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组氨酸、甘氨酸为添加剂,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出具有不同生长取向和形貌的CuBr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组氨酸后,CuBr晶体生长(111)优先取向大大削弱,导致形貌转变为片状结构聚集成平均直径为4μm的均匀微球.而甘氨酸添加剂对CuBr只有微弱的影响.另外对添加不同氨基酸电沉积制备CuBr晶体生长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硒化共溅射Cu—In合金法制备CuInSe2多晶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溅射方法和固态源硒化方法,分别合成了Cu-In合金膜和CuIn(CIS)多晶薄膜,并用XRD,SEM和霍尔效应测量技术,分别测量了两种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春电学性质,分析结果,Cu-In合金膜仅有单峰,晶面间距约2.13A,CIS薄膜的几个主峰与PDF卡中的数据对应得好,并且(112)峰有择优取向,CIS样品的电学参数随着Cu/In比例和基片种类的不同而变化,而电阻从几个到几十个Ω/□,面载流子浓度达10^18/cm^2数量级,迁移率在0.1-3.0cm^2/V.s之间,并讨论了Cu/In比例对两种薄膜性质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In占总溅射面积的3%是Cu/In比例的转折点,此时,CIS薄膜的结构、PN导电类型都有明显变化,而且用扫描电镜形貌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用顶部籽晶法生长出尺寸为12 mm ×13 mm ×5 mm的Ba2B5O9Cl透明单晶.通过熔融前后的XRD分析,确定该化合物为非同成分熔融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Pnn2,晶胞参数为a=1.1576(2) nm,b=1.1619(2) nm,c=0.66874(13) nm,V=0.8994(3) nm3,Z=4.该晶体具有三维网状的结构,二阶倍频效应约为KDP的3.5倍,对该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及键价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4.
用热蒸发法于700℃在硅衬底上制备了纳米线、多针状、四脚针状结构的ZnO,研究了衬底与热源间的距离对ZnO形貌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ZnO的形貌,当衬底距热源20mm时,ZnO呈现四脚针状且具有很细的尖端,直径为50nm.X射线衍射(XRD),微区Raman图谱表明四脚针状ZnO是高纯的六角纤锌矿结构.另外,对ZnO不同形貌的生长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硅片为衬底,使用六水合硝酸锌(Zn(NO3)2·6H2O)、六水合硝酸铈(Ce(NO3)3·6H2O)以及六次甲基四胺(C6H12N4)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90℃下生长出表面修饰CeO2纳米颗粒的ZnO亚微米杆,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子能谱仪(EDX)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成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初始溶液浓度下长出的纳米结构有不同的形貌、结构和成分.通过对不同条件产物的形貌和结构的观察,发现在Ce(NO3)3·6H2O与Zn(NO3)2·6H2O的摩尔比例为1∶10时生长出的纳米颗粒浓密且均匀地附着在纳米杆的表面.这种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的复合结构在CO的选择性探测方面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CdS和ZnS粉末作为前驱物,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1100℃条件下,以金膜为催化剂在硅衬底上一步合成TZn1-xCdxs三元纳米线.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合成的Zn1—xCdxS晶体具有线状的微观形貌;X射线衍射(XRD)图谱显示产物是六方铅锌矿Zn0.2Cdo.8S;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给出了Zn和Cd和S的比例为0.1:0.7:1.产物Zn1-xCdxS纳米线的生长机理为气-液-固(VLS)机制,物相形成机制为替位式化合机制,即Zn离子取代CdS中Cd离子化合成三元物相.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 ZSM 5、Cu beta、Cu USY和Cu SAPO 34四种铜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并评价了各个催化剂的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 SCR)性能,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 TPR)、CO吸附红外(CO DRIFTS)、原位红外(In situ FTIR)等实验技术研究了不同Cu zeolite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NH3 SC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 ZSM 5和Cu beta在150 ℃时NO转化率可达到80%左右,表现出优异的低温活性,并且催化剂的温度窗口很宽,在170~400 ℃内都能够将NO完全转化.这很可能与这2种催化剂拥有较低的起始还原温度和较高的Cu+物种含量有关.原位红外研究表明,NH3先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Lewis酸位(Cu n+位)和Brnsted酸位上,进而参与SCR反应,且吸附在Lewis酸位上的NH3物种有更高的低温NH3SCR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集18名女性受试者在不同久坐时间下,颈夹肌和竖脊肌在最大用力收缩(MVC)过程中的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信号,分别考察其初始1.5 s的线性时频指标AEMG、MPF、非线性分析指标%DET的差异,以及全程MVC过程中MPF的变化趋势,以探讨久坐对脊椎肌肉活动水平和功能状态的影响.发现:在久坐前、久坐1.5 h、久坐3 h之后3种状态下,颈夹肌和竖脊肌在MVC的前1.5 s信号中,其时频信号AEMG、MPF及非线性信号%DET均无明显变化;在1 min脊椎持续MVC过程中,颈夹肌MPF均呈现线性递减趋势,且下降速率依次增大;竖脊肌MPF则呈现线性递增趋势,且上升速率依次减小.由此可得,久坐对于脊椎肌肉的最大收缩力量并无影响,但是对其维持最大收缩力量的能力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9.
