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薄层色谱法分离菠菜叶片中的色素,并对其胡萝卜素的鉴别和含量测定.以硅胶G作为吸附剂,石油醚/乙醇/丙酮=3/2/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为提取剂,石油醚/丙酮=2/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为展开剂为最佳条件,提取和分离菠菜色素.菠菜中的胡萝卜素用薄层扫描仪在波长464.5nm条件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胡萝卜素在0.03~0.21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加标回收率为95.25%~96.44%,相对标准偏差为0.59%.该方法的重复性、稳定性均满足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用改性薄层色谱板研究了二茂镱、镝邻位取代苯甲酸衍生物的色谱行为,发现R_t值随芳环邻位取代基R的给电子能力递增而递降。初步从理论上探讨了R_t值与紫外光谱R带λ_(max)值随R基团呈相反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番茄红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样品经正己烷萃取和高速离心除去蛋白质后在低温蒸发浓缩,最终用正己烷定容为10 mL,取10μL试液进样作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所用固定相为Shimpack VP-ODS色谱柱,用乙腈与四氢呋喃混合液(体积比55:45)及单纯乙腈作流动相先后进行梯度淋洗.在471nm波长处作吸光光度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5.00 mg·L-1番茄红素.按此方法测定了632份健康人血清中蕃茄红素的含量,在0.06~2.94 mg·L-1范围内,中位值为o.45 mg·L-1.对方法的回收率及精密度做了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4.4%~9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值(n=6)为7.6%.  相似文献   

4.
在pH 9.3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铽(Ⅲ)能与依诺沙星、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形成荧光配合物(λex=330 nm、λem=545 nm),SDS的存在能增强配合物的荧光强度。研究发现,在该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雷公藤红素溶液后,铽(Ⅲ)与依诺沙星络合物的激发、发射峰位置不变,但其荧光强度呈规律性下降。据此,建立了简单、快速、灵敏地测定雷公藤红素的荧光分析方法。雷公藤红素的浓度在5.2×10-6~8.4×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4.1×10-8 mol/L。  相似文献   

5.
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离和测定益脑宁痫片中苯巴比妥的含量。样品用氯仿-异丙醇-25%氨水溶液(45:45:10)为展开剂在硅胶GF_(254)板上展开后,将在紫外灯(λ=254nm)下显示分离的被测组分刮下,溶于0.1mol/L NaOH溶液中,在λ=255±1nm处测其吸收度,求得苯巴比妥含量。  相似文献   

6.
在合成的脂肪酸型和焦磷酸型异丙氧基钛酸醋偶联剂混和物中,钛酸酯含量的测定文献上未见有报道。本文介绍三种测定钛酸酯含量的方法,薄层色谱法(包括外标法和面积归一化法),重量法和电位滴定求酸值法。文中列出各种方法通用算式和范围,并对各种方法略加比较。 (一)仪器及操作 1.薄层色谱:常规制板,板原1mm,浙江黄岩薄层分析用硅胶G。展开剂:环已烷:甲苯=1:1和甲苯:丙酮=1:1。外标法:用溴甲酚绿显色。归一化法在碘蒸汽中显色。组份Ⅰ(Rf值在两种展开剂中分别在0.63和0.98)为脂肪酸异丙酯,组份Ⅱ(Rf值在0.07和0.66)为脂肪酸,组份Ⅲ(Rf值均在0)为钛酸  相似文献   

7.
以邻氨基酚( o-AP)为功能单体,桑色素为模板分子,基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在金电极表面电聚合制备具有特异性识别孔穴的桑色素分子印迹传感器膜。采用循环伏安法( CV)、差分脉冲伏安法( DPV)等研究了分子印迹膜的性能和分子印迹效应。探索了聚合膜配比及聚合扫描圈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洗脱时间和印迹时间。比较了此传感器对其结构相似物的选择性响应,发现其对桑色素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此传感器对桑色素浓度定量测定范围为0.05~1.70μmol/L,线性方程为I(μA)=1.0800lgc(mol/L)+9.3599, R=0.9934,检出限为0.01μmol/L。用此传感器测定黑茶样品中桑色素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104.0%~108.0%。  相似文献   

