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白质与原卟啉IX及复合物发光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卟啉IX(protoporphyrin IX)与蛋白质结合物的吸收、荧光的激发、发射光谱等的研究,表明了在光作用下,其可见区发光与卟啉有关,而紫外区发光与蛋白质的色氨酸残基有关,其光谱特性与临床诊断选择的癌固有荧光特征峰基本相符。该研究结果为探讨癌的发光机理积累了有益资料。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与卟啉相互作用的研究—肿瘤发光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原卟啉Ⅸ蛋白,蛋白和原卟啉Ⅸ结合物的荧光,荧光寿命和时间分辨光谱。结果表明癌的发光并非其内原性卟啉的单一发光,而可能是癌细胞组织中的发光物质与其内原性卟啉之间的敏化荧光。  相似文献   

3.
在光作用下恶性肿瘤发光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紫外光波作用下,蛋白质与原卟啉Ⅸ结合物的敏化荧光与部的发光特征基本相符,表明癌的发光并非潴留在其细胞组织中卟啉单一发光,而可能是癌细胞组织中的发光物质与卟啉之间的敏化荧光。探讨了癌发光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N2激光作用下,胃癌组织的发光的特征峰出现在λ=590nm左右。模拟实验表明这一发光与其内源性叶啉发光有关,探讨了癌发光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5.
原卟啉和血清蛋白的时间分辨光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首次测得了人体内源性原卟啉原卟啉和血清蛋白及其混合液的荧光衰减寿命和时间分辨光谱。结果显示,BSA和PP的混合使的荧光寿命变短,而PP的荧光寿命则变长,从而进一步肯定了BSA→PP的能量传递过程的存在,并为光敏治癌的机理研究提供了有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了喜泊分(Hiporfin),血啉甲醚(HMME)和癌光啉(PsD-007)等3种国产卟啉类光敏剂在水溶液中的吸收和荧光光谱特性,并利用对照法首次测定了它们在水溶液中的荧光量子产率.Hiporfin,HMME和PsD-007具有相似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特性,它们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013,0.026和0.020.实验表明光敏剂的荧光量子产率还与溶液中的氧含量有关.实验结果为光动力学诊断中光敏剂的选择,以及相应最佳荧光激发和检测波长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固有荧光及其分子基础探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作用下,宫颈癌组织发光特征峰主要在630nm和420nm附近。其发光与蛋白-卟啉结合物的敏化荧光特性基本相类同。  相似文献   

8.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国亚  张友 《压电与声光》2012,34(1):110-113
稀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稀土发光材料在一些方面已得到普遍应用并在新能源和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该文给出了稀土离子发光材料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含稀土离子发光材料在节能灯、白光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显示(LED)用荧光粉、等离子显示(PDP)用荧光粉等领域的应用,对在上转换发光、生物荧光标记和下转换提升太阳能效率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实验合成了用于白光LED的红光荧光粉—Eu-苯甲酰丙酮(BA)-邻菲啰啉(Phen)。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与Eu发生配位;配合物的吸收主要源于配体的吸收;配合物在365nm紫外光激发下,在611nm处发出特征红光,表明配合物是一种可用于365nm波长紫外芯片的光致荧光粉;配合物的荧光寿命为5.033×10-4 s,量子产率为68.4%;配合物起始分解温度在250℃附近,满足白光LED的工作温度。同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出配体的单重态与三重态能级,对配合物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与传统荧光化合物行为相反的"聚集诱导发光"(AIE)及"结晶诱导发光增强"现象,并制备了以AIE化合物为发光层的具有优良器件性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相似文献   

11.
对多孔硅的发光机理和应用前景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CdSe纳米粒子合成的最佳条件及其与碘化三甲氨基苯基卟啉钴(CoTAPPI)复合膜的光学性能,采用湿化学法合成了CdSe纳米粒子;利用逐层沉积法组装了CdSe-CoTAPPI复合膜.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监测了成膜过程.利用荧光光谱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聚苯乙烯磺酸钠(PSS)、放置时间、热处理、紫外光照射等条件对复合膜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复合膜的发光性能相对于单一组份的CdSe纳米粒子和CoTAPPI都有很大程度改变.  相似文献   

