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混合初级宇宙线成分的假定下,用参数化模型描述强子-强子相互作用过程,模拟超高能宇宙线粒子在大气中的行为,并将模拟计算结果同高山乳胶室的实验数据进行了细致的比较与讨论.同时详细讨论了碎裂区次级粒子平均横动量取值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曹臻  丁林垲 《中国物理 C》1994,18(11):990-995
用Chou-Yang模型构造了一个用于s=26GeV到22TeV的软强子非单衍相互作用MonteCarlo产生器.结合大横动量喷注产生过程的pQCD计算和相应的部分子强子化方案,较好地再现了高能区实验的结果.平滑地外推到超高能区,预言了非弹性度随能量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用Chou-Yang模型构造了一个用于=26GeV到22TeV的软强子非单衍相互作用MonteCarlo产生器.结合大横动量喷注产生过程的pQCD计算和相应的部分子强子化方案,较好地再现了高能区实验的结果.平滑地外推到超高能区,预言了非弹性度随能量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宇宙线高能强子强度随高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型乳胶室在6500米高山上观测了高能强子的强度,并结合甘巴拉山(海拔5500米)乳胶室和云南站(海拔3200米)乳胶室等数据,给出了高能强子强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日本乳胶室合作组在甘巴拉山(海拔5500m,大气深度520g/cm2)照射的K4铁乳胶室的一部分进行了系统的扫描、测量与分析.给出了簇射事例的起始点分布,大气宇宙线高能强子的天顶角分布、垂向流强、积分能谱及其在大气和铁中的衰减长度.与其它实验组近期给出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几组结果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6.
丁林塏 《中国物理 C》1990,14(5):399-406
在SppS能量,分析了强子相互作用的碎裂区是否存在Feynman scaling的问题.讨论了碎裂区scaling破坏的证据以及破坏的程度.对宇宙线超高能现象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几类模型进行了检验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利用强子探测效率高的厚型甘巴拉山铁乳胶室,观测了能量大于4TeV强子流的衰减长度.分别对无伴随的单个强子、ΣEγ>500TeV、100TeV≤ΣEγ≤500TeV和30TeV≤ΣEγ<100TeV的族事例中的强子作了测量. 初步结果表明,四种情况的衰减长度是有差异的,对此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400GeV/c pp碰撞半单举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CERN NA27合作组提供的LEBC泡室照片,测量了400GeV/c pp碰撞产生的带电粒子多重数为8—12的赝快度分布,并用结团模型分析了在固定总多重数时质心系前向半球的多重数分布.结果表明结团的平均大小与是否考虑领头粒子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混合初级宇宙线成分的假定下,用参数化模型描述强子-强子相互作用过程,模拟超高能宇宙线粒子在大气中的行为,并将模拟计算结果同高山乳胶室的实验数据进行了细致的比较与讨论。同时详细讨论了碎裂区次级粒子平均横动量取值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多种高能强了散射截面数,潜CERN-HERA截面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了一套高能强子散射截面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改进的核密度模型,用唯象的方法找到了束缚核子内价夸克和海夸克的核效应的参数公式,其中利用了核密度与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之间的联系. 利用该模型所得到的束缚核子内部分子分布函数,对强子与核的Drell-Yan过程的核效应给出了满意的解释, 深化了对原子核内夸克分布受核效应影响的认识. 关键词: 核密度模型 核效应 强子-核Drell-Yan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强子-强子碰撞的PYTHIA模型, 模拟了质心系能量为s=22, 200GeV的质子-质子碰撞. 研究了快度空间中末态粒子在固定bin和任意bin中, 以及相邻bin中的关联花样. 结果发现, 相邻bin的快度关联在中心快度区最强, 向边缘区逐渐减弱; 固定bin和任意bin的关联在固定bin取不同快度位置时, 具有不同的花样.  相似文献   