8.
利用种子生长法合成金纳米粒子(AuNPs),提出了以AuNPs为共振光散射(RLS)探针测定桑色素和杨梅苷含量的方法。通过静电引力,AuNPs可与桑色素或者杨梅苷结合,形成二元复合物,使RLS强度增强。桑色素/杨梅苷-AuNPs体系的RLS强度增加值ΔIRLS与桑色素/杨梅苷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0.40~10.0,0.10~10.0μmol·L~(-1),检出限(3S/N)分别为2.98,1.39μg·L~(-1)。应用该方法测定了合成样品中的桑色素和杨梅苷的含量,加标回收率在97.2%~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0.7%~2.5%之间。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卫矛科植物韧皮部雷公藤红素的方法。样品用索氏提取法,以氯仿为提取剂于75℃提取。提取液以Kromasa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为分离柱,以乙腈和0.005 mol.L-1磷酸溶液以体积比80比20混合的溶液为流动相,在425 nm波长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雷公藤红素的质量浓度在0.021 32~0.106 6 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7.2%。方法用于18种卫矛科植物韧皮部中雷公藤红素含量的测定,腺蕚南蛇藤中雷公藤红素含量最高为1.41%。  相似文献   

10.
痫愈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定了痫愈胶囊(天麻、僵蚕、黄芪、党参)的质量标准。用显微鉴别法鉴别僵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芪、党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素含量。天麻素含量在0.1036~2.07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80%,相对标准偏差为0.94%(n=5)。鉴别方法、定量方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铋(Ⅲ)-桑色素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25 mol/L HCl底液中,用单扫极谱法得到了灵敏的铋(Ⅱ)-桑色素络合吸附波,其检测下限达5.0×10~(-9)mol/L。用其测定了锰盐中的痕量铋。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铋(Ⅱ):桑色素=1:1,条件稳定常数1gμ=5.0。电极反应为吸附络合物中Bi(Ⅱ)还原为Bi(Hg)。测得电极反应转移系数α=0.42,表面电化学反应的标准速率常数k_s=12.7s~(-1)。  相似文献   

12.
细胞色素C的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色素C(Cyt. C)在电极界面上的电子传递十分缓慢,只有在适当的电子迁移中介体(Mediator)或促进剂(Promoter)参与下才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反应,本文报道了以4,4′-二硫基联吡啶(PySSPy)作电极反应促进剂,用薄层光谱电化学技术研究细胞色素C在金微网栅薄层透光电极界面上的电化学过程,测定了电极反应的热力学参数E~(o′)及n,并与循环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胶束薄层色谱法测定体液中诺氟沙星(norfloxacin)和氟罗沙星(fleroxacin)含量的方法 ;以聚酰胺层析板为固定相 ,使用0.01mol/L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水溶液作为展开剂 ,并将EDTA溶液加入到展开剂中避免了氟哌酸 -金属离子络合物的生成 ,改善了分离条件 ;在此条件下 ,分离后的NFLX和FLX其Rf值分别为0.62和0.80 ;试样斑点经薄层色谱扫描仪用荧光法扫描定量 ,激发波长为278nm(NFLX)和285nm(FLX) ;两个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90ng/斑点 (NFLX)和0~80ng/斑点 (FLX) ;回归方程为c=4.96×10-3 A -2.94(NFLX)和c=2.98×10-3 A-3.54(FLX) ,相关系数均在0.998以上 ;在血样和尿样中回收率为98%~102% ,RSD<5.2%。  相似文献   

14.
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硅胶G铝箔板上,以V(氯仿):V(丙酮):V(甲酸)=8:1:0.2的溶液为展开剂,狭缝尺寸为3mm×0.45mm,检测波长为335nm,采用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在21.6~108.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664.701+12.666X,R=0.9969,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为358.89μg/g.  相似文献   

