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艳秋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2):72-74
阐述了杜威“学校即社会”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分析了其局限性,并主要论述了如何积极借鉴这一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来促进我国高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基于其"实验主义"的哲学体系。在知识论上他强调知行合一;在道德论上他注重行为与动机、个人与社会的调和;在审美观上他注意生活的经验。所以,在杜威眼里教育是帮助受教者使之生长、发展、改造经验的活动;教育的目的是更多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杜威关于教育价值的思想,简要介绍杜威的价值哲学理论,把价值从超验理性转向经验现实是杜威的重大贡献。杜威主张教育对社会和人的改造和促进价值,并将广义的教育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手段,具有经验的理想主义特色,对当今社会关于教育价值的认识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任胜洪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05-108
传统观念中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和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的对立是极其分明的,不可调和的,而实际上二人的理论联系要大于其分歧。本先从二的对立中找出联系,指出杜威批判的教育的矛头不在于赫尔巴特,而是与之相对立的社会效率运动;通过对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其思想中的相关之处。 相似文献
5.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
杜威在语境分析中固守"实际思维",认为对语境的忽视使得哲学家陷入概括的普遍化并不得不将存在的本源诉诸本质,语境的内容包括客观存在的"背景"和主体的"选择的兴趣"。杜威用语境思想重建其经验理论,并在对经验价值标准及其作用过程的考察中将对语境的忽视与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对应起来,以此完善其教育理论。而语境思想在杜威实用哲学应用于教育改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目的作为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意蕴悠远内涵深刻。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本身,教育具有自成目的性,表现为个体性与情境性,连续性与灵活性,内生性与意义性,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性等特征。对于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应辩证地认识,既要领会其意义与价值,也要看到其不足与局限。 相似文献
8.
孔祥田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3):13-16
杜威的哲学思想体现了西方哲学文化所特有的科学精神.其科学精神是受近现代哲学理性主义和自然实验科学发展的深刻影响而形成的,是近代科学实验精神在其哲学思想领域的反映和表现.其科学精神可以从四个方面给予说明,即求真精神、求实精神、理性精神和批判与怀疑精神. 相似文献
9.
10.
约翰·杜威作为哲学家,他是"偏爱"教育的;作为教育家,他又有浓厚的哲学兴趣和深厚的哲学基础;从哲学与教育的关系来看,他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哲学家。通过对杜威教育哲学特点及三个重要命题的介绍,引发其对儿童教育的三点启示:一是教育应适应儿童生活;二是训练儿童本能的有效方法是"游戏"、"作工"、"做戏"、"工作";三是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并阐明了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树立的几种课程理念,旨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13.
14.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实际问题的数值计算成为现实.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针对传统计算方法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课程进行研究和改进.结合改革的目标,改善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要求高等师范院校为其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创新意识,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范生。高等师范院校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实践观,努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以应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7.
依据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和设计出能够覆盖一系列课程的系统软件实训项目,对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这一课程体系既能满足单门课程实训教学需要,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知识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应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从论题研讨式、诗词吟诵式和作品改编表演式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英语基础教育是师范院校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的服务对象,作为培养新型英语教师摇篮的师范院校,理应密切关注基础英语课程改革,关注英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动与中学英语课程改革对接;对师范院校而言,怎样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驾护航",也越来越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笔者从地方院校与中学"政策群"、地方院校与中学课程体系衔接以及地方院校与中学实践双向互动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以供教育主管部门、教学管理单位及广大教学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但课程体系仍沿袭专业音乐院校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要实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起以突出师范特色,适应基础教育实际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