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最大校正QT间期(QTcmax)、QT离散度(QTd)和QTc离散度(QTcd)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回顾性分析了47例AMI患者(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14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33例)发病3d内的心电图,并以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两组AMI患者的QTcmax、QTd和QTc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而恶性心律失常组的上述指标比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显著增大(P<005~0.001)。提示QTcmax延长和QTd、QTcd增大与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测定上述指标对AMI近期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3.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最大校正QT间期(QTc max)、QT离散度(QTd)和QTc离散度(QTod)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回顾性分析了47例AMI患者(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14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33例)发病3d内的心电图,并以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两组AMI患者的QTc max、QTd和QTc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而恶性心律失常组的上述指标比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及累及血管支数的关系,并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美托洛尔治疗后QTd的变化.方法:选择19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且心电图资料完整者,据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49例和冠心病组143例;冠心病组依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  相似文献   

5.
QT离散度作为一种无创伤性室性心律失常检查方法已受到临床上的重视,手工方法测量QT间期存在很大差异,不同测量者之间差异可达30%.若能设计一个精确的计算机测量算法,将会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设计一种计算机自动测定QT离散度的算法,避免人为误差,为临床提供重复性好、测量准确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及美托洛尔对其影响.方法 7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美托洛尔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期和缺血缓解期的QT d和心率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 cd)的变化.结果 A组美托洛尔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心肌缺血期的QT min显著延长(385ms±39.2 ms对345 ms±31.4 ms,P<0.01),QT d,QT cd显著缩短(5 ms±18.7 ms对92.1 ms±29.2 ms,59.2ms±19.6ms对102.2ms±35.9ms,P<0.01).心肌缺血期与缺血缓解期比较,QTmin,QTd,QT cd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心肌缺血期QTmin显著延长(385ms±39.2ms对348ms±30.8ms,P<0.01),QT d,QT cd显著缩短(分别为57.5 ms±18.7 ms对89.6 ms±27.2 ms,59.2 ms±19.6 ms对101.6 ms±31.5 ms,P<0.01).在B组中,心肌缺血期和缺血缓解期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的QT min均显著缩短(P<0.05),QT d,QT cd均显著延长(P<0.01).结论 CAD患者急性心肌缺血期可引起QT d和QT cd的增大,应用美托洛尔治疗,通过显著延长这些患者的QTmin,缩小心肌复极化离散的程度,使心肌复极化趋向同步,这有利于防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采用平行随机单盲观察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给予生脉注射液(20例)和硝酸制剂治疗(20例)20天,计算治疗前后QTd和QTcd(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显著降低QTd和QTcd.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的关系及阿替洛尔对其影响.方法 102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划分为左室肥厚组68例,无左室肥厚组34例,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QTd,QTlcd测定.随机选出50例行常规降压治疗,另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洛尔,血压降至理想水平4周后复测QTd,QTlcd.结果 1)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QTd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及健康者;2)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程度与QT离散度呈正相关;3)阿替洛尔治疗后QT离散度明显缩小;4)阿替洛尔治疗4周后心肌肥厚无明显逆转.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增加有关;阿替洛尔可明显缩短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QT离散度,而减少心脏病事件发生率,长期应用可能因逆转左室肥厚而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实验动物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及再灌注前后不同时间点QT离散度 (QTdispersion ,QTd)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实验家兔随机分为AMI无再灌注组、AMI再灌注组及假手术对照组。观察各组在AMI前后、再灌注前后不同时点QTd的动态变化及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 :AMI发生后 ,QTd立即较前显著增大 (P <0 .0 1) ;再灌注后 5min ,QTd再次异常增大(P <0 .0 5 ) ,并随即开始减小 ,至 90min左右减小至最低水平 ;而无再灌注组QTd则无明显的再次增大、减小之波动 ;3例再灌注后 3~ 15min出现频发室性早搏。结论 :AMI及再灌注前后QTd的动态变化有可能成为早期判断AMI发生及成功再灌注的又一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与QT离散度(QTd)的干预作用。方法:对36例EH伴有LVH患者给予口服苯那普利10mg/日,1次/日(qd);服药4周时若患者BP≥160/100mmHg,则苯那普利剂量增加至20mgqd,总疗程26周。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参数,并计算出左室重量指数(LVMI);用ECG计算出QTd、校正的QTd(QTcd)。结果:(1)治疗后的LVMI、QTd和QTcd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2)治疗前的QTd、QTcd分别与治疗前的LVMI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1及r=0.77,P<0.01),治疗后的QTd和QTcd的降低程度分别与LVMI降低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77,P<0.01及r=0.75,P<0.01)。结论:苯那普利能有效地逆转EH患者LVH,降低QTd、QTcd;QTd与QTcd可作为LVH逆转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合并高血压病的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方法: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病史分为高血压组(HT组)和非高血压组(NHT组),对比分析两组的重要临床事件。结果:两组病人基础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梗死部位相似。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梗塞扩展在HT组略多(P>0.05)。HT组发生左室重构,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心梗后心绞痛和死亡明显多于NHT组(P<0.05)。结论:伴高血压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对住院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48例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的AMI病人与76例于心梗入院15天后行超声心动图的AMI病人,比较两组病人射血分数(EF)值及三个月的死亡率;依心梗后EF值35%为界限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结果依入院天数分组病人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三个月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EF%值分组,两组间三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AMI病人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有利于改善其预后、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治疗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对12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溶栓、抗凝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置人支架术等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结果:治愈96例,好转23例,死亡9例.结论: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明显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和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不同他汀类药物后对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6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其中78例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作为甲组,其他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作为乙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和hs-CRP变化情况.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相关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甲组hs-CRP,TC,LDL-C水平均明显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FMD,LVEF,IMT和HDL-C水平在接受治疗前后与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给药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提高,甲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比较,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改善方面效果相近,而在降脂和减轻炎性反应效果方面前者更佳,不良心血管事件更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Rho激酶抑制剂,测查其血清炎症因子IL-6,TNF-a,NO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观察Rho激酶抑制剂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同期收治的未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硝酸甘油、硫酸氢氯吡格雷、辛伐他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法舒地尔30 mg,2次/d,10 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TNF-a,NO浓度变化.结果加用法舒地尔的治疗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TNF-a浓度下降,NO浓度增高,均比常规组明显,且患者心功能检测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更有效地保护心肌细胞,降低炎症因子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对改善患者心功能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K和CK-MB峰值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4例12 h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缺血后处理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再灌注治疗,缺血后处理组采用再灌注30 s/再缺血30 s,交替3次后再持续灌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化介入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治疗血管再通时间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15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并完成6个月随访的STEMI的患者,按照优化介入流程启动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者靶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比较两组患者Dt B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入院和PCI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值及术后6个月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靶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LVEF相似,但在PCI术后6个月随访时左室射血分数变化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病种质量管理可缩短STEMI患者急诊PCI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改善术后6个月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