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64Er96166Er98核推转壳模型波函数的K结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伯琴  林辛未 《物理学报》1991,40(11):1741-1748
在一组新的表象空间中,对轴对称变形核164Er96166Er98的推转壳模型(CSM)波函数的K结构进行了分析,随转动角频率ω增大,CSM波函数不再具有单一的K结构,原子核逐渐偏离轴对称,计算表明,164Er96166Er98的晕带K结构极其相似,但第一激发带的K结构却有较大不同。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通过转动框架下的经验近似,提取了A=160区4个核的剩余p n相互作用对1/2-[541]带的带交叉频率延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奇Z核中1/2-[541]带的带交叉频率的延迟,剩余p n相互作用的影响大约占二分之一左右,表明剩余p n相互作用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We estimated the effect of residual p-n interaction on the crossing frequency delay of the 1/2~(-)\ band of four odd-Z nuclei through the empirical method. The result shows that about half of the shift in crossing frequency in the 1/2~-\ band is the effect of residual p-n interaction. The residual p-n interac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rossing frequency delay of the 1/2~(-)\ band.  相似文献   

3.
通过熔合蒸发反应160Gd(19F,6n2p)对171Lu的1/2[541]转动带进行了研究,观测到了此带的第一带交叉频率.与相邻偶偶核相比该频率值推迟了约40keV.推转壳模型对单准质子的顺排角动量和能量的计算结果表明πh9/2[541]1/2轨道的形变驱动作用对这种推迟的贡献是不应被忽略的.  相似文献   

4.
吕志伟  刘莉  何伟明  王骐  马祖光  李路 《光学学报》1996,16(8):1092-1095
理论计算了钾双原子分子21∑+u─x1∑+g跃迁所得到的扩散带荧光谱,并与Gondal等[4]和Luh等[5]以及Milosevic等[6]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Luh等和Milosevic等的实验结果符合很好,排除了600 nm附近扩散带来自K221∑+u─x1∑+g跃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吴崇试 《中国物理 C》1995,19(11):1024-1028
从粒子一转子模型分析了奇A核K=1/2带的带交叉.脱耦合项的出现可引起回弯频率异常.在[541]↓的情况下,造成的回弯推迟可与实验观测值相比拟.  相似文献   

6.
施德恒  孙金锋  马恒  朱遵略 《物理学报》2007,56(4):2085-2091
使用Gaussian03程序包中的“对称性匹配簇/对称性匹配簇-组态相互作用”方法, 利用多个基组对7Li2分子23Σ+g态的平衡几何进行了优化计算. 同时, 在优化得到的平衡位置附近、于同一条件下通过精细的单点能扫描, 获得了相应基组下的平衡核间距. 发现两者的结果不一致,对不一致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分析表明,由单点能扫描得到的平衡核间距应更为合理. 同时也得出了6-311++G(3df,3pd),6-311++G(2df,2pd) 及6-311++G(2df,pd)基组均为较优基组的结论.于2.5a0—37a0的范围内利用6-311++G(3df,3pd)基组进行单点能扫描并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该态的解析势能函数. 利用解析势能函数的物理意义并结合Rydberg-Klein-Rees方法, 计算出了其相应的谐振频率, 进而计算了其他光谱常数. 为便于比较和分析, 对基态也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利用得到的解析势能函数, 对23Σ+g态的振动能级及振动经典转折点也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 势能函数 谐振频率 振动能级 Murrell-Sorbie函数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束谱学实验方法建立了162Lu的晕转带及四准粒子带的能级纲图. 依据推转壳模型指出,正γ变也会导致Z=71奇奇核162Lu的晕转带发生低自旋signature反转.  相似文献   

8.
9.
通过55Mn(30Si,αpn)反应研究了79Kr的高自旋态. 利用GASP阵列配以由40个△E-ESi(Au)望远镜所组成的带电粒子球实现γγγ-带电粒子符合测量,在Kπ=5-/2转动带上发现了由10条新γ跃迁所构成的9条新能级,将其中(a=+1/2)和(a=-1/2)伴带分别推位于(37-/2)8992keV和(59-/2)20132keV能级. 并用推转壳模型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使用Gaussian 03程序包中的“对称性匹配簇-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在0.13—2.0nm的核间距范围内利用6-311+〖KG-*3〗+G(d,p)基组对7Li2(23Πu)分子的势能曲线进行了计算, 同时使用最小二乘法将计算结果拟合成了解析势能函数. 利用拟合出的解析势能函数并结合Rydberg-Klein-Rees方法, 计算了该态的谐振频率, 进而计算了该态的其他光谱常数, 分别为T关键词: 解析势能函数 谐振频率 振动能级 转动惯量  相似文献   

