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出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镍氢蓄电池材料用氧化锆布膜中硅含量的测定.通过进行分析线、光谱通带宽度、燃烧器高度、灯电流、共存离子的影响等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分析周期短等优点.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标准加入回收率均为98.3%-100.9%(n=6)范围内.可以作为检测镍氢蓄电池材料用氧化锆布膜中硅含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
提出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镉镍电池材料铜银合金中铁含量.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干扰少,重现性好.铁含量在0.1~30.0mg/L范围内与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测试铁含量为6.26mg/L(测定次数n=10)时,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标准回收率在97.0%-99.0%(n=6)范围内,适用于镉镍电池材料铜银合金中铁含量的质量控制分析和样品系统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运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银锌电池三醋酸纤维素膜中铜铁含量,并对测定条件和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该测定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干扰少,选择性和重现性好等优点.测定样品铜铁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标准加入回收率均在97.3%-98.8%范围内.完全适用于银锌电池三醋酸纤维素膜中铜铁含量的控制和样品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4.
运用了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羰基镍粉钼含量的测定。介绍了钼最佳测定条件及呈良好线性范围的浓度,同时对样品消化处理条件及在测定中样品的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回收率均在97.0%~102.0%(n=6)之间.达到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运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电化学浸渍液中的钴含量。通过试验确定了共振线、燃烧器高度、灯电流、酸性介质、火焰等实验条件。用该方法对样品中钴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n=6),加标回收率为97.3%~98.8%。该方法适用于电化学浸渍液中钴含量的控制分析和样品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6.
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羰基镍粉中的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羰基镍粉中的钙.对方法的火焰条件、酸介质、灯电流与燃烧器高度等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对样品钙含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加标回收率为97.0%~99.0%(n=6).该方法满足实验室的仪器分析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了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锈钢材料中钛.介绍钛的最佳测定条件以及线性范围的浓度.在样品测定中对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实验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干扰小、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分析周期短等优点.测定样品钛1.0~60.0mg/L时,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标准加入回收率均为97.00-100.0%(n=6)之间.该方法用于不锈钢材料中钛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银锌电池材料用无甘油玻璃纸中铜、铁含量。介绍铜铁最佳测定条件及呈良好线性关系的浓度范围,并对样品消化处理条件及在样品测定中的干扰因素进行了考察。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10),加标回收率为98.0%~98.5%。该法适合生产现场控制分析和样品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膨胀合金中硅.建立了硅的最佳测定条件,并在样品测定中对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分析周期短等优点.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标准加入回收率均为97.0%~99.0%(n=6)范围内.可以作为检测膨胀合金中硅含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铅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依次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消解土壤样品后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铅含量的过程,从标准溶液、样品称量、消解、定容、校正曲线和分析仪器等方面分析误差来源,计算求得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4.6%,扩展不确定度为9.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铜冶炼渣化学组成和性质的研究,确定了测定镍的实验方法。铜冶炼渣中二氧化硅含量在20%~40%,硫含量10%~20%,样品的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必然影响镍的测定结果,因此需在样品分解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氟化氢铵、溴使二氧化硅生成四氟化硅、硫生成硫化氢挥发除去,溶液中其余共存元素主要有铜、银、铁、锌等元素不干扰测定结果,在硝酸(5%)介质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的含量,测定范围为0.01%~1%,加标回收率在99.5%~100.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0.61%~1.18%,检出限为0.004μg/mL,方法快速,简捷,能够满足日常生产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次称样、熔样,盐酸酸化后蒸至湿盐状,聚乙二醇聚合后过滤,形成残渣和滤下液。残渣用于以比色法测定硅含量,滤下液则用来分别测定铝(分光光度法)和磷(比色法)。该样品处理方式简化了分析步骤,降低了分析成本,硅、铝、磷的加标回收率在98.9%~103%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8%~4.52%(n=6),标准样品的测定值与证书值一致。该方法可满足日常分析要求,特别适用于中小型实验室对硅铁样品质量的监控。  相似文献   

13.
采用HCl-HNO 3溶解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直接测定二次电池废料中含量低于20%的锂、镍、钴和锰的含量。选用元素最佳分析谱线和仪器合适的工作条件测定实际样品,实验结果表明共存元素对测定结果基本没有影响。相对标准偏差(n=11,RSD<2%)。通过不同方法的测试结果对比,同一样品的不同测定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方法操作快速简便,分析结果准确,能够满足二次电池废料中20%以下的锂、镍、钴和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钴块中氢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石英坩埚加载样品,热抽取法进行测定。不加任何助熔剂,分析功率为100%,匹配的分析时间为110 s,比较水平设定为0.1%。在选定的参数下,样品能在完全熔融状态下释放出全部氢。方法加标回收率为80%~11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n=6),检出限为0.5μg/g。热抽取法的精密度优于熔融法的精密度,满足微量气体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对高速动车用某新型铝合金中镉元素进行分析。用HCl–HNO3溶解样品,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析谱线和基体匹配的方法消除干扰,建立了最佳工作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0.012 mg/L,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5%(n=10),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6.6%~100.5%。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适合于铝合金中镉元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方法。以硝酸-过氧化氢作为消解体系,样品经微波消解后以5%硝酸定容,测定。对仪器条件进行了优化,铝的分析谱线为396.153 nm,射频功率为1 150 W,雾化气流量为0.5 L/min。铝的质量浓度(X)在0.5~10 mg/L范围内与谱线强度(Y)线性良好,工作曲线方程为Y=1 743.2X+58.0,线性相关系数r=0.999 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6),加标回收率为92.8%~107.0%。用该方法与标准方法对面食样品进行测定,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一致。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仿真饰品中镍释放量的方法.等离子体流量为15.0 L/min,观察高度为10mm,镍的分析线为231.604 nm.镍含量在0~5 mg/L范围内与仪器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9.2.0 mg/L镍标准溶液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n=6),方法的检出限为8μg/L.用该方法对参考样品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在参考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免疫亲和层析柱吸附食品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以荧光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样品用甲醇-水溶液(体积比为7:3)混合,均质器高速搅拌提取,经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后,通过Lachrom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甲醇一水溶液(体积比为45:55)作为流动相,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60nm、发射波长为420nm,外标法定量。黄曲霉毒素B,的质量浓度在1~20n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0.1gg/kg。在3个添加水平下,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88.5%~97.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n=6)。该方法操作简单、定量准确,可用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的定量定性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