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与其它区域相比,汪曾祺与江苏文化的关联性研究较为薄弱。而在江苏当代作家研究的整体格局中,汪曾祺的江苏作家身份逐渐被淡化。汪曾祺研究视角日益多维化,但是,汪曾祺与江苏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明显不足。研究者考察汪曾祺在江苏的活动空间时,大多聚焦于高邮一地,很少关注南京、扬州、盐城、淮安、江阴等江苏城市。针对这些研究盲区,提出汪曾祺的江苏城市记忆研究之构想,以期拓宽江苏文学研究的视野,彰显江苏城市的文学史地位,更好地发挥汪曾祺传播江苏形象的名家效应。  相似文献   

2.
陈伯海先生致力于生命体验美学的当代建构.那么,生命体验美学能否建构、如何建构,其前景又如何呢?只要满足现实需要、历史传承和理论创新的三个条件,生命体验美学是可以建构起来的.建构的方法论基础就在于解构与重构的辩证统一;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体验美学的合理成分;面对“形而上学”终结,衍续“形上之思”;在生存-实践-起越的生命活动之链基础上建构生命体验美学.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生命体验是绝望和虚妄,按照知觉现象学的原理,这是鲁迅在生活中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的产物。家道的败落与婚姻的不幸,使鲁迅开始怀疑一切;反抗与追求的幻灭,使鲁迅越来越绝望;最后,鲁迅悟出了一切都是虚妄,这是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冲动源于生命的深度渴望。这种冲动又因其在人生中的历经万劫而使生命深感困惑。生命的冲动与困惑构成了生命体验中的二元对立与无序循环。生命的根本冲动是在科学、哲学、艺术和宗教的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它显现人类"超越""有限"的执着和渴望,也构成人类最根本的孤独与困惑,而这恰恰展示和演绎着生命在人生中的沉醉与生动,映照和生成着种种"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5.
作为日本战后最早涉及台湾遣返体验与殖民地记忆的文学作品之一,日本作家西川满创作的《地狱的谷底》以生命体验与身份认同为遣返书写的两大主题,以女性不断耗散的生命体验展现遣返者作为受害者的“悲剧”,通过持续破灭的身份认同呈现遭遇巨大失败、丧失文明、内部撕裂犹如“地狱的谷底”般的日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台湾“记忆化”为“故乡”式的存在。西川遣返书写的最大逻辑悖论在于其构筑的“遣返者=受害者”“战后日本=地狱”的意识形态,其台湾记忆最大的情感陷阱就是通过“美化”和“忘却”的记忆重构了“事实”、代替了“事实”,这种记忆成为日本战后民族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影响了战后日本人关于殖民和战争的认识,需要进行批判和厘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怀乡散文中的"故乡的食物"主题,因其对故里风物的一往情深,将个体生命记忆汇入群体叙说之中,而特呈风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体验、实施、探索等三个方面论证"生命化"课堂的实施,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一次深入的探究,让更多的教师回归生命化教育.确证构建"生命化"的课堂,让学生体验"生命在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发展方向,也是学校教育应该侧重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生存困境、精神奴役和生命悲歌三方面论述萧红小说的女性书写,分析萧红小说表现出的生命悲剧意识。萧红对女性生命存在的深层思考,在今天仍有普遍意义,促动着我们对于女性人生价值的反思,对人间温暖和生命尊严的渴求。只有女性的真正解放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在1990年代,汪曾祺的部分作品对“文革”进行了集中反思。这些作品对政治运动中的种种血腥行为和荒诞现象给予了忠实的记录。汪曾祺认为政治运动的泛滥主要不是因为参与者的政治狂热,而是由于卑鄙的个人私欲的驱动。另外,他还深入梳理了“文革”时代的理论政策,公正评价了“样板戏”等文艺作品,并超出了狭隘的政治视野,对江青、于会泳等人在艺术上的功过进行了客观定位。”  相似文献   