15.
建立槐枝的薄层色谱(TLC)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中芦丁含量的方法。样品中加入石油醚(30~60℃)脱色,然后用甲醇超声提取,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体积比为8∶1∶1∶1)为展开剂,建立槐枝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选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分离柱,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溶液(体积比为32∶68),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6℃,采用HPLC法测定芦丁含量,检测波长为257 nm。芦丁的质量在45.3~226.5 n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1.000,方法检出限为1.54 n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n=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7%~102.2%。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芦丁含量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槐枝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时,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溶剂浓度之间的摩尔比相对固定,并使之同步改变,由此获得一系列的R_p值。从时间—聚合转化率关系各直线部分截取转化率低于0.10质量分数、相对偏差小于±0.010质量分数的聚合物,测定它们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于是关系式: 1/ _n=R_t/R_p+∑R_(tr)/R_p被简化为1/ =R_t/R_p+K链终止方式可从附表中判定。从1/ =k_1/K_p~2·R_p/c~2(M)+K(双基终止),1/ =k'_1/K_p·1/c(M)+K(单基终止)、或1/ =1/2·fk_dk_(prt)/(K_1·K_2)·c(I)/c~2(M)+K(初级自由基终止)计算出k_t/k_p~2·k_1'/k_p或1/2·fk_dk_(prt)/(k_1·k_p)值,并在各给定的实验条件下得C_1、C_s和C_M值。本文详细地阐述了1/ =K和1/ ≠K条件下计箅C_I、C_s和C_M值的实例。并由此佔价链转移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尿液中雷公藤红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尿液样品经Waters 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以XDB C18反相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为分离柱,以0.5 g.L-1乙酸-乙腈(25+75)混合溶液为流动相,以氢化可的松为内标,采用负离子模式大气压化学电离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雷公藤红素和内标的定量离子对分别为m/z449/405和m/z419/329。线性范围为0.2~50.0μg.L-1,检出限(3S/N)为0.07μg.L-1。日内精密度(n=6)和日间精密度(n=15)分别小于9.3%和11.4%。  相似文献   

18.
对橙色红曲菌As3.4384及其诱变菌株大米固态发酵物中桔霉素和色素的HPLC分离进行了优化,采用Symmetry C18(250mm×4.6mmi.d.,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调pH3.0,77∶23,V/V),分别采用紫外检测器(UV=254nm)、荧光检测器(λex=331nm,λem=500nm)及两者串联对桔霉素和色素进行了监测。通过ESI-MS对色素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经橙色红曲菌As3.4384及其诱变菌株于30℃发酵14d后的大米、糯米、小黄米、燕麦米和红米中桔霉素含量。结果表明:ESI-MS鉴定的两种色素分别为红曲菌素和红曲黄素,橙色红曲菌As3.4384发酵后的大米、糯米、小黄米、燕麦米和红米中桔霉素含量分别为151.4、100.5、5.06、80.5和150.5mg/kg,而诱变菌株发酵后的大米、糯米、小黄米、燕麦米和红米中桔霉素含量分别为0.218、3.86、0.223、2.45和4.05mg/kg。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利用薄层色谱和薄层色谱扫描技术同时检测豆制品中碱性橙、皂黄、柠檬黄、日落黄4种色素和辣椒粉中酸性橙Ⅱ、丽春红2R、罗丹明B3种非食用色素的方法。豆制品经丙酮和乙醇-氨溶液提取,辣椒粉经乙醇-氨溶液提取,采用硅胶G薄层板,正丁醇-无水乙醇-1%氨水(6:2:2)为展开剂上行展开。利用双波长反射锯齿薄层扫描方式,碱性橙、皂黄、柠檬黄、日落黄采用450nm为检测波长,酸性橙Ⅱ、丽春红2R、罗丹明B采用520nm为检测波长,参比波长均为700nm。7种色素的线性范围在0.04~2.4μg之间,相关系数在0.9954~0.9994之间。碱性橙、皂黄、柠檬黄、日落黄、丽春红2R的最低检出量为0.02μg,酸性橙Ⅱ为0.08μg,罗丹明B为0.01μg。辣椒面和豆皮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4.0%~98.0%,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4.5%之间。通过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对比,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对辣椒面和豆制品中的碱性橙等色素进行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人促红素注射剂中Cd、Hg、Pb、As、Co、V、Ni、Sb、Mo、Cu、Cr、Al、Fe共13种杂质元素含量。以Sc、In、Ge为内标,采用ICP-MS法测定,等离子体射频功率为1 549 W,载气流量为1.12L/min。Al、Fe质量浓度在0~50 ng/mL范围内、其余11种元素质量浓度在0~1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1.5%~118.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0%~2.82%(n=6),各元素检出限为0.001 5~1.148 8 ng/g。不同厂家的人促红素注射剂中13种杂质元素的含量均符合ICH规定。该方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适用于人促红素注射剂中杂质元素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