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对锌胁迫的生理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长与色素含量、原子火焰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含量以及显微镜观察细胞状态等方法研究了红树林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tium(Ehr.)Reimann and Lewin)暴露在重金属锌96h内的细胞增长、光合色素含量和细胞形态结构等胁迫效应,以及锌在藻细胞内外动态分布的情况.结果为:(1)在Zn^2+浓度小于10mg/L范围内,锌对新月筒柱藻的细胞增长和色素含量均无显著抑制作用.(2)1mg/L和10mg/L的Zn^2+对藻细胞内的叶黄素和叶绿素a的产生都有促进作用.(3)在实验开始的24h内,藻细胞处在低Zn^2+浓度(1mg/L)时,藻细胞胞内吸收的Zn^2+大于胞外吸附的Zn^2+.而藻细胞处在高Zn^2+浓度(10mg/L)时,胞外吸附的Zn^2+较胞内吸收的大,细胞内Zn^2+的含量处在较低水平,从而促进细胞的增长和色素的合成并使细胞免受外界高浓度锌的毒害.可见,新月筒柱藻正是通过改变对锌的富集方式,以保持细胞内锌含量的相对稳定来适应不同浓度锌的胁迫.  相似文献   

2.
镉离子对红树林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胞外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镉在沉积物中普遍存在,易对底栖硅藻造成慢性毒害.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离子对红树林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的细胞生长、蛋白质含量及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镉离子显著抑制了细胞的生长和蛋白质含量;0.001、0.01和0.1μg/mL实验组均显著抑制了EPS含量(p<0.05),浓度越高,抑制越强.但新月筒柱藻在不同生长阶段分泌附着胞外多糖(attached EPS,AEPS)和胶体胞外多糖(colloidal EPS,CEPS)不一样,在培养的前4d,CEPS含量高于AEPS含量10倍以上,4d后则AEPS含量高于CEPS.与0.001μg/mL的镉离子实验组相比,0.1μg/mL的镉离子促进CEPS的积累,而抑制AEPS的产生,特别是在生长前期.这说明细胞倾向于向培养基中分泌大量的CEPS,而不是在细胞周围形成大量的AEPS来缓解高浓度镉离子的胁迫.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镉离子在底栖硅藻集群的时空分布和沉积物的稳定性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西红树林生境底栖硅藻的种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年6月和11月,于广西两个红树林区采集了红树植物茎部附着物,立地土壤,潮沟土壤和腐叶的底栖硅藻样品。共鉴定出159个种和变种,其中有4个种是我国的新记录。大多数样品中卵形藻、双眉藻和曲壳藻等属的细胞较多。具槽直链藻是红树植物茎表的主要附生种类。  相似文献   

4.
两种海洋底栖硅藻的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春夏季节采集于中国海南琼海鲍鱼场的底栖硅藻进行分离纯化.对得到的亚历山大菱形藻(Nitzschia alexandrina)和矮小卵形藻(Cocconeis diminuta)两种底栖硅藻进行了单因子最佳培养条件的实验研究.培养两种底栖硅藻的营养盐最佳浓度、盐度、光照强度、温度条件分别为:亚历山大菱形藻:NO3^-N2.5mg/L.PO3^3-P0.5mg/L,Fe-EDTA-Fe0.1mg/L.SiO3^2+Si0.5mg/L.35。55001x,30℃.矮小卵形藻:NO3^--N2.5mg/L。PO4^3--P1.5mg/L,Fe-EDTA-Fe0.1mg/L,SiO3^2--Si0.5mg/L,30,33001x,30℃.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底栖硅藻所需的NO3^--N的浓度较前人报道的其他硅藻培养的实验结果偏低且影响不大。其他营养盐成分铁、硅、磷对硅藻生长有较大影响;基础生态因子温度、盐度和光照影响也较大,温度对这两种硅藻的生长影响最为显.本研究数据拟对鲍苗种生产中饵料底栖硅藻培养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8种底栖硅藻生长及其理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温度对8种底栖硅藻生长及其理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均不利于细胞生长,同时也不利于胞内理化成分的积累.在15~25℃之间细胞比生长速率及主要理化成分(叶绿素、胞内蛋白和多糖、胞外多糖及总脂肪)含量均可达到最大,而不同藻种的理化成分最大含量也有较大的差异,最高和最低叶绿素含量差值可达8.0 mg/L,胞内蛋白含量差约4.0%多糖含量差约14.0%,总脂肪含量差约为8.0%,胞外多糖浓度含量差约15mg/L.  相似文献   

6.
光照和盐度对8种底栖硅藻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盐度条件对8种海洋底栖硅藻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底栖硅藻生长最适光照强度和盐度不完全相同,其范围分别为1500—5500lx和25-40;硅藻的理化成分受光照和盐度条件影响也较大,其含量均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光照低于1500lx、盐度低于25或光照、盐度高于最适值时均不利于理化成分的积累,但高于最适光强时利于胞内外总糖的产生;光强高于5500lx,盐度高于40时,总脂肪含量几乎不增加甚至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7.
对筒柱藻属33株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温度为25±1℃,盐度为28的条件下,用F/2培养基对青岛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33株筒柱藻进行培养。在指数生长期末期进行收获。测定了33株筒柱藻的脂肪酸组成,总脂含量,收获时的细胞密度,生物量。其主要脂肪酸为14:0,16:1(n-7)和20:5(n-3),其中B200的20:5(n-3)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的15.9%。  相似文献   