潜在蒸散量是评价区域干湿状况和估算作物需水量的关键因子.本文以阿克苏地区6个国家级气象站点近60a的逐日气象资料为基础,应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点多年的潜在蒸散量(ET_0),分析其时空分布及演变趋势,并基于相关分析法研究各气候因子与ET_0的相关关系及对ET_0影响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研究区潜在蒸散量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潜在蒸散量的基本分布特征是南多北少,东、西部蒸散量较中、南部大;(2)近60a来研究区潜在蒸散量多年均值为1 049 mm,其中夏季潜在蒸散量最大,多年均值为457 mm,冬季最小为55 mm.潜在蒸散量年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减少趋势,年减少速率为14.81 mm/10a,四季中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夏季,速率为-5.85 mm/10a,冬季的减少幅度最小仅有-0.69 mm/10a.年和四季的潜在蒸散量在近20年又呈现增加的趋势;(3)经Mann-Kendall突变检验,1981年阿克苏地区整体ET_0发生突变,呈显著减少趋势;(4)阿克苏地区的ET_0与年均日照时数和年均风速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年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自动位移监测系统的主要构成、位移监测的原理和提高GPS观测精度的方法.并将GPS应用于某矿区高陡边坡的位移监测中。其包括监测系统、监测方式、监测步骤和监测结果,表明:采用GPS技术进行位移监测,具有精度高、不受气候条件约束及高度自动化等优点,能够为边坡可能出现失稳破坏的部位和变形破坏时同的预测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GPS的数据表明该边坡的变形速率为0.247~0.560mm/d,低于安全极限范围10.0~20.0mm/d,边坡处于稳定状态,通过GPS的数据分析确保了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电阻率测量研究了K原子在C60单晶中的扩散深度与时间的关系,得出温度为230℃时K原子在C60单晶中的扩散系数约为10-15m2s-1.由扩散系数估算出制备0.1mm厚K3C60单晶约需1452小时扩散时间,而1mm厚单晶约需16年,因而毫米级K3C60单晶几乎是不可能制成的,对K原子扩散通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要使样品中(尤其是表面附近)不形成K6C60相,扩散初期样品附近K蒸气的压强不宜超过1×10-6Torr,并应随时间的(-1/2)次方而减小.在这个工作基础上,对文献中一些矛盾的结果作了较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两广地区44个气象站夏季日最高气温资料,运用相关性分析、IDW插值等方法,研究了1960-2015年两广地区夏季高温热浪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56 a,两广地区高温日、高温热浪频次、强高温热浪频次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广东省增长率远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2)在空间上,高温日数南部少北部多,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危害高温日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强高温热浪频次自2省交界处向四周递减,且沿海地区较低,内陆较高.(3)在空间变化上,高温日变化率以增加趋势为主,且自桂平-罗定-广宁-罗宁-广州-增城-连平一带向四周递减;危害高温日变化率自罗定-高要-广宁-八步-连州一带向四周递减;广东省高温热浪变化率增加趋势更为明显;强高温热浪变化率由罗定-广宁-连州一线向四周递增.(4)两广高温热浪事件与西藏高原指数、印缅槽强度指数相关性较强,高温热浪事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广东省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CFRP板平板锚具的锚固机理, 建立了该锚具的承载力理论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预测CFRP板平板锚具的临界锚固长度. 通过试验获得了模型所需的锚固界面剪应力与压应力的关系式. 该模型研究了锚固区界面剪应力的纵向折减及横向压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 并通过试验测得了界面剪应力的纵向折减系数. 利用上述模型就平板锚具设计参数对锚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界面剪应力折减率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大而增大, 横向压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随着锚固宽度的增大而增大, 增大界面压应力和夹板厚度能有效提高横向压应力分布的均匀度; 临界锚固长度随夹板厚度的增大而减小, 且当夹板达到合适厚度后继续增大, 对临界锚固长度的影响逐渐变小; 随着界面压应力的增大, 界面剪应力增大, 临界锚固长度减小; 对于工程常用CFRP板尺寸100mm×2.0mm, 当界面压应力取100MPa, 平板锚具夹板厚度取32mm时, 所需的临界锚固长度为296mm, 对应的锚具设计承载力为480kN, 理论上能使CFRP板抗拉强度获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太空莲根状茎离体繁殖初代培养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空莲3号根状茎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培养基状态、取材部位和取材时间对其初代培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下层为MS+0.5mg·L-1NAA(单位下同)+0.5GA3+1.56-BA+30.0Vc+0.1%活性碳的固体培养基,上层为3-4mm厚的MS+0.5NAA+0.5GA3+1.56-BA+30.0Vc的液体培养基;(2)顶芽培养明显优于侧芽,侧芽培养多为无效;(3)取材时间在10月-12月外植体处于休眠前期为佳,污染率低,诱导率高。  相似文献   

15.
