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8月6日-11日,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Chinese Mathematicians)隆重召开,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和中关村地区.大会主席是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先生.8月6日,大会开幕式、颁奖典礼、媒体见面会等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香港恒隆集团董事长、晨兴基金会创办人陈启宗以及全球华人数学家代表、高校数学学者和学生、多所研究所和高校领导等1500余人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2.
2007年7月26日,哈佛大学教授、菲尔兹奖获得者、数学大师丘成桐出资100万元,以其父之名在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设立丘镇英基金会,用于资助世界顶尖级数学家来华举办讲座和从事学术研究.应丘成桐教授之邀,张寿武作首场丘镇英学术讲座.在张寿武演讲结束后,丘成桐评价道:这个演讲漂亮得不得了!1997年,我在晨兴数学中心  相似文献   

3.
《高等数学研究》2011,(1):109-109
2010年12月17日至22日.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晨兴集团主办的第五届华人数学家大会在首都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数学家齐聚北京,共同研讨数学发展.开幕式上颁发了华人数学家大会的最高奖项——晨兴教学奖.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晨兴数学奖的两位创办人——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教授与晨兴集团创办人陈启到会并分别致辞.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开幕式并为获奖者颁奖.  相似文献   

4.
关于世纪难题"庞加莱猜想"被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肇炽 《高等数学研究》2006,9(4):127-128,F0003
国际数学界关注了百年之久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Poincare conjecture)日前宣告被两位华人数学家———曹怀东、朱熹平最终破解.在美国出版的《亚洲数学杂志(As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6月号以专刊的方式发表了二位作者题为《庞加莱猜想暨几何化猜想的完全证明:汉密尔顿—佩雷尔曼理论的应用》长达328页的论文,向世界推出了这一重大成果.6月3日,专程从美国赶来北京的国际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菲尔兹奖和克雷福德数学奖得主丘成桐教授,在中科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公布了这一…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简称ICCM)8月7日在北京成立.著名数学家、中科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作为发起人,担任首届会长.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地华裔数学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数学研究和学术利益,通过其出版物、会议、宣传和其他方案服务数学界.其主要任务包括:举行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ICCM会刊、数学杂志及  相似文献   

6.
《高等数学研究》2011,(5):F0003-F0003
2011年8月20日晚,第二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北京大学范晨捷、叶立早、陈卓和清华大学王旭霏分获四个单项金奖,北京大学张瑞祥和章博字获得个人全能奖.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杰、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等国内外科学家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  相似文献   

7.
学习数学离不了"解题","解题"是数学学习中的主要活动.做习题的过程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解题的目的是加深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等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从这个角度讲,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能成为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也就顺理成章了.  相似文献   

8.
数学继续呈现统一融合特征1 9世纪以前 ,数学没有从自然科学中分离出来 .许多自然科学家都是数学家 ;不少数学家也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力学家 ,牛顿、高斯等既是物理学家 ,更是大数学家 .1 9世纪末至 2 0世纪初 ,许多重要的数学问题已抽象出来 ,需要解决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数学分离成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 .纯粹数学研究数学自身内在的问题 ,应用数学研究来自其他科学的数学问题 .从 2 0世纪前半叶起 ,数学家多从事纯粹数学的研究 ,数学内部问题的研究成为主流 .1 90 0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世界数学家大会上 ,伟大的数学家希尔…  相似文献   

9.
索菲娅·柯瓦列夫斯卡娅是世界上第一位数学学科的女博士 ,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科学院院士头衔的女科学家 .曾获得“鲍廷 (PrixBordin)奖金”、瑞典科学院奖金 .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数学家 ,还是一位优秀的作家 .她在短暂的一生里写了很多高水平的数学论文 ,同时还写了好几部小说和评论性的文章 .因此她堪称是一位文理双全多才多艺的传奇人物 .她短短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 ,不断奋斗的一生 ,献身科学事业的一生 .她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和毅力 ,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同时 ,她还树了一个榜样———妇女也能成为数学家 .索菲娅·柯瓦列夫斯…  相似文献   

