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bcL基因在水稻叶绿体DNA基因库克隆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水稻品系珍汕97不育系为材料制得的叶绿体DNA(ctDNA)基因库中,筛选到屯含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基因(rbcL)的重组质粒,对该重组质粒用PvuⅡ,Pst1t和SalI限制性内切酶进行了分析并制得了限制图谱,rbcL基因在该图谱上进行了定位。  相似文献   

2.
在昆虫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多角体基因启动子下游克隆了全长的苏芸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cryIAc,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ThY1,用KpnI将cryIAc基因进行了截短,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VLY2.随后在两种重组转移载体cry基因的下游引入了IE1启动于驱动的neo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和SV40小t抗原终止区作为cry基因的终止信号,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VLYlneo和PVLY2neo,分别用两种重组转移载体DNA与野生型AcNPVDNA共转染昆虫Sf9细胞,用G418筛选后经有限稀释法纯化,得到了携带全长和截短。ryIAc基因的两种重组病毒vVLY1neo和vVLY2neo,分别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分子量为133300和82000的cry蛋白,大小分别与cryIAc晶体蛋白和预计的截短蛋白相同,并均具有与原晶体蛋白相同的免疫活性,生物测定表明两种表达产物均具有杀虫活性,和昆虫病毒一起产生协同增效毒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水稻的耐冷性,从集胞藻PCC6803中克隆酰基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desD与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pCdesD。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水稻愈伤组织转化系统将desD基因成功地导入粳稻中花11号和朝鲜的平壤21号中,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中;分子检测外源基因单拷贝整合的转化体在T1代呈现3:1的分离。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在mRNA水平上获得表达。低温胁迫处理后,对转基因水稻进行脂肪酸成分和光合生理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光合生理也得到了改善,水稻的耐寒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5种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抗病虫害水稻品系“B5”与籼稻品种“明恢63”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一个187个F8代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的分子连锁图,对水稻抽穗期、株高、穗长、剑叶长和剑叶宽的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分别检测到影响抽穗期、株高、穗长、剑叶长和剑叶宽的农艺性状2、2、4、4、4个QTLs,并分别解释各表型性状总变异的50.6%、74.9%、34.1%、47.3%和46.2‰.其中,控制抽穗期的Hd-6基因,控制株高的Ph7基因和控制剑叶长的Fll-2b基因分别是效应值较大的主效座位,其余的为微效基因座位。相关性状的QTLs大多聚集在染色体的相近或相同区间,表现出成簇分布的现象。这些重要农艺性状的分析,可以为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有用的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5.
用细菌—杆状病毒穿梭系统(Bac-to-Bac)将一套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S65T)和完整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表达盒转座到AcNPV-Bacmid的Tn7转座接受位点,从而构建出一种带有gfp基因和完整多角体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这一重组病毒感染细胞能稳定地形成多角体,并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强烈的绿色荧光,以重组病毒感染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幼虫后,在阳光下即可看到发射绿色荧光的幼虫,在手提式长波紫外光照射下绿色荧光更为强烈,带绿色荧光的幼虫在昆虫生态学和杆状病毒流行病学等研究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6.
通过筛选水稻开花后48~50h的原胚和120~122h的分化胚的cDNA文库,得到一个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有差异的克隆,命名为OsEES,测序结果显示OsEES含有一个预测的亚精氨合成酶结构域,编码一个大小约38×103(pI6.5)的蛋白.同时RNA原位杂交的结果显示开花48~50h的原胚中的信号强度明显大于开花120~122h的分化胚,表明OsEES可能在水稻胚胎发生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筛选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的籼稻Kasalath突变体库,得到一个黄化叶突变体Osyl1(Oryza sativa yellow leaf 1),在二叶期前该突变体叶色黄化,后期突变体叶色逐渐恢复到野生型水平.遗传分析显示Osyl1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经图位克隆技术将Os YL1基因定位在水稻第3染色体上的STS(Sequence Tagged Site)标记S5362和S5845之间,物理距离约为483 kb,在该区间内无已知黄化叶相关基因.对Os YL1基因的定位,为该基因的克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研究所用的水稻短根突变材料ksr3是从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的籼稻品种Kasalath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该突变体在苗期表现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明显变短且扭曲,根毛异常浓密,长度明显增加,成熟期植株明显矮化。遗传分析表明该短根突变性状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用突变体ksr3和Nipponbare杂交构建的F2群体进行基因定位,将该基因定位于第7染色体上,与STS标记S3569和S5817连锁,在2个标记间发展4个新的STS标记,最终将KSR3定位在S3702和S4046之间的312 kb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采用DNA重组技术将鸡肾癌nov基因的外显子4和部分外显子3、5的cDNA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ET-3d质粒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免疫沉淀法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nov基因表达的NOV融合蛋白分子量约2.5×10~4,与序列推测的分子量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以含lac Z基因的质粒 p C H110 为外源 D N A,采用外源 D N A 和精子在保存液里混合保温处理,再进行精、卵的体外受精的方法,观测了精子介导的报道基因在转基因泥鳅胚胎中的表达,4 次重复实验均获得了较稳定的实验结果 有 9.6% 的个体呈现lac Z基因表达的阳性对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根据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设计引物,通过PCR的方法,在嗜碱芽孢杆菌NTT33的总DNA和p1350中分别扩增到预计大小的片段,证明p1350中的外源DNA片段来自于嗜碱芽孢杆菌NTT33.同时也获得了含有pelA完整ORF的DNA片段.经计算,该基因表达的成熟蛋白质的分子量为34.76×103.构建表达载体pBV220-pel,在E.coliDH5a中进行表达.SDS-PAGE检测发现,表达的蛋白质分子的大小约为35×103,与预测的相符.初步研究其酶学性质发现,该酶在pH9.0~pH10.0,45℃的条件下有较高的活性,而且必需Ca2+参与反应.  相似文献   

