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在束γ谱实验技术,通过128Te(10B,3n)135La反应研究了135La的高自旋态.基于γγ符合关系、γ射线的相对强度和各向异性度的测量结果,建立了135La的能级纲图.在hω≈0.40MeV附近,观测到基于πh11/2质子轨道上的负宇称带的带交叉.比较N=78同中子素链能级结构的系统性,认为该带交叉是由一对h11/2准质子发生转动顺排造成的.在高自旋态处,观测到具有很强M1跃迁、Signature劈裂很小的ΔI=1负宇称带,根据系统性认为该带是建立在πh11/2(νh11/2)2组态上的γ≈–60°的扁椭球形变带.  相似文献   

2.
从锕系区40多个核的正负宇称态的实验数据,如激发能、Jπ、电偶极跃迁等,得到一系列与核结构有关的物理量,如宇称劈裂能级差δEI,正负宇称带的第一和第二类转动惯量J(1)和J(2)及第一负宇称态的电偶极跃迁强度比等,以及它们与角动量I或转动角频率ω的动力学和核子数A的系统行为,从而为研究锕系核负宇称态的产生机制及动力学特点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3.
通过熔合蒸发反应65Cu+19F,66Zn+18O及68Zn+16O,在3种入射束流的能量分别为75MeV,76MeV及80MeV研究了80Rb高自旋态的能级结构.增加了20多条新的γ跃迁,在已知负宇称转晕带上建立了两条新的边带.将原有的第二条负宇称带的自旋态从12推高到了22,并首次观察到这个带的回弯,它的回弯频率为0.49MeV;负宇称转晕带在15时出现了旋称反转,第二负宇称带存在明显的旋称劈裂,但没有观察到旋称反转,这两条负宇称带的结构均与其同中子数核82Y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4.
在A≈80区奇-奇核旋称反转问题上已提出几种机制,但没有一种理论推断是结论性的.在本工作中将角动量投影壳模型应用到80,82Rb核,对组态为πg9/2⊙νg9/2的正宇称晕带和组态为π(p1/2,p3/2,f5/2)⊙νg9/2 的负宇称晕带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特别是对正宇称晕带中的signature反转机制进行了探讨.角动量投影壳模型计算显示正宇称晕带中的signature反转是原子核随自旋增加形状发生变化的信号,其间原子核从低自旋的长椭球变到高自旋的扁椭球.此外,还确定了此两带的原子核形状  相似文献   

5.
丰中子核145,147La的八极形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实验研究,建立与扩展了丰中子核145,147La的高自旋态能级图,最高自旋态达到(41/2+)与(43/2).测得的交叉相联的相反宇称带及带间的强化E1跃迁说明在145,147La中形成强的八极形变.对145La的研究表明,具有轴对称形状的四极形变与具有反演不对称形状的八极形变在同一核中产生共存与竞争.在πh11/2带中观测到的带交叉位于ω≈0.26—0.30MeV附近,由推转壳模型计算表明,它是由一对i13/2中子的顺排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169Re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建立了组态为π9/2[514]的强耦合带和组态为π1/2[541]的退耦合带,推转壳模型(Cranked shell model)计算结果表明组态相关的不同形变能够解释这些转动带的不同带交叉频率,在已知的奇ARe核中,169Re的9/2[514]转动带在低自旋时具有最大的能量旋称劈裂,当一对i13/2中子顺排后,旋称劈裂发生了反转,并且劈裂的幅度非常显著地减少了,另外,还观测到了一个三准粒子激发带,并指定了它的最可能组态为π9/2[514]⊙νAE。  相似文献   

7.
邢正  陈星蕖 《中国物理 C》1989,13(6):569-573
利用推广的粒子-转子模型研究了159Tm负宇称Yrast态的能谱的Signature分离,B(M1)值以及动力学电四极矩Q(1)和Q(2),并同实验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好的符合.着重分析了二级柯里奥利作用Hc对B(M1)值的Signature依赖性的影响,指出粒子-转子高级耦合项部分地等效于γ形变.  相似文献   

