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已经作为一项国家奠基工程被放在中国教育改革的突出位置,并获得了教育界的共识.从数学教育的角度看,数学创新思维及其培育应该成为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一项统领性和贯穿性的重要任务.数学创新思维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综合性地展现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并且是衡量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作为数学素养教育的...  相似文献   

2.
刘燕 《数学之友》2022,(10):90-94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高考数学试卷是高校选拔人才和评价高中生数学学习最具权威性和终结性的测量工具.以高考数学试卷为研究对象,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依托福建省五年来理科数学高考试卷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数据,在六大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数学核心素养三水平的考查、不同题型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不同内容领域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等方面给出一些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亚勇 《数学之友》2022,(20):34-36
学生对数学中图形知识的理解水平、迁移水平和创新水平分别对应着直观想象素养的三个层次,也遵循着思维能力发展从低级到高级逐渐演进的基本规律.本研究以此为依据,结合近年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探讨直观想象数学素养的不同水平在高三习题课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高阶思维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品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使课堂教学由知识本位向素养与思维本位转变、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变是当前课堂教学变革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突破口.随着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于课堂,其中,蕴含反思、批判、创新、问题解决等高阶思维是核心素养达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时代之下,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当中,在教师的素养教育上发挥出很好的推动效力.特别是在数学教学当中,对GeoGebra软件的良好应用,可以大幅增强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成效.GeoGebra软件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完成数学的可视化课堂教学,创新了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有着十分重要创新价值与融和意义.本文与实际教学案例相结合,探讨了应怎样借助GeoGebra软件和高中数学的教学融合,建立可视化高效课堂,增强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学科涵盖了六大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每个核心素养又分为3级水平.其中在数学抽象中涉及水平一:能够在解决相似的问题中感悟数学的通性通法,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水平二:能够提炼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数学方法,理解其中的数学思想;水平三:能够感悟通性通法的数学原理和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数学通报》2010,49(1)
"数学是整个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一环.在科技创新中,数学的地位更显得日益重要,大量高素质数学人才的涌现,将迅速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首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华裔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试论数学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素质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乃是数学科学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严格的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的、融于身心中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数学素质涵盖了创新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文化、应用意识和欣赏水平五大要素.  相似文献   

9.
李爱民 《中学数学》2023,(18):27-28
促进初中生数学建模素养发展是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建模素养的发展有利于初中生空间想象与数学运算、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本文中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出促进初中生数学建模素养发展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强 《数学通报》2023,(3):19-24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在进行数学学业水平评价时,数学运算核心素养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是通过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和四个方面即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进行表述的[1].本文尝试从常规运算、简化运算、整体运算三个层次,就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1.
吴炳文 《数学之友》2023,(19):11-12+16
数学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与数学有关的六大基本素养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项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相结合.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文提出可尝试适当采用GGB软件、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基于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完成课堂教学模式的重新建构;创新课堂教学理念,彰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等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无穷级数教与学的过程,探索如何通过启发式和问题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包括主动探寻善于抓住数学问题本质的素养,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准确表达自己数学思想的素养,培养多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素养.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视域,采用叙事探究和主题质性文本分析方法,探讨了数学建模素养的内蕴导向和培育策略,提出了数学建模素养的四维内蕴隐喻:鲜活数学经验的积淀、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数学方法论的润泽以及数学观及其学科情感的培育.建议从课程建设、教与学策略和师资优化三个方面构建建模素养培育体系.对当前中学数学建模素养的研究提出了预设性展望,将数学建模研究作为促进与深化数学建模素养培育的一种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4.
评价高考数学试卷所体现的数学核心素养的特征和水平,应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笔者基于反映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维度、方面维度和水平维度,建立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框架,以2020年理科数学全国Ⅰ卷为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数学教学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而创新型人才主要体现在有创新的思维,那么,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认为,让学生学会整体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经之一.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课程总目标之三: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发展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素养;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发展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发展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素养,增强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即明确提出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个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数学基本特征、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核心素养之一的“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推理,一类是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另一类是演绎推理.  相似文献   

17.
张力胜 《中学数学》2023,(15):37-39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业质量水平的三个水平划分,学生需要在高考中达到水平二的要求.依据课标中不同知识点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分类统计,发现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几乎是所有高中知识点都做要求的,需要学生掌握归纳学习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学业水平考试后达到水平一的要求,因此水平二的要求就是高三复习课中需要重点关注与突破的.合理利用归纳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高三数学复习课效率.  相似文献   

18.
小议大学数学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校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数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人才,需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  相似文献   

19.
逻辑推理素养不仅是高中生数学学习必备的素养,而且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已有研究表明目前高中生的逻辑推理素养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所以研究关于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数学逻辑推理素养这一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简单说明逻辑推理素养内涵的基础上,以某些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几点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建议,并提供了两个教学实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将数学建模纳入其中,要求把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在各模块内容之中,并在高中阶段至少安排一次数学建模活动[2],这是数学建模进入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更是将“数学建模”列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在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均对数学建模活动作出了具体的内容要求,在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中列出了数学建模素养三个水平层级的详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