13.
杜帅  张方辉  程君  李怀坤 《光电子.激光》2015,26(10):1878-1884
使用荧光染料TBPe和Ir(ppy)2acac 、R-4B两种光染料,采用蓝/红绿双发光层的结构,并结合TPBi对空穴的有效限制作用 ,制备了结构为ITO/MoO3(X nm)/ADN:(2%)TBPe(30 nm)/CBP:Ir(ppy)2acac(14%):R-4B(2%)(5nm)/TPBi(10 nm)/Alq3(30nm)/LiF(1nm )/Al(100nm)的磷光与荧光复合的白光OLED,其中,MoO3的厚 分别为0、15、20、30和40nm,通过改变MoO3的厚度调控载流子的注入能力,使用空穴阻挡层提高光效; 通过测量其电压、电流、亮度、色坐标和电致发光(EL)光谱等参数,研究不同厚度的MoO 3对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oO3厚为20nm的情况下,器件的效率滚降 最为平缓。在电压分别 为8、9、10、11、12和13V时,器件的色坐标分别为 (0.31,0.33)、(0.30,0.33)、(0.29,0.33)、(0.29,0.33)、(0.29,0.33)和(0.29, 0.33),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原因为采用 蓝/红绿双发光层结构更有利于蓝光的 出射,且使用ADN主体材料掺杂蓝色荧光染料TBPe作为蓝光发光层降低三重态-三重态 湮灭几率。 研究还发现,在电压为11V、器件的亮度为9744cd/m2和电流密度为11.50mA/cm2时,最大器件的电流效率为 7.0cd/A。  相似文献   

14.
15.
徐超越  马鹏飞  刘大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12):20200398-1-20200398-7
合成了5,10,15-三苯基-20-(4-羟基苯基)氯代卟啉铟,采用2-氯丙酰氯对其封端作为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CuCl/PMDETA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了不对称卟啉铟末端功能化的线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UV-vis、FT-IR和1H-NMR进行结构表征。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指数进行测定,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分散度范围为1.11~1.21,分子量分布较窄,聚合反应具有良好的可控性。采用倍频锁模Nd:YAG皮秒脉冲激光系统,在输出激光波长532 nm,脉冲宽度21 ps的条件下,利用Z-扫描对系列卟啉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模拟和计算表明,聚合度为16,分子量为2414的聚合物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值最大,为1.144×10?12 esu。  相似文献   

16.
丁宏华 《中国集成电路》2011,20(4):66-69,73
建立工厂级的全面原物料管理模块,辅助指导合理备料并达成成本控制的目标。该文对现有材料领用、使用和回收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物料控制的关键问题——防止物料错收、错投,提出各种物料类型的管理流程以及与SAP系统、PM系统交互、信息共享的解决方案,应用于华润上华FAB1,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雷奇文 《通讯世界》2015,(4):191-192
设计了一套原料场在线流程优化过程控制系统,介绍了过程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和实现的功能。在原料场中实施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实现料场大宗原料燃料进场、堆放、发料的生产和结算管理,使得管理者对生产情况一目了然、实物和账目相符、有据可依;实现对异地分散的实物就近存放和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储备,使得生产资源合理配备、库存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18.
用光荧光谱 (PL )研究了 Ga Nx As1 - x/ Ga As单量子阱 (SQW)的光跃迁性质和带阶 .通过研究积分荧光强度与激发强度的关系及光谱峰值位置与温度的关系 ,发现 Ga Nx As1 - x/ Ga As单量子阱中的发光是本征带 -带跃迁 ,并且低温发光是局域激子发光 .通过自洽计算发现它的导带带阶 (ΔEc)与氮含量的关系不是纯粹的线性关系 ,其平均变化速率 (0 .110 e V / N% )比文献中报道的要慢得多 (0 .15 6~ 0 .175 e V / N% ) ,此外发现 Qc(=ΔEc/Δ Eg)随氮含量的变化很小 ,可以用 Qc≈ x0 .2 5 来表示 .还研究了 Ga Nx As1 - x/ Ga As单量子阱中氮含量的变化对能带弯曲参数 (b)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PDP、FED及LED发光材料的最近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彩色等离子体平板显示(PDP)、场发射显示(FED)、蓝/绿发光二极管(LED)及蓝紫光激光二极管(LD)用的发光材料的现状和最近发展予以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蛋白质功能预测与分析的现状和主要研究内容,并说明了如何利用新型机器学习方法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其以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