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金属配位和主客体相互作用引入到同1个超分子体系中,设计合成了2个超分子单体1和2.通过这2个超分子单体分级自组装形成的交联网状超分子聚合物构建了一种多重刺激响应性和良好自修复性能的超分子凝胶.同时,进一步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四苯乙烯引入到这种超分子体系中,以赋予超分子体系新颖的发光性能.单体分子1是由中间为双苯并24-冠-8的冠醚连接2个四苯基乙烯荧光生色团,两端为2个三联吡啶分子构成的1个主体分子.单体分子1两端的三联吡啶基团可以与过渡金属Zn(OTf)2进行金属配位形成线型超分子聚合物3;而中间的冠醚基团与双二级铵盐客体分子2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进一步形成交联超分子聚合物4.当该交联超分子聚合物的浓度达到30 mmol/L时,可形成荧光超分子聚合物凝胶.通过核磁共振(1H-NMR和DOSY)与黏度等测试方法,证明了线形和交联超分子聚合物的形成,并进一步通过流变的测试证明了超分子聚合物凝胶的形成及其良好的自修复性能.除此之外,由于引入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及金属配位固有的刺激响应性,该荧光超分子聚合物凝胶表现出对温度、p H值、K+离子和竞争配体的刺激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杯芳烃主体的分子自组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邦屯  张衡益  刘育 《有机化学》2005,25(8):913-925
分子自组装是超分子化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杯芳烃作为继冠醚、环糊精之后的第三代人工合成受体分子已在分子自组装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主要综述杯芳烃衍生物通过氢键、金属诱导配位、π-π作用、疏水作用等非共价键弱相互作用力在溶液状态、固态和界面的分子自组装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大环冠醚由于其自组装性能及分子识别能力而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近来,冠醚又成为在超分子体系中用于建构主体分子的一种重要的建造单元[1~4].Costa[5]等曾报道苯并冠醚与被识别的稀土离子铕(Ⅲ)与铽(Ⅲ)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选择性激发冠醚主体观察到稀土离子的发光.由于二氮杂冠醚与稀土离子能形成更稳定的配合物[6].我们利用了冠醚分子的分子识别能力及蒽醌分子的光敏性,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氮杂冠醚取代蒽醌分子(图1)(以下文中用代号AQ-CW表示),并以该分子作为主体分子,以稀土离子作为客体构成超分子体系,研究超分子体系内的能量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4.
超分子聚合物材料是高分子科学、超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3个学科相结合的产物.通过精妙的设计,我们不仅可以赋予它传统高分子材料所拥有的光学、电学以及力学等性能,同时还可以使其具有超分子材料的动态可逆性和刺激响应性.已用于构筑超分子聚合物材料的主客体识别体系有很多,从识别体系中的主体来说,包括基于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柱芳烃等大环的主客体体系.其中,冠醚作为第一代大环主体,它的模板合成直接开辟了超分子化学这一领域,而柱芳烃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类新的大环主体,它具有刚性的骨架,并且制备简单,容易功能化,同样也受到超分子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综述了我们课题组基于冠醚和柱芳烃主客体识别所构筑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在这些材料的制备中,我们利用了主客体识别的刺激响应性、可逆性和选择性,来实现对这类材料的组装结构以及功能的精确调控.  相似文献   

5.
自组装现象是生命科学最本质的内容之一,生物体系可以精确地利用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高度有序的功能组装体.受到大自然的启发,近年来利用分子自组装构筑包括超分子聚合物在内的有序聚集体是超分子科学的研究热点.此类组装体不仅在拓扑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用来制备动态的超分子功能材料.冠醚作为第一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由于其结构...  相似文献   

6.
景鹏  傅若农 《分析化学》1995,23(1):104-110
超分子化学是有关超分子体系结构和功能的化学,超分子体系是由多个分子作用联系起来的实体,分子识别是形成超分本系的基本特征,本文从分子识别的角度,探讨了气相色谱学中超分子化学问题,并详细地评述了冠醚、液晶、环表固定液的分子识别机理的研究状况,最后,作者们大致展望了色谱研究超分子问题的前景,并且认为在多人工作基础上会产生一门新科学-超分子色谱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评述两类超分子体系和离子印迹聚合物对重要金属离子的分离研究,阐明超分子化学在放射化学领域的重要应用。第一类超分子体系所含的主体分子有冠醚、杯芳烃、杯芳冠醚等大环化合物。第二类超分子体系主要有反胶束、微乳液和液膜。离子印迹聚合物通过超分子的识别功能实现对离子的选择性分离,而在液膜分离技术中,超分子的输运功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本文还对超分子化学在放射化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8.
超分子结构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公度 《大学化学》2002,17(5):1-12
超分子 (supramolecule)通常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 ,组装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 ,并保持一定的完整性 ,使其具有明确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由分子到超分子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正如由原子到分子和共价键的关系一样。   1 987年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C .Pedersen(佩德森 )、J M .Lehn(莱恩 )和D .Cram(克拉姆 )等在超分子化学领域中的奠基工作 :佩德森发现冠醚化合物 ,莱恩发现穴醚化合物并提出超分子概念 ,克拉姆是主客体化学的先驱者[1~ 3] 。此后 ,作为化学的…  相似文献   

