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2,3,4,6-四-O-苄基-α-D-葡萄糖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中间体2,3,4,6-四-O-苄基-D-葡萄糖酸-δ-内酰胺(6);在碱性条件下6与正溴丁烷进行氮原子上的烃基化反应得N-丁基-2,3,4,6-四-O-苄基-D-葡萄糖酸-δ-内酰胺(7);用氢化铝锂将7的羰基还原为亚甲基得N-丁基-2,3,4,6-四-O-苄基-1-脱氧野尻霉素(8);8经催化氢解脱去苄基合成了N-丁基-1-脱氧野尻霉素,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2.
崔燚  李夏冰  王伟  李宝林 《化学通报》2017,80(7):661-666,687
以具有降血糖活性的达格列净、卡格列净和脱氧野尻霉素为参照,设计合成了新化合物N-[3-(4-乙氧基苄基)-4-氯苯基]-1-脱氧野尻霉素(A)。以2-氯-5-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先将羧酸转化为酰氯、再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羰基还原及硝基还原,合成了中间体2-氯-5-氨基-4'-乙氧基二苯基甲烷;另一方面,以单丙酮葡萄糖为原料,经选择性氧化和水解反应得到5-氧化-D-葡萄糖。该化合物和2-氯-5-氨基-4'-乙氧基二苯基甲烷发生双还原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A的粗品。将粗品A与乙酸酐反应,经柱色谱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四乙酰基-N-[3-(4-乙氧基苄基)-4-氯苯基]-1-脱氧野尻霉素(B),再将其水解制得纯的化合物A。将化合物A口服给药SD大鼠后,发现该化合物可以降低SD大鼠血糖,增加尿量和葡萄糖从尿液中的排出。  相似文献   

3.
(4-苄氧基苄基)-2,3-二-O-苄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予朋  赵毅民 《化学通报》2006,69(2):119-122
为合成酚酸取代的葡萄糖苷类天然产物,以全乙酰溴代葡萄糖为起始物,与4-苄氧基苄醇反应成苷,脱乙酰基后,选择性地在葡萄糖4,6-位形成亚苄基,2,3-位羟基用苄基保护,脱去亚苄基得到裸露葡萄糖4,6-位羟基的化合物(4-苄氧基苄基)-2,3-二-O-苄基-β-D-吡喃葡萄糖苷(7),该化合物可作为合成4,6-位选择性取代的葡萄糖衍生物的有效中间体。  相似文献   

4.
以4-羟甲基吡啶为原料,经苄基保护、硼氢化钠的还原、硼氢化氧化和脱苄基保护等四步反应得到新型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的关键中间体反-4-羟甲基哌啶-3-醇。总收率达55. 7%。产物结构经IR、1H NMR和MS分析确证,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以BF3·Et2O为催化剂、O-苄基异脲和醇(酚)为反应原料,在中性、温和的条件下合成苄基醚,可得产率从57.5%到91%.这为有机合成中用苄基醚保护醇、酚羟基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三种苄基咪唑氯镍酸盐,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1H NMR)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醛醇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催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苄基咪唑氯镍酸盐对醛醇酯化反应有着较好的催化活性,以对甲基苄基咪唑氯镍酸盐为催化剂,通过一步氧化酯化路线可以有效地催化氧化苯甲醛进行酯化反应,产率为80 %。  相似文献   

7.
以对硝基苯丙氨酸和乙二胺为原料,经酯化、胺解、成环、烷基化、还原、取代等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2-(4-异硫氰基苄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四乙酸(p-SCN-Bz-DOTA),总产率为10.4%。反应中使用NaBH4/BF3体系代替甲硼烷作为还原剂,提高了操作过程的安全性;使用溴乙酸叔丁酯代替溴乙酸作为烷基化试剂,提高了烷基化的反应产率,而且避免了使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降低了合成成本。  相似文献   

8.
曹小辉  马翼  周小丽  陈立功 《化学学报》2009,67(22):2635-2640
通过(S)-2-苄基丁二酸二元活性酯中间体选择性胺解的方法得到米格列奈, 实验中发现三个活性酯胺解反应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区域选择性, 其中对硝基苯酚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HOSu)活性酯选择性非常高(100∶0, 98.9∶1.1), 而N-羟基苯并三氮唑(HOBt)活性酯的选择性则只有73.6∶26.4. 采用模拟退火方法得到了三个活性酯分子的低能构象, 并采用Hartree-Fock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其进行全几何优化, 通过对构象的分析对产生区域选择性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发现分子一端的酯基团与侧链的苄基芳环之间存在着π-π堆积作用, 并导致了低能构象中相关原子对两端羰基形成不同程度的屏蔽, 并由此产生了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徐立炎  邵华武 《合成化学》2012,20(1):40-42,110
以葡萄糖为起始原料制得苄基葡萄烯糖,再经Ferrier重排、双羟化反应、选择性磺酰化、羟基保护和在碱性条件下关环反应合成了3-O-乙酰基-4,6-二-O-苄基-1,2-环丙烷葡萄糖.其中5个中间体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超高效反相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方法以实现米格列奈及其3种异构体杂质的分离,以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 μ m)为色谱柱,以水-乙腈-正戊醇(75:25:1)(用甲酸调节pH至1.8)为流动相,流速为0.4 mL/min。根据Q 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的精确质量数及碎裂情况,发现了米格列奈及3种异构体存在碎片离子丰度的明显差异,确认其中两种为本次新发现的异构体杂质,并推断了米格列奈及3种异构体杂质可能的质谱裂解机理。经验证,该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及线性均满足分析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米格列奈异构体杂质的来源进行了探讨,发现异构体杂质1可在高温下降解产生,并对各企业的米格列奈钙原料样品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借氢策略,以苄醇为苄基化试剂和氢源,在铱金属配合物催化下,成功地实现了将硝基苯一锅法还原串联N-苄基化反应,制备N-苄基苯胺.该催化体系以水为溶剂,在100℃下就可以将硝基苯高效率和高选择性地转化为N-苄基苯胺,最高气相检测产率达94%.  相似文献   