12.
以细胞分子原位杂交方法对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系HL-60和CEM,以及正常人白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证明:HL-60细胞中C-myc基因有异常高水平的表达,而在CEM细胞和正常人白血球与淋巴细胞中则没有明显的C-myc转录产物.Southern分析表明,HL-60细胞基因组中C-myc基因有显著的扩增现象;而CEM细胞基因组中的C-myc基因的拷贝数与正常人血细胞的接近,属正常水平表达。再次证明了HL-60细胞系C-myc基因的异常高水平表达,与该基因的大量扩增紧密相关.还对两种癌细胞系的癌变机理和细胞原位杂交在基因表达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为材料,取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生长的植株的花药进行培养,均有效地获得了花粉单倍体植株。该单倍体植株幼穗离体培养脱分化容易,再分化能力强,对不同培养基的反应规律同原二倍体植株幼穗离体培养基本一致。单倍体愈伤组织细胞倍性很不稳定,易自发加倍成二倍体;结合秋水仙碱处理,已获得了加倍的二倍体再生植株。这些二倍体再生植株的种子后代纯合,群体性状整齐,保持了原农垦58S在长日照下雄性不育、短日照下雄性可育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PCR方法扩增出人丙型肝炎病毒全长NS4基因的DNA片段,克隆入表达载体pQE32并转化E.coliJM109.经IPTG诱导表达出42×l03蛋白.利用Ni-NTA-agarose纯化得到纯化产物,Western-blot鉴定该蛋白能够与抗NS4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pCMV4—hCGβ重组质粒经肌肉途径接种后在宿主体内的表达,本实验以昆明小白鼠为实验材料,将实验组鼠经后腿股四头肌注射重组质粒pCMV4—hCGβ100μg,对照组注射pCMV4 100μg,于接种后第7d和第30d取小鼠股四头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 在注射部位肌肉的肌膜和肌间隙处见到棕褐色分泌颗粒,对照组则未见阳性颗粒,本研究探索了hCGβ基因导人小鼠骨骼肌并在肌肉组织内进行表达的情况,为hCGβ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体内表达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以水稻黄化苗总DNA为模板成功地扩增到水稻花药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Osg6B的770bp和960bp两个片段Osg6Ba和Osg6Bb.并将其克隆到pUC18上形成完整的Osg6B,这为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构建植物乳杆菌谷氨酸脱氢酶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蛋白。本研究以植物乳杆菌ZDY 2013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谷氨酸脱氢酶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2a(+)上,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和镍柱亲和层析后获得目的蛋白,活性测定显示该蛋白具有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同时,对表达菌株的酸耐受性测定结果表明,细胞对pH 4.5的酸胁迫耐受性提高1.4倍。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植物乳杆菌ZDY 2013谷氨酸脱氢酶保护细胞抵御酸胁迫提供有益的参考。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l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0个SSR标记对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l)进行定位研究,初步将bel基因定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上RM5475和RM6759两个SSR标记之间,与RM5475标记的遗传距离为4.3cM,与RM6759标记的遗传距离为5.2cM。  相似文献   

19.
以地高辛标记的 Quox1 基因c D N A 的c3 片段为探针,与豚鼠基因组 D N A 作 Southern 杂交,结果表明,在豚鼠基因组中存在 Quox1 基因同源序列以抗 Q U O X1 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对成年豚鼠睾丸、附睾和幼年豚鼠睾丸的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在豚鼠精子发生中精子细胞分化为精子阶段有类 Q U O X1 蛋白表达,提示 Quox1 基因同源序列可能对豚鼠精子发生中的精子形成过程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悬浮细胞及愈伤组织的低温贮藏方法.实验采用10%DMSO+0.5mol·L-1山梨醇作冰冻保护剂,降温速率采用1.0℃·min-1或0.5℃·min-1,TTC法测试的细胞存活率最高可达85.9%,冻后材料经15d左右即可在暗培养条件下观察恢复生长的情况.30d后把长势良好的愈伤组织块转移至分化培养基中,来源于悬浮细胞团的绿苗分化率为10.0%,愈伤组织的则为6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