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在文献基础上用高温氧化红外分析测定江水中总有机碳(TOC)。特点是①既具有分别测定水中总碳与无机碳,从二者差值求出总有机碳的高低温炉的流程;又具有提供“无碳”空气流,可先  相似文献   

2.
张兆龙  王水菊 《分子催化》1990,4(3):194-199
利用ESCA研究比较了CH_4—O_2在过渡金属铁和锰表面上的化学行为,结果表明:(1)在室温和高真空(P=10~(-5)Pa)下,甲烷与金属(铁和锰)表面和预先氧化的金属(Fe_2O3和MnO)表面作用,均未观察到有任何化学反应。但当甲烷与氧共吸附时,金属表面上就可检测到碳物种生成(CH_x,CH_xO,Carbide等),说明过渡金属铁和锰表面上的过渡态氧能够使甲烷脱氢活化;(2)合理地选择反应气CH_4/O_2比值。对有效且有选择地进行甲烷转化十分重要。CH_4/O_2比值太低,易使在表面生成的碳物种深度氧化;CH_4/O_2比值太高,表面生成碳物种的速率(甲烷转化率)大为减小;(3)在设计和选择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催化剂时,应考虑催化剂表面上金属离子对氧和碳的键合强度因素。  相似文献   

3.
邻苯二酚紫-示波计时电位法测定天然水中不同形态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宁  王先龙  谭涌霞  毕树平  魏宗波  陈刚 《分析化学》2001,29(10):1181-1184
报道邻苯二酚紫-示波计时电位法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直接检测天然水中的无机单核铝和总单核铝浓度。并用该法测定了水样中的总铝,有机单核铝和酸溶态铝,从而实现了天然水中5种Al形态的电化学测定。测定了20多个实际水样,与Driscoll方法进行了对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许峥  张鎏  张继炎 《催化学报》2001,22(1):18-22
用动态热重技术和色谱技术联用以及XRD和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Ni/γ-Al2O3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体系的积碳和消碳及其与一氧化碳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氧化碳与甲烷有不同的活性中心,二氧化碳的存在不改变甲烷活化积碳的本质,但可通过及时将表面含碳物种转化为一氧化碳而降低积碳速率,二氧化碳能消去活泼的须状碳,但不易消去惰性的石墨碳。等摩尔条件下二氧化碳消碳能力弱于甲烷活化积碳,二氧化碳适度过量可有效抑制积碳,n(CO2)/n(CH4)≈1.3为进料比最佳值,此时积碳-消碳达到动态平衡,可获得最高的一氧化碳产率和较低的积碳速率,且该值不受温度影响。Ni/γ-Al2O3催化剂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但反复积碳-消碳会使催化剂镍晶粒度增大,分散度下降,从而导致不可逆失活。  相似文献   

5.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镍基催化剂性能Ⅰ.制备条件和载镍量的影响许峥李玉敏张继炎张鎏(天津大学化工系,天津300072)韩森何菲(天津大学碳一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关键词甲烷,二氧化碳,重整,镍,氧化铝,负载型催化剂甲烷二氧化碳重整...  相似文献   

6.
动态与信息     
《大学化学》2006,21(6)
将CH_4转化为高级烷烃的催化剂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J-M.Basset,D.Soulivong及C.Cop啨ret,里昂化学物理及电子学大学以及BP化学公司的合作者发现有一种载体为二氧化硅的亲电子的氢化钽催化剂能够促进烷烃的复分解反应。制备时用的是表面有机金属方法,在测试反应中表明这种新催化剂是有效的。反应体系为甲烷和丙烷的混合物,在250℃时,转化为乙烷的选择性可接近100%。这项研究表明,甲烷可以代替氢用于使碳碳键断裂,不但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对环境友好。此外,甲烷在天然气中储量虽然很大,但是反应性相对较差,由甲烷直接转化为价…  相似文献   

