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东方财富网45家上市金融机构1000万余条发帖信息为研究载体,从网络关注度和网络情绪两个角度构建"网络关注度"、"网络情绪"和"网络意见分歧"共3个网络舆情指数;然后使用DCC-GARCH模型估计CoVaR度量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之后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GMM)和差分广义矩估计...  相似文献   

2.
金融机构的尾部风险关联模式及结构在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形成演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CoVaR指标及分位数回归方法,衡量金融机构之间的尾部风险传染强度,进而建立金融机构尾部风险动态网络。分析全连接网络及阈值法下过滤网络的全局和局部拓扑结构特征及其动态演化规律。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全连接网络的节点强度,能有效地衡量金融机构尾部风险传染强度及承受强度,并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各机构的尾部风险传染强度及承受强度排序匹配性存在差异;随着时间推进,各金融机构间的平均尾部风险传染路径缩短、系统性风险更易迅速累积和爆发;滞后一期的节点出度、节点入度及聚集系数越大,相应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越小;滞后一期的节点介数和节点接近中心度越大,相应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越大。研究结果对于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及系统性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基于金融机构尾部风险网络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5):908-918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本质在于资产头寸的相关性。运用上市银行股票回报率的相关系数来反映银行间资产头寸的相关性,并以之测度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结果发现,2007年系统性风险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和2010年系统性风险最高,超过了0.8,其它年份大多在0.7-0.8之间高水平波动。影响系统性风险的因素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间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以及宏观因素和中观因素对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银行间业务的相互渗透及信贷规模的过度膨胀都有可能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监管机构应推进宏观审慎监管,尽早控制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宏观经济变量,利用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测度月度GDP,之后结合货币供应量、房价以及股价等金融变量,基于贝叶斯时变VAR模型构建科学的金融状况指数(FCI),并采用谱分析研究其预警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对我国金融市场状况的影响具备时变性。基于贝叶斯时变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变量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在此基础上构建的FCI较基于常系数VAR模型构建的FCI具备更强的预警能力,尤其进行三个月以内的短期预测时,优势更加明显,进而可以为有效监测金融市场状况,预警通货膨胀与金融风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捕捉金融资产收益率尖峰厚尾和非对称特征,本文首次在广义双曲线分布族下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动态化测量,并对条件风险价值方法在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测量的适用性进行检验。通过返回检验表明,t分布下的动态系统性风险测度未能达到准确标准,双曲线分布下的条件风险价值相对其他分布能更准确的刻画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通过对各银行△CoVaR排序发现,国有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但各银行的系统重要性排名会随着时间不断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时变视角下有色金属市场金融化的行业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2006年8月至2016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上中下游行业构建SVAR模型,并将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结构性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经济总需求冲击、金融投机冲击及预防性需求冲击,实证考察有色金属市场金融化的行业影响效应及相对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TVP-SVAR-SV模型,考察金融化对有色金属产业链各环节产出影响的时变性及结构性变化。结果发现:随着有色金属市场金融化的日益深化,其带来的有色金属价格波动会抑制有色金属产业链产出,且在不同有色金属品种中,由于金融化程度的差异,其抑制效应具有差异性;此外,金融化带来的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对有色金属产业链产出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时变性特征,并在不同时间尺度与不同时点的影响程度与持续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国际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有色金属市场金融化对有色金属行业产出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7.
罗琰  谷政 《运筹与管理》2021,30(12):185-190
VaR(Value at Risk)是金融企业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是保险公司“偿二代(C-ROSS)”量化资本要求采用的方法。本文利用VaR工具,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了科技保险风险补偿合同问题,阐述了科技保险风险补偿的理论依据。在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情形下,获得了风险补偿合同的闭式解。本文结果显示,合同中固定补偿将起主导作用,最优边际补偿系数可正可负,且随保险公司置信水平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金融发展作为一个独立解释变量引入,构造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运用面板数据以1994年为分界点分两阶段实证分析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1985~2003年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影响的差异性,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各地区之间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部分解释其经济增长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选取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14个系统性风险的代表性指标,首先运用分位数格兰杰因果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系统性风险指标的因果关系,然后分别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系统性风险为被解释变量,利用主成分分位数回归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在单个系统性风险指标中,机构极值风险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最为显著;中国金融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系统性风险指标在下尾分布拟合效果最好。