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在SU(4)C×SU(2)L×SU(2)R模型中质子衰变的方式.在这个模型中,没有Higgs粒子参与,就没有质子衰变,衰变末态产物的特点与SU(5)或SO(10)模型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议了一种SU(4)×S3α层子模型方案.讨论了介子的分类.给出在质量2Gev附近除粲粒子外还可能存在一批普通介子的色激发态,讨论了这些粒子的性质和它们在实验中表现的行为,并指出它们在一些新现象中可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内容包括:(ⅰ)进一步给出SU(2)×U(1)×S3模型的结果S2≈S3≈(ms2)/(mb2);sin δ≤(mumd)/(mcms),并预言b夸克的主要衰变道是b→u+W,b夸克的寿命可能长到10-9秒.(ⅱ)给出类K0-K0系统混合时的精确表达式ρ=错号事例数/对号事例数=(1/2)(|p/q|2+|q/p|2)([Γ2+(Δm)2]2-(γ1γ2)2)/([Γ2+(Δm)2]2+(γ1γ2)2);并给出CP破坏的精确表达式:A=(1-ρ')/(1+ρ')=(IM12Γ12*)/(|M12|2+1/4|Γ12|2),这里ρ′=(负电错号事例数)/(正电错号事例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新发现的重粒子γ(9.5)是SU(4)×S3a层子模型方案中介子的色激发态的可能性.指出在γ能区,应存在三个色激发基态,并且表现为质量约差0.5 GeV的两个峰.讨论了γ的轻子衰变、强衰变、辐射衰变、二级电磁强子型衰变的行为和γ的产生行为.还给出伴随γ在9.5 GeV能区还应存在许多介子色激发态,其中至少存在四个弱衰变粒子.  相似文献   

5.
Assuming Higgs Assuming coupling to be the only origin of parity non-conservation, an SU(3)C×SU(2)I×U(1)Y theory of composite leptons is established in the Scheme of three generations and supersymmetry.  相似文献   

6.
对格点上基础表示的定模Higgs场与SU(2)规范场耦合系统的相图进行解析计算至累积展开的第四级,用扫瞄确定变分参数的方法,得到与MonteCarlo模拟很好符合的相图.计算了N_τ=1的有限温度情形下SU(2)-Higgs系统和纯SU(2)模型的Polyakov线<L>,对后者得到迄今最佳的近似解析结果βc。  相似文献   

7.
在四维空间对格点SU(2)-Higgs模型的序参量Ep=〈trUp〉〉用累积展开计算到四级近似.Higgs场为基础表示.发展了定双变分参数的办法.得到的相图与蒙特卡罗结果有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8.
We consider a gauge model based on SU(3)L×U(1)X symmetry. In the model each lepton family contains a new neutral fermion (N-Particle). We calculate the lifetime of the N-particle and estimate the value of its mass. We show that the N-particle can act as dark matter particle.  相似文献   

9.
张跃中 《中国物理 C》1985,9(4):430-436
利用维数正规化方法, 通过到单圈的明显计算, 证明了包含重轻子的无Adler-Bell-Jackiw(ABJ)反常的SU(2)L×U(1)Y模型中的轴矢Ward恒等式的成立性是与γ5的两个在n维中的定义无关的. 它的一个自然的推论是维数正规化方法适用于我们的有轴矢耦合费米子的模型. 当把AVV三角形嵌入到轴矢费米子顶角中时, 发现在n→4的物理极限下它并不会引起任何新的有限的反常, 从而至少到两圈的水平证明了Frampton有关存在新的与质量相关的反常的猜测在我们的非Abel情况下同样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0.
陈凤至  王平 《中国物理 C》2000,24(11):985-990
研究了一个SU(3)L×U(1)X弱电统一模型·要求M2Z1–M2W/cos2θw小于实验值,得到了MZ′的下限.再利用MZ′和MU(MV)之间的关系得到MU(MV)的下限.进而考虑了由于Z′交换引起的KL–KS质量差,并获得了更严格的Mz′和MU(MV)的下限.  相似文献   

11.
假定HiggsYukawa耦合是宇称不守恒的唯一来源,通过取三代并引进超对称性,从而建立了一个SU(3)C×SU(2)I×U(1)Y复合轻子理论.  相似文献   

