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类张量的方法计算了量子代数SUq(4)在SUq(4)>SUq(2)+SUq(2)基上的不可约表示,得到了求矩阵元的递推公式.  相似文献   

2.
核转动谱的量子群SUq(2)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量子群SUq(2)理论对原子核转动谱的适用性.通过对Mallmann图、I(I+1)展开系数的关系、以及能谱的计算表明:SUq(2)的转动谱表示式与锕系和稀土偶偶变形核的观测到的转动谱规律有明显的偏离.SUq(2)转动谱表示式只在一定角动量范围中适用.形变参量q与核软度直接相关,明显依赖于角动量.  相似文献   

3.
三维各向同性振子的q形变及其波函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峰  许佩军 《物理学报》1993,42(6):867-873
详细分析了三维各向同性振子的三种典型的q形变形式。这三种q形变哈密顿量分别具有S3,SUq(2),及Uq(3)对称性。特别地,在第三种情形下给出Uq(3)?SOq′(3)的具体实现。利用形变泛函映射,讨论了q形变振子与经典振子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炳安 《物理学报》1975,24(1):21-45
本文从层子模型的基本假定出发,对介子和重子波函数进行了探讨。文中讨论了介子、重子这样的强耦合束缚态的物理特性,指出“层子对”的产生效应对波函数的贡献是重要的。文中给出了具有任意角动量的介子波函数的一般形式。在质心系中,假定介子波函数和重子波函数具有近似的SU6对称性质,得到了在质心系具有SU6对称性质的介子波函数和基态重子波函数的一般形式,禁戒了实验中不出现的介子态。在质心系假定了O3?SU6对称性,写下了在质心系具有这种对称性的几个低激发态重子的波函数。在每一个O3?SU6多重态中的介子和重子波函数都含有两个洛仑兹协变的空间函数,对强耦合的束缚态,由于“层子对”的产生效应是重要的,这两个不变函数一般是不相等的。由于只在质心系假定了SU6和O3?SU6对称,因而可以使波函数具有洛仑兹协变性,即运动系中这种对称性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于祖荣 《中国物理 C》1992,16(11):1035-1042
本文指出满足Serre关系的某些SLq(2/1)的生成元,可以认作是SLq(2)的1/2阶张量算符,它们的约化矩阵可以通过一组递推公式算出.因此,SLq(2/1)的不可约表示可以完全被决定.  相似文献   

6.
阎宏 《物理学报》1991,40(11):1729-1735
本文讨论q-畸变振子系统的解和q-振子代数及其表示的问题,并对|q|=1的情形进行详细的研究。给出SUq(2)及q-振子代数(记为Hq(4)之间的联系。给出单q-振子系统的解,并指出它与普通仲费密振子之间的类似行为,对行为类似于1,2,3阶仲费密子的q-振子系统进行了尤为详细的讨论。最后,研究Hq(4)的表示及其性质,并简单地讨论q-畸变振子的链模型的解。  相似文献   

7.
构造了双参数形变量子代数SUqs(2)的Holstein-Primakoff实现和Nodvik实现,并给出了量子代数SUqs(2)和双参数形变谐振子的形变映射.  相似文献   

8.
偶偶核基带的量子群Uqp(u2)模型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锕系和稀土偶偶核基带转动谱实验数据的拟合和Mallmann图的研究,系统地分析了量子群Uqp(u2)模型对原子核转动谱的适用性.结果表明,Uqp(u2)模型的理论值与实验值比较接近,明显优于单参数形变量子代数SUq(2)模型.此外,还建立了Uqp(u2)的形变参量q、p与核软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潘峰  戴连荣 《中国物理 C》1996,20(6):538-545
将核磁矩算符定义为量子群SUq(2)的一阶张量算符的形式.计算结果显示,q形变参数依赖于最后一个主壳层中的价核子数.在对满单j壳层外仅有一个价核子的奇A核磁矩值进行拟合后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较Schmidt值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0.
将IBM推广应用于轻核时收IBM4.本文讨论了其中的下述群链.U(36)U6(sd)×U6(ST) SU3(sd)×SU3(S)×SU3(T) SU3(sdS)×SU3(T)× O3(J)× O3(T)的约化、典型能说与E2跃迁,并用它对sd壳的核基态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1.
陈金全  王凡  高美娟 《物理学报》1978,27(2):203-218
本文证明了置换群CG系数和外积约化系数分别就是将任一SUm和SUn不可约基耦合成SUmn?SUm×SUn和SUm+n?SUm?SUn分类基的耦合系数,并给出了将SUmn?SUm×SUn和SUm+n?SUm?SUn分类基用Celfand基展开时计算展开系数的几种方法。给出了基本粒子中常用的SU6?SU3×SU2和SU8?SU4×SU2重子波函数。  相似文献   

