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远程控制物理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远程控制技术应用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搭建远程控制物理实验教学平台,有效地实现物理实验科教结合自制仪器软、硬件资源的共享,激发学生对基础物理实验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基础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WAVE2微型示波器设计开发了便携式物理电学实验平台.利用该实验平台,可以开展示波器的使用、二极管整流特性、热敏电阻温度特性、PN结的物理特性、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等多个电学实验项目的教学,扩展了电学实验内容.与居家实验项目结合,能够在非实验室环境下开展涵盖完整内容的物理实验教学.利用该平台构建的实验项目,可用于逾期学...  相似文献   

3.
李潮锐 《物理实验》2006,26(10):20-23
高校多校区建设迫切需要解决跨校区教学资源共享等关键问题,尤其以实现仪器设备(硬件)跨校区教学使用最具有挑战性.通过对传统教学设备技术改造,分别采用C/S和B/S结构创建了中山大学跨校区物理实验教学平台.通过配合基础物理实验“三层次”和近代物理实验“相关性”教学改革实践,体现了跨校区实验平台具有较高的教学可操作性,更展现了高等学校多校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一种可行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重点阐述了虚拟物理实验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对虚拟物理实验平台与传统实验进行比较,总结了虚拟实验平台的优势,最后对虚拟实验平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深化教学改革,创建"平台物理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平台教学”是复旦大学近年来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适应这一改革,对基础物理实验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创建了崭新的“平台物理实验”,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将近代物理内容加入“大平台”普通物理实验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7.
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实验相关性"教学方法,通过"主体可扩展性+配件可组合性"提高实验平台的教学可操作性,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实验创新教育模式保障了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实验冷却储存环CSRe上的肖特基谐振腔的数据获取远控系统已搭建完成。该系统为核素质量与寿命测量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含了两个构建在图形化界面上的数据获取控制程序和数据监测程序。该系统提供了多种功能,以快捷地辅助调整实验设置。系统充分利用了频谱仪及数据记录仪的自身功能,并借助独立触发系统与远程电源开关,补足了成品数据记录仪的硬件缺失,得以成功实现自动获取大数据量数据文件的设计目标。除满足了核素质量与寿命的测量需求之外,该系统也可用于其他以CSRe上肖特基谐振腔为测量设备的实验。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温超导电缆测试用直流电源平台的要求,建立了硬件平台。该平台为模块化结构,具有输出精度高,便于扩展等特点;为方便操作,建立了基于LabVIEW的软件平台,对直流电源平台进行远程控制,并给出了远程控制的程序流程图,实现了电流的匀速上升和下降以及上升过程中的中断操作;利用该电源平台进行了超导电缆的临界电流测试实验,验证了直流电源平台符合高温超导电缆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造成部分国外留学生无法正常来华求学.基于此,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通过结合各种教育信息化手段,如网络视频教学、线上师生互动、虚拟仿真实验,探索了“现实平台、虚拟平台、交互平台相互融合”的智慧教学模式在留学生大学物理实验课堂上的应用,解决了本科留学生不能正常完成线下实验课程的问题,同时也让留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物理本质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创新平台建设的思考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立物理实验技能及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的必要性,通过调研及实践,初步摸索出了该平台的建设思路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电磁学理论、机械力学以及电子技术自制了无线遥控活塞式多速率显示电磁炮演示仪.利用演示效果显著及安全性能可靠的塑料乒乓球作为炮弹,并在仪器的电磁线圈内装一可滑动的金属制动活塞,使活塞在电磁线圈内的运动无线可控,且可显示其活塞的速率、炮弹的初速率.该仪器可以用于电磁学部分的演示实验教学和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分析当前形势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措施,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全新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为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高校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14.
 大型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中需要配备精密的物理诊断集中控制系统,以保证实验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针对国内正在建设的ICF大型激光装置,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物理诊断集中控制系统构建框架。该ICF的物理诊断集中控制系统分两个层次。上层是管理控制层,由大型计算机组建的工作站和服务器构成,提供集中式操作控制、状态报告、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和集中显示。下层是由大量嵌入式处理器构成的实时控制层,它直接面对装置各部分的控制点,由上层管理系统来协调下层每个处理器工作。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为该系统设计了两个子控制系统:在FPGA上为指令同步系统实现了一个高性能的嵌入式片上系统平台;利用FPGA将同步触发信号系统整合到PXI系统中实现集中控制。  相似文献   

15.
NBI综合测试台的建立,是为了对未来用于EAST装置的中性束注入器(NBI)进行性能测试并进行相关物理实验。低温冷凝泵是为NBI提供稳定的动态真空环境的重要部件,低温泵的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束的传输效率。结合后低温冷凝泵的工作情况,对其进行了热负荷计算,并对影响热负荷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的热应力分析和低温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面向物理系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现代物理实验”课程进行了大力度的建设与创新,建立了薄膜样品制备平台、薄膜物性测量平台、表面形貌表征平台、软物质(颗粒物质)实验平台等4个通用开放实验设备平台,探索了以课题型实验串通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提炼出一些反映学科发展和热点的研究型实验课题,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学习活动,强化了学生科学思维、团队协作和成果展示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科学级光学CCD非线性特性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研究中,科学级CCD常和光谱仪、条纹相机等诊断设备组合进行冲击波等物理过程的时间、空间方面的诊断研究。非线性作为CCD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参数,在实验的后处理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验分别采取固定曝光时间,改变光源的出射功率密度、固定光源的输出功率密度和改变CCD的曝光时间两种方案对TEK 512×512DB CCD的非线性特性进行测试,计算得到两种实验方案下该CCD的非线性度分别为0.595%和0.508%,并通过对各种因素的评估得到第一种标定方案为最佳,为科学级CCD的性能参数自动测试平台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卓越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要求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辅助教学系统、实验数据处理系统和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三大模块为依托,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和知识积累过程,建立全方位、模块化、逐层深入的实验教学培养模式,把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采用学生自主设计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构建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开放多项研究性实验题目,使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得以培养.通过研究性实验的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磨练了意志,提高了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