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其污染修复一直是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的机理、优缺点以及实用性进行了综述,并对矿区土壤修复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联系我国土壤污染态势探讨了中国土壤修复技术研发的需求.文中指出,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其联合修复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土壤修复技术正朝着6大方向发展,即向绿色与环境友好的生物修复、联合杂交的综合修复、原位修复、基于环境功能材料的修复、基于设备化的快速场地修复以及土壤修复决策支持系统及修复后评估等技术方向发展.我国土壤环境污染态势严峻,需要发展能广泛应用、安全、低成本的原位农田生物修复技术和物化稳定技术,发展安全、土地能再开发利用、针对性强的工业场地快速物化工程修复技术与设备,发展能控制水土流失与污染物扩散的矿区植物稳定化与生态工程修复技术,建立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规范、评价标准和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3.
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综述了铅对土壤的污染及其修复技术。目前应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可分为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又可分为隔离包埋技术,固化稳定技术,Pyrometalluryical separation,化学稳定技术,电动修复技术等;生物修复技术可分为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等。以期进一步推动铅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与身体健康,其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为多环芳烃(PAHs)。PAHs作为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其主要污染来源于人为因素。由于PAHs复杂的杂环芳环结构、较强的疏水性和较高的热稳定性等,使其在土壤中不易自然降解因而具有较高的持久性。本文综述PAHs的主要污染来源、暴露途径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并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简要介绍土壤中PAHs的修复方法,并分析每种方法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新兴的修复技术结合三种修复技术的优点,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和应用前景,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期望本文能为土壤中PAHs的修复提供借鉴,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陈肖萍  陈巧珊  毕进红 《化学进展》2021,33(8):1323-1330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化学结构稳定,具有高疏水性、难降解性和三致毒性,多产生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垃圾焚烧等人为活动中。近年来,日益严峻的PAHs污染给土壤生态、食品安全和民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对土壤PAHs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且亟待解决。在众多PAHs处理技术中,光催化技术凭借能耗低、操作简便、环境友好等优势,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PAHs的光催化降解机理与途径,综述了光催化修复土壤PAHs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环境因素对催化剂降解效果的影响,并总结了当前光催化技术应用于土壤PAHs污染修复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张强  刘彬  刘巍  徐圣  张斌 《化学通报》2014,77(4):328-332
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过程中,物化技术以其快速高效的特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工程措施、玻璃化技术、热修复、电动力修复、光化学降解、化学淋洗、化学固定/稳定化、化学氧化以及联合修复等常见土壤物化治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种工艺技术的性能及优缺点,旨在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概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现状及污染的来源,主要从工程措施、农业措施、改良措施和生物修复措施四方面对国内外各种修复技术进行分析与评论,指出各类措施的原理、优缺点、实用性。同时,提出了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泡沫强化修复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相良  李英杰  赵健艾  宁平  田森林 《化学通报》2017,80(12):1116-1122
全球土壤资源污染严重,表面活性剂泡沫强化修复技术因泡沫流动受重力影响小、避免淋洗液难控制使区域扩大引发二次污染、修复效果好等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表面活性剂泡沫强化修复技术在治理污染土壤中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表面活性剂泡沫强化修复污染物的效果、机理、影响因素及应用前景,并就表面活性剂泡沫强化修复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污染土壤的物化修复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过程中,物化技术以其快速高效的特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工程措施、玻璃化技术、热修复、电动力修复、光化学降解、化学淋洗、化学固定/稳定化、化学氧化以及联合修复等常见土壤物化治理技术的分析,探讨了各种工艺技术的性能及优缺点,旨在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化学分析计量》2010,(4):37-37
茉莉、凤仙花、矮牵牛这些美丽的花朵可在高达1%石油污染的土壤上绚丽绽放,并对这些被石油污染的土壤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这是南开大学本科学生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发现的。目前这一成果已申报了3项专利,并有望应用于山东胜利油田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电动修复技术的一些进展,包括:通过控制电解过程中的极化、土壤pH值、控制土壤温度来对电动修复技术方法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2.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排入土壤,其中重金属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成为土壤治理的主要对象。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导致作物产量降低,而且重金属会随着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重金属污染修复迫在眉睫。文章综述了农用地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以及各种修复技术,分析了不同修复技术的优势及不足,为运用联合修复技术控制农用地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强化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修复是一种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由于影响植物修复效率的因素较多,至今实际应用还很少。针对目前植物修复技术的不足,主要从植物本身的性能、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农艺管理措施等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修复强化措施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Cd在土壤中有稳定、积累和不易消除的特点,且可通过食物链富集使人体产生慢性中毒。我国农村镉污染尤其严重。植物修复技术是优秀的土壤镉污染治理技术,近两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土壤镉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具体做法和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5.
