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14个工业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主成分聚类分析,并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表明了最终排序评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类.构建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及信息重叠的特点,对贵州农业产化龙头企业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再利用新得到具有代表性的综合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较多的评价指标,对贵州龙头企业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结论与现实相符合,为发展贵州龙头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广东保险业连续多年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潜力巨大。但是2002年一些省市一跃而上赶超了广东。为此,本文试图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广东省各城市保险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给出广东省保险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小麦遗传距离上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不同品种遗传距离是确认遗传材料之间的亲疏程度的依据,不同品种间遗传距离的远近在育种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来研究小麦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得到的数据证明:(1)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可用来研究品种间的亲疏关系;(2)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的结果相近;(3)研究的小麦品种为黑西哥生态型和中国生态型两大生态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的模糊聚类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主成分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明确步骤,并以实际问题为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不仅克服了实际分类问题中的模糊性,同时又克服了由于样本分类指标过多,而引起的计算量增大,特别是由于指标间的相关性可能造成分类不准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要从其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去考察,要看各项生产能力的综合效果。为了客观、科学地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从诸多经济指标中选择20个引入评价指标体系中,提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并通过R软件分析软件进行得分计算,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4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我国实现均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美华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根据广东省 1 998年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 ,借助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省 1 2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价 ,排出它们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外20种手机品牌的通话质量、外观、价格等消费者普遍关注的10个因素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挖掘,提取了人们关注因素的主成分因子,利用主成分因子对手机满意度进行了层次聚类分析,构建了谱系聚类图,为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2012湖北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为依据,借助统计软件 SPSS19.0,笔者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湖北省12个地级市的城市发展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具有最强的城市发展竞争力,其次为襄阳、宜昌、荆州、孝感、黄冈.文末,作者提出了一些提高城市发展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外20种手机品牌的通话质量、外观、价格等消费者普遍关注的10个因素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挖掘,提取了人们关注因素的主成分因子,利用主成分因子对手机满意度进行了层次聚类分析,构建了谱系聚类图,为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石化产业提出了解耦状态模型,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方法构建了石化产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模型,探索石化产业能源强度、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对石化产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石化产业经历了4个阶段:强烈的消极解耦阶段(1999-2002年)、扩张负解耦阶段(2003-2007年)、弱解耦阶段(2008-2009年)和强解耦阶段(2010年),已呈现出"强解耦"的低碳经济特征.能源强度是影响石化产业解耦效果实现的关键性因素,而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解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高炉操作炉型管理模型中存在用于评价炉型的指标多且重叠性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改进方法.该方法能够从传统评价炉型的指标(焦比、煤比、综合焦比、利用系数及铁水硅含量)中生成3个核指标,新的核指标空间相互独立,且能够代表原有的指标,从而解决了指标多且重叠性大的问题.在国丰1号1 780 m3高炉,开发应用了该改进的高炉操作炉型模型,确定了该高炉的主要操作炉型类别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河南省各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河南统计年鉴》(2007)的最新资料,综合运用多要素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方法,测度河南各市经济综合实力.研究表明,河南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郑州、洛阳实力最强;中原城市群九城市中,除开封排名靠后外,总体位居河南前列;周口、商丘、驻马店等豫东平原区的城市综合实力较弱.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了全面评价重庆市县域经济的综合水平,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基础经济、区域综合经济、区域财政金融、人民生活水平等6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基于2011年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县域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等级区划分;结果表明: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渝北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渝中区和南岸区等主城区县经济实力雄厚,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等边远区县经济发展较滞后,经济综合评价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现实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区县精确定位,制定相应区域发展政策及实现重庆市整体均衡发展的目标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程毛林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1-34
如何构建一种定量的综合国力评价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评价综合国力的方法不多,一般方法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本文给出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利用该方法,本文对世界主要国家的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提出"全碳排"核算方法,其核算账户包括能源消耗碳排放、生物质资源消费潜在碳耗用和废弃物排放潜在碳耗用;以太阳能值为量纲归一化工具,进行全碳排放量核算;以全碳排核算为基础,综合考虑单位碳排人口承载量、单位碳排经济产出量和单位碳排人均可支配收入获取量等信息,构建能够反映碳效率和发展协调度的碳排放绩效综合指数,以衡量一个地区的碳绩效。以北京市和重庆市为例,评价2001—2011年间的碳排放综合绩效。结果显示:两个城市的能源消耗碳排在全碳排总量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可见即使从全碳排视角来看,能源消费仍是影响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两个城市三个方面的分指标值差异较大,可见不同的生产水平对碳排影响不容忽视;较之仅考虑能源碳排及碳生产率的传统碳效率评估,基于"全碳排"核算的碳综合绩效评价,可以更为公平客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碳绩效,为地区碳减排责任认定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比较准确地测算了我国29个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并根据人均排放和收入,构建省级二氧化碳排放异质型面板,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EKC曲线及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高收入和低排放低收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倒"U"型关系,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成立.经济和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国际贸易和城市化水平等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18.
药学类科技期刊作为药学科技信息交流的媒介,在促进药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药学类科技期刊进行评价,可揭示药学文献数量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本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2年我国药学科技期刊进行综合评价,消除了人为确定指标权重引起的弊病,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家庭生活碳排放是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减少碳排放的主要方面。近年来,家庭生活中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问题逐渐引起国际社会和科学界广泛关注。以汤森路透(ThomsonReuters)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作为数据源,利用文本挖掘软件TDA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基于数量、关键词、合著现象等,从国家、机构、研究人员、研究主题、作者合著网络等方面,对1990—2012年发表的家庭生活碳排放相关研究论文进行系统分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揭示该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对我国各个地区幸福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利用Matlab和Spss软件对我国2011年各地区有关幸福指数的指标进行分析。将相关性指标用同一个主成分表示,然后求取各个地区的综合值,最后利用聚类的方法对这些地区进行聚类,得出结果可以为各地区提供建议,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