12.
于祖荣 《中国物理 C》1992,16(9):832-839
本文给出了确定量子代数SLq(3)的不可约表示和Wigner系数的方法.文中引入满足Serre类关系的两辅助元素,指出它们以及另两个元素是SLq(2)的1/2阶张量算符,它们的约化矩阵元可由一组"递推公式"算出.从这些公式也可导出SLq(3)的同位旋标量因子的递推公式.这也意味着对于SLq(3),Racah因子分解定理也适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量子力学中的线性叠加原理,构造了由多模(即q模)相干态的相反态|{-Zj}〉q及多模虚相干态的相反态|{-iZj}〉q这两者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一种新型的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msc(2)q.利用新近建立的多模辐射场的广义非线性等阶高阶压缩理论,研究了态|ψmsc(2)q的广义非线性等阶N次方Y压缩特性.结果发现,1)当压缩阶数N=2P且P=2m(m=1,2,3,…,…)时,态|ψmsc(2)q恒处于N-Y最小测不准态;2)当N=2P且P=2m’+1(m’=0,1,2,…,…)时,如果各模的初始相位φj、态间的初始相位差与各单模相干态光场的平均光子数之和∑j=1qRj2即[(θpq(R)nq(I))-∑j=1qRj2]满足一定的量子化条件,态|ψmsc(2)q可呈现周期性变化的、任意阶的等阶N次方Y压缩效应;3)当N为奇数时,态|ψmsc(2)q在一定条件下恒处于N-Y测不准态;4)态|ψmsc(2)q与文献21中的态|ψ(2)q出现部分压缩简并现象,从而更进一步表明压缩简并现象的存在是有某种客观内在联系的.  相似文献   

14.
第Ⅱ类三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等幂次2m+1次方Y压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造了由多模虚相干态|{iZj}>q、多模虚相干态的相反态|{-iZj}>q和多模真空态|{Oj}>q这三种不同的量子光场态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Ⅱ类三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2(3)>q.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态|ψ2(3)>q的广义非线性等幂次2m+1次方Y压缩特性.结果发现:在压缩次数N=2m+1(m=0,1,2,3,…,…)的条件下,只要各模的初始相位和态间的初始相位差分别满足一定的取值条件,态|ψ2(3)>q就可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任意奇数次的广义非线性等幂次N次方Y压缩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付洪忱  葛墨林 《中国物理 C》1992,16(10):912-918
本文利用类似研究半单李代数的结构和Verma模的方法研究了量子群GL(3)q的矩阵元代数A(3)q的结构和Verma模.然后利用A(3)q的Verma表示构造了A(3)q的q-boson实现,并借助于此实现研究了当qp≡1时的A(3)q的Cyclic表示.  相似文献   

16.
广义随机KdV方程新的精确类孤子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韦才敏  夏尊铨  田乃硕 《物理学报》2005,54(6):2463-2467
利用厄米(Hermite)变换求出了广义随机KdV方程新的类孤子解.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厄米变换把Wick类型的广义随机KdV变成广义变系数KdV方程,利用特殊的截断展开方法求出 方程的解,然后通过厄米的逆变换求出方程的随机解. 关键词: 随机KdV方程 随机孤子解 白色噪音 截断展开方法 厄米变换  相似文献   

