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距离比较法识别光系统Ⅱ电子传递抑制剂药效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小兰  孙命  文欣  周卫红  杨霞  缪方明 《有机化学》2001,21(10):732-736
采用距离比较法(DistanceComparisons,DISCO)识别出在结构上不同的九个光系统Ⅱ(PSⅡ)电子传递抑制剂分子的药效团模型,并进行了比较分子场(CoMFA)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将应用在全新先导化合物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2.
以光系统II抑制剂DISCO(DIStance COmparisons)模型的活性构象分子作为模板,利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对三类结构不同的化合物进行了三维构效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对DISCO重叠模型的评估和新型PSII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相似文献   

3.
对反式氰基丙烯酸酯系列活性分子采用限制性系统搜索方法确定的药效团模型 ,与 9类不同骨架结构的光系统 抑制剂 DISCO模型中的反式氰基丙烯酸酯分子(M- 2 2 )的活性构象为模板所确定的药效团模型是非常相近的。对两种方法所获得的活性构象分子进行了 Co MFA研究 ,其结果是一致的。采用 PM3方法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构象分子具有相近的电子结构 ,根据分子静电场、立体场和电子结构探讨了该类抑制剂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更深入地认识含氟新化合物作为农药的生物活性和其结构间的关系,建立有意义的药物-受体作用模型,寻找同类化合物的药效团,对合成的含氟化合物在经典QSAR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运用DISCO,CoMFA和Leapfrog方法研究了它们的三维构效关系.首先根据化学结构,将分子进行了分类,然后再分别进行CoMFA计算,根据第I类分子的CoMFA结果,我们进行了含氯化合物的全新设计.根据各类中较好的构效关系模型,我们进行了分子的改造,预测了它们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距离比较法(DISCO)构建ALS抑制剂药效团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凯  程永浩  杨华铮 《化学学报》2002,60(3):518-523
在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三维结构未知的情况下,利用距离比较法(DISCO) ,将10 个结构特征具有代表性的ALS抑制剂的分子构象进行叠合,建立了可能的 药效团模型,并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衍射技术研究苎麻的纤维素Ⅱ和碱纤维素Ⅱ单晶。纤维素Ⅱ单晶成长条状,长约2μ,宽约0.4~0.6μ,电子衍射技术表明长条状单晶长的方向是纤维分子链的方向,故分子链不应该是折叠链结构。碱纤维Ⅱ单晶是不规则的多边形,单晶的大小为0.3~4μ,碱纤维素Ⅱ孪晶是由两块单晶重叠并错开约2.6°角度而构成的,孪晶面为(001)面。  相似文献   

7.
自旋交叉配合物具有理想的分子双稳态,可用作新型的热开关、光开关和信息存储器件。本文对近三年来Fe(Ⅱ)自旋交叉分子材料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讨论了转变温度在室温附近的Fe(Ⅱ)自旋交叉配合物以及具有光致激发自旋态捕获(LIESST)效应和多功能的Fe(Ⅱ)自旋交叉分子材料,并对Fe(Ⅱ)自旋交叉分子材料的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距离比较法(DISCO)构建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药效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爱秀  王瑾玲  缪方明 《化学学报》1999,57(11):1226-1232
在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三维结构未知情况下,利用距离比较法(DISCO),将8个具有代表性结构特征的Protox抑制剂,与其作用底物(基质)原卟啉原IX(ProtogenIX)的分子构象进行迭合,建立了可能的药效团模型;并据此确定了ProtogenIX与Protox相互作用时,可能采取的活性构象。这些信息将有助于设计、开发新型Protox抑制剂。  相似文献   

