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氢的转化利用情况对于化石燃料多联产系统的能量集成特性影响十分重要.通过关联氢与多联产系统目的化学品的转化速率以及过程的(火用)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氢工艺过程能量分析和集成的图式分析方法─流量(火用)变图FED (Flowrate-Exergy Diagram).该方法可以直观、简明地描述复杂系统中氢或含氢化学品量改变所引起的热力学代价.本文介绍了FED的特点,提出了使用FED的启示性准则,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天然气基乙炔多联产集成系统,新系统的内部??损失比传统分产工艺减少了16.2%,H2消耗量减少了15.7%.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传统焦炭生产工艺的不足、并应用联产系统整合思路,研究提出新型焦炭动力联产系统.新系统取消了传统炼焦工艺中直接燃用焦炉煤气为炭化室提供炼焦热量的方式,采用外置煤炭燃烧室提供热量,从而实现用低品质煤炭替代高品质焦炉煤气;节省下来的富氢、高热值的焦炉煤气作为燃料提供给联合循环,实现高效洁净发电;改进炼焦过程烟气废热回收方式,使得排烟损失大大降低.分析结果表明,新系统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能,相对节能率高达15%左右.对系统关键过程的图像(火用)分析分析表明,燃烧过程和换热过程等变革与改进是系统性能提升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将为冶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3.
多产品联产和多能源互补,已成为能源动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趋势与特征。文章基于联产概念和双气头互补思路,提出PSA法预分离氢气与利用合成煤气高温显热作为重整热的低能耗焦炉煤气重整、和双气头混合手段实现低能耗调整CO/H2组分的机制与方法,并采取甲烷适度重整和甲醇合成适度循环的优化整合原则,构建了一类串并联综合型双气头整...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生物质能源具有的自身特点,提出一个适合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新型多联产系统.在原有天然气基甲醇生产系统中增加生物质气化子系统,充分利用天然气-水蒸气重整与生物质气化制取合成气中碳氢有效成分互补的特点,通过合理配气满足最佳的甲醇合成要求,因此屏蔽掉了变换,补碳,脱碳等分产必需的工艺过程,同时借助动力系统实现未反应气的合理利用,在满足较高的甲醇产率前提下降低了化工产品能耗,动力系统借助化工过程克服燃料燃烧过程品位损失过大的难题,是组分对口分级转化能量梯级利用的本质体现.针对不同天然气生物质输入比情况下合成气一次性通过,以及最佳输入比情况下未反应气适度循环两种方案,本文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具有8%~14%的节能潜力.为生物质能的高效应用以及缓解能源危机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二甲醚/动力多联产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针对两步法二甲醚/动力多联产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两步法二甲醚生产和动力两个系统的分析整合,使用ASPEN对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考察了两步法DME和IGCC联产系统的特性。发现两步法DME-IGCC联产与两步法:DME和IGCC分产相比,折合热转功效率提高了5.66个百分点,折合合成能耗下降了26.05%,相对节能率为8.46%。  相似文献   

6.
二甲醚分产及二甲醚-动力联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DME分产及其与动力结合后的联产系统进行了研究。分产时一步法DME的能耗为55.5 GJ/t,比两步法的能耗58.0 GJ/t降低4.3%。与IGCC结合后的一步法联产相对节能率达到16.6%,远远高于两步法联产的4.9%。进一步分析发现,不论是一步法还是两步法,相对分产而言,联产时在化学(?)和物理(?)的梯级利用上都更合理。研究还表明一步法联产中对合成气化学(?)品位的充分利用是导致一步法联产节能率高于两步法联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变温热源内可逆中冷回热布雷顿热电联产装置模型,基于(火用)分析的观点,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了装置的性能,导出了无量纲(火用)输出率和(火用)效率的解析式.对热导率的分配、中间压比的选取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大(火用)输出率及相应的(火用)效率和最大(火用)效率及相应的(火用)输出率,进一步对总压比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生物质气化的甲醇-动力多联产系统.该系统突出特色在于取消了变换过程,取消重整过程,并且适度循环未反应合成气,通过耦合化工与动力过程实现化学能的组分对口、分级转化以及物理能梯级利用原则.通过对系统分析(火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与分产系统(独立甲醇生产系统,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相比,节能高达10个百分点,该系统为生物质未来应用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1-N型热交换链的(火用)传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工程传递原理建立1-N型热交换链的传递模型,并确立相应的评价准则。对动力锅炉内热交换过程的 各输元及全过程进行了传递计算及分析,并与传统的传热分析及分析比较,提供了一些新的技术评价信息。  相似文献   

