的聚苯乙烯(PS)微球粒径小.在超声辐照分散聚合下,反应1 h的St转化率达到63%,所得PS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80 nm. 随着温度升高分散聚合反应速率增大,稳定剂浓度太大或太小均不利于反应的稳定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