邻二甲苯氨氧化制备邻苯二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邻二甲苯氨氧化制备重要的化工原料邻苯二腈进行了研究 ,评比、筛选到高效的 o- 116号催化剂 .考察了反应温度、空气比、氨气比和空间速度对邻二甲苯转化率、邻苯二腈的摩尔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研究了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对反应产物的组份及含量的影响 .在合适的条件下 ,转化率为 96 .8% ,邻苯二腈的摩尔产率为75 .2 % ,选择性 77.7% ,产物中邻苯二甲酰亚胺含量小于 5 % ,单腈含量少于 0 .5 % .产品中的少量亚胺可以用碱液洗去 ,邻苯二腈为白色针状晶体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得到证实 .  相似文献   

16.
利用RT-PCR技术和RACE方法克隆得到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Gaertn)PLD基因cDNA的全长,并对该cDNA序列、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进化树、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无序化特性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扁穗冰草PLD基因具有2967个核苷酸,含有PLD所特有的HKD基序和C2结构域,属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显示两个HKD基序靠近形成具功能的活性位点,蛋白质无序化分析发现无序化区域较少;进化树分析表明与蒙古冰草亲缘关系最近,与草莓亲缘关系最远.为研究扁穗冰草PLD在干旱胁迫信号转导及应答过程的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秦岭南北地区1960―2017年4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雨资料,根据章文波提出的日降雨侵蚀力模型估算降雨侵蚀力,并采用气候倾向率、反距离权重插值及Mann-Menda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秦岭南北地区近58 a年均降雨侵蚀力与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1) 1960―2017年秦岭南北地区年均降雨侵蚀力与不同雨量产生的降雨侵蚀力均呈由南向北递减的特征。(2)近58 a,秦岭南北地区年均降雨侵蚀力、大雨与暴雨侵蚀力年际变化呈增长趋势,未通过突变检测;中雨侵蚀力呈减弱趋势,在1972年发生突变且在2007年后达到显著;其中秦岭以北年均降雨侵蚀力、中雨侵蚀力、暴雨侵蚀力均呈下降趋势,且年际波动程度较大,秦岭以南年均降雨侵蚀力及大雨、暴雨侵蚀力均呈上升趋势。(3)秦岭南北地区年均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显著,明显增长区集中于汉中盆地与巴巫谷地,减少区集中于西部嘉陵江、秦岭以北汾河入黄河交界、汉水流域两湖平原;且不同量级侵蚀力呈增长趋势的面积大小依次为大雨侵蚀力>暴雨侵蚀力>中雨侵蚀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究镁合金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 旨在为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选取一例青年健康志愿者的下肢CT数据建立股骨三维模型, 在Mimics插件3-matic中建立股骨网格并赋予网格材料属性, 利用Solidworks 17.0软件建立空心螺钉模型, 将上述2个三维模型导入Workbench 2020软件中, 分别赋予空心螺钉镁合金、钛合金材料属性, 进行对比分析, 记录股骨及空心螺钉的峰值、应力分布值和股骨位移. 结果表明, 钛合金螺钉内固定模型最大应力为357.27MPa, 最大位移为0.034mm; 镁合金螺钉内固定模型最大应力为311.27MPa, 最大位移为0.034mm; 2组不同材料的空心钉结果数值差异不大. 研究表明镁合金空心螺钉和传统钛合金空心螺钉力学性能相似, 且镁合金更加亲和人体, 在临床方面可以镁合金空心螺钉代替钛合金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秦岭南北地区1960―2017年4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雨资料,根据章文波提出的日降雨侵蚀力模型估算降雨侵蚀力,并采用气候倾向率、反距离权重插值及Mann-Menda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秦岭南北地区近58 a年均降雨侵蚀力与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1) 1960―2017年秦岭南北地区年均降雨侵蚀力与不同雨量产生的降雨侵蚀力均呈由南向北递减的特征。(2)近58 a,秦岭南北地区年均降雨侵蚀力、大雨与暴雨侵蚀力年际变化呈增长趋势,未通过突变检测;中雨侵蚀力呈减弱趋势,在1972年发生突变且在2007年后达到显著;其中秦岭以北年均降雨侵蚀力、中雨侵蚀力、暴雨侵蚀力均呈下降趋势,且年际波动程度较大,秦岭以南年均降雨侵蚀力及大雨、暴雨侵蚀力均呈上升趋势。(3)秦岭南北地区年均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显著,明显增长区集中于汉中盆地与巴巫谷地,减少区集中于西部嘉陵江、秦岭以北汾河入黄河交界、汉水流域两湖平原;且不同量级侵蚀力呈增长趋势的面积大小依次为大雨侵蚀力>暴雨侵蚀力>中雨侵蚀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