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立体几何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是运用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将未知问题转化为熟知问题,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转化,可以说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例说转化     
易斌 《数学通讯》2000,(7):30-31
转化思想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思想 ,它是解决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复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问题的重要方法 .控制好“转化方向”是运用转化思想的关键 ,本文略举数例 ,用以说明转化的方法 .1 “恒成立”问题常向“最值”问题转化例 1  ( 1 99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一试第三题 )当x∈ [0 ,1 ]时 ,不等式x2 cosθ x(x - 1 ) ( 1 -x) 2 ·sinθ >0恒成立 ,求θ的取值范围 .分析 注意到不等式左端是x的二次代数式 ,可通过构造函数求解 .解 ∵x2 ( 1 cosθ sinθ) - ( 1 2sinθ)x sinθ>0在x∈ …  相似文献   

3.
数学转化思想是“把问题元素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化的能力”.就解题的本质而言,解题既意味着转化,既把生疏问题转化为熟习问题,把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把一般问题转化为特殊问题,把高次问题转化为底次问题;把未知条件转化为已知条件,把一个综合问题转化为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解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构造法就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思想方法。在立体几何中,常表现为根据题目的特征,精心构造一个相应的“模型”,把陌生问题转化为熟知问题,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正方体是最特殊的四棱柱,它的六个面都是全等的正方形,线线、线面、面面之间都有垂直线或平行关系,这便提供了多姿的化繁为简的条件,以它为“模型”是最妙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5.
崔俊富 《数学通讯》2001,(11):15-17
许多数学问题的解决在于“转化”,“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要思想之一.由于学生在转化问题的过程中,对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控制重视不够或方法不当,导致解题失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这一问题,在注重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的同时,让学生重视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控制.本文对此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或者相对复杂的问题,此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领会这些问题的实质,把握问题的特征,从而找到具有“普适”意义的“通法”来解决问题.“转化”恰恰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维策略,也是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什么是“转化”方法?布卢姆曾经说过:转化方法是“把问题元素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化的能力”.就具体的数学问题解决来说,就是要把问题通过转化,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数学问题的求解过程,实际上是问题的转化过程,条件由“隐”转化为“显”,结论由“暗”转化为“明”,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也是求解数学问题的真实写照.本文所说的“改变”并非是这里的转化;而是将“此问题”改变为“彼问题”或是“此条件”改变为“彼条件”,这样一来,所求到的结论就可能是错误的.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张忠 《中学生数学》2010,(2):42-43,41
函数的应用问题主要是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就是“数学建模”,它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的重要方法.在建模时常会因出现“忽视从实际出发”、“理解不全面”、“与事实不符”等几种解题误区,下面就函数应用问题中的这几个误区进行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函数在给定区间上单调”问题是中学数学中学习导数后的一类常见问题,它涉及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及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的应用,因而在高考中屡见不鲜.本文从一道典型题出发,总结这一类问题及其变式题的转化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最值问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通常与轴对称、勾股定理、相似等相结合,考查整体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等数学思想.本文中通过对常见的形如“PA+kPB”型线段和、差最值问题的规律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如何进行转化、化繁为简,探究解决最值问题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笔者对2019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题第12题进行了研究,发现试题“题面”上是考查学生的函数知识,但却需要转化为解析几何的相关知识加以求解,考查了学生的合理转化意识和数学运算能力,同时考验学生沉着冷静应试的考场心理素质.试题强调对学生的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运算等素养的考查,突出了运用平面解析几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重要性,体现了“数形结合”、“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方式,借助某种函数性质、图像、公式或已知条件将问题通过变换加以转化,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思想.转化是将数学命题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变换过程,化归是把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堪称数学思想的精髓,它渗透到了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和解题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转化有等价转化与不等价转化.等价转化后的新问题与原问题实质是一样的,不等价转化则部分改变了原对象的实质,需对所得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13.
吴菊芬 《数学之友》2023,(15):67-70
从2011版课标延续到2022版课标,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共同提出的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运动型试题所考查的知识与能力恰能很好地体现课改精神.运动变换类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有些棘手的动态问题如果利用“相对运动”思想,就能巧妙地将问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数学模型,使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4.
在解决数学问题中人们力求完美,可是在许多数学问题中免不了要分类讨论,当遇到繁琐的分类令我们头痛时,可尝试另辟途径将问题转化以避开繁琐分类呢.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谢才兴 《中学生数学》2010,(5):13-14,24
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特别是客观题,如果在解答过程中感到“进”有困难或运算量过大、无路可“进”时,不妨从一般性问题退到特殊性的问题上来,将问题转化或构造满足题设条件的特殊情况,进行归纳推理,或否定其它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人口,这时就可以考虑特例分析法.  相似文献   

16.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除了学习一些规则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公式外,重点是两种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和两个度量性质(夹角和距离).在位置关系和度量性质的学习中,树立“转化”的思想方法,即在一定条件下将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较熟悉的、简单的、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仇辉 《数学之友》2013,(12):60-61
匈牙利著名数学家P.路莎曾指出:“数学家的思维过程是很典型的,他们往往不是对问题进行正面的进攻,而是不断地将它变形,直至把它转化为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位数学家所说的不断将它变形直至把它转化为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化归.化归是指将待研究的问题进行转化,通过解决转化后的问题去解决原问题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三角在几何、物理、测量、航海、天文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上述有关的一些应用题,我们经常把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然后运用三角的知识和方法,将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9.
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在研究问题时,我们通常是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正多边形与圆的计算中,正多边形的边长、半径、边心距和中心角的有关计算问题,一般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下面略举几例解析如下,谈谈正多边形与圆中的转化思想,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1 教材分析1.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教学内容“诱导公式(二)、(三)”是人教版《高中代数》上册第二章§2.6节内容.它既是学生已学习过的三角函数定义、诱导公式(一)等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又是推导诱导公式(四)、(五)的理论依据.是本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节及全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纽带.求三角函数值是三角函数中的重要内容.诱导公式是求三角函数值的基本方法.诱导公式的重要作用是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0°~90°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和归纳转化思想方法,反映了从特殊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