Fenton原位化学氧化法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已得到深入研究.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外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国内相关领域则鲜有报道.虽然国外已有工程试验,但目前对Fenton试剂降解土壤和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尚处于基础阶段.本文主要综述了Fenton技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发展过程和反应基本机理的研究进展,并针对修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土壤的植物修复与超积累植物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被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将是未来更好与更廉价的修复技术,所以近年来对植物修复与超积累植物的研究兴趣日益增加。本文简要介绍了近期的发展趋势。目前研究的重点包括根际土壤微环境中的复杂反应与吸收过程,金属从土壤向植物根以及从植物根向叶的传输过程,金属在超积累植物中的定位与螯合作用等等。这是分析化学与环境科学及植物科学交叉研究的新领域,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17.
硫丹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与污染修复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丹是具有很高毒性的有机氯农药,历史上我国硫丹产量较大,因此急需硫丹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在实验室条件研究了硫丹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使用模拟生物堆降解研究了硫丹污染土壤的生物堆修复和化学修复条件.结果表明:在土壤介质中,α-硫丹可部分转化为β-硫丹:硫丹为微生物好氧降解;添加秸秆和绿肥及适当的通气可促进硫丹的降解;添加EM菌或葡萄糖和硝酸铵或复合肥均会抑制硫丹降解.碱性条件有利于硫丹快速降解,因而向污染土壤中添加石灰是一种高效的化学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有机物料对东南景天提取污染土壤中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了有机物料 (水稻秸秆和菜籽饼 )对东南景天提取污染土壤中锌的影响。试验得出 ,东南景天不仅能忍耐土壤中高浓度的锌、铅和铜 ,而且具有很强的吸收和转移大量锌到地上部的能力 ,地上部Zn含量高达 3 5 5 3~ 95 5 8mg·kg- 1,平均为 ( 71 4 3± 2 3 67)mg·kg- 1。污染土壤添加菜籽饼或矿山土壤添加水稻秸秆 ,东南景天地上部Zn含量显著增加 ;而其它处理对东南景天地上部Zn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 ,东南景天具有较强的修复锌污染土壤的潜力 ;水稻秸秆和菜籽饼提高东南景天修复锌污染土壤能力的作用与土壤类型有关 ,利用东南景天修复不同类型的污染土壤时应采用何种适宜的农艺技术措施尚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不同电动修复时间对土壤的电流、pH、电导率及铬镍去除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电动修复时间为5 d.再通过正交解吸实验,考察阴极控制液和控制液浓度对电动修复铬镍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是EDTA、柠檬酸、酒石酸、乙酸四种常见阴极控制液中的最佳控制液,其最佳浓度为0.1 mol/L.在最佳的修复实验条件下铬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1.76%,但是镍的修复率只有16.29%,这可能是由于加了阴极控制液后最佳修复时间应该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污染场地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化学》2017,(6):54-61
结合我国国情,介绍了国内主要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包括客土法、固化/稳定化技术、土壤淋洗法、解吸脱附技术、竖向隔离法和氧化还原技术,并进一步阐述了各个技术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和目前的国内工程应用情况,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