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赵树理能在文学领域独领风骚,与他的创作个性、人格风采是息息相关的。他的人格的真、善、正使得他一生与农民群众密不可分,同时也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2.
古典公民是追求"公共善"、富于美德的政治公民,现代公民则是追求个人自由的"法人化公民",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对立.这一古今价值的冲突,表征着人类社会结构的分化,以及人性的分裂及其内在的冲突.只有在扬弃了私有制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使个人和社会趋向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真”与“真人”思想指向人的本性中最真实的存在,它是一种关乎人的本性存在的真正的审美人格。这种“真人”人格美经由后世群体和个体的行为、思想和作品折射出来,表现出回归生命本身的自然人格,唯真唯美、唯情唯心的诗意人格,追求自由、去“迹”返“真”的反叛人格和包容豁达、敞开与澄明的多样人格四个方面的内涵,具有恒久的独特魅力和积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谈美术教育对中国人格建构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毓玲 《科技信息》2010,(36):I0283-I0283
美育工程,不仅承担着升华人格、完善道德的任务,而且具有拯救精神、整合人格的意义。美育的价值观念与操作方式,比如将人生意义与审美境界相融合,将道德规范、智力教育与个性化、形象化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在启发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注入知识与道德——都可以用来作为我们今天纠正应试教育的弊端、开展人生教育与智力教育的资源;美育所提示的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可以用来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情报从业者的人格力量愈发重要并日益显现。应该在充分认知竞争情报从业者人格的基础上,从创新精神、价值观念、道德品质、信息伦理等方面强化其人格培养。  相似文献   

6.
基于历史哲学视角的考察,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复兴的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活动中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在应然性上,中国梦内蕴着真、善、美;在实然性上,实践和体现了求真、求善、求美。通过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国梦实现了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儒家人格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造就了崇德、尽责、尚义、为善等民族性格。然而,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涌来的现代中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一切向钱看"、"金钱万能论"等错误思潮沉渣泛起。文章从自强不息民族精神、重义轻利价值取向、和而不同相处之道、天人合一和谐理念四个方面探讨儒家人格思想的现实借鉴意义,希望能够为人们"精神家园"的构建提供一点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新型数控机械加工水平的提升主要在于进刀工艺的改进.本研究首先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应用背景,获得该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进而又对当前该工艺加工应用的现状进行介绍,并论述了对其进行改进的必要性.针对当前工艺技术的不足,最终提出从硬件、软件、管理体系及人才的聘用等方面进行改善的策略,旨在提升该工艺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郑先如 《龙岩学院学报》2009,27(4):110-113,128
从大学求放心、出君子的使命出发,分析了心理和谐的基本事实及其对于大学生的意义,提出大学心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习惯及意志、知识及能力、人格及品德;分析了自我--人格观对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意义.通过对荣格、马斯洛、罗杰斯等人的自我--人格观的简明梳理,提出并初步剖析了心理内外和谐的合一主题;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音乐疗心、运动养心、朋友爱心、亲子护心、自己安心、老师慰心等助人自助的促进性经常功课.  相似文献   

10.
赵阳 《科技信息》2012,(31):9-9,20
南京林业大学的历史悠久流长,具有独特的大学文化。我们理应从本校的大学文化精神中汲取精神生命和活的灵魂,构建本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独特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这座文学迷宫,引得笔者为其痴迷,因为: 一、具有真、善、美三者合一的特性。首先,因其对贵族家庭生活的剖析而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达到至真的境界。其次,用宗教的情怀让宝玉成为悟道出世者,而达到至善的境界。再次,用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对生命自由与永恒去关怀与追求,从而趋于至美境界。 二、大序曲前五回中:“护宫府”对应于贵族家庭的衰亡;《好了歌》及注对应于尘世人生的虚无;红楼梦十二曲则对应于生命之美的毁灭。这些又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真、善、美三者合一的特性。 这样,《红楼梦》具有了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人类精神的三者合一,在世界掀起“红学”。  相似文献   

12.
从现有资料来看,谷崎润一郎的文艺思想是否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尚无确证,但谷崎强烈的女性崇拜思想、"恶魔主义"创作倾向以及一波三折的创作之路和带有"异端"色彩的美学追求,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理论遥相呼应,极具对话的潜质.基于此,将谷崎氏的创作活动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置放于精神分析学的微观视镜之下,以求解密主体的深层创作心理机制.这一新的探寻无疑有助于从更精微处知解谷崎一贯饱受争议的创作旨趣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