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F原子的光电离截面,人们已经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并观察到了大量的自电离共振结构.而与实验相比,理论计算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对靶态的能量进行修正,利用R矩阵方法计算了F原子基态在3P-1D电离阈值能量范围内的分波光电离截面、总光电离截面以及自电离共振2P4(1D)ns2D,2P4(1D)md2P和2P4(1D)md2D系列的共振位置,并与最新的多组态Hartree-Fock理论计算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我们的结果与实验符合得更好.  相似文献   

2.
宁烨  何斌  刘春雷  颜君  王建国 《物理学报》2005,54(7):3075-3081
利用初态程函近似的连续扭曲波方法研究了He2+离子与H原子的碰撞电离过程. 计 算得到了入射离子能量从30keV/u到2000keV/u的碰撞电离总截面、随电离电子能量和角度变 化的一阶和二阶微分散射截面,及随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电离电子平均能量.计算的总电离 截面与其他理论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在入射离子能量大于100keV/u的能区,计算结果 与实验符合得很好;在较低的能区,各种理论结果之间有较大差别,计算结果比实验约小50 %.利用计算的二阶微分散射截面讨论了软碰撞、电子俘获到入射离子连续态、两体相遇碰 撞等碰撞电离机理. 关键词: 重粒子碰撞电离 初态程函近似 总截面 一阶和二阶微分散射截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高重复率短脉冲氙灯时间分辨光谱的测量方法,给出了在不同运转方式(预电离和无预电离)及不同电位梯度下的实验结果,并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毛细管式的靶–离子源系统在线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在线同位素分离器使用激光离子源的必要性,分析研究了毛细管式激光离子源对电离器的要求及热毛细管电离器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在线实验的结果.为了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等离子体鞘势和降低热电离效率,采用了低电子逸出功的耐高温材料Nb作毛细管材料.在线实验获得成功,使用毛细管式的靶–离子源的在线同位素分离器的总效率约达0.2%,满足了激光离子源电离器和靶室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波长可调谐的强飞秒激光脉冲,在中红外波段系统地测量了氙原子的单电离离子产率随光强的变化关系。基于PPT模型和ADK模型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在整个测量区域,基于PPT模型的计算结果均与实验结果相符,而在较长波长、较高光强时基于ADK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两种理论模型在深隧穿电离区域的一致性及其描述原子单电离行为的有效性在实验中得到了直接验证,可以利用这两种模型准确地标定长波长激光脉冲的绝对光强。  相似文献   

6.
对硝基苯乙醚的真空紫外光电离与光离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步辐射为光源,用光电离质谱和符合技术对对硝基苯乙醚分子进行了真空紫外光电离与光离解研究。测得了这一分子的电离势及C6H5NO+3、C6H5O+2、C6H5O+等六个主要碎片离子的出现势,根据实验所得的质谱图、能量关系,结合该分子的具体结构,初步分析了该分子同步辐射光离解电离的可能通道,并得到了分子离子的键离解能D0(O2NC6H4C2H+5)。  相似文献   

7.
SO2在308nm的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钱谊乐  李昭临 《光学学报》1990,10(10):11-916
我们在超声分子束条件下,利用308nm波长的XeCl准分子激光对SO_2分子进行了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实验研究.实验中我们观测到了S~+、SO~+和SO_2~+的质谱信号,测量了各离子信号强度随激光强度的变化关系,并探讨了可能的多光子电离/解离机制.  相似文献   

