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希明 《中国物理 C》2006,30(5):435-440
按照夸克随机组合的简单组合模型,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重子反重子比率与夸克反夸克平均产生几率的关系. 进一步计算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过程中各种反粒子与粒子的比率, 不需要任何额外假定, 预言的比率与RHIC加速器√SNN=130GeV时Au+Au碰撞STAR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 表明夸克组合模型能够解释相对论重离子碰撞过程的反粒子与粒子比率.  相似文献   

2.
按照夸克随机组合的简单组合模型,本文通过分析得出重子反重子比率与夸克反夸克平均产生几率的关系.进一步计算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过程中各种反粒子与粒子的比率,不需要任何额外假定, 预言的比率与RHIC加速器时Au Au碰撞STAR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夸克组合模型能够解释相对论重离子碰撞过程的反粒子与粒子比率.  相似文献   

3.
高道国 《中国物理 C》1990,14(7):596-603
本文研究在gs零阶近似孤粒子袋模型.考虑了夸克间的单胶子交换相互作用,则构成π云孤粒子袋模型.并导出强子各种静态物理性质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与实验值基本相符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个夸克-强子混合模型来描述高能复合粒子的散射,在此模型中,夸克部分的参数是由符合p-p散射实验来确定的,我们应用这个没有任何自由参数的模型讨论了p-α弹性散射.结果表明,我们的模型大大地改善了以前各种不同理论的计算,并且很好地解释了实验数据.结果还表明,在NN相互作用中的夸克自由度在改善实验数据的理论描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淦丽萍  孙佶 《中国物理 C》1989,13(10):890-895
本文用共有夸克模型讨论了核内弱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夸克效应,计算出了不同超核中Λ粒子非介子衰变的宽度,并与其它模型的计算结果及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短地描述了含单胶子交换的手征夸克孤粒子模型;将此孤粒子模型里所确定的夸克-胶子耦合常数及所解得的夸克波函数,输入到相对论的两夸克集团理论,研究了两核子系统问题.本文完整地考虑了夸克交换核中的动能和相对运动能量项,由此改进了~3S_1道和~1S_0道的相移.相移与Arndt等人的实验相移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单胶子交换和夸克交换提供短程排斥势,手征场则提供了中、长程吸引势.  相似文献   

7.
何景棠 《物理》2005,34(11):809-819
文章叙述了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的成就和不足,详细介绍了寻找多夸克新粒子态的实验进展.寻找多夸克新粒子态对中国粒子物理实验学家可能作出世界创新成果是一个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共有夸克模型讨论了核内弱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夸克效应,计算出了不同超核中Λ粒子非介子衰变的宽度,并与其它模型的计算结果及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何景棠 《物理》2001,30(9):592-592
最近几年 ,全世界的粒子物理学家都会注视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电子正电子对撞机LEP寻找Higgs粒子的实验结果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认为 ,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是轻子和夸克 .共有 6种轻子 ,它们是电子和电子中微子、μ子和 μ中微子、τ子和τ中微子 ;6种夸克 ,它们是上夸克、下夸克、粲夸克、奇夸克、顶夸克和底夸克 .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是光子、中间玻色子(W ,W-,Z0 )和胶子 .而由于存在Higgs粒子 ,产生真空对称性的自发破缺 ,上述所有有质量的粒子的质量都是通过与Higgs场相互作用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短地描述了含单胶子交换的手征夸克孤粒子模型;将此孤粒子模型里所确定的夸克-胶子耦合常数及所解得的夸克波函数,输入到相对论的两夸克集团理论,研究了两核子系统问题.本文完整地考虑了夸克交换核中的动能和相对论运动能量项,由此改进了3S1道和1S0道的相移.相移与Arndt等人的实验相移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单胶子交换和夸克交换提供短程排斥势,手征场则提供了中、长程吸引势.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一个描述强子质量谱成功的夸克模型确定出得到的强子多重数普适质量关系〈n〉=aexp(–bm)中的参数b,发现对于介子、重子是一个普适的常数.利用这个质量公式给出计算各种粒子多重数的表达式,进而以高能e+e湮没为例计算出各种粒子多重数与实验以及其他模型做了比较,表明这个没有任何假定的质量关系同样能够解释实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统计夸克模型,将夸克模型和统计热力学模型结合在一起,计算了小纵动量区域内产生的各种介子的相对多重性,得到了同实验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黄涛 《物理》2011,40(4):216-222
文章综述了粒子物理中标准模型理论的历史发展、面临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阶段物质结构最小组成单元是夸克和轻子,量子色动力学是描述夸克-胶子之间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它具有渐近自由和夸克禁闭的特点.量子色动力学和电弱统一理论一起构成粒子物理中标准模型理论.标准模型理论成功同时也面临两大挑战:对称性破缺的本质和夸克禁闭难题,这意味着标准模型理论需要发展和突破.人们期望粒子物理学、天文学和宇宙学交叉发展联手解决物质结构和早期宇宙研究中面临的难题,最终揭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14.
杨新娥 《中国物理 C》1985,9(5):537-541
我们提出一个包括两种基本费米子和一种基本标量粒子的轻子-夸克复合模型. 其中, 基本费米子无质量并且不带色, 基本标量粒子是色的三重态. SU(3)H定域规范作用将基本粒子束缚成轻子、夸克和弱玻色子等复合粒子. 轻子是由三个基本费米子组成的三体复合粒子, 夸克由一个基本费米子和一个基本标量粒子组成. 本模型基本粒子的数目较少, 存在为数不多的exotic粒子. 解释了轻子-夸克的对称性. 弱作用是超色单态之间的一种短距剩余作用, 它只在复合层次出现. 通过动力学对称破缺破坏了宇称守恒.  相似文献   