13.
宋福  刘福虎 《中国物理 C》2005,29(5):461-466
应用重叠柱模型描述了高能核-核碰撞中带电粒子的快度(或赝快度)分布. 对目前加速器上的固定靶实验而言, 观察到了相同相对强度的纵向流, 两个完全重叠的热化柱能够描述实验数据. 在更高能量范围(4A TeV以上), 观察到了更强的纵向流, 这时需要两个部分重叠的热化柱来描述实验数据. 用重叠柱模型计算得到的(赝)快度分布与1A GeV到100A TeV能区的实验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文献[1]给出的模型中,进一步赋给夸克简单的四动量分布,通过Monte-Carlo计算,不但得到了与实验符合得很好的轻夸克喷注事例末态强子快度分布等,还给出了与实验基本一致的末态重子之间的快度和角度关联.  相似文献   

15.
把修正的夸克-介子耦合模型推广到包含奇异性的情形, 并用来研究奇异强子物质的状态方程. 从最新的6ΛΛHe双超核的实验导出的弱Λ Λ相互作用和过去采用的强Λ Λ相互作用同时被用于计算. 比较发现, 具有强Λ-Λ相互作用的系统束缚得比正常核物质要紧, 而具有弱Λ Λ相互作用的系统则比正常核物质束缚得要松得多. 无论强还是弱相互作用情况, 为了合适地描述修正的夸克 介子耦合模型中超子-超子(Y Y)相互作用, 必须引进σ*和介子. A modified quark meson coupling (MQMC) model is extended to include Λ hyperons and Ξ hyperons. The extended model is then used to study the equation of state (EOS) for strange hadronic matter. A weak Λ Λ interaction deduced from recent observation of 6ΛΛHe double hypernucleus is adopted in the calculation. The resultant EOS is compared with that deduced from a strong Λ Λ interaction. It is found that while the system with the strong ΛΛ interaction is more deeply bound than ordinary nuclear matter due to the opening of new degrees of freedom, the system with the weak Λ Λ interaction is rather loosely bound compared to the later.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the strange mesons σ*and in the MQMC model to describe proper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yperons in either strong or weak ΛΛ interaction case.  相似文献   

16.
经才骝  丁林塏 《中国物理 C》1994,18(10):865-869
在s=540GeV时,用一个完整的Chou-Yang模型Monte-Carlo产生器,去描写PP碰撞非衍过程的多粒子产生,定量地研究了次级粒子纵向动量对粒子多重数的依赖.结果表明,随着多重数减小,次级粒子平均纵动量变大,X分布变平.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山乳胶室小族事例,分析了族内簇射能谱指数与族的流强的关系.蒙特卡洛模型很好地再现了实验现象的主要特征,说明在1014—1015eV能区强相互作用在碎裂区的行为没有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18.
周代梅  萨本豪  陆中道  蔡勖 《中国物理 C》2002,26(10):1072-1077
用强子–弦级联模型JPCIAE及相应的Monte Carlo事例产生器研究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带电粒子多重数的赝快度密度对能量和中心度的依赖关系.无需另调任何模型参数的条件下,此模型可以同时较好地描述相对论性pp实验数据及PHOBOS和PHENIX实验组的Au+Au实验数据.本文指出:因〈Npart〉并非严格定义的物理量,致使实验上和理论上确定〈Npart〉有一定任意性,从而使得每参加者核子对的带电粒子赝快度密度随着〈Npart〉的增加可能逐渐增大,也可能逐渐减小,因此用它来区分粒子产生机制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加速器高能物理实验中通用的探测器模拟软件GEANT3对于铁乳胶室进行了室内模拟,研究了级联簇射转换曲线及半宽度的性质,讨论了利用半宽度分布将簇射起始深度Δt<6c.u.的簇射事例中的强子与γ线区分开来的可能性.给出了在铁乳胶室实验中行之有效的区分γ/强子的联合判选标准.  相似文献   

20.
周景晨  蔡勖 《中国物理 C》1989,13(10):896-899
本文用多源模型(Multisource Model)计算了高能强子-核碰撞的多重数高次矩.计算结果与最近的N.N.Biswas等人的实验数据符合较好,自然地解释了强子-核碰撞的KNO标度普适性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