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双圈水平计算了非拓扑孤子袋模型在有限温度和密度下的有效势,并分析了热效应对真空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夸克袋模型来描述核子,并设核子内的夸克与标量和矢量介子场相耦合,考虑核子在核物质中的费米运动,计算了核物质内核子内禀特性随系统密度和温度的变化,给出了不同温度下单核子束缚能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有限温度下奇异夸克物质的研究,包括早期宇宙中大块奇异夸克物质的研究;基于MIT袋模型的strangelet研究,以及运用质量密度相关模型对奇异夸克物质的研究,最后简略评述了关于奇异夸克物质性质的近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有限温度奇异夸克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有限温度下奇异夸克物质的研究,包括早期宇宙中大块奇异夸克物质的研究;基于MIT袋模型的strangelet研究,以及运用质量密度相关模型对奇异夸克物质的研究,最后简略评述了关于奇异夸克物质性质的近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活垃圾袋装化已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主要的收集方式,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根据选择性破碎的原理,开发、研制了破袋破碎分选机。其工作原理是:当袋装生活垃圾由进料口进入破袋破碎分选机内,经过低速破袋破碎辊筒的第一次破袋后,在袋内垃圾分散的同时进行选择性破碎,即对大块的有机物进行破碎,对大块、硬质无机物不进行破碎;高速破袋破碎辊筒将低速破袋破碎辊筒破袋不充分的垃圾袋再次进行破袋,同时再次对垃圾进行选择性破碎,使大块有机物得到充分破碎,有利于后续分选:两级避让装置和破袋破碎刀片的自我保护功能能够使大块、硬质无机物不被破碎而直接通过。拨料辊筒中伸缩运动的拨料棒将破袋后的塑料袋、柔韧性物料和大块无机物挑走。垃圾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由不同的出料口排出。  相似文献   

6.
利用非线性超场技术,我们讨论了超对称的非线性场论模型.找到了超对称运动方程精确静态解的一般形式,它可以作为袋模型的出发点。作为一个特殊情形,我们重新得到了 SLAC 袋模型,也就是说,SLAC 袋是超对称的.文中还讨论了超对称的 Sine-Gordon 模型、Sinh 模型和 exp 模型.  相似文献   

7.
王家珠  毕品镇  殷鹏程 《物理学报》1981,30(12):1707-1712
本文讨论了静止椭球袋模型,与弦模型和球袋模型作了比较,得到了椭球形状、能量与夸克对之间距离2d间的关系。对于B=0及σ=0两种情况分别作了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袋模型进展     
本文回顾了强子结构袋模型几年来所取得进展,着重介绍近两年来的进展。总结是沿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一)理论描述的进一步完善,包括半定量地介绍了R.L.Jaffe等人最近提出的,考虑到手征对称的混合袋模型。(二)袋模型对强子静态性质的应用,包括轻夸克强子和重夸克强子的质量谱,以及对π介子质量的重新考虑。(三)多夸克强子,分析了它们分类情况,并估计了它们的质量。袋模型对于强子衰变,强子碰撞等动态过程,以及对原子核的应用成就不多,进展不大,而且篇幅有限,未作定量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强子结构袋模型几年来所取得进展,着重介绍近两年来的进展。总结是沿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一)理论描述的进一步完善,包括半定量地介绍了R.L.Jaffe等人最近提出的,考虑到手征对称的混合袋模型。(二)袋模型对强子静态性质的应用,包括轻夸克强子和重夸克强子的质量谱,以及对π介子质量的重新考虑。(三)多夸克强子,分析了它们分类情况,并估计了它们的质量。袋模型对于强子衰变,强子碰撞等动态过程,以及对原子核的应用成就不多,进展不大,而且篇幅有限,未作定量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强子袋模型(“橡皮袋”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在质心系中,强子可以形象地看作为一个外半径为 Rc,“壁厚”为 D,“平均表面张力”为T 的口袋体系;夸克被“暂时”禁闭在袋内.这个模型兼有 MIT 和 SLAC 二种袋模型的优点,它既有场论基础,又能用来进行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11.
在Hartree平均场近似和高温近似下,本文建立了φ~4模型和非拓扑孤子袋模型的某些特解间确定的映射关系。从映射关系我们看到φ~4场的非球对称拓扑孤子和反孤子配对形成束缚态——孤子袋模型的非球对称非拓扑孤子解。当拓扑孤子和反孤子消失时,φ~4模型发生对称性恢复相交;当拓扑孤子和反孤子的束缚态非拓扑孤子消失时,孤子袋模型的退禁闭相变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我们构造了一手征对称的π去MIT-袋模型. 求出球对称的π场经典解, 重新计算了强子袋质量谱. 计算了Δ++(1236)的衰变宽度和P33πN相移δ33, 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研究高能e~+e~-湮没过程中多粒子产生的管状袋模型.利用袋参数β确定强子化几率密度与物质化能量的平方成正比,成功地解释了最新实验数据(TASSO,HRS)给出的近似KNO标度无关性.  相似文献   

