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氨气敏电极的输出电位与温度、压强、空白电位值、氨氮质量浓度、搅拌速度之间的关系。根据能斯特方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氨气敏电极的输出电位与氨氮质量浓度、温度、空白电位值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并与国标法进行对比,误差均在6%以内。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氨气敏电极的输出电位与温度、压强、空白电位值、氨氮质量浓度、搅拌速度之间的关系。根据能斯特方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氨气敏电极的输出电位与氨氮质量浓度、温度、空白电位值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并与国标法进行对比,误差均在6%以内。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挥气电位法。是一种利用多孔膜气敏电极直接响应气体物质的方法。使被测定的物质由液相中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气态物质,再用载气把它带至多孔气敏电极上产生电极反应,测量其电位的变化,是一种直接电位法。它与选择性电极法相似,而与气相色谱法也有共同之点。利用挥气电位法可以测定Hg、As、Sb、Sn、S、I和CN等等离子。  相似文献   

4.
溶剂聚合膜pH电极作内电极的气敏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中性载体为活性物的石墨内导平头溶剂聚合膜(SPM)pH电极作内电极的二氧化碳和氨气敏电极。电极的性能取决于中性载体的特性,其中以菸酸十八酯为内电极膜活性物的二氧化碳气敏电极和以二辛基十八胺为活性物的氨气敏电极性能较佳。二氧化碳气敏电极用作丙酮酸脱羧酶酶电极的原电极,其性能院于传统的以玻璃pH电极作内电极的二氧化碳气敏电极。  相似文献   

5.
前言 1969年气敏氨电极问世以来,国外已有不少报道。近几年来,国内也做了不少工作。我们在用气敏隔膜氨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难熔金属和钢铁中氮方面作了一些试验研究,获得较满意结果。实验表明:气敏隔膜氨电极是目前金属材料中测定氮的一种十分简便而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具优良pH响应的对称、非对称长链叔胺及菸酸衍生物离子载体用于制备pH电极,获较宽pH线性响应范围,并试用于人体血浆pH值测定、气敏电极制备以及指示酸碱滴定。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载体的结构与其电位响应的构效关系;通过建立较一般的电极电位方程对有关超Nernstian应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加压下碘化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合钴催化CO~2电化学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锡章  母瀛  王茂连  栾力 《化学学报》1986,44(3):220-224
研究了加压下二氧化碳用碘化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合钴(简写为Co[ρ-N(CH~3)~3]TPPI)催化的电化学还原,考察了二氧化碳压力、电解质、电极材料和阴极电位等因素对二氧化碳还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Pt/碳纳米管电极的电化学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t/CNT(碳纳米管)电极在动电位和恒电位两种情况下的电化学稳定性. 在动电位条件(0.05~1.2 V vs RHE(可逆氢电极)循环伏安940次, 60 h)下, Pt/CNT电极的电化学表面积下降18.8%; 在恒电位条件(1.2 V vs RHE, 60 h)下, Pt/CNT电极的电化学表面积仅下降5.2%. 这表明Pt/CNT电极在动电位条件下性能衰减得更迅速.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恒电位条件下载体碳纳米管被氧化的程度较大. X射线衍射分析计算表明,动电位和恒电位氧化后, Pt颗粒的平均粒径从3.8 nm分别增大到4.9和3.9 nm. Pt颗粒的长大可能是Pt/CNT电极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载体的氧化不是Pt/CNT电极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聚吡咯为基质的脲酶传感器生物电化学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电化学方法在吡咯(Py)聚合的同时,将脲酶掺杂进聚吡咯膜(PPy)中形成以聚吡咯为基质的脲酶电极.将脲酶电极与CO2气敏电极结合,组成对脲有电位响应的脲酶生物传感器.测试了传感器对脲的生物电化学响应.研究了聚合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并测定了掺杂于聚吡咯中的脲酶的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在50×10-5~1.0×10-2mol/L的浓度范围内,传感器响应的电极电位与脲浓度的对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作者曾论述过在常温水溶液中镧系元素的标准电极电位及其应用,而镧系元素在高温下的标准电极电位数据迄今未见报道。镧系元素在高温下的标准电极电位不易实验测得,故本文尝试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求得,即用Cobble提出的离子熵对应原理算出了镧系元素在60℃、100℃、150℃、200℃、250℃、300℃时的标准电极电位,作者还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数据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电极电位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昌 《大学化学》2001,16(3):32-35
1 电极电位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电极电位是电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此概念有一定的复杂性。 2 0世纪 6 0年代我国化学界曾就此问题展开过讨论[1,2 ] ,但没有达成共识。在基础电化学中重点介绍的是相对电极电位的概念 ,然而 ,要讲清楚这个概念必然要涉及到绝对电极电位的问题 ,人们争论的焦点也主要是绝对电极电位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在教科书和专著上对此概念及相关问题也说法不一 ,概括起来有如下 3种 :   ( 1 )认为绝对电极电位是一个电极的内电位 ,一个电池的电动势就是两个电极的内电位之差 ,文献 [3]是代表。   ( 2 )认为绝对电极…  相似文献   