12.
利用SU(2)q,s量子代数的两参数变形振子实现构造出与Perelomov相干态形式不同的SU(2)q,s相干态.证明了SU(2)q,s,量子代数的表示基是正交的,并讨论了它的相干态的归一性和完备性.指出SU(2)q,s相干态的相干性受参数q,s的影响,它比单参数变形SU(2)q相干态更具一般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SU(3)×U(1)轻子和夸克弱电统一模型中的几个问题:(ⅰ)讨论了Higgs场的两种选取方案所得结果的异同以及与weinberg-Salam模型的关系;(ⅱ)给出从Higgs自作用势给出理论所要求的破缺的证明,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ⅲ)考察了当理论中放入几组费米子多重态时,轻子与夸克的质谱性质和夸克的广义Cabibbo混合出现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陈凤至  王平 《中国物理 C》1999,23(11):1062-1065
提出了一个基于SU(3)L×U(1)X群的弱电相互作用模型.在该模型中,每一代轻子均包含两个中性粒子.计算了新的中性轻子(N粒子)的寿命,并估计了它的质量上限,从而说明N粒子可以看作暗物质的候选者.  相似文献   

15.
王树忠  黄永畅 《中国物理 C》2001,25(12):1152-1157
将SU(2)L×SU(2)R手征对称的σ模型推广到带电磁场情况下的手征σ模型,采用研究自恰性方程的方法研究了同时具有动力学破缺和真空自发破缺的手征SU(2)L×SU(2)R×U(1)σ模型,得到了考虑动力学自发破缺、真空自发破缺和电磁相互作用后,σ、π介子和核子都出现了不同的质量修正,并得到此模型中σ,π和核子以不同方式依赖于动力学破缺的具体表示.  相似文献   

16.
祝文军  潘正瑛  霍裕昆 《物理学报》1998,47(11):1928-1936
利用Brenner半经验多体相互作用势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乙块(C2H2)分子在金刚石(001)-(2×1)重构表面上的碰撞动力学过程与化学吸附构型的关系.观察到C2H2在金刚石表面的6种吸附结构.约95%的吸附呈C2H2与表面形成两个σ单键的形式.讨论了轰击能量、入射位置及金刚石表面原子的空间位形对各种吸附构型形成的影响.还给出了化学吸附过程的分子快照,并讨论了C2H2分子与表面的能量交换关系.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1-x)La0.6Dy0.1Sr0.3MnO3/x/2(Sb2O3)(x=0.00,0.02,0.15)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图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及SEM能谱(EDS),ρ~T曲线研究样品的结构及电输运性质.结果表明:Sb离子没有进入Mn位,Sb2O3包覆在La0.6Dy0.1Sr0.3MnO3颗粒表面,Sb2O3起助熔剂作用,使得复合样品的颗粒变大且大小相对均匀;复合样品的绝缘体-金属转变温度TP较纯的La0.6Dy0.1Sr0.3MnO3的TP提高20K左右,对x=0.15的样品电阻高峰值比纯的La0.6Dy0.1Sr0.3MnO3的峰值电阻率增大两个数量级,用自旋极化隧穿理论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包括对力、四极对力及四极力的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出发,按照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的Dyson表示,对于(满壳)50(d5/2g7/2s1/2d3/2h11/212中子组态的集体能谱进行了微观计算.我们在有效作用强度较广的取值范围内确定IBM玻色子及IBM哈密顿量的微观结构,并把这样得出的IBM哈密顿量对角化,分析了各有效作用项对能谱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选择的有效作用强度下计算的振动谱与Cd110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而且,通过调节有效相互作用中各强度参量,能够体现从振动谱到转动谱的过渡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算符乘积展开和重整化群的方法,研究和给出了在量子色动力学中的1++介子B-S波函数和A1-π转换电磁形状因子的大动量行为,并讨论了可能的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20.
李佳  杨传铮  张熙贵  张建  夏保佳 《物理学报》2009,58(9):6573-6581
利用XRD系统地研究了石墨/Li(Ni1/3Co1/3Mn1/3)O2 18650型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活性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结构的变化.已观测到,由于Li原子的脱嵌,使得LiMO2点阵参数a缩小,c增大,微应变增大,衍射强度比I104/I101I012/I101降低;此外,由于Li原子的嵌入,2H-石墨的点阵参数ac,以及微应变ε和堆垛无序度P都增加.同时,讨论了活性材料Li(Ni1/3Co1/3Mn1/3)O2和石墨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嵌脱锂的物理机理.在充电时,正极Li(Ni1/3Co1/3Mn1/3)O2中处于(000)位的Li原子优先脱离晶体点阵,继后才是位于(2/3 1/3 1/3)和(1/3 2/3 2/3)位的Li原子离开点阵.锂嵌入石墨,优先进入碳原子六方网格面间的间隙位置,当负极的堆垛无序度达到一定值后,3R相逐渐析出.当电池满充或过充时,在六方石墨中形成LiC12和LiC6相.放电时,与上述过程相反,但并非是完全可逆的.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微结构 X射线衍射 嵌脱锂物理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