8.
对大连近海分离到的4种海洋底栖硅藻4个培养时期(3、8、15、25d)的总脂含量变化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动态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海洋底栖硅藻细胞内总脂含量均较高,其中培养8d的半裸舟形藻总脂含量最高,占干重的49.1%.在培养过程中,C16:0和C16:1含量始终较高,分别为5.79%-59.15%和19.26%-73.73%.除菱形藻外,其他3种底栖硅藻脂肪酸组成不仅较丰富,而且均检测到含有EPA和DHA.综合考虑脂肪酸多样性、EPA和DHA含量以及生物量,半裸舟形藻、小形舟形藻和双尖菱板藻细头变种分别在8、15和8d适宜采收作饵料.  相似文献   

9.
10.
漓江水系底栖硅藻的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漓江中上游为示范流域,研究硅藻的Shannon、Simpson、Marglef、TDI和PTI指数与我国现有河流物化监测的相关性,并对漓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从种群结构上分析,有5个位点以Achnanthes minutissima为优势种,指示较为清洁的水体.理化指标(TP、NH4-N)显示所调查的漓江区域基本为Ⅱ级及Ⅱ级以上水体,与Simpson指数的评价结果趋于一致.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中,物种数(r=0.677,p=0.032)、Margalef(r=0.733,p=0.016)、TDI指数(r=0.687,p=0.028)与电导率显著正相关,PTI指数(r=-0.685,p=0.029)与电导率显著负相关.样点硅藻数量(r=-0.839,p=0.002)与Mg2+显著负相关.Margalef指数(r=0.638,p=0.047)与Ca2+显著相关.TDI指数与亚硝酸(r=0.670,p=0.034)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TDI和PTI指数是潜在的评价漓江水体生物学质量的硅藻指数.  相似文献   

11.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鲤鱼代谢酶类及抗氧化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对鲤鱼的急性毒性作用.选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鲤鱼肝脏有关代谢酶类活性的影响以及对鲤鱼抗氧化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除最低浓度组(1.0μg/L)外,其余各实验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鲤鱼血清反映肝功能的有关酶类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活性均有显著性升高;同时,鲤鱼肝细胞、鱼鳃和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为显著性降低,而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却显著性升高.说明一定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鲤鱼肝脏具有明显毒性,对鲤鱼的抗氧化能力有明显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人工光照培养箱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农药溴氰菊酯对一种淡水绿藻--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蛋白核小球藻96 h的EC50为0.843 mg/L.当溴氰菊酯浓度≥0.8 mg/L时,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生长滞期延长,光合作用受阻,MDA含量显著提高,细胞膜透性增加.低浓度溴氰菊酯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溴氰菊酯处理的小球藻呈现出先抑制其生长而后又促进其生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围填海是人类在沿海城市土地紧张的情况下拓展生存和生活空间的重要方式。围填海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海岸带生态系统及海洋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系统总结围填海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围填海生态效应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更好地开展相关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扼要介绍了微量元素锌在人体内的分布概况,概括了锌的多种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5.
密封袋半连续培养新月菱形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密封袋装置代替水泥池半连续培养新月菱形藻,通过控光、控温、控气来满足新月菱形藻的生长条件要求,进行了密封袋培养新月菱形藻的生产试验,效果明显好于水泥池培养,对培养水体的监控情况也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新月菱形藻的相对生长常数K、平均日增量X和平均倍增时间G,选出其最佳生长条件:光照5000~8000lx,水温15~20℃,pH7.8~8.5,接种浓度40×104~60×104个/mL.  相似文献   

16.
采用沙培方法,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锌(0.0,1.0,2.0,3.0,4.0,5.0 mg?L-1),研究锌对茶叶锌积累及主要化学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锌(2.0,3.0,4.0 mg?L-1)可提高茶叶中锌含量以及可溶性糖、氨基酸、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和咖啡碱含量,且锌处理的最佳质量浓度为3.0 mg?L-1.结果进一步表明添加适量的锌可提高茶叶的化学品质.  相似文献   

17.
邻苯二甲酸酯对海洋藻类的致毒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评价化学药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方法,对邻苯二甲酸醋与海洋藻类的相互影响进行探讨.通过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醋(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醋(DBP)海洋藻类的致毒试验,分别得出此3种物质对三角褐指藻、盐藻、等边金藻、中肋骨条藻48h、96h的半致死浓度,探讨了上述几种海洋藻类对DMP、DEP、DBP的忍受限度.  相似文献   

18.
以大型溞为受试生物,进行镉对大型溞48 h急性毒性试验、延迟效应试验和21 d慢性毒性试验,并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的镉暴露下,大型溞关键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镉的传统48 hLC_(50)大于完全48 hLC_(50),以急性毒性为基础的生态危险性评价可能存在"欠保护"的问题;21 d慢性暴露对大型溞的生长及繁殖均产生影响,其中第1次生产时间和产子总数量是表征镉对大型溞繁殖毒性的最灵敏的生理参数;镉暴露中,SOD活性表现为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且随镉浓度的变化反应灵敏,可以作为镉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