9.
以槲皮素-铜(Ⅱ)配合物(Qu-Cu)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在强极性溶剂甲醇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槲皮素与铜(Ⅱ)形成1:2配合物,槲皮素、铜(Ⅱ)和功能单体α-甲基丙烯酸三者发生了络合作用.利用透射电镜及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溶剂用量对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形貌及其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李东东  秦丽  唐录华  高文惠 《应用化学》2022,39(7):1052-1064
以纳米石墨烯和纳米银作为修饰材料修饰工作电极,制备一种以碱性橙Ⅱ为模板分子,邻氨基苯酚和邻苯二胺为复合功能单体的新型快速检测碱性橙Ⅱ的印迹传感器。运用紫外光谱法选择最佳功能单体,并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作用形式和作用强度,采用电化学分析法优化各种制备条件,用甲醇?0.4 mol/L NaOH水溶液(体积比2∶1)洗脱模板分子,得到分子印迹电极,并对印迹电极的分析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印迹传感器对碱性橙Ⅱ具有高选择性,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8.45%~101.40%,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31%~2.83%之间(n=5),线性范围为3.0×10-9~5.0×10-5 mol/L,检出限为1.0×10-9 mol/L。该传感器成功应用于食品中碱性橙Ⅱ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灵敏测定酸性橙Ⅱ的伏安传感器方法。以酸性橙Ⅱ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和间苯二酚为功能单体,采用电聚合法在铂电极表面制备了酸性橙Ⅱ分子印迹传感器。以K3[Fe(CN)6]为电子传递媒介,采用差分脉冲法(DPV)和循环伏安法(CV)对传感器的识别性能进行研究,以甲醇-乙酸(7∶3)洗脱模板。研究表明:该印迹传感器对酸性橙Ⅱ分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灵敏度和稳定性。在1.0~100.0μg/L范围内,酸性橙Ⅱ的浓度与印迹传感器的响应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10μg/L。方法应用于饮料和啤酒中酸性橙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大学化学》2021,36(6)
采用分步合成的方法,组装Fe(Ⅱ)-Pd(Ⅱ)异金属有机分子笼MOC-42。通过核磁波谱对分子笼的溶液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究MOC-42的分解动力学。该综合化学实验难度适中,研究手段多样,能够让学生灵活应用已有的基础化学理论知识和现代仪器手段,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预负载实验,研究了染料预负载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DA-150对Cu(Ⅱ)的作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NDA-150负载酸性蓝29的能力很强,但对Cu(Ⅱ)吸附极弱。预负载酸性蓝29显著提高了NDA-150对Cu(Ⅱ)的吸附能力,而且随染料负载量的增加,Cu(Ⅱ)的吸附量呈阶段性的线性增长,单位增长倍率先增后降呈现两个阶段。FT-IR和XPS的表征结果显示,固相上染料分子中磺酸基、氨基及羟基参与了对Cu(Ⅱ)的吸附,这为染料预负载增强了树脂对Cu(Ⅱ)的吸附亲和力提供了直接证据。通过Ca(Ⅱ)屏蔽位点实验,表明固相中染料分子主要为Cu(Ⅱ)的吸附提供离子交换位点,此外还提供部分螯合位点。由此可见,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DA-150有可能同时去除废水中染料及共存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14.
刘艳芳  孙英姬 《分子科学学报》2020,(2):112-117,I0002
为探索典型(2His-COO)和非典型(3His,3His-COO及4His)配位的不同活性中心双加氧酶的结构-功能的相关性,本文以典型和非典型活性中心结构的L2NCOOH,L3N,L3NCOOH及L4N为模型配体,以3-羟基黄酮醇(3-hydroxyflavonol)为模型底物,合成和表征了一系列含Cu(Ⅱ)-栎精2,4-双加氧酶(CuⅡ-2,4-QD)的结构和功能ES模型配合物[CuⅡLn(fla)](n=2NCOO(1),n=3N(2),n=3NCOO(3)及n=4N(4)),并对其结构、性质、O2反应性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CuⅡLn(fla)]与分子氧的反应产物与天然2,4-QD的反应产物一致,表明模型配合物具有与天然酶类似的反应活性.模型配合物与分子氧的反应速率常数k与E1/2(CuⅡ/Ⅰ)、Epa(fla-/fla·)及pKa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结构-性质-O2反应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即配体的酸性越强,反应性越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研究系统分析了螯合树脂S930对单组分与双组分体系中Cu(Ⅱ)、Pb(Ⅱ)、Cd(Ⅱ)的吸附行为,经结构表征(FT-IR、XPS)与软硬酸碱理论(HASB)深入探讨了3种金属离子在S930树脂上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树脂吸附金属离子的最佳pH值为5.0左右,且对Cu(Ⅱ)、Pb(Ⅱ)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而对Cd(Ⅱ)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过程在6h左右达到平衡,且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作用是吸附速率决定步骤。Cu(Ⅱ)、Pb(Ⅱ)的动态吸附过程符合Thomas模型。FT-IR、XPS及HASB同时证明树脂对Cu(Ⅱ)、Pb(Ⅱ)的作用包括离子交换与配位作用,而对Cd(Ⅱ)的作用以离子交换为主,是树脂对Cd(Ⅱ)吸附选择性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设计模拟血红素可逆地结合分子氧的分子模型方面已有新的进展。现在进入能够方便地使用模型体系研究这类反应的新阶段。特别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科学工作者成功地将钌(Ⅱ)并入简单的卟啉体系。这个体系可以在室温下可逆地结合分子氧。这一成就的意义在于可以方便地使用模型研究相应的生物活性的铁(Ⅱ)体系。  相似文献   

