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功能微球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在用乳液聚合法合成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功能微球过程中,乳化剂、电解质、油水比、溶剂等因素对共聚胶乳微粒的粒径大小和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的种类和浓度对生成胶乳微粒的粒径有很大影响,且胶乳微粒的粒径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以及油水比的减小而减小,加入溶剂可明显提高所得微粒的粒径。  相似文献   

2.
功能高分子微球研究分散聚合法合成μ级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广泛用于临床分析、生物医学、胶体研究等领城,亦可作为电子显微镜、光散射、沉降法等测定微小物体绝对长度的基准物、色谱柱填料等。用分散聚合法可以制得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本文通过对分散聚合条件和配方的研究,以水和醇为分散介质,分子量4000的聚乙二醇为稳定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合成了粒径为3至4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在分散聚合体系中,随着有机溶剂、单体、引发剂等用量的增加,胶乳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随着稳定剂、表面张力调节剂等用量的增加,胶乳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有机溶剂种类改变以及聚合反应温度变化,胶乳粒径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水热合成了聚苯乙烯/二氧化锰有机无机复合微球.复合微球核层为聚苯乙烯微球,壳层是由大量的二氧化锰纳米棒紧密堆积形成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可以看出产物含有大量的复合微球,对于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的合成及摩擦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苯乙烯纳米微球 ,并对其进行透射电镜 (TEM)、热重 (TGA)、及差热 (DSC)等性能表征。在四球实验机上研究了其摩擦学行为 ,结果表明 ,高分子纳米粒子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5.
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HPLC固定相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希华  黄天宝 《合成化学》1998,6(3):302-306
用分散聚合物合成了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种子,然后用种子聚合法合成了交联的聚苯乙烯向球,其粒径范围可控制在2μm~4μm,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微球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初步考察了交联微球的HPLC性能。  相似文献   

6.
合成出了带有反应性基团的铁酞菁单体 ,并实现了与苯乙烯单体在磁流体存在下的分散聚合而得磁性高分子微球 .研究了微球结构、组成 ,测定了其磁响应性和光导性  相似文献   

7.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原位合成温敏性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丙酮-水[V(丙酮)∶V(水)=4∶6]的混合溶剂为反应介质, 在少量二乙烯苯存在的条件下使苯乙烯(St)和对氯甲基苯乙烯(CMSt)进行无皂乳液共聚反应, 得到了粒径大小均匀的交联型聚苯乙烯(PSt)微球, 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表面组分测定发现: CMSt上的氯原子在聚合过程中富集于交联微球的表面. 以此交联型PSt微球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引发剂, 在22 ℃下引发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进行原位ATRP反应, 得到了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接枝的交联聚苯乙烯(PNIPAAm-g-PSt)温敏性微球. 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激光光散射仪等对PNIPAAm-g-PSt的结构、相转变温度、形态及不同温度下的粒径变化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NIPAAm单体成功地原位ATRP接枝在交联PSt微球的表面, 接枝微球的球形更规整, 在水中的相转变温度约为32 ℃, 具有明显的温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超微乳液聚合得到的稀链聚苯乙烯微球(micro-PS)和常规聚苯乙烯(o-PS)在DSC扫描过程中的不同热行为,micro-PS在第一次扫描过程中107℃与157℃处出现放热峰,在第二次扫描过程中放热峰消失,和o-PS相类似,仅出现1个玻璃化转变峰,用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的方法证明该峰是结晶峰,形成晶体的动力来自于micro-PS的特殊构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羧基96孔板为分离载体,核酸适配体作为分子特异性识别元件,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放大载体,辣根过氧化物酶为标记物,构建了化学发光(CL)高灵敏度凝血酶检测新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放大技术不但灵敏度高,且抗干扰能力强,其他蛋白质如IgG、IgM、IgA、IgE、IFN均无明显干扰.聚苯乙烯微球放大体系中凝血酶的线性范围为7.8~250pmol/L,最低检测浓度可达3.9pmol/L;而不放大检测技术的线性范围为0.94~30nmol/L,最低检测浓度为0.46nmol/L,放大体系将检测灵敏度提高100多倍.综合而言,基于适配体识别和聚苯乙烯微球放大的凝血酶CL检测新技术具有通量大、简单快速和灵敏度高的特点,有望在凝血酶高通量检测领域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窄分散大粒径交联聚苯乙烯功能微球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分散聚合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一次加料法在醇水介质中制备数个微米交联聚苯乙烯(PS)微球。研究了苯乙烯(St)、丙烯酸(AA)、EGDMA的用量对粒子大小,粒径分布的影响。测量了微球表面羧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多孔高分子聚苯乙烯交联微球(PS)为载体,采用"孔内析晶"策略将薄荷醇凉味剂成功地负载到PS微球孔道中,制备了一系列负载L-薄荷醇的多孔PS微球样品.采用热风吹扫的方式,研究了负载薄荷醇的PS球在不同温度下的薄荷醇释放行为,发现薄荷醇的释放过程符合双相动力学规律.相对于机械混合的样品,负载型PS样品释放薄荷醇的速率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30~80℃)均显示出较好的缓慢释放特点.这种新颖的制备工艺为设计高性能负载型薄荷醇制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改进的种子聚合——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了种子聚合法和二步溶胀法的特点,提出用改进的种子聚合法以合成粒径大于3微米、粒度呈单分散的交联聚苯乙烯微球。文中采用的粒径为1—2微米的聚苯乙烯胶乳种子是由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的。文章研究了溶胀温度、溶胀剂比例、溶胀时间、交联剂、小分子化合物及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生成微球的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改进的种子聚合——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了种子聚合法和二步溶胀法的特点,提出用改进的种子聚合法以合成粒径大于3微米、粒度呈单分散的交联聚苯乙烯微球。文中采用的粒径为1—2微米的聚苯乙烯胶乳种子是由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的。文章研究了溶胀温度、溶胀剂比例、溶胀时间、交联剂、小分子化合物及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生成微球的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刚性聚合物微球透明增韧聚苯乙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步复合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刚性聚合物微球.不同粒径、用量及核层交联密度的核壳微粒(C-S)与聚苯乙烯(PS)共混得到PS/C-S复合材料.通过对其冲击强度及透明性的研究表明增韧PS的最佳条件是核壳微粒的粒径大于100nm,复合材料中的微粒含量在2%~5%,核层具有适当的交联度.在未影响材料透明性的前提下,材料的韧性比纯PS提高2倍  相似文献   