8.
吴成印  龚旗煌 《物理》2006,35(8):666-672
文章以一个实验者的角度,介绍了分子的飞秒强光电离的研究现状。文章从对比飞秒激光电离质谱与纳秒激光电离质谱开始,接着介绍分子在激光场作用下的可能电离机理,着重描述了几个处理分子场致电离的理论模型和实验验证,最后对飞秒激光导致的分子在激光脉冲作用后取向研究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研究了环戊酮(C5H8O)在真空紫外105~140 nm波段的光电离和光解离过程.通过质谱测量各离子的光电离效率曲线,得到了该分子的垂直电离能及主要碎片离子的出现势.从理论上利用G3方法,计算了母体和中性及离子碎片的结构和能量,估算了各解离通道所需的解离能.结合实验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指认出环戊酮分子可能的光电离解离通.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分子束技术,以飞行时间质谱仪,在410~371nm内着重检测了不同波长、不同能量的激光对气相Si(CH3)4分子多光子电离(MPI)飞行时间(TOF)质谱产物分布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对Si(CH3)4分子多光子解离电离可能经历的通道和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GBH-1装置的预电离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用静电悬浮双探针测量了电子温度和离子温度。当充气(H_2)在10毫托以下时测得电子温度为4—8电子伏,电离度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金激光等离子体冕区电离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测量金激光等离子体电荷态分布与平均电离度的X射线光谱学诊断方法。该方法基于稳态碰撞-辐射近似,考虑电子离子直接碰撞激发与双电子复合两种激发态布居方式,建立了金M带5f-3d跃迁组辐射总强度与离子态分布的耦合方程。根据实验测量的金平面靶激光等离子体冕区辐射的5f-3d跃迁线系的强度分布,诊断得到了金激光等离子体的电荷态分布与平均电离度。此外,还分析了电子温度、电子密度以及双电子复合过程对电荷态分布及平均电离度诊断的影响,并将实验诊断结果与辐射流体力学理论模拟结果及离化平衡动力学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诊断结果与基于CRE近似的离化平衡动力学计算结果近似;当电子温度高于1.5 keV时,双电子复合过程对电离度的诊断结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圆偏振光场电离电子能量分布的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准静态隧道电离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描述圆偏振光场电离电子能量分布的简单模型,与现有的理论计算及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模型数学推导简单,物理意义明显,可用于研究高电子温度和(或)较低电子密度的光场电离等离子体参数。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三阶代数图-表构建法(third-order algebraic diagrammatic construction scheme 简写为ADC(3) )计算了XF3(X=N, P, As)的价层垂直电离势(VIP)。结果表明:内壳层电子关联对电离主峰位置影响非常小;来自不同理论结果的分子结构对电离主峰位置有较小影响;基组差异则表现的非常明显。由计算值和实验结果比较可知:在实验分子结构和cc-pVDZ基组下, 应用ADC(3)得到的电离势与实验值整体上差距最小;ADC(3)计算的第一电离势往往小于实验值约0.4~0.8 eV, 其余主峰位置与实验值差距约0.01~0.3 eV;随基组增大,ADC(3)结果与实验值偏差明显增大。因此, 利用ADC(3)方法计算价层电离势时,建议使用价层电子关联,基组则采用cc-pVDZ或DZP, 结构实验外也可直接从实验或耦合簇、密度泛函等理论获得。  相似文献   

15.
利用适用于低能电子入射的反应显微成像谱仪,对电子入射He原子近阈值下的双电离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测量了反应后3个粒子的全部动量,获得了出射电子间的关联信息.主要介绍近阈值下的双电离实验装置及实验技术,集中分析反应后出射电子的动量能量关系,对描述近阈值双电离的Wannier理论进行了检验,发现在入射电子能量为106eV时,实验结果具有Wannier理论预言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用X_α法和Slater过渡态理论计算了碱金属元素Na、K、Rb、Cs基态原子的光致电离截面;讨论了价电子对原子实的极化对光致电离截面的影响。计算结果同实验值及别的理论值比较表明、用Slater过渡态理论加原子实的极化能够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惰性气体原子和离子在强激光场中的隧道电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隧道电离区域利用ADK模型并考虑了激光的体积效应,对惰性气体原子及各价离子在强激光场中的电离产额进行了计算,并与BSI模型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ADK模型的结果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变好,尤其对Xe离子,不需要进行强度转换就能给出很好的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于重原子(或离子),用ADK模型得到的离子产额与实验结果符合得更好.最后通过分析ADK模型的适用范围,给出了和计算结果相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同步辐射产生的真空紫外光,研究了噻吩和吡啶的光电离解离过程,测定了它们的电离电势及其碎片离子的出现势;利用有关势力学数据,估算了某些离子的标准生成焓;分析了它们的紫光电离解离通道。在实验中还观测到噻吩和吡啶多聚体离子的存在,并讨论了它们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地描述了激光共振电离质谱的实验装置的测量方法,给出了用共振电离质谱方法对锌掺杂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进行分析的光谱和质谱图,并估计了用这种方法进行奶量分析可能达到的检测限  相似文献   

20.
利用扭曲波玻恩交换近似,计算了类锂离子的电子碰撞激发-自电离截面和总电离截面,与紧耦合计算及实验数据比较,得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给出计算各种离子内层激发截面的一般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