14.
楼森岳 《中国物理 C》1991,15(9):797-803
在Hartree平均场近似和高温近似下,本文建立了φ4模型和非拓扑孤子袋模型的某些特解间确定的映射关系,从映射关系我们看到φ4场的非球对称拓扑孤子和反孤子配对形成束缚态——孤子袋模型的非球对称非拓扑孤子解.当拓扑孤子和反孤子消失时,φ4模型发生对称性恢复相变;当拓扑孤子和反孤子的束缚态非拓扑孤子消失时,孤子袋模型的退禁闭相变发生.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泥生产行业中袋式除尘器破袋检漏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的检漏定位方法。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布袋破损后粉尘气流对光纤产生的微振动信号,以此判断布袋是否破损,并通过时域差分法来定位破袋。搭建了一套相位敏感型光时域反射仪(φ-OTDR),通过室内模拟得出该系统最大信噪比为10dB,实际空间分辨率为23.7m,同时验证了该系统能响应低频粉尘气流扰动信号。在现场平台实验基础上,结合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现场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分类,平均破袋识别准确率可达97.8%。结合φ-OTDR分布式系统与SVM算法可有效解决袋式除尘器破袋检漏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禁闭情况下(在强子中)的QCD微扰,由层子—胶子相互作用导出了单胶子交换的等效位。在此基础上用MIT袋模型及高斯型波函数近似计算了强子的能级移动和质量差,并与半经典处理及实验结果相比。结果表明在强子中QCD微扰理论是可行的,半经典处理结果正是微扰计算的最低阶项,由此微扰理论给出了袋模型中处理相互作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强子的“橡皮袋”模型,本文统一计算了普通强子和 J/(Φ)族介子(包括(Φ)(3772))的质量谱,其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从而克服了 M.I.T.袋模型在解释 J/(Φ)介子族质量谱方面所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高道国 《中国物理 C》1990,14(7):596-603
本文研究在gs零阶近似孤粒子袋模型.考虑了夸克间的单胶子交换相互作用,则构成π云孤粒子袋模型.并导出强子各种静态物理性质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与实验值基本相符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
郭华  王顺金 《中国物理 C》1999,23(9):897-899
通过建立夸克一介子耦合(QMC)模型与量子强子动力学(QHD)模型的等价性条件,自洽地定出了介质相关的QMC模型参数,数值计算表明,QMC模型袋参数及核子袋半径受核物质影响较大,而零点运动参数则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裘忠平  蔡勖 《中国物理 C》1988,12(5):708-711
本文提出了一种研究高能e+e湮没过程中多粒子产生的管状袋模型.利用袋参数B确定强子化几率密度与物质化能量的平方成正比,成功地解释了最新实验数据(TASSO,HRS)给出的近似KNO标度无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