15.
高岭土微球原位晶化合成高岭土-NaY-MCM-41复合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岭土微球上原位晶化合成了高岭土-NaY-MCM-41复合物.利用XRD、SEM、TEM和BET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高岭土表面原位生长NaY-MCM-41复合分子筛的合成化学.考察了合成体系的pH值、模板剂、H2O用量和SiO2/Al2O3比的影响.高岭土-NaY-MCM-41复合物具有大、介、微梯度分布的孔结构和合理的酸性分布.克服了单独的微孔分子筛孔径和介孔分子筛的局限性.实现了介孔、微孔分子筛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6.
以苯乙烯、丙烯酸、分散蓝染料为原料,采用分步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彩色具有核–壳结构的分散蓝/聚苯乙烯–丙烯酸高分子微球。通过TEM测得其颗粒尺寸约为200nm,分散均匀;通过FTIR对颗粒的组成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合成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首先通过乳液聚合和浓硫酸酸化制备表面富含磺酸根的磺化聚苯乙烯(PS)微球(直径532 nm),再用其静电吸附[Ag(NH_3)_2]~+离子,最后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还原表面吸附的[Ag(NH_3)_2]~+离子,得到了负载银纳米粒子的PS/AgNPs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PS/AgNPs复合微球,并考察了其对甲基蓝(MB)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g纳米粒子高度分散在磺化PS微球表面;该PS/AgNPs复合微球对催化转化MB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可多次重复利用.本研究在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接枝丙烯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3.85 μm的窄分布聚苯乙烯微球, 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二单体丙烯腈进行共聚反应, 制备出平均粒径为4.02 μm的窄分布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微球. 对聚苯乙烯微球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微球进行了形貌及粒径、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结果表明丙烯腈基团均匀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 提高了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极性.  相似文献   

19.
制备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Lewis酸催化剂, 用自制的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BCMB), 在室温下对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白球)进行氯甲基化反应, 制得了氯含量接近17%的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氯球); 通过红外光谱法与佛尔哈德分析法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与组成; 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氯甲基化反应过程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各种因素对白球氯甲基化过程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影响白球的氯甲基化程度; (2) 抑制或促进分子链之间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进一步交联, 影响微球的强度.  相似文献   

20.
交联聚苯乙烯单分散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米级粒度均匀的聚合物微球作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标准计量以及某些高新技术领域中应用广泛。制备聚合物微球的传统方法有乳液和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只能制备粒径为0.1-0.7μm的颗粒,采用无皂或低皂乳液聚合法制成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粒径接近1μm,但难于达到1μm以上,且后处理比较麻烦;悬浮聚合制备的聚合物微球粒径则一般在100-1000μm之间,且是多分散性的。而分散聚合获得的微球呈单分散性,是制备粒径为1-10μm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