12.
检测肠毒素用酶免疫电极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恒电位极化法探讨了酶免疫电极的响应机理 ,通过旋转圆盘电极确定了生物电极的速度控制步骤 ,根据交流阻抗谱的分析 ,计算了各种生物电极在不同电极电位下的动力学参数 ,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磷酸铁锂(LiFePO4)电极材料放电曲线的阻抗模型.将不同倍率放电的电位分为欧姆电位降、电荷转移电位降与扩散阻抗电位降三部分,以电极交流阻抗谱图结合理论分析,推导出不同倍率电极电位的表达式.模拟结果显示,拟合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比较电位法控制终点是自动电位滴定仪中应用较多的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首先预定某一电位为终点电位,滴定至电极体系电位达到预定值时,滴定自动停止。为提高分析操作自动化水平,降低分析成本,我们用国产元器件制作了一台普及型比较电位法控制终点的自动电位滴定仪。该仪器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组装调试容易,成本低,易于数字化,且输入阻抗高,可与各种电极配合进行电位滴定。它能控制滴定速度,并自动检测滴定终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微盘电极上单扫描、一次导教、二次导数及三次导数的稳态扩散电流方程,一次导数的电流峰与扫描速率v成正比,二次导数及三次导数的电流峰分别与v2、v3成正比,从而提高了响应灵敏度,通过它们的波形可以很方便地求得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判断反应的可逆性,用碳纤维微盘电极进行了验证,结果与理论方程一致。  相似文献   

16.
有机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以有机物作为电极材料的新型二次电池。但有机物作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仍存在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高的溶解性和低的导电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通常采用引入吸电子基团来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形成聚合物来降低溶解性和引入导电基底增加导电性等方法。着重关注羰基化合物作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分别介绍羰基化合物/聚合物及其与导电基底形成的复合物和柔性电极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用SNIFTIRS和循环伏安法研究酸性溶液中次亚磷酸钠在多晶铂电极上的电氧化机理.分析了0.5mol/LH2SO4+0.1mol/LNaH2PO2溶液中原位红外反射谱图与电极电位的关系,发现在发生反应的电位下Pt电极上的吸附物种有氢原子和H2PO2,最终的氧化产物是H3PO4而不是H2PO3-,据此提出了酸性介质中次亚磷酸根离子在Pt上氧化的新机理.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间溴苯甲酸(3-BBA)在Pt 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反应. 3-BBA 在Pt 电极上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在较低的氧化电位作用下(1000 mV), 3-BBA自由基负离子先在Pt 电极上失去一个电子, 生成对应的自由基, 继而发生脱羧反应生成溴苯自由基阳离子和二氧化碳. 随着电位的正移, 吸附在电极表面的羟基自由基进攻溴苯阳离子, 发生脱溴反应, 生成苯酚. 随着电位的升高, 苯酚继续氧化生成苯二酚以及苯醌等, 部分苯环还可经开环得到马来酸和富马酸.  相似文献   

19.
测定溶液pH的方法有比色法和电位法两种。比色法简单,可是缺点多,实际应用没有电位法广;电位法中可采用的电极有氢电极、醌氢醌电极、玻璃电极等。虽然它们各有优缺点,但以后者为佳,尤其是在生化工作中是一件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嵌入式超薄碳膜电极的伏安行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镍铬合金为基体,在其表面嵌入碳膜或碳纳米管,制备了超薄碳膜电极,并用于酚磺乙胺(ETA)的测定。超薄碳膜电极对ETA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和增敏作用,与玻碳电极相比,氧化峰电位负移120mV,还原峰电位正移160mV,电流响应明显增大。在最优条件下,ETA浓度在5×10-7 ~9×10-6 mol/L和9×10-6~6×10-5 mol/L之间与其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67和0. 9979。该电极制备简便,价格低廉,用于酚磺乙胺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