10.
<正>1研究缘起数学是一门充满创造性的学科,纵观其发展历史,尽是数学家在挫折中不断创造的过程.丘成桐指出:“数学上最大的进步不在于解决难题,因为这样只会使某些研究领域完结,而在于开辟全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以供探索.”[1]然而,中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知则多是按照既定规则分析并解决那些源于课本、出自教师或印在试卷上的问题.无论是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国家战略出发,还是从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学科要求着眼。  相似文献   

11.
<正>首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笔试于2010年10月12日至13日成功举行。参加竞赛的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已经过去 .回顾百年来的数学风云人物 ,追寻数学伟人的历史脚步 ,是为了中国数学的明天 .在国际数学舞台的中心位置上 ,人们可以看到D·希尔伯特、H·外尔、冯·诺依曼、A·H·科尔莫哥洛夫等大数学家的身影 ,他们是那个数学时代的代表 .但是 ,2 0世纪下半叶的数学家群体 ,已经多元化了 ,频繁的国际交往 ,迅速的信息交流 ,尤其是英特网的发展 ,使世界变小了 ,其中也包活数学界 .数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医学奖 ,化学奖 ;物理学家获得数学最高奖 (费尔兹奖 ) .数学和其他领域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切 .总之 ,许多人会在不…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数学研究》2011,(1):65-65
2010年12月20日晚,首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结果在京揭晓,30余名学生和5个团队分别获奖.清华大学的费腾、北京大学的唐云清、北京大学的苏炜杰和中国科技大学的任维络分别获得单项奖金奖,清华大学的费腾、北京大学的唐云清和北京大学的苏炜杰获得全能奖金奖,来自清华大学的团队获得团体赛金奖.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数学研究》2011,(1):113-113
第五届华人数学家大会召开之际,恰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诞辰100周年、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诞辰99周年的日子相去不远.2010年12月17日下午,大会隆重纪念这两位著名的数学家,为他们对中国数学发展和数学人才培养作出l的重要贡献表达敬意.大会号召当代华人数学工作者向他们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数学强国作出新的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出席纪念会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主持会议.华罗庚、陈省身的子女参加了纪念会.  相似文献   

15.
代钦 《数学通报》2012,51(8):1-7,16
1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数学教学中国数学教育源远流长,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历程.中国古代数学教育不仅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数学家,创造如唐代的"明算科"那样世界上第一所数学高等学校的记录,而且也创造了迄今为止仍然闪烁着睿智的数学教学思想方法.然而,数学教育研究者和广大中小学数学教师对中国古代数学教学思想方法的了解和应用却不够.  相似文献   

16.
简讯     
2005国际多复变会议在中科大举行(据中国科技大学报道)2005年6月20日至25日,2005国际多复变学术会议在中国科技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科大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主办,北京师大、河南大学、上海交大、首都师大、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合办,是继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卫星会议之后在该校举行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会议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先生和萧荫堂先生、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加洲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S.Baouendi先生出席了会议,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丘成桐和萧荫堂都是享誉国际数学界的华人数学家、…  相似文献   

17.
高斯(1777年—1855年),是德国著名数学家.他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有"数学王子"之称,和牛顿、阿基米德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数学家".  相似文献   

18.
熊如佐 《数学通讯》2012,(24):14-16
如何去指导学生学习数学?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有指导的再创造",数学家波利亚也说过"顺乎自然地帮助学生",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利用再创造的原则按照数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去指导学生学习数学;二是如何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去发挥数学资源的再创造价值.两者之间相互依存.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把题做出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要求。数学,是一个令少数玩上了它的人(如,丘成桐等数学家们)沉醉,而却让成千上万的不得不应付它的人(如,大部分的中学生们)感到头疼的学科.对于数学美,更是少有人关注.一般地说,一提到美,更  相似文献   

20.
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