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2-(5-溴-2-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简称5-Br-TAMB)与钴(Ⅲ)显色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乙醇介质中.pH=3.7~5.4范围内,5-Br-TAMB与钴(Ⅲ)形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络合比为Co(3+):5-Br-TAMB=1∶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84)=1.09×105L·mol(-1)·cm(-1),钴浓度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VB(12)、含钴分子筛中钴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下列对称函数的不等式:(i)若xi>0,i=1,…,n,则当0<t<1时,(ii)若xi>0,i=1,…,n,则当t>0时,t<0,xi<1/|t|,i=1,…,n时,不等号反向.作为应用,文中还给出了四个三角函数的不等式.  相似文献   

3.
利用平均场近似的方法证明了一维紧邻M-V模型的相变域为δ∈(1/1+e^-2,1);二维情形的相变域是δ∈(1/1+e^-4/3,1);三维情形的相变域是δ∈(1/1+e^16/15,1)等等。并由此提出猜测:当维数d充分大时:δ∈(1/2,1)时模型发生相变。  相似文献   

4.
使用Ba2+作为模板离子,将1,5-二(邻氨基苯氧基)-3-氧杂戊烷(3)分别与4-取代的2,6-二甲酰基苯酚(1a~1c)反应,获得高收率的Schif碱大环配合物(4a~4c),再经NaBH4还原解络,得到氮杂大环自由配体(L1~L3).本文研究和改进了4-取代的2,6-二甲酰基苯酚(1a~1c)的合成方法,由4-取代的2,6-二羟甲基苯酚经活性MnO2一步氧化,即可获得较好收率的产物(1a~1c).所有Schif碱大环配合物和氮杂大环自由配体均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等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相似文献   

5.
标题化合物二乙胺合三(5-甲基-2-苯并噻唑基)硼烷(C28H29BN4S3(Mr=527.57)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0.397(8)nm,b=1.1742(6)nm,c=1.3100(2)nm,α=104.29(2)°,β=92.99(3)°,γ=98.58(5)°,V=1.3790nm3,Z=2,Dc=1.270g/cm3,μ(MoKα)=2.804cm-1.结构的偏离因子R=0.0648,Rw=0.0737.结构测定表明,甲基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导致硼碳键键长的平均化,预示杂环对硼原子的π-电子反馈与胺基氮原子对硼原子的反馈有彼消此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证明了当γ≥β≥3,γ≠β+1时,K4-同胚图K4(3,1,r,1,β,1)是色唯一的,同时也证明了K4(3,1,2,1,2,1)是色唯一的。  相似文献   

7.
当(u,ω)∈C时,我们证明了分布不等式ω(x∈R^n,Muf(x)〉Bf^#u(x)+λ)≤εω(x∈R^n,Muf(x)〉λ),(ε,λ〉0),其中B〉0与ε有关,f^#4,Muf分别是f关于测度udx的Sharp函和极大函数。  相似文献   

8.
以氢氧化钠为缩合剂,2,2′-二(邻-羟基苯氧基)丙烷(Ⅰa)分别与N-对甲苯基二乙醇胺二对甲苯磺酸酯(Ⅱa),N-对甲苯磺酰基二乙醇胺二对甲苯磺酸酯(Ⅱb)反应生成二苯型[16]环系氮杂冠醚化合物(1~2).2在过量苯酚存在下,用40%氢溴酸去对甲苯磺酰基得到相应的亚胺型氮杂冠醚(3).2,2′-二(邻-羟基苯氧基)乙醚(Ⅰb)分别与(Ⅱa)及N-苯基二乙醇胺二对甲苯磺酸酯(Ⅱc)缩合得到二苯型[18]环系氮杂冠醚化合物(4~5).以上5种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皆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在弱酸性介质中,Co(Ⅱ)与T(4MO3SP)P的显色反应.当溶液pH为4.15时,显色剂和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分别在440.0nm和427.0nm.显色反应完全后,经酸化,pH为2.65,配合物不分解,最大吸收峰不位移.实验证明,钴以二价态参与反应.Co(Ⅱ)与T(4MO3SP)P的配位比为1∶1,Co(Ⅱ)含量在0~3.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ε=1.95×105L·mol-1·cm-1,回归方程y=0.009933+0.1222x,相关系数r=0.9991.实验测定VB12针剂中Co(Ⅱ)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证明了下面的结论:1.若R是有单位元1的环,则Mn(R)作为环与R-模可由两个元生成;2.设F是域,Mn(F)作为F-代数可由两个元生成,且Mn(F)的任意非中心元皆可作为极小生成集中的一员;3.设F是特征为零的域,则Mn(F)的上三角矩阵子代数可由两个元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