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制得了两种含2-羟基吡啶负离子配体的铂(II)配合物: cis-PtCl(hp)(PPh3)2和cis-Pt(hp)2(PPh3)2。其晶体结构测定的结果表明, 两种配合物中的铂(II)离子呈近似平面的四边形配位, 2-羟基吡啶负离子配体以酮式异构体形式通过氮原子配位于铂上。  相似文献   

2.
我们制得了两种含2-羟基吡啶负离子配体的铂(II)配合物:cis-PtCl(hp)(PPh_3)_2和cis-Pt(hp)_2(PPh_3)_2.其晶体结构测定的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中的铂(II)离子呈近似平面的四边形配位.2-羟基吡啶负离子配体以酮式异构体形式通过氮原子配位于铂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了3-吡啶-4苯甲酸作为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Zn(II)、Cd(II)和Mn(II)组装,通过溶剂热合成法获得了三例配位聚合物. 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具有由四面体配位的Zn(II)离子与?-OH组成的一维之字链,通过3-吡啶-4苯甲酸与相邻的其它四条之字链连接,形成了具有钻石网拓扑的配位聚合物;配合物2和3为异质同晶,它们都具有由八面体配位的Cd(II)或Mn(II)离子和?-OH2组成的二核金属簇,通过3-吡啶-4苯甲酸与相邻的其它四个二核金属簇连接,也形成了具有钻石网拓扑的配位聚合物. 本文还对配体以及配合物1和2的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 配合物3的磁学性质测试表明,二核金属Mn(II)簇之间存在着反铁磁交换作用,而且表现出自旋反转的行为,并归属于短程相关而不存在长程有序.  相似文献   

4.
李玮a  李明星  a  何翔a  邵敏b  安保礼a 《中国化学》2008,26(11):2039-2044
在水热条件下,对苯二甲酸(H2Bdc)和2-(3-吡啶基)苯并咪唑(3-PyHBIm)与Cd(NO3)2、Zn(NO3)2反应,得到配合物{[Cd(3-PyHBIm)(Bdc)(H2O)2](H2Bdc)1/2}n (1)、[Zn(3-PyHBIm)2(Bdc)(H2O)2]n (2)。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两个化合物均呈一维聚合结构,3-PyHBIm配体采用吡啶氮原子单齿配位。在配合物1中,对苯二甲酸根作为四齿配体,桥联Cd(II)离子,形成一维锯齿链状配位聚合物,两个水分子呈顺式配位。该化合物含有对苯二甲酸客体分子,通过强的氢键,构成三维超分子框架。在配合物2中,对苯二甲酸根作为双齿配体,结合Zn(II)离子,形成直线链状配位聚合物,两个水分子呈反式配位。两个配位聚合物都对热稳定,在固体状态下,呈蓝色发光。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法通过Ln2O3、Zn(CH3COO)2·2H2O与2,5-吡啶二羧酸为配体的反应合成出两个新型三维杂金属配位聚合物[Ln2Zn2(2,5-pydc)5(H2O)d·4H2O (Ln=Sm(1),Eu(2);2,5-pydc:2,5-吡啶二羧酸).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未衍射方法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的结构是相同的,其晶体均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配合物1和2中2,5-吡啶二羧酸配体共有两种配位方式.通过配位模式Ⅰ连接Ln和Zn形成二维层状结构;而层与层之间通过配位模式Ⅱ进一步连接起来形成三维复杂网状结构.此外,还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和热分解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荧光分析表明,金属Zn的引入有效增强了配合物中稀土金属的发光.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两个含蒽酰亚胺基团的新配体N-(2-(6-氨基吡啶))-9-蒽酰亚胺(L1)和N,N'-(2,6-吡啶基)-二(9-蒽酰亚胺)(L2),以及L1的铜(Ⅰ)配合物[CuL1(PPh3)2](BF4)(1),并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光谱性质.理论计算表明配体L1配位前为反式构象,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显示L1配位后发生结构扭曲呈顺式构象,羰基氧原子与铜(Ⅰ)离子配位.光谱研究表明配体L1和配合物1都表现出蒽的特征吸收和发射峰.  相似文献   

7.