17.
蛇毒内NAD糖苷水解酶活性中心Cu(Ⅱ)配位环境的EPR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解皖南尖吻蝮蛇毒中NAD糖苷水解酶内Cu(Ⅱ)的配位情况,我们着重研究了它的EPR谱,从得到的谱图,对应的g因子和超精细分裂表明NADase内的Cu(Ⅱ)至少与三个氮原子相配位,并且呈变形的平面四边形。该结果与Cu(Ⅱ)模型配合物的EPR比较显示,NADase中与Cu(Ⅱ)配位的氮原子可能来源于NADase分子侧链上组氨酸的咪唑集团。  相似文献   

18.
从生长于我国南海西沙群岛的斯氏花群海葵中分离得到两种具有心血管活性的物质—多糖(Ⅰ)和多糖(Ⅱ),运用化学分析,光谱分析及酸水解—双向纸层析等对它们的组成进了研究。结果表明多糖(Ⅱ)由核糖、半乳糖和乙酰氨基半乳糖以分子比约为3.2:2.0:1.0组成,多糖(Ⅰ)则由核糖和半乳糖以分子比约为2.2:1.0组成。  相似文献   

19.
以碱性橙Ⅱ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BO-MIPs)和不添加模板的非印迹聚合物(MNIPs)。上述聚合物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法进行结构表征及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与MNIPs相比,BO-MIPs对模板分子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吸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等浓度混合的6种结构相似的偶氮色素溶液进行分子识别性研究,发现BO-MIPs对碱性橙Ⅱ具有专一识别性。碱性橙Ⅱ线性范围为4~48μmol·L-1,检出限(3S/N)为0.20μmol·L-1。BO-MIPs对碱性橙Ⅱ的选择吸收率和回收率分别在94.5%~100%和93.0%~99.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3.2%~5.4%之间。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铜(Ⅱ)、镍(Ⅱ)离子模板离分子多乙烯多胺络合吸附剂的动态吸附金属离子的行为。5个周期的动态吸附结果表明,合成的铜(Ⅱ)、镍(Ⅱ)模板吸附剂分别对铜(Ⅱ)和镍(Ⅱ)金属离子具有稳定的吸附能力,其动态饱和吸附量达4.357mmol Cu(Ⅱ)/g[铜(Ⅱ)模板吸附剂]、3.153mmol Ni(Ⅱ)/g[镍(Ⅱ)模板吸附剂];相对误差分别为±1.5%和±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