7.
用脉冲热重差热法及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了添加氧化镧对镍催化剂催化一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镧对氧化镍的还原温度没有显著影响。它使无载体的镍催化剂的金属镍表面积稍有降低,但可使Ni/γ-Al_2O_3的镍表面积增加。氧化镧使吸附在镍上的一氧化碳发生解离和岐化反应能力增加,但使氢在镍上的吸附强度减弱。由这两种作用的综合结果,使得添加氧化镧之后的镍催化剂对一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反应的转化频率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提出以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结合热解-原子吸收光潜法测定废水样中的痕量无机汞和总有机汞、水样经0.45μm膜过滤后不需消化处理,直接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无机汞含量.用热解法测定总汞含量,二者之差为总有机汞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干扰少.经加标回收实验验征,回收率为90%~103%.相对标准偏差(n=11)为3.8%。  相似文献   

9.
酸性媒染紫一示波计时电位法测定天然水不同形态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酸性媒染紫(SVRS)一示波计时电位法测定天然水中不同形态铝.对24个实际水样分别在酸性pH5.2测定了无机单核铝Ali和碱性pH8.8底液中测定总单核铝A1a,有机单核铝Al.=A1a-Ali.同时还应用该法测定了酸化水样中总铝AlT,酸溶态铝Alr=AlT-A1a,从而实现了水样中五种形态铝的电化学测定.测定值与DriSColl方法进行了比较对照,结果基本一致.本法特点为简便快捷,灵敏准确,可以直接测定与铝毒性密切相关的无机单核铝A1i,无需分离步骤,水样用量小,适用于大批量天然水样中Al形态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推导出适应于甲烷化反应体系非线性动态分析不同吸附物种动力学参数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计算优化出工业镍铝甲烷化催化剂上可逆吸附氢和可逆吸附一氧化碳的吸附速率常数和吸附平衡常数。结果表明,镍铝催化剂上吸附可逆氢要比吸附一氧化碳快2.2倍左右。该结果为镍铝催化剂上甲烷化产物的生成主要依赖于一氧化碳的吸附这一判断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镍铝催化剂上甲烷化是可逆吸附氢与不可逆吸附一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不可逆吸  相似文献   

11.
在常压、反应温度800—900℃和水碳比为1.5—1.6的条件下,分别用细粒度(0.045—0.047毫米)和工业粒度的低活性S-4镍催化剂在积分反应器和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中,研究了甲烷水蒸汽反应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中的水煤气反应没有达到平衡,利用基本上不受扩散影响的细粒度催化剂所进行的实验,获得甲烷水蒸汽反应的速率表达(8)。其产物分布用(4)式进行关联。 对工业粒度催化剂,得到甲烷水蒸汽反应的速率表达式(10)。实验数据表明,工业粒度催化剂的效率因子或表面利用率随甲烷转化率的升高而降低。根据(8)式和(10)式可推算出,在850℃时催化剂的平均有效作用层厚度仅0.048毫米。  相似文献   

12.
甲烷在稀土助剂修饰的Ni/α-Al2O3催化剂上的解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脉冲-色谱法,考察了甲烷在La2O3、CeO2修饰的Ni/α-Al2O3催化剂上的解离,并用TPR、XR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La2O3,能促进甲烷的解离,并可使解离产生的碳保持较高的活性;CeO2的添加对甲烷的解离积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La2O3和CeO2均能抑制镍晶粒的聚集。甲烷在Ni基催化剂上的解离,具有一定的结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甲烷水蒸气转化镍催化剂还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于甲烷水蒸气转化的镍催化剂还原性能的研究多结合催化剂失活原因进行。近年来,对30万吨合成氨厂造气炉催化剂的研究,发现在一段造气炉管入口端2米左右(反应温度360—550℃)的催化剂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甲烷的转化集中在2—3米的催  相似文献   