用2,4,6-吡啶三甲酸和稀土钐、镝或钆的高氯酸盐溶液、碳酸锶、碳酸钾在180℃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制备出3个含有3种金属离子的配位聚合物[Ln Sr K(ptc)2(H2O)]n(Ln=Sm(1)、Dy(2)、Gd(3),H3ptc=2,4,6-吡啶三甲酸)。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三者具有相同的结构,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中配体2,4,6-吡啶三甲酸根以2种不同的配位方式与3种金属离子配位,一种方式中连接了7个金属离子,另一种方式中连接了8个金属离子。Ln(Ⅲ)为八配位,与羧基上的6个氧原子和2个吡啶环上的2个氮原子配位;Sr(Ⅱ)也是八配位,配位原子均为氧原子;K(Ⅰ)与5个氧原子配位。荧光发射光谱表明,钐和镝的配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均发射Sm(Ⅲ)和Dy(Ⅲ)两种离子的特征荧光,钆的配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由于发生荷移跃迁而发射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8.
田真宁  许旋 《物理化学学报》2008,24(8):1482-1486
对PPh2py配合物[M(CO)3(PPh2py)2](M=Fe, Ru)的三种构型的异构体1-6进行了研究. 其中PPh2py以两个P原子与M配位形成HH构型1(Fe)和4(Ru), 以一个P和一个N原子与M配位形成HT构型2(Fe)和5(Ru), 以两个N原子与M配位形成HH’构型3(Fe)和6(Ru). 结果表明, (1) PPh2py中P原子对HOMO轨道的贡献最大, PPh2py作为电子给体时易以P原子与金属原子结合. (2)从分子能量和相互作用能数据表明, 配合物中HH构型最稳定, HH'构型最不稳定, 这与合成产物为HH构型的结果一致. (3) 键长和Wiberg键级均表明P—M键比N—M键结合力强. P、M原子间存在σ键, 而N、Fe原子间仅存在nN→n*M或nN→σ*M-P的电荷转移作用. (4) HH构型中M对HOMO的贡献最大, PPh2py向M的电荷转移最强, 使M的负电荷最大, 故HH构型最易作为电子给体以M原子与第二个金属配位形成双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以3-吡啶醛和(1R,2R)-环己二胺进行缩合得到Schiff碱配体L1,然后,用配体L1和AgNO3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Ag(L1)(NO3)]n(1),并用元素分析、FT-IR、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Ag(Ⅰ)的配位环境均为扭曲四面体,分别和硝酸根的氧原子,配体中的2个吡啶氮原子以及1个亚胺氮原子配位,配体L1有2种配位模式,其中,1个配体用两臂的2个吡啶氮原子分别和2个Ag(Ⅰ)离子配位,另外1个配体用两臂的2个吡啶氮原子分别和2个Ag(Ⅰ)离子配位,同时2个亚胺氮原子也分别和2个Ag(Ⅰ)离子配位,这样配合物形成3D孔状结构。同时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0.
在室温下, 由Cu(NO3)2 、1,3 -二(4 -吡啶基)丙烷(bpp)、4,4 ’ -联苯二甲酸(H2bpdc)和2,5-噻吩二甲酸(H2tdc)制备出两种新型铜( II)配位聚合物[Cu(bpp)2(bpdc)(H2O)2]n·2nH2O, 1 和[Cu(bpp)2]n·n(tdc) 7.5nH2O, 2。两个配位聚合物均为一维线型结构,铜原子均采取变形的八面体结构,在轴线方向上的两个水分子与铜原子存在较弱的配位作用。在配合物1中,两个bpdc羧酸根离子与铜原子配位,而2中的tdc羧酸离子没有与铜原子键合,只是作为反离子平衡电荷。在两个产物中, 配体bpp具有不同的构象。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与2分别在110°C和160°C以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合成新型大豆甙元衍生物Cd(II)配合物[Cd(L)(H2O)3]·2H2O(H2L=3'-磺酸钠-4'-羟基-7-羧甲基异黄酮),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IR对其进行表征.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a,晶胞参数a=1.3691(3)nm,b=0.72157(16)nm,c=2.0163(5)nm,α=90°,β=93.501(4)°,γ=90°,V=1.9882(8)nm3,Mr=592.79,Z=4,Dc=1.980g·cm-3,F(000)=1192,μ=1.283mm-1,R1=0.0387,wR2=0.1224.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单晶中Cd(II)为六配位,它除了与配体L中羧基和磺酸基上的氧原子配位外,还与溶剂中的3个水分子发生配位,形成了以Cd(II)为中心的八面体配位构型.该晶体结构中存在着平行于b轴的双螺旋链,左手螺旋Cd-L链和右手螺旋Cd-L链的交替排列构成了二维层状结构.由于配位水和晶格水以及配体中CO2,SO3,O,CO,OH等的存在,该晶体中存在着丰富而复杂的氢键,二维层状结构之间依靠这些复杂的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以3-(2-吡啶-3-乙烯基)-1H-吲哚(Indole)为配体与二联吡啶钌前体Ru(bPy)2Cl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一种新型联吡啶钌配合物Ru-Indole,并通过1H NMR、ESI-MS及元素分析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脂溶性,使得药物能够顺利地进入细胞内,克服了钌类配合物脂溶性...  相似文献   

13.