8.
通过116Sn(16O,3n)129Ce反应,利用多普勒移动衰减法测量了129Ce高自旋态的寿命.得到的跃迁四极矩表明129Ce的集体性相对于核芯128Ce减弱.这个因增加一个h11/2中子而引起集体性的降低可以解释为由于形状驱动效应产生三轴形变所造成的.正、负宇称带的跃迁四极矩与角动量的关系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推测一对h11/2准质子可能对核芯性质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桑建平  刘庸 《中国物理 C》1994,18(12):1102-1106
从壳模型组态及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出发,借助于一种描述偶偶核高自旋态的微观理论方案,对同位素126Ba,128Ba和130Ba的低能态及质子拆对占据h11/2侵入轨道所出现的回夸现象作了研究.得到了与实验定性符合较好的结果.对Yrast带,进一步探讨了带间相互作用强度与耦合算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用投影壳模型对101Tc的受激正/负宇称转晕态结构进行了探讨, 为了从定量结果中抽取出物理内容也作出了正宇称转晕带的能带图. 此外, 各自起源于3/2[301], 5/2[303]和1/2+[431]尼尔逊态的3个带也在这个模型框架下进行了分析. 到目前为止, 在Z~42—44区关于N=52—54的中间核性质知之甚少, 为了解这些"过渡核", 以95Tc为例, 对其能级结构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质量数在160-180核区形变双奇核高自旋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在160-180核区形变双奇核高自旋态研究中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和最近几年陆续发表的双奇核高自旋态核谱学数据,系统地考察和研究了πh11/2⊙νi13/2强耦合带和πh9/2⊙νi13/2半退耦带旋称反转的特征和规律.指出182,184Au核素的πh13/2⊙νi13/2半退耦带也可能出现旋称反转;有限的实验数据似乎支持这一观点.首次在双奇核178,180Ir的πh11/2⊙νi13/2强耦合带中发现了低转频下的逐渐顺排现象;在178Ir核中发现了回弯频率反常超前.这些反常现象可能与核形变(或中子对力)的组态依赖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在束γ谱学技术,通过128Te(10B,1p3n)134Ba反应研究了134Ba的中、高自旋激发态.实验中采用9套BGO(AC)HPGe探测器进行了γγt符合测量.基于γγ符合关系、γ射线的相对强度和各向异性度的测量结果建立了134Ba的能级纲图.比较N=78的同中子素链的负宇称能级结构的系统性,发现激发能位于4142keV,Jπ值为11的能级很可能是与136Ce具有相似内禀结构特征的相似态  相似文献   

13.
通过融合蒸发反应144Nd(19F,5n)E=108, 112MeV对双奇核158Tm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 扩展了原已建立的带结构, 并建立了2条新转动带. 获得了γ射线的相对强度和耦合带的B(M1)/B(E2)比值.观测到了πh11/2⊙νi13/2组态带的旋称反转点. 对新建立的转动带进行了自旋-宇称以及组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重核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非常丰中子核113Ru的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较高自旋态的能级纲图,识别了基于中子h11/2轨道激发产生的集体转动带,最高自旋态达31/2h.还发现了另一个可能基于9/2能级的集体转动带,对新建立的113Ru的集体带的一些重要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将具有负宇称的fp轨道空间扩大到包含具有正宇称的1g9/2轨道,采用修正的表面δ相互作用,对64Ge,66Ge,68Ge,70Se,72Se和74Se等6个偶偶核做了形变HF计算.得到了基态和一些激发态的解.同时,还用近似角动量投影形变Hartree-Fock(PDHF)方法,对64Ge和74Se进行了能谱计算,得到其正、负宇称带的解,计算结果与实验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单粒子壳模型下, 研究了N=8及N=9同中子素的基态性质. 通过在伍兹--萨克逊势深中引入同位旋依赖项, 考虑了同位旋效应对核平均势的影响. 理论计算的均方根半径和自旋宇称值与实验结果整体上符合较好, 尤其是N=9同中子素中的2s1/2与1d5/2中子能级间的能级反转得到了较好的解释. 计算结果还显示在14B和15C基态中存在单中子晕.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9Sm(27Al,4nγ)172Re布居了形变双奇核172Re的高自旋态,用12套带有BGO反康普顿抑制的高纯锗探测器阵列进行了在束γ实验测量,首次建立了形变双奇核172Re由3个转动带构成的高自旋态能级纲图.研究和讨论了3个转动带的结构特征,基于已有的高自旋态核结构知识并通过系统学比较和分析指出它们的准粒子组态分别为πh11/2⊙νi13/2,πh9/2⊙νi13/2和π1/2[541]⊙ν1/2[521].发现前两个转动带在自旋小于18.5h时其转动能级呈现反常的旋称劈裂.  相似文献   

18.
偶偶Cd同位素核的形变HF态及负宇称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具有正宇称的轨道空间扩大到包含具有负宇称的1h11/2轨道,采用修正的表面δ相互作用(MSDI),对104Cd,106Cd,108Cd,110Cd,112Cd,114Cd和116Cd等7个偶偶核作了形变HF计算.得到了基态和一些激发态的解.同时,还用近似角动量投影形变Hartree-Fock(PDHF)方法对108Cd和110Cd进行了能谱计算,得到其正、负宇称带的解,计算结果与实验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用组态相关推转Nilsson-Strutinsky模型研究了131La转动带结构性质.对一些特殊组态带的形状共存和带终止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并把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31La是软γ形变核,很多具有不同组态的转动带都有形状共存.实验上测量的131La的宇称和辛量子数为(π,α)=(+,±1/2)的转动带的组态是[02,8],即组态π(h11/2)2⊙ν(h11/2)8,其中负辛量子数带几乎达到该带的带终止理论预言值I=41.5h,但是该带对实验上测量带终止不利,因为接近带终止态时能量增加太快.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丰中子奇A核107Ru的高自旋态集体转动带重新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新的能级纲图.将基带转动带的自旋态扩展到27 2h,证实并扩展了以前发表的基于中子h11/2激发产生的集体转动带,并新观测到一个基于(9/2)能级的集体转动带.研究结果澄清了早期发表的结果与近来别人发表的结果之间的矛盾,对新建立的107Ru能级结构的某些重要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