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用Schilling等人的方法制备出了Hg-Ba-Ca-Cu-O超导化合物系,并用X-ray衍射、TEM、磁化率及电阻等实验测量对它们进行了初步研究.由TEM观察,证实了在HBCCO系中存在Hg-1201相,Hg-1212相和Hg-1223相.用高-Q振动子技术,对HgBa2CuO4+y样品作了磁通点阵融化的力学测量,从而估计出该样品的不可逆线的形状.我们还对Hg-1223样品作了事后退火处理研究,在氧气中退火可使该样品的Tc略有增高,这些结果表明Hg-1223样品的超导相可能处在微弱的“under-doped”态.  相似文献   

2.
我们用Schilling等人的方法制备出了Hg-Ba-Ca-Cu-O超导化合物系,并用X-ray衍射、TEM-磁化率及电阻等实验测量对它们进行了初步研究。由TEM观察,证实了在HBCCO系中存在Hg-1201相,Hg-1212相和Hg-1223相,用高-Q振动子技术,对HgBa2CuO4+y样品作了磁通点阵融化的力学测量,从而估计出该样品的不可逆线的形状。我们还对Hg-1223样品作了事后退火处理  相似文献   

3.
本报导我们成功地合成了高Tc超导铜氧化物HgBaC2Ca2Cu3O8+δ,并用XRD、TEM、交流磁化率及电阻测量对这些样品作了研究,特别是,为了更进一步提高Tc,我们对这些样品在各种气氛条件下进行了事后退火处理研究,发现:样品的超导转变温Tc,在流动氧气中或高压氧气中退火后,获得增高;而在流动氩气中退火后其值变小,因此,由退火实验结果可知:未经退火处理的Hg-1223相样品处于微弱的“unde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交流磁化率(ACS)技术研究了热处理对掺杂了Pb和Ba的T1Sr2Ca2Cu3Oy(T1-1223)超导体的不可逆线的影响,发现适当的热处理只提高了样品的起始温度7c0。但并不改变其约化不可逆线,同时我们还讨论了样品的磁通钉扎机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Tl0.5Pb0.5)(Sr0.8Ba0.2)2Ca2Cu3Oy超导体的不可逆场H(T),并与Y系Bi系和Tl1212相超导体作了比较。实验表明,在77K下Tl1223相的不可逆场高达5T。证明了该材料在高温下的磁通钉扎比Bi系超导体和Tl1212相导体强得多,并对此作了讨论,由磁滞回线估计的磁化电密度Jc在77K和2T磁场下大于14^4/cm^2。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Hg0.7Cr0.3Sr2Ca2Cu3Oy,HgBa2Ca2Cu2.9Re0.1Oy,HgSr2Ca3Cu3.8Re0.2Oy的磁性,发现Re的掺入会改变UJ关系.由驰豫测量结果分析得到Hg(Re)1223,Hg(Re)1234具有对数钉扎势U=U0H-nln(Jc0/J),其中对Hg(Re)1223在20K~60K范围里U0和Jc0近似与温度无关;对Hg(Re)1234,U0和Jc0与磁场和温度有关.而Hg1223具有幂次方钉扎势U=U0(Jc0/J)μ.另外,由磁化曲线M(H)的测量得到临界电流密度随磁场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Hg(Re)1223在20K~90K、Hg(Re)1234在20K~70K的温度范围内,临界电流密度随磁场的变化关系均可以用由对数钉扎势得出的Jc(H)关系很好地描述.我们认为Re掺入引起的体系的各向异性的减小和岛状钉扎中心,使得材料钉扎能力增强并引起UJ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新型Pb-1222相层状铜氧化物(Pb0.5Cd0.5)(Sr0.9R0.1)2(R'0.7Ce0.3)2。Cu2Ox,R=R'=Y,Pr,Sm,Eu,Gd,Dy,Ho以及(R,R’)=(La,Eu),(Sm,Gd),(Sm,Eu),(La,Gd),(Eu,Gd),(Nd,Eu),(Nd,Dy),(Nd,Y),(Nd,Er).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表明它们属于四方晶系,其结构与(Pb,CU)-1222相结构相似.其中(R',R')=(Eu,Gd)的样品在氧气中成相得到23K的超导转变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用产中分熔化法制备Tl-1223超导体的工艺。样品的名义组成为(Tl0.5Pb0.5)(Sr0.8Ba0.2)Ca2Cu3Oy。经熔化退火的样品,其磁化电流的77K和1T下大于2×10^4/cm^2。用熔化-退火的超导粉作原料制得的复Ag带短样,Jc达1.6-1.7×10^4A/cm^2(77k,0T)。采用烧结后的超导粉作原料,在制备复Ag带的工艺中,如用熔化-退火的热处理制度,可以免除…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大气压的流动氧气氛中,通过重复烧结,合成了具有良好超导特性的Y0.9Ca0.1Ba2CU4O8+10%WtAg2O复合块材.采用XRD和SEM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分析表明:固相AS。O的加入对Y0.9Ca0.1Ba2Cu4O8的相结构形成具有与熔融银添加法完全类似的加速作用;发现了存在于样品内部的Ag偏聚和异常结构分布;探讨了不同掺Ag2O工艺对样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用交流磁化率技术研究了热处理对掺杂了Pb和Ba的TlSr2Ca2Cu3Oy(T1-1223)超导体的不可逆线的影响,发现适当的热处理只提高了样品的起始温度T50但并不改变其约化不可逆线,同时我们还讨论了样品的磁通钉扎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温高压方法合成了HgBa2CaCu2O6+δ超导体.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显示该超导体具有四方结构,晶格常数a—0.3867urn,c—1.2743urn.电阻和交流磁化率测量结果表明该超导体的超导起始转变温度为127K,本电阻温度为12lK,抗磁转变温度为118K.对合成后的样品做了氧气氛中的退火处理.研究了27kbar压力下,不同烧结温度对合成作品的超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压力下HgBaCaCuO6+δ超导体的最佳合成温度为820~830℃.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和超导电性测量等手段对YBa2Cu3O7-x(Y-123)和YbBa2Cu3O7-x(Yb-123)相的形成,单相Yb-123超导体的制备,单相Y-123超导体的最低形成温度及R-123相的熔点与R离子半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123和Yb-123相形成过程显著不同,Y-123主要通过下一化学反应生成:Y2O3+4BaCO3+6CuO+1-2  相似文献   

