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铜锰脱硫剂可用空气和氮气再生,通过对再生温度和空速的研究,选取了合适的再生条件为;以空气再生温度为650℃,空速为850h^-1;氮气再生温度为750℃,空速为1500h^-1为宜。经过10.5次和3.5次循环实验,可认为该再生方式简单可行,且再生后胶硫剂仍具有较好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2.
用自制的铁酸锌高温煤气脱硫剂研究了硫化氢浓度、硫化温度、空速对脱硫反应及脱硫剂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酸锌脱硫剂的反应活性随着H2S浓度及硫化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脱硫温度为550℃时,脱硫剂的硫容量最高,脱硫剂的物理性质基本保持不变;硫化空速为850h ̄(-1)时,空速和反应时间同时达到最大值。硫化反应可用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描述,得到了转化率与时间之间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高温煤气脱硫:Ⅱ.铁锌基脱硫剂再生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自制的铁酸锌脱硫剂对再生温度,再生氢气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脱硫剂在650℃或700℃,再生效果相近,再生率接近于1.0在下次循环中硫化反应活性高;在600℃时,再和互小于1.0。  相似文献   

4.
用共沉淀法制得的铜锰脱硫剂是一种新型的高温煤气脱硫剂。本文从硫化氢浓度,脱硫温度,空速和脱硫剂的粒度几个方面考察了地脱硫剂的影响,可以看出该脱硫剂的反应活性与硫化氢浓度基本上成正比,但与脱硫温度的关系较为复杂。在低于600℃时脱硫剂的活性基本上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在600℃以上的温度时则有所波动。空速对其反应活性的影响类似于硫化氢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温煤气铁钙基脱硫剂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定床装置上考察了温度和氧浓度对铁钙基脱硫剂再生率以及二次脱硫活性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此脱硫剂用于模拟的脱硫除尘一体化条件下,黏附于表面的粉尘对脱硫剂再生行为以及二次脱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脱硫剂在480 ℃下再生效果良好,650℃再生率下降,在考察的温度区间内(400 ℃~650 ℃)温度对二次脱硫活性影响较小,在以后的循环中,温度对再生率以及脱硫活性的影响也小,再生气氛中氧浓度对再生率以及二次脱硫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研究发现加入粉尘虽然会降低脱硫剂的再生率,但基本不影响二次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6.
高温煤气脱硫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用自制的铁酸锌高温煤气脱硫剂研究了硫化氢浓度、硫化温度、空速对脱硫反应及脱硫剂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酸锌脱硫剂的反应的活性随着H2S浓度及硫化的升而而升高,脱硫温度为550℃时,脱硫剂的硫容量最高,脱硫剂的物理性质基本保持不变;硫化空速为850h^-1时,空速和反应时间同时达到最大值,硫化反应可用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描述,得到了转化率与时间之间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研究了粒度dp=0.7m脱硫剂的脱硫反应和再生反应性能。研究表明当Mn:Fe=2:1(w),载体在1000℃焙烧后,脱硫剂有较好的脱硫反应性能,其最佳的脱硫反应温度为550℃、且在710℃、O2浓度低于10.83%、空速2000 ̄3000h^-1再生条件下可完全对脱硫剂进行再生;H2S浓度影响脱硫剂的初始脱硫反应速率和穿透反应的时间,但对脱硫剂的脱除率和穿透硫容影响不大。并研究了粒度dp=  相似文献   

8.
Ni-Zn-Fe复合氧化物脱硫剂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固定床装置上考察了温度和O2浓度对溶胶-凝胶自燃法制备的Ni-Zn-Fe复合氧化物脱硫剂再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二次硫化实验;应用XRD、BET、SEM测试手段对新鲜脱硫剂及不同温度下再生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Ni-Zn-Fe复合氧化物脱硫剂在400℃下能够再生,而且体积分数为2%的O2对于该脱硫剂的再生较为合适,再生的脱硫剂具有良好的二次脱硫活性。再生后的XRD谱图与新鲜样品一致,且没有硫酸盐的生成;SEM测试结果显示,该脱硫剂在530℃或体积分数为4%的O2下再生发生严重烧结,基本没有二次脱硫活性。用收缩核模型对Ni-Zn-Fe复合氧化物脱硫剂的再生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描述,发现其再生过程存在控制步骤由化学反应控制向扩散控制的转移。在反应起始阶段,受化学反应控制,化学反应活化能为27.16 kJ/mol,表观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指前因子为4.62 m/min;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物层逐渐增厚,再生过程受扩散控制,扩散活化能为40.37 kJ/mol,有效扩散系数的指前因子为0.49×10-3m2/min。  相似文献   