10.
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纯情少女型、灵肉型、温良顺从型、变态型等四种类型。作家主要把女性当作纯粹生命来歌颂,为其唱出了一曲奇特的颂歌——虚无的爱情,虚无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自“信笔由缰”的40年代至“俯拾即文”的90年代所创造的一系列小说,或显或隐地体现了他现代性追求的复杂多变与纵深融合.无论是审美现代性的情感逆行与回环,还是社会现代性的潜藏与生发,汪曾祺小说总能在两者的反向流动中找到平衡点,使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在人性的深处达成同构.  相似文献   

12.
由《定风波》追溯苏轼黄州时期的心态,进而探讨苏轼面对贬谪困境时的人生态度:不去寻找社会准则的认同,而在内心世界寻找超越与平衡。以儒释道合一的人生哲学淡化悲哀,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人生范式。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14,(3):83-84
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场所,不仅是课程与教学的时空交集,更是学生获得生命体验的地方。程翔老师讲授的《将进酒》一课呈现了生命发展生态课堂的课堂范式。程老师打破常规,采用了"一读到底"的授课方法,分别以齐读、自读、诵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诗十二次,以"读"贯穿课堂始终,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进而给予学生丰富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4.
《野草》中的《腊叶》较为真实地展现了鲁迅本人对生命的思考。病叶意象是鲁迅对生命的大欢喜、大悲痛体验后的平易的情感投射,是回归到生命本体的真实书写。病叶的疾病隐喻与鲁迅本人的疾病体验有着密切联系,病的生命体验促使他对生命有着更加真切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潍坊学院学报》2018,(1):71-74
汪曾祺先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最有价值的部分不在于他接受了多少传统文化知识,更多的是体现在他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与阐释上。在这部《逝水》中,汪曾祺先生通过叙述自己童年生活中的人和事,并借助水这一意象,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了自己所领悟到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6.
黎紫书的小说以历史中的个体命运为切片,时常打乱线性的时间结构,于循环往复中打捞遗失的记忆,并且始终保持着悲悯的情怀。黎紫书避开宏大的历史叙事,用以小博大的手法,聚焦于时间与记忆的书写,编织着一张时间之网,再现历史的丰富细节,以铭刻时间的记忆之痕。她的小说关注的是被情欲、政治、历史暴力碾压过的独异的“个人”,她对历史绝境中个体命运的关注,使得她的作品呈现出深刻的人性力量。  相似文献   

17.
马永梅 《科技信息》2014,(15):247+308
"启蒙"一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键词。它着重向人们宣扬真理和布道,实际上成了一种独白和绝对的命令。在这个主题下,个体的生活世界消失了。汪曾祺拒绝放弃个体,他的文化意识正是坚守"个体"立场的表征。尤其汪曾祺又将他的"个体"立场放在民间生活的平台上。因此,汪曾祺小说的文化意识与审美态度其实是他全然不同于整体价值观念的个体知识分子立场的外化。  相似文献   

18.
在东西作品那种飞扬跋扈的创造性的想象力中,含蕴着他成长的时代记忆,尤其是童年时代的记忆,并以碎片的形式,通过深度的体验,呈现出一种拒绝遗忘的姿态,使作品充满一种别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文学创作中具有至上的地位,是作家进行创作时须信从和服膺的原则和方法,这导致了主体意识的彻底丧失或严重异化。20世纪60年代初,汪曾祺对这样的创作局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停止了小说创作。20世纪70年代末,汪曾祺对当代小说创作进行了反思,带来了独具审美品质的诗意文本,消解了僵硬的当代小说创作模式,对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一生坎坷,却总是以坚毅的精神寻求现实生活中一切真实存在的美。他善于从现实世界中捕捉不为人察觉的美,这种美只有以心灵去体会才能彻悟。《蝈蝈与蟋蟀》歌颂了微小生物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表明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从而达到生命运动与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