10.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研究了恒温热源条件下内可逆回热式燃气轮机热电联产装置的(火用)经济性能,导出了利润率及(火用)效率的解析式.利用数值计算方法,以利润率为目标,对热导率的分配和压比的选取进行了优化,研究了最优利润率及相应(火用)效率特性,并分析了各种联产设计参数对联产优化性能的影响.改进了以往文献中热量(火用)的计算方法,发现了存在最佳的用户侧温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不同用能系统整合和能的综合梯级利用思路,研究提出一种新颖的太阳能甲醇重整制氢-发电联产系统.将太阳能甲醇重整制氢与发电有机整合,不仅合理地利用中低温太阳能,同时实现甲醇重整制氢弛放气的综合利用.新的联产系统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能,化石能源的相对节能率达到29%,制氢单位能耗降低为0.85 GJ/GJ-H2.研究表明,减小能量转化传递过程的品位差和合理利用太阳能热是系统节能的关键所在.研究成果将为太阳能多功能能源系统发展提供新方案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能的梯级利用的思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制氢-发电联产系统.新系统利用空气压缩的间冷热提供甲醇重整反应热,不仅合理地利用低温间冷热,同时实现了甲醇重整制氢弛放气的综合利用.新的联产系统具有优良的热力件能,相对节能率达到4.8%.根据图像(火用)分析方法,阐明了利用间冷热甲醇重整制氰过程删损失减少和间冷热品位提升的机理.本文对新循环进行了分析,并以制氢和发电的分产系统为参照,研究了其性能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以采用气相合成法的甲醇和电力串并联联产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系统设计工况模拟的基础上,对系统的甲醇合成循环倍率、蒸汽换热网络进行优化.以此经过优化的系统流程和工况为设计点,建立甲醇合成塔、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的变工况模型;分析甲醇和电力负荷调节的方法;对工作条件和负荷的改变对单元特性的影响、负荷调节能力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洋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核能Brayton闭式循环功热并供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能的梯级利用原理,把产功和供热有机结合,开拓出新颖的核能Brarton闭式循环功热并供系统;基于热力学基本方程推导出系统特性解析式,建立四个独立变量的系统数学模型;应用三种不同的评价准则对系统进行模拟分析,绘制不同条件下的特性线簇,概括了系统性能随独立变量的变化规律,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新模式热电联产系统:联产供热的一个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与水源的供需矛盾的突出,环保形势的严峻要求用能的“文明化”。文明用能应是跨世纪和新世纪用能战略的基本原则。文明用能的一个极重要方面就是对热能的文明利用问。热电联产是热能文明利用不可替代的途径。本文提出一种热电联产的新模式,旨在通过这种模式把联产供热规模化,大幅度地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轻电能与热能的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近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成为我们今后技术研究的一个指导性方针。节约能源、水源和保护环境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一氨水功冷正逆耦合循环进行了经济性分析,该循环采用分流吸收系统对关键流股浓度、流量进行调节,满足了不同热力过程的不同浓度需求,联产后系统热力性能大为改善.本文考察基础循环工况下联产系统总投资、产品成本和回收期,与同等规模分产系统进行对比.结论如下:发电量约700 kW、制冷量约200 kW时系统总投资700多万元,回收期约4.5年,经济性良好;相对分产系统,节能近20%,总成本降低约15%,充分显示出联产优越性.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电价对联产系统回收期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大规模电力系统的逐步形成,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日渐突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已经成为电网发展和运行的重要任务.超导磁储能系统以其对系统功率需求的快速响应特性可以为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供新的技术途径,同时对改善电能质量、提高可靠性也有很好的技术优势.本文在简要论证电力安全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SMES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国家863计划项目"高温超导磁储能系统"的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18.
电力安全与超导磁储能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大规模电力系统的逐步形成,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日渐突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已经成为电网发展和运行的重要任务.超导磁储能系统以其对系统功率需求的快速响应特性可以为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供新的技术途径,同时对改善电能质量、提高可靠性也有很好的技术优势.本文在简要论证电力安全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SMES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国家863计划项目“高温超导磁储能系统”的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