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以学生本,以学生的进步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所谓主体是指从事活动的人,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而主体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人公责任感,使学生树立起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的精神.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我想更新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的基本特征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三个方面,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人有较强的主体性。因此,物理教学中始终要以培养学生这三个方面的特性为重心,高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状况究竟怎样呢?  相似文献   

3.
严涵 《物理通报》2022,(12):46-49
合理引导,适度提示,为的是尽可能减少教师的强势影响.“最小助力”其实也是要把教师的知识权重,在学生主体间的探究过程中进行量度稀释.从而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完整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思想意识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如今,如何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是社会发展对我国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而作为一门以自主观察及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物理教学就更加应该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为主,这样才能着重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本文则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部分探讨性的分析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环境、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训练思维方式和理论实际相结合六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推行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服务学习理论是源于美国2 0世纪8 0年代中后期并逐渐发展的一种教育理论, 它强调学生为主体、 服 务与课程学习并重、 过程性反思. 通过分析服务学习理论的内涵、 特征、 理论基础、 实施原则、 实施程序, 探讨了在物 理师范教育中开展服务学习的可行性, 介绍了服务学习在物理师范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实践可以发现, 服务学 习对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研究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 职前教师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建 《物理通报》2001,(12):19-21
在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和积极倡导主体性教育的背景下,"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当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中受到愈来愈多的青睐.下面对物理教学中这方面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代下,以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为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中,高中物理也不例外。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出现了如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不高、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得到突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度较低,也未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价值所在。本文首先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再从开发资源、主体互动、虚拟实验和录制微课四个方面提出应用策略,以期为广大物理教师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参与研究随着20世纪90年代教育界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注而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纲要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是教学过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江苏省于2005年秋季全面进入中学新课程实验.为适应新课程要求,我校积极推行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我在教学过程中收益颇丰.下面结合在实践中的经验,就学生主体参与物理教学谈一些不成熟的认识,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全瑞峰 《物理通报》2016,35(10):50-54
高效课堂是有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环节顺序而完整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注 重发挥“ 双主体( 教师是主导主体, 学生是学习主体) ”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充满师生间思维碰撞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 充满人文关怀的“ 人本课堂” ;高效课堂是激发师生总结和反思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开展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谈谈近三年来我校在物理教学中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其特点是:教学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1目标教学法的理论进行目标教学,就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控制下,通过教学活动去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既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又吸收了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美国的布鲁姆(Bloom)关于“掌握学习”、“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育评价”的论述.布鲁姆认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让所…  相似文献   

12.
利用耦合简正波理论分析了粗糙界面散射引起的混响。引入了粗糙海底以及海面引起的各个模态间的耦合系数表述粗糙界面对声场的散射过程。结合风浪谱Pierson模型,仿真了不同海况下的海面混响,重点在于分析不同海况下海面起伏对海底混响的影响。利用耦合系数的求解从粗糙海面引起模态间能量耦合的角度对这种影响进行了机理性的探究。结果表明,尽管在浅海中海底混响占支配性地位,但随着海况等级的增加,海面散射对海底混响是有影响的,而这种影响可以从粗糙界面对声波模态间的耦合进行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曾志旺 《物理通报》2016,35(8):44-46
物理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运用“ 延迟判断”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 问题的分析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物理知识, 可有效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了知识深刻理解, 提高思维品质和问题解 决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体现不够的现状,本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总结了如下经验:一、新型师生关系是课堂“活”起来的关键;二、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三、探究实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性的源泉;四、优化练习与作业,让学生在“做”中体会物理学的魅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结合实际需要设计了一种精度高、便携性好,用于检测多光轴光学系统光轴间平行性的检测仪器。该仪器能够实现可见、红外与激光不同谱段任意两个光学成像系统间的光轴平行性检测。与同类其他仪器比较,该仪器的特点是光学系统结构均采用全反射设计,避免使用红外光学玻璃,在设计中减小和去除了影响仪器精度的一些因素,例如:去除了平面镜2个表面楔角的影响。仪器的主体采用完全对称的结构和积木式的组装方式,保证了仪器经温度循环实验和振动试验后检测精度优于5,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大学物理实验室实行开放式教学,将综合设计性实验融入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加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三个层次"的渐进开放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密度泛函理论水平上研究了从DNA碱基单体到Watson-Crick碱基对的结构、电荷分布、以及非谐性振动参数的变化. 通过研究参与碱基对中多重氢键的NH2、N-H和C=O的伸缩振动模式,预测了这些模式的对角非谐性常数、非对角非谐性常数、以及非谐性振动耦合对碱基结构变化的敏感性. 研究结果揭示了DNA碱基中非谐性振动势、分子间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校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课程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最为有效的学科之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学习的主人,在物理教学中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人在物理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一定的实践与探索,现成文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9.
非相邻冷热源间强化传热新技术--热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热环是泵或风机驱动的动力型分离式热管的简称,它为解决非相邻冷热源间的强化传热问题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解决办法。本文对热环的循环工质、驱动方式、性能系数进行了初步理论分析,并对气相驱动方案进行了验证性实验。最后,对热环与非分离式热管、重力型分离式热管、水回路方法在非相邻冷热源间热量传递中的应用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Hill动力学与Michaelis-Menten方程,建立理论模型研究两细胞间基因、蛋白耦合振荡中的噪声效应.研究发现,在Notch信号通路中,两细胞间基因、蛋白耦合振荡呈现了周期振荡特性,表明了细胞间信号传导的同步振荡特性.“内在”噪声和“外在”噪声对两细胞间基因、蛋白耦合振荡有着不同的作用.内噪声有利于细胞间Notch信号通路中各基因、蛋白表达再次提升.外噪声诱导通路中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周期振荡变得阻尼.内、外噪声共同作用不仅可使得基因表达适当并呈现出持续振荡模式,而且还可使得细胞间基因转录合成相应的蛋白过程呈现出持续振荡模式.从而表明了基因表达的内、外噪声共同作用有利于控制细胞间基因激活、蛋白合成保持周期节律性.本文理论结果揭示了内外噪声对细胞间Notch信号通路动力学的一种调控机制,确定了内外噪声各自的调控效应,澄清了内外噪声共同作用调控体系持续周期振荡的物理机制,理论结果符合实验,可为设计阻止Notch体系基因、蛋白变异导致的多种疾病和癌症的通路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