14.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MgO和CeO2负载的一系列不同镍含量催化剂,对其进行了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NiO/CeO2基催化剂具有优异的低温催化活性,其中80%NiO/CeO2催化剂,在18 L/(g·h)、H2/CO2=4和350℃反应条件下甲烷产率为67%。探究了镍含量对NiO/MgO和NiO/Ce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镍含量增加,二氧化碳转化率、甲烷产率升高,在镍负载量为50%~80%时催化性能最佳。通过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拉曼(Raman)、CO2-TPD表征探究不同载体和Ni晶粒大小对NiO/MgO,NiO/CeO2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可为设计具有优异低温催化性能的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高镍负载量的13%Ni/SiO2(13Ni/Si)催化剂和低镍负载量的7%Ni-2%Ce/SiO2(7Ni-2Ce/Si)催化剂.通过N2物理吸附、XRD、FT-IR、TEM、H2-TPR/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的CO甲烷化活性.结果表明,在7Ni-2Ce/Si催化剂中NiO、CeO2和SiO2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改变了Ni-O-Si键的化学环境,促进了氧化镍物种的分散和还原,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比表面积,同时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新的中等强度的CO吸附中心.与高镍负载量的13Ni/Si催化剂相比,低镍负载量的7Ni-2Ce/Si表现出更高的CO吸附能力和甲烷化活性.常压下,在CO体积分数1%和空速7 000 h-1的反应条件下,低镍负载量的7Ni-2Ce/Si催化剂上CO完全甲烷化最低温度为230 ℃,比高镍负载量的13Ni/Si低了30 ℃.  相似文献   

16.
目前水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标志可分为四项: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化学耗氧量(COD)、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TOD)。另外紫外线吸收法(UV法)也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利用Perkin-Elmer240C元素分析仪测定水中的有机碳已有报导,他们是通过  相似文献   

17.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载体,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镍催化剂和稀土镧改性的镍催化剂, 并对其二氧化碳甲烷化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借助比表面积测试、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稀土镧的添加对Ni/MWCNT催化剂结构和表面组成、催化剂还原性能以及CO2甲烷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稀土镧改性的Ni/MWCNT较Ni/MWCNT催化剂具有更好的CO2甲烷化活性, 镧组分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表面的镍物种浓度和分散度, 弱化了氧化镍与载体MWCNT之间的相互作用, 促进了氧化镍的还原, 同时提高了表面镍物种的电子密度, 增加了对反应物的吸附能力, 从而提高了其CO2甲烷化活性. 制备过程中稀土镧的添加次序对催化性能有较明显的影响, 其活性顺序为先浸渍镧后浸渍镍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明显好于先浸渍镍后浸渍镧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镍基催化剂上积碳是甲烷干气重整反应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实验采用TPSR、TPD、XPS和脉冲反应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镍基催化剂表面积碳的形态和特点。热力学研究表明,在573 K到1273 K的温度范围内,催化剂的表面积碳是不可避免的。TPSR、XPS和TPD研究表明,甲烷在催化剂表面裂解将形成至少三种碳物种:Cα、Cβ和Cγ。这三种碳物种具有不同的表面迁移能力、热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其中,Cα物种在甲烷干气重整反应中是一种非常活泼和重要的中间体;Cγ物种则可能是表面积碳的前驱物:部分脱氢的Cβ物种能够与H2或CO2反应生成CH4或CO。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酸性媒染紫(SVRS)一示波计时电位法测定天然水中不同形态铝。对24个实际水样分别在酸性pH5.2测定了无机单核铝Ali和碱性pH8.8底液中测定总单核铝Ala,有机单核铝Al0-Ala-Alio同时还应用该法测定了酸化水样中总铝AlT,酸溶态铝AlT=AlT-Ala,从而实现了水样中五种形态铝的电化学测定,测定值与Driscoll方法进行了比较对照,结果基本一致。本法特点为:简便快捷,灵敏准确,可以直接测定与铝毒性密切相关的无机单核铝Ali,无需分离步骤,水样用量小,适用于大批量天然水样中Al形态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20.
催化裂解CH4制备不同形貌的碳纳米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甲烷于较低温度(500~700℃)下在镍催化剂上催化裂解制备了各种形貌的碳纳米管.透射电镜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外径和内径明显地受催化剂的大小和形貌的影响.本文考察了催化剂前驱体的种类、反应温度和原料气流速对镍催化剂和碳纳米管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