11.
利用能量为167—175MeV的35Cl束流,通过160Gd(35Cl,5n)熔合蒸发反应研究了190Tl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实验建立了190Tl基于πh9/2 νi13/2组态的转动带.在束测量结果和194Biα衰变的αγ测量结果确定地指定了190?Tl的πh9/2 νi13/2转动带的自旋值.基于自旋指定,发现了190Tl的πh9/2 νi13/2?扁椭球转动带在低自旋时旋称反转.这是首次在基于πh9/2 νi13/2?组态的扁椭球转动带中观测到旋称反转.考虑了质子–中子剩余相互作用的粒子–转子模型能够解释πh9/2 νi13/2扁椭球转动带的低自旋旋称反转.  相似文献   

12.
吕志伟  刘莉  何伟明  王骐  马祖光 《光学学报》1996,16(8):1096-1098
报道了用单光子激发产生K2 23Πg-x3∑+u跃迁扩散带的实验结果,讨论了此扩散带发射增益特性随温度和缓冲气体压力等条件的变化规律。实验测得了1.2% cm-1的增益系数。  相似文献   

13.
用能量为105MeV的16O束流,通过159Tb(16O,5nγ)170Ta反应研究了170Ta的高自旋态,观察到170Ta的3个转动带,其中一个耦合带和一个半退耦带中的非优先ΔI=2转动系列是由本工作发现的.文中还讨论了这些转动带可能的准粒子组态.  相似文献   

14.
B2C(1A1)和BC2(2A′)的结构与解析势能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单双取代的二次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分别选用6-311++G(d,p)和6-311G(df,pd)基组,对B2C和BC2分子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这两个分子的基态结构为C2vCs,基态电子状态为1A12A′,同时还得到了它们的平衡几何结构、离解能、谐振频率和力常数. 关键词: 碳化硼 Murrell-Sorbie函数 谐振频率 势能函数  相似文献   

15.
利用能量为164—180MeV的35Cl束流,通过重离子核反应149Sm(35Cl,5n)研究了179Au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实验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X-γ和γ-γ-t符合测量.基于对实验测量结果的分析,首次建立了179Au的1/2[660](πi13/2)转动带.结合已有的实验数据,着重讨论了奇AAu核中1/2[660](πi13/2)转动带的带头激发能随中子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在束γ谱学技术和173Yb(18O, 4n)熔合蒸发反应研究了187Pt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建立了包括3个转动带的187Pt高自旋态能级纲图. 基于187Pt周围核结构的系统学和比较带内B(M1)/B(E2)比率的实验值和理论值, 建议上述3个转动带的组态 分别为11/2+[615], 7/2[503]和1/2[521]. 对各转动带的带交叉频率、顺排增益、旋称劈裂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周小红  张玉虎  郑勇 《中国物理 C》2002,26(10):991-997
利用在束γ谱学方法,通过反应144Sm(28Si,1p3n)169Re研究了169Re的激发态能级结构.实验进行了X-γ符合、γ-γ符合、DCO系数和带内B(M1)/B(E2)比率测量.基于这些测量,建立了组态为π9/2[514]的强耦合带和组态为π1/2[541]的退耦合带.通过比较169Re的转动带与邻近奇质子核已知转动带的结构和B(M1)/B(E2)比率,指定了169Re转动带的组态.实验观测到π9/2[514]和π1/2[541]转动带的中子AB带交叉的转动频率分别为0.23和0.27MeV.着重讨论了169Re转动带的中子AB带交叉频率、转动角动量顺排和旋称劈列等,并讨论了奇ARe核转动带结构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张敬业 《中国物理 C》1990,14(11):1039-1044
最近报道的185Pt核多带结构的实验结果,又一次提出了其中五条带回弯现象究竟是由于h9/2质子对转动排列所致,还是来自于i13/2中子对转动排列结果的尖锐问题.基于阻塞效应的实验事实支持前者,而总罗斯量(转动坐标系中的总能量)而的理论计算则支持后者,本文在分析上述两种解释的前提条件的基础上,给出考虑了带交叉过程动力学效应的理论计算结果.说明了h9/2质子对转动排列应是这五条带出现回弯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59Tb(20Ne,5n)174Re,并通过激发函数、KX-γ和γ–γ符合测量,研究了174Re核的高自旋态.鉴别并指定了174Re核的一个基于л1/2[541]⊙v1/2[521]准粒子组态上的双退耦带.还发现了两个分别具有半退耦特征和强耦合特征的转动带,定性地讨论了它们的粒子组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重核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 对丰中子核112Ru的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 确认和扩展了基带和单声子γ振动带, 同时识别了两个新的边带, 认定它们分别为二准粒子带和二声子γ振动带. TRS模型计算表明112Ru核具有三轴形变, 其形变参量为β2~0.27, γ~-29°. 推转壳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112Ru核基带回弯是由h11/2轨道的一对中子发生角动量的顺排所致. 对该核二准粒子带以及γ振动带的特性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