12.
胺类化合物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性质上的特点,在合成药物、染料和精细化学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很多,其中硝基芳烃与醇还原胺化反应由于可以“一锅”法将性质稳定、来源广泛的硝基芳烃、醇转化为各类胺类化合物,且无需提供额外的氢源,从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即以硝基芳烃与醇还原胺化反应路径为主线,从催化剂及其催化机制两方面对硝基芳烃与醇还原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别对已开发的贵金属催化剂、光催化剂及一些其他类型催化剂作了介绍,重点阐述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底物适用范围和催化机制。尽管目前各类催化体系都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着催化剂成本高,底物适应性窄,需要大量使用碱性助剂、溶剂、供氢试剂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指出硝基芳烃与醇还原胺化应重点发展绿色高效、廉价、普适性好、通用性强的催化体系;同时,还要系统地对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催化体系的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醇、氢氧化钠和氯苄反应合成了五种烷基苄基醚。  相似文献   

14.
李金恒  刘文杰  梁云  谢叶香 《有机化学》2005,25(9):1045-1048
硫酸亚铈作为一种便宜的和有效的催化剂催化芳香化合物与苄基醇、烯丙醇类化合物和苄基氯的傅-克烷基化反应. 在1~10 mol%的硫酸亚铈存在下, 芳香化合物分别与苄基醇、烯丙醇类化合物和苄基氯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傅-克烷基化反应. 此外, 催化剂能回收, 再次使用三次也没有明显地失去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朱益忠  张喜全  刘飞  顾红梅 《应用化学》2015,32(11):1240-1245
以(5R)-3-(4-溴-3-氟苯基)-5-羟甲基噁唑烷-2-酮为起始原料,在[PdCl2(dppf)]·CH2Cl2催化下与联硼酸频那醇酯反应得到硼化物,继而与5-溴-2-(2-甲基-2H-四唑-5-基)吡啶进行Suzuki反应得到特地唑胺,收率82.9%。 分别考察了催化体系对硼化反应和Suzuki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反应条件。 特地唑胺与二苄基N,N-二异丙基亚磷酰胺反应得到二苄基保护的磷酸特地唑胺,随后经Pd/C脱苄得到磷酸特地唑胺,总收率66.2%。  相似文献   

16.
用苄基三苯基氯化磷与硼氢化钠反应制备硼氢化三苯基苄基磷(简写BTPBP),还原醛、酮和酰氯等羰基化合物为相应的醇,具有良好的还原选择性的较好的产率并探讨了其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7.
彭涛  王林 《化学通报》2008,71(1):68-70
1-脱氧-1-氨甲基-4,6-O-亚苄基-β-D-吡喃葡萄糖是合成糖碳苷类糖肽的重要潜在中间体.本文以无水D-葡萄糖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合成1-脱氧-1-硝基甲基-4,6-O-亚苄基葡萄糖,然后通过催化转移氢化反应选择性地对硝基进行还原而不影响4,6位的亚苄基.  相似文献   

18.
以芦丁和溴化苄为原料,经选择性苄基化和酸水解去芦丁糖基反应合成了7,4’-O-二苄基槲皮素,总收率57.6%,其结构经1H NMR和IR确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四氢噻唑-2-硫酮(TTT)双活泼酰胺与胺的N-酰基化反应,与醇的O-酰基化反应及与羟胺的选择性N-酰基化反应。以四氢噻唑-2-硫酮的双活泼酰胺作为双功能团单体,合成了一系列聚酰胺、羟基聚酰胺和聚酯化合物。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用IR、NMR和元素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测定了聚合物的比浓粘度。  相似文献   

20.
1-(2, 3, 4, 6-O-四苄基吡喃糖基)-三氟乙酸酯或三氯乙酸酯在无水四氯化锡存在下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硅醚保护的碱基或者含氮杂环化合物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苄基糖苷。对三氟乙酰氧基、三氯乙酰氧基作为新的离去基在核苷合成中的反应活性、立体选择性和反应收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