13.
测量了Bi2Sr2Ca1-xYxCu2O8单晶样品ab平面内电阻率ρab和多晶样品电阻率ρ.热电势S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单晶:x的范围从0到0.15;多晶:x的范围从0到0.4).在单晶和多晶样品中,都系统地观察到类似于YBa2Cu4O8,YBa2Cu3O7-y体系中由于自旋能隙出现而引起的输运性质反常现象.详细地讨论了上述实验结果,并与角分辨率光电子能谱实验(ARPES),电子拉曼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Bi2212相欠掺杂区域的电子相图.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温高压方法合成了HgBa2CaCu2O6+δ超导体。X射线衍射线结构分析显示该超导体具有四方结构,晶格常数a=0.3867nm,c=1.2743nm.电阻和交流磁化率测量结果表明该超导体的超导起始转变温度为127K,零电阻温度为121K,抗磁转变温度为118K。对合成后的样品做了氧气氛中的退火处理,研究了27kbar压力下,不同烧结温度对合成样品的超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压力下HaBa2C  相似文献   

15.
在较宽的温度(4.2-80K)和磁场(0-8T)范围内测量了YBa_2Cu_3O_(7-δ)和Y_(0.9)Eu_(0.1)Ba_2·Cu_3O_(7-δ)样品的磁滞回线和磁弛豫,研究了其M(t),J_c(T)和U_(ef_f)(J)关系,并与现有的一些理论模型所预言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与YBa_2Cu_3O_(7-δ)相比,Y_(0.9)Eu_(0.1)·Ba_2Cu_3O_(7-δ)样品的有效钉扎势和无磁通蠕动时的临界电流密度有明显提高,表明Eu的部分替代引入了新的、具有更大的钉扎势的钉扎中心;(2)与其它模型相比,集体钉扎——蠕动理论对我们的实验结果作了更好的描述,因而本文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Raman光谱分析方法对名义组分为YBaxCu3O7-y(x=2.0,1.8,1.6,1.2,0.6)的系列样品的相组成和超导转变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制备Y(123)相材料过程中,Ba元素的含量对样品的成相有着重要影响,在高Ba含量的Y(123)相样品中,容易产生BaCuO2相杂质,在低Ba含量的样品中则容易产生Y(211)、(Y2BaCuO5)相杂质,而Ba含量适当低于  相似文献   

17.
本报道用MOCVD方法在以15cm/hr速度连续走带的Ag/Ai复合基体上制备YBCO超导带的结果。所有YBCO超导带的Jc值为1.3×10^4A/cm^2;样品主相为YBCO123,呈强烈c-轴取向,其衍射峰的摇摆曲线半高宽约为2.8°;另外,还含有少量Y2BaCuO5和BaCuO2杂相,本还用SEM和EDX对样品沉积层进行了观测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温高压合成方法,合成出了Pr1-xCaxBa2Cu3O7-δ(04≤x≤06)系列块材超导体,在缺氧的Pr0.5Ca0.5Ba2Cu3O7-δ四方123结构样品中得到了Tc为98K.实验结果表明Pr在123结构中的价态为大于3+的混合价态,因而空穴填充和杂化导致的载流子局域化是Pr抑制123相超导电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和超导电性测量等手段对YBa2Cu3O7-x(Y-123)和YbBa2Cu3O7-x(Yb-123)相的形成,单相Yb-123超导体的制备,单相Y-123超导体的最低形成温度及R-123相的熔点与R离子半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123和Yb-123相形成过程显著不同.Y-123主要通过下一化学反应生成而Yb-123相的形成是形成单相Y-123超导体的最低温度为780±5℃.找到了一种简单的制备单相Yb-123超导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导电性测量、X射线衍射、氧含量测定等手段研究了淬火和制备工艺对Bi(Pb)-2223相超导体超导电性、氧含量和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Tc(0)呈现一个不连续的变化,在100-400℃范围内,Tc(0)基本不变,在500-600℃,Tc(0)略有升高,在750℃.Tc(0)呈现一个极小值.在500—600℃淬火处理可以增加样品中的氧含量,具有Tc(0)近110K的Bi1.7Pb0.3Sr2Ca2Cu3O10+6的最佳氧含量在δ=0.14—0.29之间.在800—820℃淬火处理可以改善样品晶粒间的弱连接状态,而样品的弱连接和微结构与阳离子和氧的组成及其制备工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