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化学通报1954年10月号482页图1中在吉普发生器(7)出口处装上CaCl_2的球状干燥器。 2.氮的来源改用燃烧磷: 将磷取少许放燃烧匙中着火及时送入盛有少许水的瓶内燃烧,瓶口另一管与盛水烧杯相连(如图1),当磷燃烧变为五氧化二磷后溶解于水中减低压力,由烧杯中水压入瓶内使P_2O_5全部溶解馀下氮气。将图中集气瓶改装成图2,然后连到482页图中6瓶前,替代1.2.3.4.5等部慢慢的等速度放入水将氮气驱逐入瓶6。  相似文献   

2.
在一九五三年十月号的化学通报上,我阅读了周从弼先生所写的“我对初中化学教案的几点意见”这篇文章,读过以後,有下列一点感想,当然不一定是正确的仅提供出来有错误之处敬希周先生及各位同志批评与指正。  相似文献   

3.
我对通报1955年3月号罗振泉同志“使用启普气体发生器的一点体会”一文,有如下的补充意见。虽然将碎玻片填至A球的底处,然而小碎粒仍有可能从碎玻片空隙中落进B中,因此,我在实验中是用破球胆(因它不受酸碱的腐蚀)将其制成(如图)橡皮片二块。小孔相间地叠起来,放进A容器底球形漏斗管中。这样,就可以完全防止碎粒落入B中;因而在不使用时就不至缓慢地生成气体。  相似文献   

4.
张灿久 《化学教育》1982,3(2):48-50
混合理想气体的分压定律是基础无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也是历年来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的课堂演示实验,既可以巩固和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波义耳定律,又可以近似地验证混合理想气体的分压定律。实践证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龙威  徐文媛 《化学教育》2010,31(8):69-69,71
人教版高中《化学1 (必修)》 的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模块中,为了使学生感性认识金属铝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引入一个科学探究实验:加热铝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铝箔内层的金属铝熔化,外层的金属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包着内层熔化的金属铝,使内层熔化的金属铝在膜内可以随着手的转动来回移动。  相似文献   

6.
朱勤赞 《化学教育》1995,16(12):31-31
在初三化学课本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操作较麻烦,声音干扰大,影响教学效果。我用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制出的炭在酒精灯上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投影实验一“氢碘酸的电解”(以下简称实验,刊于1982年2期《化学教育》),用0.2molL-1的 Kl 和0.5molL-1的 H2SO4配制HI 溶液,以带锈铁棒为阳极,石墨为阴极,在电压为1~3 V 时进行电解,其电极反应为:阳极 2I-→I2+2e阴极 2H2O+2e→2OH-+H2《实验》认为:“利用投影装置,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阳极上析出碘晶体和阴极上产生氢气泡”。我们按实验所述条件,并扩大酸度和电压范围反复进行实验,结果得不到碘晶体。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三种盐(氯化钠、乙酸钠和丁酸钠)对三种酸(盐酸、乙酸和丁酸)吸附的影响.吸附剂是精制的糖炭,活化温度是1100°.用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吸附前后溶液酸总浓度,计算吸附量.虽然氯化钠的存在能增加盐酸、乙酸或丁酸的吸附量,但其增加吸附的原因则并不一样.氯化钠的存在使乙酸和丁酸的活度系数升高,但却使盐酸的活度系数降低,因此溶度不可能是增加吸附的唯一原因.我们认为盐酸吸附量所以增加是因为浓度的效应.在这些体系中,盐的水解吸附也可能是增加吸附的一种原因.对于乙酸+乙酸钠、丁酸+丁酸钠的体系,盐的存在使酸的吸附量减少.在此二体系中,我们认为有二种原因可以引起酸的吸附的减少:(1)盐溶效应,(2)盐本身的吸附.现有的数据还不能断定两因子的相对重要性.乙酸+丁酸钠或盐酸+丁酸钠体系的吸附等温线与丁酸+丁酸钠的相似;丁酸+乙酸钠或盐酸+乙酸钠体系的吸附等温线与乙酸+乙酸钠的相似.在这些体系中,必须考虑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理论的分析表明这类体系实际上是二种酸和二种盐的混合物.因所加入的盐之浓度(0.5N,1.0N)比酸的浓度(<0.1N)大很多,故电离平衡的结果使溶液中的酸主要是组成盐的那种.此推论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
1956年12月号登载了,山东师院单象荪同志,所写“如何装置实验用隔膜电解槽”。我以为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根据实验证明提出下列几点意见。 (1)实验过程,由于木盖及隔膜旁边软木,受了食盐水浸蚀膨胀,实验结束,无法拿出清洗仪器,甚至损坏坡璃筒及所镶软木之处,这是实  相似文献   

10.
对高中化学第三册(周芬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56年7月第三版)书后“硝基化合物的实验”和“蛋白质的实验”两节教材中的几个实验,我有如下意见:(1)硝基苯的制取这个实验教材写道:应将硝化过程“移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进行”,并且要“激烈震荡液体”。按照所述操作,确有很多不便。我是采用学生实验。(因为我觉得硝化反应是环烃的一个特征,所以才作这个决定)首先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制糖工作者来说,我一向是喜欢阅读与制糖有关——尤其是糖液脱色的文章的。看了1960年第1期化学通报上所登载的“兽骨的综合利用”一文后,很感到兴趣。我认为文中的大部分都是正确的、真实的、但也有些地方很值得提出来供大家再加讨论一番。例如:  相似文献   