15.
重夸克物理     
在基本粒子理论的标准模型中,有三代夸克.第一代由上夸克和下夸克(记为u和d)组成,第二代由奇异夸克和粲夸克(记为s和c)组成,第三代由顶夸克和底夸克(记为t和b)组成.重夸克物理专门研究c,b和t夸克,这项研究始于1974年c夸克的发现.开展对重夸克粒子(含有重夸克的基本粒子)谱的研究,能使人们获得有关夸克之间强相互作用的短距离行为的知识.此外,含重夸克的介子的衰变则是检验弱衰变理论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来,一大批有关这些弱衰变的实验结果已经陆续发表,从而使人们有可能对各种理论模型进行更严格的检验. c夸克是三个重夸克中最轻的,也是最早被…  相似文献   

16.
用孤粒子袋模型计算强子的静态物理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平均场近似下,对孤粒子袋模型作了较详细的数值解,计算了强子静态物理性质.特点是考虑了夸克质量和质心修正后,明显改善gA/gV值,并且,强子质量、均方根电荷半径和磁矩等均与实验值基本相符.初步导出d夸克和u夸克间的质量差.  相似文献   

17.
杨书华  郑小平 《中国物理 C》2002,26(11):1172-1177
考虑夸克粒子间相互作用,研究了在准粒子近似下奇异夸克物质系统的热力学,发现由于热力学自洽的要求,需要在热力学势中额外增加一项.利用这一等效热力学讨论奇异夸克物质的物态方程及声速,得到了一个“软化”的物态,这与质量–密度相关模型是一致的.但准粒子描述模型能够显示介质效应对强相互作用耦合常数的依赖.  相似文献   

18.
树华 《物理》2003,32(10):706-706
经过 30年的寻找 ,物理学家终于发现了 5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 .大多数粒子或是含有 1个夸克和1个反夸克的介子 ,或是由 3个夸克或者 3个反夸克组成的重子 .如今 ,日本和美国的核物理学家发现了一个含有 2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和 1个奇异反夸克的 5夸克粒子 .2 0 0 2年 ,TakashiNakano和他在Spring - 8(LEPS)激光电子光子实验组的同事们在日本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报告了质量为 1.5 4GeV的 5夸克粒子 (pentaquark)的实验证据 .这个粒子是在高能射线与炭核里的中子发生散射的实验中观测到的 .粒子的质量和峰的宽度 (2 5MeV)都与理论预言相符 .…  相似文献   

19.
强相互作用味道无关性的检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希明 《中国物理 C》2004,28(10):1026-1032
通过比较不同味道初始夸克碎裂的带电粒子多重数可以对强相互作用味道无关性进行检验.计算了e+e–湮没成轻味夸克u,d,s碎裂的粒子多重数,发现不同味道夸克事例中,平均粒子产率,同位旋对称性,由奇异与非奇异粒子多重数比值确定的奇异抑制因子等都与初始夸克味道有关,而且这种依赖性在低能时更加明显.但3种轻味夸克事例的平均带电粒子多重数近似相等,这与QCD强相互作用与味道无关的预言一致.  相似文献   

20.
按照夸克组合模型, 通过分析给出e+e→q0q0→h′s过程轻味夸克jet事例中各种粒子的产生几率以及相对比值. 给出奇异、非奇异粒子多重数比率γ与奇异抑制因子λ之间的关系, 不需要假设奇异抑制因子改变, 能够解释粒子比率增大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