17.
侯洵  杨志勇 《光子学报》2000,29(5):385-395
本文根据量子力学中的线性叠加原理,分别构造了由多模(即q模)相干态|{Zj}>q与多模真空态|{0j}>q以及由多模相干态的相反态|{-Zj}>q与多模真空态|{0j}>q等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及第类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3(2)>q和|ψ-,4(2)>q.利用新近建立的多模压缩态理论,首次对态|ψ+,3(2)>q及态|ψ-,4(2)>q的广义非线性等阶N次方Y压缩和等阶N次方H压缩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1)态|ψ+,3(2)>q及态|ψ-,4(2)>q是两种典型的多模非经典光场,当各模的初始相位φj(j=1,2,3,…,q)或者各模的初始相位和 =φj以及态间的初始相位差(θ±(R)(0)±)等分别满足一些特定的量子化条件时,态|ψ+,3(2)>q及态|ψ-,4(2)>q均可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任意阶的等阶N次方Y压缩效应和等阶N次方H压缩效应;2)当组成态|ψ+,3(2)>q及态|ψ-,4(2)>q的各对应复几率幅不相等亦即C+(R)≠C-(R)和C+(0)≠C-(0)时,态|ψ+,3(2)>q及态|ψ-,4(2)>q这两者的压缩条件和压缩特征虽然相同,但其压缩幅度(即压缩程度和压缩深度)却不相等,这种现象称为“相似压缩”;3)当组成态|ψ+,3(2)>q及态|ψ-,4(2)>q的各对应复几率幅相等亦即C+(R)=C-(R)和C+(0)=C-(0)时,态|ψ+,3(2)>q及态|ψ-,4(2)>q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多模叠加态光场不仅具有完全相同的压缩条件和压缩特征,而且还具有完全相等的压缩幅度,这种现象就称为“压缩简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具量子代数SLq(2)对称性的XXZ Heisenberg自旋链为例,利用Temperley-Lieb代数结构,深入分析qp=±1时SLq(2)量子代数的有限维表示,讨论了可约而不可分解表示(Ⅰ型表示)出现的条件及其性质,并采用取极限办法得到新的状态,从而得到对应确定能量状态的完全集合.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的两态叠加MSCS光场的广义非线性等阶N次方H压缩   总被引:41,自引:28,他引:13  
本文利用新近建立的多模压缩态理论,详细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两态叠加多模薛定谔猫态(即MSCS)光场|ψ(2)q的广义非线性等阶N次方H压缩效应.结果发现:1态|ψ(2)q是一种典型的非经典光场;当压缩阶数N与腔模总数q这两者之积为偶数,即qN=2p,并且p为奇数亦即p=2m’+1(m’=0,1,2,3,…,…)时,如果各模的初始相位和∑j=1qψj态间的初始相位差(θpq(I)nq(R))、各多模相干态光场的总的平均光子数∑j=1qRj2等满足一定的量子化条件(或者当∑j=1qRj2在总的平均光子数∑j=1qRj2的一系列压缩区内连续取值时),态|ψ(2)〉q总可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任意阶的广义非线性等阶N次方H压缩效应.2态|ψ(2)q的第一及第二两个正交分量,其压缩结果(亦即压缩程度和压缩深度)完全相同,但压缩条件不同;两者的等阶N次方H压缩效应呈现出周期性的互补关系.3与文献16相比,本文所研究的态|ψ(2)q的等阶N次方H压缩效应是比其等阶N次方Y压缩效应更高阶的广义非线性等阶高阶压缩效应.  相似文献   

20.
构造了由多模复共轭相干态|{iZj*}〉q、多模复共轭虚相干态|{iZj*}〉q(j=1,2,…q)和多模真空态|{0j}〉q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Ⅲ类三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3(3)q.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态|ψ3(3)q中广义电场分量(即第二正交相位分量)的广义非线性等幂次N次方H压缩特性.发现:态|ψ3(3)q是一种典型的三态叠加多模非经典光场;当腔模总数q与压缩次数N之积q·N为偶数时,在一定条件下,态|ψ3(3)q的广义电场分量可分别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广义非线性等幂次奇数模-偶数次、偶数模-奇数次、偶数模-偶数次N次方H压缩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