设计合成了半刚性四足配体H4L(H4L=1,1,1,1-(间羟基苯甲酸-氧甲基)甲烷),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其Cu(Ⅱ)配位聚合物[Cu(H2L)(Py)2]n(Py=吡啶),并进行了常规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1.943 0(7)nm,b=0.926 4(3)nm,c=2.784 9(9)nm,β=96.763(3)°,V=4.978(3)nm3,Z=4,F(000)=1 724。配合物中的金属铜离子与2个相邻1,1,1,1-(间羟基苯甲酸-羟甲基)甲烷上的羧基及2个吡啶四配位而堆积成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配体中另外两臂未参与有效配位。Platon计算表明每个晶胞的溶剂可及体积约为1.397 nm3(扣除表面原子的范德华半径),占晶胞体积的28.1%,TGA分析表明该框架在236.9℃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铜(II)与羟基丁二酸和2,2′-联吡啶形成的配位聚合物{[Cu(malate)(2,2′-bipy)]?3H2O}∞(其中malate=羟基丁二酸根,2,2'-bipy=2,2'-联吡啶),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了单晶结构,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等研究.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0.70132(10)nm,b=1.9730(3)nm,c=1.18998(16)nm,β=94.551(3)°;Z=2;最终偏离因子R=0.0483.配合物中每个铜(II)原子与来自2,2'-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和两个羟基丁二酸根的三个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三角双锥结构单元.每个羟基丁二酸根以R构型方式桥联两个三角双锥结构单元,沿a轴方向无限延伸形成一维链.两条平行链以面对面的方式重叠,彼此吡啶环之间存在强的π-π相互作用,加之C吡啶环—H…O羧基弱相互作用形成新颖的梯状双链结构,比邻的梯状双链又通过分子间O羟基—H…O羧基氢键沿a轴方向共同构筑了具有隧道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5.
Al(Ⅲ)-槲皮素配合物的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天乐  严宝珍  胡高飞 《分析化学》2006,34(8):1125-1128
采用UV和IR分析手段,研究在甲醇溶剂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槲皮素(3,3,′4,′5,7-五羟基黄酮)与A l(Ⅲ)形成配合物的构型、反应配比及在配位反应过程中配体分子中各个配位点的配位能力大小及优先配位的顺序。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槲皮素与A l(Ⅲ)所形成配合物的反应配比为A l(Ⅲ)∶Q=1∶1,其配位点为3-羟基-4-酮,配位构型中心为A l(Ⅲ)与一个槲皮素分子形成五元环四配位的配合物。在中性介质中发生两步配位反应,第一步配位反应发生在3-羟基-4-酮配位点其反应配比为1∶2,配位构型为中心A l(Ⅲ)与两个槲皮素分子形成两个五元环之间四配位的配合物;第二步配位反应发生在3,′4′-二羟基配位点其反应配比为2∶1,两个A l(Ⅲ)离子分别在上述两个配位点与一个槲皮素分子形成五元环四配位构型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6.
