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2.
以羧基化Cd Te/Zn Se量子点荧光微球为荧光标记物,采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EDC)法偶联抗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Pf)单克隆抗体制备荧光探针;以羊抗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多克隆抗体和驴抗鼠二抗分别喷涂硝酸纤维膜,形成试纸条检测线和质控线,建立了免疫层析试纸条定量检测血清中恶性疟原虫的方法。所使用的羧基化量子点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为单个量子点的2800倍。实验结果表明,该荧光试纸条定量检测血清中恶性疟原虫线性范围为5.8~8010 Parasite/μL,最低灵敏度达到5.8 Parasite/μL,单个样品检测时间只需15 min。加标回收实验显示,试纸条批内回收率为93.0%~111.8%,批间回收率为98.3%~115.1%,且批内、批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3.
荧光量子点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子点(QDs)是一种零维的半导体纳米晶体,与传统的有机染料相比,具有独特的光学特征。由于它们具有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窄、发射波长精确可调、量子产率高和荧光稳定性好等特点,作为新一代的生物荧光探针,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本文介绍了QDs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探讨了QDs的制备方法及表面修饰,对其毒性也作了简要分析,提供了QDs在荧光免疫分析、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及体内成像等方面的应用实例。随着技术发展的不断进展,QDs在生物分析领域有着更为广泛的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钙钛矿量子点(PQDs)是一种新兴的发光纳米晶体,相较于传统量子点材料,PQDs有着高荧光量子产率、强量子光发射、窄发射带宽、可调谐发射波长等更为优异的光学性能,故而在荧光分析检测领域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述了PQDs的结构、合成及其光学调控;综述了PQDs在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气体及阴离子荧光分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对其检测效果及机理展开讨论分析;此外,本文还总结了PQDs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及解决思路,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以期为PQDs在荧光分析检测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量子点荧光探针检测抗坏血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水相合成了高荧光CdTe量子点. 向量子点溶液中加入Mn2+,由于量子点表面状态发生改变而使其荧光淬灭,加入抗坏血酸后量子点荧光又得以恢复,且荧光恢复程度与抗坏血酸的浓度线性相关,从而建立了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开关”探针检测抗坏血酸的新方法. 当CdTe量子点的浓度为1.67 uM(量子点的尺寸为1.91nm),加入的Mn2+浓度为0.25 mM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检测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0.25~16 uM,检出限为36 nM. 相对标准偏差为2.5%(10 uM, n=11). 该探针可用于维生素C药片和人血浆中抗坏血酸的快速、灵敏和选择性检测. 相似文献
7.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在水体中的存活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物-化学协同控制植物病害的原理,构建了一种由枯草芽孢杆菌和烯酰吗啉组成的对辣椒等作物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的菌药合剂(DMBS)。按照农药降解研究基本规则,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技术和细菌学研究方法研究了DMBS在去离子水、地下水、自来水、河水和雨水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GFP标记可以用于枯草芽孢杆菌在5种水环境中的存活检测。在(25±1)℃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DMBS中的枯草芽孢杆菌数量主要表现为前12 d迅速下降,此后则随时间的延长在一定的范围内呈变动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在(50±1)℃灭菌和不灭菌的条件下,均表现为前12 d迅速下降,12 d后趋于稳定或缓慢下降。枯草芽孢杆菌在5种水中的降解速度较慢,在(25±1)℃和(50±1)℃条件下存放86 d后,其含量均在104cfu/mL以上。培养温度和灭菌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在不同水体中存活动态有一定的影响,菌药合剂中的烯酰吗啉对该菌的存活则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量子点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十几年里,量子点从材料科学到生命科学、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都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量子点在生物成像、光治疗、药物/基因转运、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节量子点的表面性质,实现量子点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可控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伴随着量子点潜在毒性问题的产生,纳米毒性成为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估的重要指标,并且受到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 本文综述了量子点的特性、细胞生物学应用及在生物医药领域相关的细胞毒性研究,并展望了量子点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水溶性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胃癌细胞相关抗原CA242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量子点荧光探针对胃癌细胞相关抗原CA242进行了检测。首先在水溶液中直接合成性能优良的量子点荧光纳米颗粒,并在其表面成功修饰了羊抗小鼠IgG和聚乙二醇,制得功能化的水溶性量子点荧光探针,并利用探针对胃癌细胞相关抗原CA242进行检测,进一步与传统的基于荧光染料标记的免疫荧光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功能化的探针能够有效地识别胃癌细胞相关抗原CA242,并且在光稳定性和灵敏度方面都较传统的基于荧光染料标记的免疫荧光分析方法有明显的改善,从而为CA242的相关检测以及胃癌的诊断与愈后判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核酸适配体功能化近红外量子点结合流式细胞术快速检测白血病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作为肿瘤细胞识别分子的核酸适配体(Aptamer)的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以及作为信号报告单元的近红外量子点(QDs)的高荧光发射强度和低生物背景干扰特性,构建了一种基于Aptamer功能化近红外QDs的新型纳米荧光探针,并进一步结合流式细胞术在单细胞荧光分析方面的高通量、简便和快速等优势,建立了一种检测白血病细胞的新方法.以基于Cell-SELEX(Cell-based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技术针对CCRF-CEM人急性白血病细胞筛选的特异性Aptamer Sgc8c为模型,构建了Sgc8c-QDs探针,其仅需与细胞样品培育30 min即可实现对缓冲液和血清中靶细胞的简单、快速和高特异性检测.与传统荧光染料标记技术相比,该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分析灵敏度,还显示出对血清等复杂生物样品的高适用性和优良检测性能.鉴于Cell-SELEX技术在其它白血病细胞Aptamer筛选领域的应用潜力,该方法有望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在白血病诊断及预后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以木炭为碳源,采用回流的方法制备了碳量子点。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该碳量子点与法莫替丁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pH为7.1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法莫替丁的加入可使碳量子点荧光信号显著增强,其浓度在8.0×10~(-9)~1.0×10~(-7) mol/L范围内与碳量子点荧光信号强度的增加值△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3。据此,提出了以碳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测定法莫替丁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3s/k)为2.0×10~(-9) mol/L。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应用于样品中法莫替丁含量的测定,回收率范围为98.50%~103.2%。 相似文献
18.
As a new type of nano-materials, carbon dots have uniqu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excellent chemical properties, such as easy preparation, low cost, high chemical stability and good biocompatibility. Three kinds of carbon dots were prepared by microwave, hydrothermal and pyrolysis methods, and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three carbon dot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mall organic fluorescent molecules. The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of three carbon dots was measured using quinine sulfate as standards. This experiment not only enables students to learn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the uniqu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materials, but also enables student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ree kinds of molecular spectroscopy instruments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quantum yield. This experiment can be used as a comprehensive 10-hour instrumental analysis experiment for junior students majoring in chemistry, applied chemistry and material chemistr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