9.
30-冠-10对生物极性客体的分子识别和分子开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M1,MNDO和PM3方法对30-冠-10与苯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物质脱氧核糖、核糖和呋喃果糖的超分子配合物进行理论研究,得到配合物的稳定化能,结果表明,冠醚对极性客体具有识别作用,尤其对脱氧核糖的识别效果较好。用INDO/SCI方法计算超分子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计算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光谱吸收峰与主体相比发生蓝移。探讨了冠醚和间二苯甲酸配合物的分子开关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
杯芳烃的超分子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杯芳烃以其特殊的结构和易于衍生化的特点而成为继冠醚和环糊精之后的第三代超分子,它具分子自组装功能,也可以作为分子平台,并能包结,螯合客体分子。  相似文献   

11.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stability of inclusion compounds (so called supermolecular compounds) is discussed. Compounds under study and discussion are clathrates (with coordination compounds matrices) and intercalates (with fluorinated graphite matrices).  相似文献   

12.
甘氨酸的杂多酚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首次合成了甘氨酸的Keggin结构杂多酸超分子化合物(HGly)3「PW12O40」.5H2O(HGly)4「SiW12O40」.4H2O,用元素分析,IR,UV,TG-DTA,XRD和NMR等方法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它们的合成条件及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13.
2,6-二甲基吡啶-3,5-二甲酸二乙酯在乙醇中与水合肼反应生成5-甲酰肼基-2,6-二甲基吡啶甲酸乙酯和2,6-二甲基吡啶-3,5-双酰肼, 使其与取代的苯甲醛反应, 得到相应的腙, 最后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作用下成环. 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通过了1H NMR, IR, MS, 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4.
2(5H)-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2(5H)-呋喃酮结构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分类综述.  相似文献   

15.
推拉效应(captodative effect)指的是,当自由基中心原子上同时连有推电子基及吸电子基时,该自由基具特殊稳定性的现象.近年来,许多化学工作者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研究该效应的方法,主要有理论计算及实验考察.Crans、Leroy等用ab initio 法首先计算了一些简单有机自由基的推拉效应.Pasto 最近探讨了动力学及热力学推拉效应.我们对氨基酸自由基作过考察,发现其有较大的推拉效应.最近,我们对α-氯甲硫醚自由基的稳定性进行了ab initio 计算.结果表明其热力学推拉效应值ΔE_(cd)~T 及动力学推拉效应值ΔE_(cd)~K 都小于零.我们先在STO-3G 水平寻找分子及自由基的  相似文献   

16.
超分子2,2′-联咪唑镉(Ⅱ)配聚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硫氰酸根、叠氮基、二氰胺为桥联配体,分别与2,2'-联咪唑和硝酸镉反应,获得配聚物[Cd(SCN)2(H2biim)]N(1),[Cd(N3)2(H2biim)]n(2)和[Cd2(NO3)(dca)3(H2biim)2.5]n(3),3个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TGA等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分别是以μ1.3-SCN-和μ1.1-N3-双桥连接的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3是以μ1.5-dca-和μ3.3-H2biim交叉桥连的二维网状结构.对它们的荧光性质也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电喷雾电离质谱在化学中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先文  徐正 《有机化学》1999,19(1):97-103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是本世纪发展的非常重要的质谱,具有无碎片的特点,可分析检测非挥发性的、极性的、热不稳定的化合物。评述了ESI-MS在富勒烯化学、无机配合物、簇合物、有机化学反应,金属有机化合物及超分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8.
N′-(取代嘧啶-2-基)-N-菊酰硫脲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活性基团拼接法, 将第一菊酸构型中的最高活性组分(+)-反式菊酸以及二氯菊酸引入到含取代嘧啶环的酰基硫脲结构中, 合成了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取代嘧啶-2-基)-N-(+)-反式菊酰硫脲衍生物(3a3e)和3个均未见文献报道的N′-(取代嘧啶-2-基)-N-二氯菊酰硫脲(3f3h), 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 NMR得到确证. 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大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 有的化合物兼具除草和杀菌活性, 有的化合物兼具杀虫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NH-1,2,3-三唑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 是用途广泛的药物中间体. 通过N-烃基化反应, NH-1,2,3-三唑还可以区域选择性的合成各种2-取代-1,2,3-三唑类化合物, 因此是有价值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鉴于NH-1,2,3-三唑在有机合成化学和药物化学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对于NH-1,2,3-三唑的主要合成方法, 尤其是近十年来的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对一些典型的反应机理研究也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法通过2-氯乙酰芳胺与1-苯基-1H-四唑-5-硫醇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1-苯基-1H-四唑-5-硫基)-N-芳基乙酰胺. 其结构经 IR, 1H NMR, 13C NMR 和元素分析表征. 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在较低浓度下对油菜籽和小麦的生长表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