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不能起到稳定器效果,其对系统性风险加剧有助推作用,同时系统性风险的上升也会倒逼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借鉴Thompson等(2013)[1]嵌入全球金融因子的做法,在周德才等(2015)[2]的基础上,从利率、信贷、货币供给、房价、股价和全球金融6类共30个金融指标中分别提取6个结构公因子,使用新建的MI-TVP-SV-SFAVAR模型,提出并測度了中国广义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BFDFCI),进而分析其与通胀的关系,并与不包含全球金融因子的NFDFCI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NFDFCI相比,BFDFCI是通胀更优的领先性、相关性、因果性和预测指标,并明显优于FCI的已有研究;BFDFCI的权重是灵活时变的,其中全球金融因子的权重在世界金融危机后一直居于首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最新发展的QFVAR (Quantile Factor VAR)模型,借助市场因子消除误差项中的横截面相关性,从而研究中国36家上市金融机构间的特质风险关联,并通过分位数回归估计,考察了金融机构间的均值风险传染和尾部风险传染,最后从风险溢出和风险溢入角度,探讨了金融机构特质风险的主要来源.研究发现:1)金融机构特质风险关联会随着分位数发生显著变化,相较条件均值和条件中位数,特质风险在两侧尾部存在强烈的时变关联效应.2)特质风险的均值传染主要集中在部门内,而尾部传染则表现出明显的跨部门效应,其中右尾的风险传染强度更高.3)在金融市场平稳期,证券部门具有较高的特质风险溢出水平,而在金融市场危机期,银行部门具有较高的特质风险溢出水平.文章的研究结果对监管部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其从特质冲击角度,加深对金融风险传染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互联网金融正处在爆发式发展的初级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正在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普惠金融的建立和发展,倒逼传统金融的改革和转型,推动金融产品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提高了金融化率.通过构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竞合关系和策略演化,结果发现:从短期来看,两者选择竞争策略可以减少损失;从长期来看,两者应该选择合作策略,才能使收益最大化.最后据此提出了促进两者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微信和支付宝为代表的线上支付已经成为交易活动的日常,各种线上金融产品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产品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其中以第三方支付、P2P和众筹等为代表的产品最为典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受到一定的冲击,通过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测算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样本,结合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和银行综合经营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以及中间业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冲击,由于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整体经营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一种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和从事创新性工作的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的有效转移和持续流动是其成功的关键。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将转移效应、制度因素、成本损失等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作为研究问题的关注角度,以知识转移效用函数为切入点,对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条件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演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球金融危机、英国公投脱欧等事件无不冲击着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准确预测再一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随着互联互通程度的增强,网络效应成为了系统性风险研究所必要考虑的因素.完全从网络内部影响的视角,通过计算资产间相关性系数来构建网络,再考虑网络效应推导资产组合理论从而得出新的风险度量公式.之后,选取了10家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的风险变化情况.最后,通过对比得出新构建公式预测风险具有准确度高、参考价值大和及时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金融发展是促进资本形成以及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金融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我国资本形成究竟产生怎样影响?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依据我国30个省市1990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金融发展、资本形成与区域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当期和不同滞后期的金融发展水平对于我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当期资本形成有正或负效应,且这种正负效应在不同区域间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运用Diebold和Yilmaz提出的溢出指数模型,计算了全球22个主要经济体1984~2020年的总体和方向性政治风险溢出效应,并重点剖析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风险关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政治风险通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直接和间接联系进行跨国传播,平均总溢出指数为45.16%;政治风险溢出强度在金融危机和恐怖袭击等全球重大经济和政治事件期间显著升高,主要国家的边际净溢出指数和边际总溢出指数大幅增加;各国的政治风险溢出指数比溢入指数波动幅度更大,而发展中国家的溢出和溢入水平均略高于发达国家;中国政治风险的溢出和溢入效应均排名靠后,但在其加入WTO之后以及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出现波动高峰;在所有国家中,澳大利亚、印度、日本与中国有着较强的政治风险双向溢出关系,南非受到中国政治风险较大的溢出影响,而瑞士、阿根廷和西班牙是中国政治风险的较大输入性来源。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基于加权风险收益的中小科技企业贷款组合优化决策模型.该模型依据贷款组合单位风险权重收益最大的基本思想、结合科技企业特点、国家对科技企业扶持的政策等,采用CreditRisk+模型测量风险,有效地控制了对科技企业贷款的风险,为科技企业贷款决策提供了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收益率分解方法,将收益率表示成符号部分和绝对值部分的乘积形式,通过对符号部分、绝对值部分以及这两部分间的相关性分别进行时变性设定,构建了动态收益率分解(DRD)模型来刻画收益率的高阶矩动态特征。该模型能灵活地设置条件偏度和条件峰度的时变演化方式,还能通过对符号部分和绝对值部分间相关性的时变Copula设定来刻画收益率变动的非线性特征,因而使得该模型对收益率的预测具有优势。本文还利用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的收益率数据对DRD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股指收益率序列均表现出了显著的高阶矩动态特征,条件偏度和条件峰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聚集特征。相较于其他时变高阶矩模型,DRD模型不仅具有更好的样本内模型拟合效果,而且在样本外的风险价值预测和经济价值评价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6):1048-1061
会计舞弊风险指数具有连续、定量、精细化地刻画舞弊风险程度,并进行排序和预警的功能。根据舞弊理论和手段选择了23个指标,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上市公司为例,构建了基于因子分析的会计舞弊风险指数,由于因子具有明确的舞弊风险点含义,如果舞弊风险指数高则知道是哪个因子造成的,可以据此明确具有针对性的审计重点。审计时应重点关注得分高的舞弊因子,并追踪构成该因子的原始指标的排名情况和舞弊风险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