相同的水热反应条件下4-氨基-二(2-吡啶基)-1,2,4-三氮唑(abpt)、KSCN与钴盐(CoCl2·6H2O)反应合成了2种新的钴配合物:零维的单核配合物[CoSCN(abpt)](1α)和二维的无机层状配合物K2[Co3(OH)2(SO4)3(H2O)2](1β),并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α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1β晶体属于正交晶系,Cmc21空间群.在配合物1α中,abpt和SCN-配体都参与配位与Co(Ⅱ)离子形成了2个不同的单核单元,这些单核单元又通过S原子和N原子之间的氢键作用连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在配合物1β中,abpt配体没有参与配位,而SCN-配体则被氧化成了SO42-离子并与Co(Ⅱ)离子配位形成了二维配位层状结构,相邻层之间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沿c轴方向有孔道的三维超分子网络,这些孔道里面填充着反离子K+.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维分子梯状配合物{[Cu2(4,4'-bpy)3(p-Ab)2(H2O)2]·(NO3) 2·4H2O}n(4,4'-bpy=4,4'-联吡啶,p-Ab-=对氨基苯甲酸根离子),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0 7(5) nm,b=1.550 4(3) nm,c=1.450 9(3) nm,β=104.81(3)°,V=2.415 5(12) nm3,Z=2.铜离子周围有3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与之配位,其中2个氧原子由对氨基苯甲酸的螯合氧原子提供,另一个氧原子由配位水提供,3个氮原子分别由三个4,4'-联吡啶提供.这六个原子在铜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体对氨基苯甲酸只有一种配位形式--双齿螯合,第二配体4,4'-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均参与配位,将配合物组装成一维分子梯结构.  相似文献   

18.
利用2,6-二甲基吡啶作为起始物合成了不对称前驱体6-乙酰基-2-乙酯基吡啶,在此基础上合成了单亚胺吡啶配体(5)和相应的Co(II)配合物二氯·{2-乙氧甲酰基-6-[1-[(2,6-二乙基苯)亚胺基]乙基]吡啶}合钴(II)(6)。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体5作为三齿配体以[N, N, O]原子和两个氯离子与中心钴(II)配位,形成畸变的三角双锥配位环境,其中吡啶氮原子和两个氯原子形成赤道平面。将该钴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应用于乙烯的聚合过程,以MAO为助催化剂,在15.5ºC下作用1 h,可达到1.820×104 g/mol-Co∙h∙atm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报道四核铜配合物[Cu2L2][Cu(pht)2]2[Hpht:苯妥英,即5,5-二苯基-2,2咪唑烷酮;L:N-(3-氨基丙基)二乙醇胺]的溶剂热合成、晶体结构及其性质研究.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9240(1)nm,b=2.4559(2)nm,c=1.5572(2)nm,β=97.489(2)o,V=3.5035(7)nm3,Dc=1.499Mg/m3(g/cm3),Z=2,F(000)=1636,μ=1.270mm-1,R1=0.0503,wR2=0.1135[I2σ(I)],GOF=1.014.XPS结合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分子有混价铜组成,包括两个Cu(I)和两个Cu(II),其中每个Cu(I)分别与两个苯妥英配体提供的氮原子配位,N—Cu(I)—N的夹角为177.1°,每个Cu(II)与L配体的五个配位原子配位(N2O3),形成一个稍变形四方锥结构,两个Cu(II)通过N-(3-氨基丙基)二乙醇胺中的一个羟基氧桥连接形成双核阳离子,琼脂扩散法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配体和铜盐对3种受试细菌均有一定的活性.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测定研究表明,该配合物是以插入方式与小牛胸腺DNA结合.  相似文献   

20.
将1,5-二氨基萘和3-吡啶异氰酸酯在甲苯中加热回流得到双吡啶脲类配体L(1,1’-(1,5-萘二基)双(3-(3-吡啶基)脲)),然后,将配体与Hg I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Hg(L) I2]·2DMF}n,并用元素分析、FT-IR、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每个Hg(Ⅱ)离子的配位环境均为扭曲四面体,每个配体L通过其两端的2个氮原子同2个金属离子配位桥联形成一维"之"字链结构(CCDC:18519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