12.
在讲“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一课时,配合初中教本87页49图“水受热时空气在水里的溶解度减小”的演示是很好的,因为仪器简单,直观性强,效果显著。不过,用烧瓶来做,它的容量稍大,盛水较多,在演示时必需要花较多的时间,才能看到气泡上升到试管里去。因此,要使这一课的教学任务按时完成,是有些困难的。如按高一课本66页10图的装置,顶部气泡不够多,后面的同学又不容易看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共同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小型的仪器装置来进行这一课的教学,利用这套仪器来做整个的演示,我们仅费了3—4分钟的时间而得到非常良好的结果。这样,时间少,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徐国柱 《化学教育》1980,1(5):40-40
在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150毫升浓氨水,滴入两滴酚酞(增强实验效果),塞上带玻璃管的橡皮塞,夹紧弹簧夹.  相似文献   

14.
本年3月号化学通报上看到“稻草造纸实验”一文,总的讲这一实验是好的,尤其在设备极其简单的情况下来进行这样的实验确实是值得介绍的。这篇文章着重的说明了稻草造纸的实验方法,作为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当然很有意思;如果学生们将去参观纸厂,就更能帮助学生了解生产过程,使参观的效果得到提高。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在没有工厂实习前,做这样的实验也是有意义的。但该文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实验过程中每一个操作所代替的工业生产部分的比较没有更具体的说明;如果能有一简单的生产流程图表和实验的程序,就可以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实验中每一个操作的目的。我没有教学经验,因此可能所提意见是有问题的,仅供参考。下面是稻草造纸实验一文中有关造纸技术  相似文献   

15.
普尔登(Purdon)与斯莱特(Slater)合著的水溶液相图,1946年出版。1958年谭世镕同志将其译成中文,对于我国化学工作者帮助很大。该书编写清楚,引用了许多实际例子。正如译者指出的,读此书后,便感到相图不是难懂,而是很有趣味的学科,其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当更能深切体会。原著出版后,Ricci即作该书书评,载美国化学会会志1946年2749页。本文作者当时即因Ricci书评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化学第二章第八节“物质不灭定律”这个题目里,教本上用氯化铁和苛性钠为材料。但这实验只说明“两种溶液进行反应而生成沉淀,反应物的总重量等于生成物的总重量”。而教本上例举的硷式碳酸铜锻烧的实验是不适宜作演示材料的。而大纲(修订草案)里指出的:“硫或磷在密闭容器里燃烧,在燃烧以前和燃烧以后容器和容器里所含物质的总重量不变”。这一内容作为演示材料也不够好。为了比较好的证明物质不灭定律,我用稀盐酸和大理石作用,生成的二氧化碳气用苛性钠(或苛性钾)溶液吸收。装置如图。用时将分液漏斗的盖盖好,整套装置(包括仪器和  相似文献   

17.
《化学通报》编辑部:读了你刊1974年第5期上刊载的“熵与混乱度”一文,受到启发不少。但也发现有个别处阐明得不够完全正确,特提出向原作者和编者请教。在原文“二、混乱度和熵增加原理”一节中,在50页(总306页)上是这样叙述的:“……必须指出,由于其中的均匀分布(即两边的分子数目相同的一种分布)的样式占绝大多数,例如在各分子数为2时,均匀分布的样式占6/16,在各分子数为50时,一共有101种分布,均匀分布的样式占10~(29)/10~(30),因此,均匀分布的微观状态出现的机会最大,在宏观上观察到的  相似文献   

18.
本刊1957年3月号“介绍几个简单的化学实验”一文中,电解食鉴溶液的装置我认为是很好的,可以把氢、氢的性质,和氢氧化钠的制法综合作完;同时作起来非常简单,有说服力,是应该推广的一个装置。但是我认为还有一些的缺点,提出来希望批评和指教。  相似文献   

19.
化学通报第9期刊登了“由甘薯制造冰醋酸和丙酮”一文,作者用实践生产经验推荐了操作方法与生产流程。是由:1.甘薯发酵制成食醋;2.食醋中和制成醋石(醋酸钙);3.酸解或热解分别制得冰醋酸与丙酮。此法虽然给土法生产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但生产方式方法与生产成本尚不够先进,特提出个人意见,敬希编者,作者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20.
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教材,有关验证"蜡烛燃烧产生白烟"的实验设计颇耐人寻味.人教版第12页(上册)要求"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图1所示),沪教版第11页(上册)说明"从蜡烛火焰中,可以引出一缕‘白烟'"(如图2所示).实际操作时,实验效果很不理想.前者因白烟的散逸,很难点燃,后者引出白烟倒没问题,但点燃时火焰不能连续.虽然已有老师提出通过改制蜡烛的方法点燃白烟[1],然而我们的问题是,普通蜡烛产生的白烟能够被持续点燃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