9.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半焦负载Zn/Fe/Ce(物质的量比1.0∶2.0∶0.6)高温煤气脱硫剂,在固定床装置上研究了再生反应温度、进口SO2浓度以及再生气空速对再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三次硫化-再生循环测试。采用XRD、SEM、BET等测试手段对脱硫剂的新鲜样、硫化样及再生样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半焦负载Zn/Fe/Ce高温煤气脱硫剂在SO2气氛下600℃就能发生再生反应,且再生后的主要产物为ZnFe2O4、CeO2和单质硫;最佳再生条件为,再生温度700℃、进口SO2体积分数为12%、再生气空速为5 000 h-1。脱硫剂经过多次硫化-再生循环后,脱硫剂仍能保持较好的硫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复合型镍锌纳米线脱硫剂,考察了溶剂中水和乙醇的比例对复合型镍锌纳米线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脱硫剂进行了表征;以正庚烷-噻吩为模型化合物,在反应温度为350℃、压力1.0 MPa、进料的体积空速6 h-1及氢油体积比为60的条件下,考察了复合型镍锌纳米线脱硫剂、负载型镍锌纳米线脱硫剂以及纯氧化锌纳米线脱硫剂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复合型镍锌纳米线脱硫剂具有良好的纳米线形貌,活性组分金属镍具有更好的分散性、更小的粒径,同时形成了有利于脱硫的NiZn合金,所以其脱硫性能明显高于负载型镍锌纳米线脱硫剂和纯氧化锌纳米线脱硫剂,达到98%;而且复合型镍锌纳米线脱硫剂经过五次再生后,其使用寿命仍能保持90 h,这说明复合型镍锌纳米线脱硫剂具有很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钛酸锌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热天平装置上研究了再生反应温度、反应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脱硫剂颗粒粒径对钛酸锌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较小的颗粒粒径有利于提高脱硫剂的再生反应速率。由于二次反应的影响,脱硫剂再生过程中有硫酸盐生成,提高反应温度或降低反应气体的氧气体积分数可以减少硫酸盐的生成。利用收缩核模型对其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脱硫剂的再生过程存在动力学控制步骤的转移。脱硫剂再生转化率较低(<65%)时,再生过程主要受化学反应控制;再生转化率较高(>75%)时,再生过程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表观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指前因子为8.01×10-2 m/s,活化能为19.11 kJ/mol;有效扩散系数的指前因子为3.12×10-4 m2/s,扩散活化能为48.84 kJ/mol。  相似文献   

12.
铁掺杂纳米ZnO室温脱硫剂的硫化及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纳米ZnO脱硫剂的应用成本及避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本文对均匀沉淀法制备的铁掺杂纳米ZnO脱硫剂(FZ5.0)进行了硫化和再生循环试验研究,并利用XRD、XPS和TEM等表征手段对FZ5.0的硫化及再生前后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脱硫剂表面存在3种脱硫产物,HS、S形成的吸附配合物和ZnS,370 ℃时可直接通入空气进行连续5次再生。经过第1次再生后纳米脱硫剂结构便趋于稳定,并在后面的循环过程中表现出较稳定的脱硫活性,但与新鲜脱硫剂相比较,其脱硫活性是新鲜脱硫剂的50%左右。再生过程中主要产物为SO2气体,还有少量的硫酸盐生成,再生后样品的晶粒尺寸、形貌变化不大,但比表面积和孔容变化明显,这也是导致脱硫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半焦负载Zn/Fe/Ce(物质的量比1.0:2.0:0.6)高温煤气脱硫剂,在固定床装置上研究了再生反应温度、进口SO2浓度以及再生气空速对再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三次硫化-再生循环测试。采用XRD、SEM、BET等测试手段对脱硫剂的新鲜样、硫化样及再生样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半焦负载Zn/Fe/Ce高温煤气脱硫剂在SO2气氛下600 ℃就能发生再生反应,且再生后的主要产物为ZnFe2O4、CeO2和单质硫;最佳再生条件为,再生温度700 ℃、进口SO2体积分数为12%、再生气空速为5 000 h-1。脱硫剂经过多次硫化-再生循环后,脱硫剂仍能保持较好的硫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对使用过的工业粒度MoNiP/Al2O3重油加氢脱氮(HDN)催化剂,考察了温度、氧含量及气体空速对烧炭速率、烧炭程度和催化剂比表面和孔结构的影响,给出了最佳的烧炭条件和结果。实验表明,常压下,气体空速为1200ml·g1·h1时,用含4%O2的氮气烧炭最佳温度为500℃,用空气烧炭的最佳温度为450℃。即使脱炭率达到97%,烧炭后的催化剂比表面也比新鲜催化剂的比表面低些。  相似文献   

