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制备了β-环糊精(β-CD)-三氟氯氰菊酯(CHL)包合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实验采用1HNMR研究包合物的空间结构,推测出三氟氯氰菊酯同β-CD的包合方式是从大口端进入β-CD.用化学软件对β-CD与CHL包合方式计算发现,CHL从β-CD的大口端和小口端进入,总能量分别为108.1kJ/mol与129.2kJ/mol,表明CHL从β-CD的大口端进入形成的包合物能量最低,结构最稳定.在25℃下,实验测得β-CD-三氟氯氰菊酯包合物形成常数为340.6L?mol-1,包合比是1∶1.热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变化对包合反应的影响,计算得出包合过程的焓变-50.29kJ?mol-1、熵变120.6J?K-1?mol-1及自由能变化-14.45kJ?mol-1,进而确定了包合反应的主要驱动力是焓. 相似文献
7.
8.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等摩尔连续变化法研究了γ-环糊精与溴甲酚绿的包合作用, 确定了包合物形成的化学计量比为1∶2; 采用热力学方法分析了温度与包合常数之间的关系, 计算了包合过程的焓变、熵变及自由能变化分别为-39.988 kJ/mol, 86.400 J/(K·mol)和-14.245 kJ/mol, 这表明疏水作用力为主要驱动力; 采用核磁共振、分子模拟和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包合物的形成, 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基团进入γ-环糊精腔内导致增色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11.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丹参、三七、冰片)中的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采用DiamonsilTMC18(250×4.6 mm,5μm)色谱柱,以V(甲醇)∶V(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70nm。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分别在1.456~10.19μg/mL、2.160~15.12μg/mL和3.152~22.06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1%(RSD=0.63%)、100.3%(RSD=1.0%)、99.87%(RSD=0.63%)。可用于复方丹参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同时测定丹参制剂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Phenomemex C1 8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80∶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柱温为35℃。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均在0.10~10.0μg/m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6和0.9991,检出限分别为25ng/mL和20ng/mL,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6%和98.7%。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用于丹参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一种RP-HPLC方法,用于测定康定鼠尾草根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康定鼠尾草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以V(甲醇)∶V(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在测定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6%。康定鼠尾草根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八月份较高。方法可作为康定鼠尾草根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伊环糊精增敏荧光法测定氯氰菊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光谱法探讨了β-环糊精(pCD)与农药氯氰菊酯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氯氰菊酯可形成1:1的超分子包合物,其包合常数为37L/mol。包合物在λex/λem=328/368nm处发射强荧光,据此建立了测定氯氰菊酯的荧光分析方法。本法荧光强度与氯氰菊酯浓度在0.04~0.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0.024μg/mL。该体系的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好。对实际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采用荧光光谱法,在室温下研究了pH=2.0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β-环糊精(β-CD)、甲基-β-环糊精(M-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对姜黄素的包合作用。固定姜黄素浓度,逐渐改变β-CD及其衍生物的浓度,姜黄素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包合物的形成,同时用荧光双倒数法计算了β-CD及其衍生物与姜黄素的包合常数。结果表明,室温下,在pH=2.02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SBE-β-CD对姜黄素的包合能力最强,四种环糊精与姜黄素的包合比均为1∶1。初步探讨了SBE-β-CD荧光增敏作用对姜黄素的定量测定,线性范围为5.0×10-7~4.5×10-6 mol/L,检出限为1.2×10-8 mol/L。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丹参酮ⅡA(TS)在碳糊电极(CPE)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在0.2 mol/L BR(pH 2.4)的乙醇/水(40∶60,V/V)中,TS的羰基发生单电子、单质子的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是一个有吸附特征的可逆过程;还原产物半醌自由基能稳定存在,这可能是由于CPE中疏水有机相阻止了该自由基的岐化反应。还原峰和氧化峰的峰电位分别为-0.31和-0.24 V(vs,SCE),二阶导数氧化峰峰电流与TS浓度在1.2×10-8~8.2×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1×10-9mol/L。本方法可用于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总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Ⅰ的电子轰击与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电子轰击质谱(EI-MS)两种质谱技术分别对传统中药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Ⅰ的化学结构和裂解途径进行系统研究。采用EI-MS从丹参酮ⅡA获得m/z 294[M] 、279、261、233、207等特征质谱峰,从丹参酮Ⅰ获得m/z 276[M] 、248、233、219、205等特征质谱峰;采用ESI-MS从丹参酮ⅡA获得m/z 295[M H] 、280、278、262、249等特征质谱峰,从丹参酮Ⅰ获得m/z 277[M H] 、259、249、231、221、193等特征质谱峰,并用Mass Frontier 3.0软件辅助解析了其中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以及可能的裂解途径;比较了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Ⅰ的电喷雾电离质谱和电子轰击质谱裂解规律,本研究为研究丹参二萜醌类主要特征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与结构修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20.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β-CDP)与盐酸巴马汀(PAL)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强碱性条件下β-CDP对PAL能产生显著的荧光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水溶液中高灵敏测定PAL的荧光光谱法。在最佳条件下,适量PAL溶液,1mL 0.001mol/L的β-CDP水溶液,6.0mL 10mol/L NaOH溶液,室温下反应,24h内完成测定,测定β-CDP-PAL包合物荧光强度的激发波长364nm,发射波长442nm。测定PAL的线性范围为2~1 000ng/mL,检出限为0.65ng/mL。该方法可用于药物制剂及生物体液中PAL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