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纳米级Mgo粉体的合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薄片形氧化镁超微粉末,讨论了原始原料,浓度和温度对产物粒径的影响,通过XRD及TEM等实验手段对超微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机相合成法, 分别以PbO和醋酸铅[Pb(Ac)2]作为铅源, 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下, 不同铅源对PbSe纳米晶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以PbO作为铅源, 油酸(OA)作为配体时, 在不同的反应温度下得到了球形PbSe纳米晶和截角八面体PbSe纳米晶; 选择Pb(Ac)2作为铅源时, 在不同的温度下得到了PbSe纳米花和PbSe纳米星. 选择不同铅源得到的PbSe纳米晶形貌完全不同, 这主要是由于醋酸根的引入产生了不同的空间位阻, 引起纳米晶导向吸附并形成纳米花. 而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 这些不同形貌的PbSe纳米晶最终会演变成纳米立方块, 这主要是由PbSe的晶体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5.
以氯化锌为锌源,以氢氧化钠为碱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锌;探讨了晶化时间、晶化温度、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纳米ZnO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CTAB时,在120℃下反应24h得到的纳米氧化锌为颗粒状,而在160℃下反应24h得到的纳米氧化锌为片状.当添加CTAB后,在120℃可得到片状氧化锌,而在160℃可得到颗粒状氧化锌. 相似文献
6.
7.
8.
以商业三氧化钨粉末做为钨源,通过合成WOx-EDA(EDA=乙二胺)无机-有机杂化纳米带为前驱物,再加盐酸酸化,迅速得到中间产物正交型钨酸单晶纳米片。再在空气气氛下,将中间产物在管式炉中煅烧2 h,最终得到单斜型三氧化钨单晶纳米片。一系列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由杂化纳米带转变成钨酸纳米片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化浓度等实验参数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计算,制得的三氧化钨纳米片带隙为2.48 eV。对比于商业三氧化钨粉末,三氧化钨纳米片在可见光降解罗丹明B(RhB)中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介孔二氧化硅(SBA-15)为硬模板, 钨酸钠(Na2WO4•2H2O)为钨源, 在酸性条件下, 用改进的浸渍-还原法合成了具有纳米坑结构的单晶片状WO3材料. 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扩散X射线(EDX)、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紫外-可见光区透射光谱(UV-Vis)等手段对产物的组成、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获得的产物为带有纳米坑结构的单晶片状WO3, 且在近紫外-可见光区具有较高的透射率. 此外, 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 WO3由单斜相转变为单斜相与正交相的混合相, WO3薄膜的紫外-可见光透射率随煅烧温度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
12.
La-Y对纳米级W-Ni-Fe复合粉末制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为原料,采用700 ℃,保温90 min的条件进行还原,研究了La-Y含量对还原制备纳米级W-Ni-Fe复合粉末特性的影响;采用XRD及高倍SEM分别对所制备的复合粉末进行了物相分析、晶粒尺寸测试和形貌观察;并对所制得复合粉末的Fsss粒度、比表面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不加La-Y时还原粉末由W和γ-(Ni,Fe)两相组成,添加一定量La-Y的还原粉末有W,γ-(Ni,Fe),Y(Ni0.75W0.25)O3和La (Ni0.75W0.25)O3四相组成;当La-Y的质量分数在0~0.8%范围时(占90W-7Ni-3Fe复合粉末的质量分数),随着La-Y含量的增加,粉末dBET粒度由96.6降到50.3 nm,粉末Fsss粒度由0.64降到0.33 μm,粉末晶粒尺寸由26.1降到22.2 nm;未添加La-Y时粉末颗粒为球形,添加一定量的La-Y,粉末颗粒变为近球形或多面体;添加一定量的La-Y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晶粒长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粉末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立方相WO_3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H4)6W7O24·6H2O为钨源,聚乙二醇1000(PEG 1000)为配位聚合物,采用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了WO3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Mott-Schottky测试、瞬态光和稳态光电流谱等方法研究了WO3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WO3薄膜为立方晶系,禁带宽度约为2.7eV.当热处理温度为450℃时,载流子浓度达到最大2.44×1022cm-3,平带电位为0.06V,在500W氙灯光源照射和1.2V偏压下,光电流密度为2.70mA·cm-2.进一步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其光电性质的影响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16.
不同形貌的Fe3O4微-纳米粒子的溶剂热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eCl3?6H2O为铁源,用乙二醇或1,2丙二醇为溶剂,PEG为表面活性剂,以及NaOH或KOH为碱源,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具有亲水性、分散性较好、超顺磁性和形貌各异的Fe3O4微、纳米颗粒,并对其形貌、结构和磁性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产物是均为立方晶系Fe3O4,其颗粒尺寸从20nm-600nm可调. 我们观察到碱源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溶剂等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其中碱的用量影响最大. 本文对不同形貌Fe3O4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所得到的室温下呈现超顺磁性的Fe3O4粒子可以初步满足了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短链分子交换粘土纳米级复合材料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链分子交换粘土纳米级复合材料合成和表征石恒真*LanTiePinnavaiaT.J.(河南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周口466000)(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化学系)关键词嵌入,粘土,纳米级复合材料,合成,表征1996-06-07收稿,1996-12-...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气液反应制备了纳米WO3光催化剂,并用紫外吸收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谱(ED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乙二醇加入量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催化剂粒度大小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和乙二醇的比例为25:75时所得WO3粒径为30 nm左右.在此比例条件下加入0.1 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制得片状WO3,粒径约为80 nm.对自制的两种纳米WO3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时降解苯酚的活性进行了初步探讨,两者的催化性能均明显优于商品WO3. 相似文献
19.
纳米WO3粉体的制备与光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报道了以钨酸钠和盐酸为主要原料,通过气液反应制备纳米WO3粉体光催化剂的新方法.在XPS,XRD,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的基础上,又讨论了焙烧温度和乙醇加入量对催化剂粒度大小以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对纳米WO3粉体催化剂的光催化重整乙醇制氢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观察了产氢效率和光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气液反应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纳米WO3粉体催化剂的方法,并显示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该方法所得的三氧化钨粉末粒子平均直径在100nm以下;钨酸钠溶液中乙醇加入量对三氧化钨粉末粒子的尺寸和分散性都有影响,随着乙醇量的增加,粒子尺寸减小,且分散性较好.焙烧温度引起的WO3粒子晶体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光氧化还原电位变化,是引起光催化活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纳米FeNi合金因其独特的电磁及催化性能在磁记录、催化剂、吸波材料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材料的形貌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了不同形貌(球形、一维形貌、纳米点阵、纳米环、纳米片、纳米花、树枝状及无特定形貌)纳米FeNi合金的制备方法,叙述了各方法制备纳米FeNi合金的基本原理及调控规律,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作出了简要评价。同时,对材料形貌与尺寸对其性能影响的机理及规律作出了简要说明,阐述了其形貌及结构特征对材料性质的影响,指出了不同形貌纳米FeNi合金的优势应用领域。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