15.
硬脂酸前驱体法制铁酸锌脱硫剂及其在中温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硬脂酸为凝胶剂,经由溶胶、凝胶、煅烧等步骤直接合成了晶体尺寸为纳米级(15nm~32nm)的铁酸锌脱硫剂,并应用TG-DTA、XRD、BET等测试手段对干凝胶及所得产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前驱体法合成温度低,操作简便。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产品的比表面积减小,平均粒径增大,脱硫性能变差;该法制备的脱硫剂在350℃~550℃活性高,脱硫精度高,硫容大,而且再生性能良好,450℃下完全再生。  相似文献   

16.
孙绍晖  刘金香 《催化学报》1998,19(5):432-435
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及空速对乙二胺在H-ZSM-5和K-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转化为哌嗪反应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340℃,乙二胺浓度为50%和空速为2.3h^-1条件下,乙二胺在2.6%K-ZSM-5催化剂上的转化率为95%,哌嗪的选择性为965。  相似文献   

17.
T302锌锰系脱硫剂脱除H2S微观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热重法研究了T302锌锰系脱硫剂脱除H_2S的微观动力学行为。实验表明,该过程对H_S8为一级反应。在200~420℃的温度范围,反应初期受反应本身控制,中后期转移为颗粒扩散控制。反应速率常数及有效扩散系数可分别表示为:k_S=0.891×10 ̄(-4)exp(-19800/8.314T)D_(eg)=5.64×10 ̄(-10)exp(-34537/8.314T)指出在较低温度下存在最大转化率,并分析了影响最大转化率的因素,讨论了校正系数B_1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Ni/Al2O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研究了Ni/Al2O3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在其活性组份Ni为10%时反应性能最好.条件实验表明,在600~900℃范围内,甲烷转化率和CO、H2的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转化率和选择性在甲烷空速≤1.5×105h-1时基本不变,空速>1.5×105h-1时,转化率和选择性有所下降.随着压力的增加(0.05~0.40MPa),转化率和选择性下降.SEM和化学分析结果证明在反应过程中,Ni组份存在烧结和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从合成气制取液体燃料的浆态床FT合成/固定床ZSM-5改质的反应系统由I段鼓泡浆液反应器(内径40mm,高4500mm)和Ⅱ段固定床ZSM-5反应器(内径40mm,高900mm)组成。在温度250~280℃(I段),300~340℃(Ⅱ段),压力1.5~2.5MPa,空速2.0NL/gFe.h(I段),500~1000h^-2(Ⅱ段),H2/CO比0.5~1.5和气速1~2cm/s范围内,考察了工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炭基锌铁锰高温脱硫剂,在固定床装置上研究了锌铁锰物质的量比对脱除硫化氢性能的影响,并进行3次硫化和再生循环实验,同时脱硫剂的新鲜样、硫化样及再生样通过XRD、BET和SEM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炭基铁酸锌添加氧化锰后,其脱硫效果和机械强度得到有效改善.当锌铁锰物质的量比为1∶2∶0.8,一次硫容达55.78g/100g,机械强度大于40N/cm;在分段升温至650℃时的再生过程中,无明显烧结;在3次循环实验中,硫化再生后脱硫剂的机械强度均大于新鲜样品,孔容积和比表面积都与新鲜样品相近,脱硫活性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