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选择Mg2+为掺杂离子,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镁-铝酸三钙(Mg-C3A)用于泛浓度氨氮和磷酸根的同步捕获。静态去除实验结果表明,Mg-C3A对氨氮去除能力随着初始氨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磷酸根去除几乎不受影响(20.2 mg·g-1)。动力学结果揭示Mg-C3A对氨氮和磷酸根去除分别在8和2 h达到平衡,且去除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X射线衍射(XRD)和光电子能谱(XPS)对固体产物表征结果说明Mg-C3A水化释放Mg2+,Ca2+,Al3+和OH-对氨氮和磷酸根去除起重要作用。低氨氮浓度(200 mg·L-1)下,氨氮去除主要通过与Mg-C3A释放OH-结合生成NH3;磷酸根则与Mg2+,Al3+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M06方法,研究了气相环境下2种稳定构型的丙氨酸(Ala)与Ca2+配合物的手性转变及水分子的催化。研究发现,Ala_1·Ca2+的手性转变有a和b 2个通道,a通道是α-氢只以羰基氧为桥迁移;b通道是α-氢迁移到羰基氧后,氨基上的质子在纸面内侧向α-碳迁移。Ala_2·Ca2+的手性转变有a、b、c、d 4个通道,a和b通道分别是羧基内质子迁移后,α-氢只以羰基氧为桥迁移和α-氢迁移到羰基氧接质子从氨基氮向α-碳迁移;c通道是钙与氮的配位键断裂后,α-氢向氨基氮迁移;d通道是钙与氮的配位键断裂后,Ala_2·Ca2+向Ala_1·Ca2+异构,再接Ala_1·Ca2+的手性转变。势能面计算表明,Ala_1·Ca2+手性转变的a通道具有优势,总包能垒为134.8 kJ·mol-1,Ala_2·Ca2+手性转变的d通道具有优势,总包能垒为235.3 kJ·mol-1;水分子的催化使能垒分别降至40.8和141.3 kJ·mol-1。结果表明,Ca2+对Ala的手性转变具有催化作用,水分子对丙氨酸Ca2+配合物的手性转变具有极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M06方法,研究了气相环境下2种稳定构型的丙氨酸(Ala)与Ca2+配合物的手性转变及水分子的催化。研究发现,Ala_1·Ca2+的手性转变有a和b 2个通道,a通道是α-氢只以羰基氧为桥迁移;b通道是α-氢迁移到羰基氧后,氨基上的质子在纸面内侧向α-碳迁移。Ala_2·Ca2+的手性转变有a、b、c、d 4个通道,a和b通道分别是羧基内质子迁移后,α-氢只以羰基氧为桥迁移和α-氢迁移到羰基氧接质子从氨基氮向α-碳迁移;c通道是钙与氮的配位键断裂后,α-氢向氨基氮迁移;d通道是钙与氮的配位键断裂后,Ala_2·Ca2+向Ala_1·Ca2+异构,再接Ala_1·Ca2+的手性转变。势能面计算表明,Ala_1·Ca2+手性转变的a通道具有优势,总包能垒为134.8 kJ·mol-1,Ala_2·Ca2+手性转变的d通道具有优势,总包能垒为235.3 kJ·mol-1;水分子的催化使能垒分别降至40.8和141.3 kJ·mol-1。结果表明,Ca2+对Ala的手性转变具有催化作用,水分子对丙氨酸Ca2+配合物的手性转变具有极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抑制电导同时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主要活性成分氯化胆碱、甲哌鎓以及杂质N-甲基哌啶的快速检测方法。 样品经稀释过膜后直接进样分析, 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ionpac CG17 (50 mm×4 mm) + CS17 (250 mm×4 mm),以10 mmol·L-1甲烷磺酸溶液等度淋洗,可在10 min内完成以上目标分析物的检测,且常规阳离子(Li+、 Na+、 NH4+、 K+、 Mg2+和Ca2+)不会干扰对3种化合物的测定。 在优化后的最佳色谱条件下,氯化胆碱的线性范围为0.1~500 mg·L-1,甲哌鎓的线性范围为0.5~500 mg·L-1,N-甲基哌啶的线性范围为0.4~200 mg·L-1,3种化合物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4,线性关系良好。 3种目标分析物的检出限(信噪比S/N = 3)为28.0~112.5 μg·L-1,定量限(信噪比S/N = 10)为93.5~375.0 μg·L-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 = 6)均小于0.47%,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该检测方法简单方便,已成功应用于商品化植物生长调节剂中3种成分质量浓度的测定,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0%~103.6%。 可应用于相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原料及成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抑制电导同时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主要活性成分氯化胆碱、甲哌鎓以及杂质N-甲基哌啶的快速检测方法。 样品经稀释过膜后直接进样分析, 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ionpac CG17 (50 mm×4 mm) + CS17 (250 mm×4 mm),以10 mmol·L-1甲烷磺酸溶液等度淋洗,可在10 min内完成以上目标分析物的检测,且常规阳离子(Li+、 Na+、 NH4+、 K+、 Mg2+和Ca2+)不会干扰对3种化合物的测定。 在优化后的最佳色谱条件下,氯化胆碱的线性范围为0.1~500 mg·L-1,甲哌鎓的线性范围为0.5~500 mg·L-1,N-甲基哌啶的线性范围为0.4~200 mg·L-1,3种化合物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4,线性关系良好。 3种目标分析物的检出限(信噪比S/N = 3)为28.0~112.5 μg·L-1,定量限(信噪比S/N = 10)为93.5~375.0 μg·L-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 = 6)均小于0.47%,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该检测方法简单方便,已成功应用于商品化植物生长调节剂中3种成分质量浓度的测定,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0%~103.6%。 可应用于相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原料及成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盆栽试验以宽叶泽苔草(Caldesia grandis Samuelsson)为材料,采用500 μmol·L-1 Cd、500 μmol·L-1Cr、500 μmol·L-1 Pb、1 000 μmol·L-1 Cu溶液处理,研究重金属胁迫对宽叶泽苔草生长、重金属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宽叶泽苔草对重金属毒害具有很强的抗性,各种重金属胁迫下植株地上部并未表现出失绿或坏死等中毒症状;重金属Cd、Cr、Pb和Cu处理,分别显著提高根和地上部茎叶中Cd2+、Cr6+、Pb2+和Cu2+质量分数;Cu处理显著增加植株Mn2+质量分数,减少地上部Fe3+质量分数;Pb处理显著增加根系Mn2+质量分数;但对Zn2+质量浓度无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植株地上部中Fe3+和Mn2+呈显著负相关,而Mn2+和Cu2+呈显著正相关;地下部中Pb2+与Mn2+呈显著正相关,Cr6+与Zn2+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运用光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尼可刹米(NI)的相互作用及共存金属离子的影响。研究表明:NI对BSA的荧光有猝灭作用,属于动态猝灭。BSA能运输NI,是一个自发过程,其作用力类型主要为疏水作用力。BSA的亚螺旋域ⅡA是主要结合位置,离酪氨酸残基更近,无药物协同作用。NI对BSA构象产生影响。Mg2+、Cu2+对PDS与BSA结合产生竞争作用,增强药效。Mn2+、Cr3+和Co2+对PDS与BSA结合产生促进作用,延长药效时间。该实验对揭示药物动力学问题及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利用在线监测仪测量了杭州市一次重灰霾过程(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1月3日)中PM2.5主要水溶性离子(Cl-、SO42-、NO3-、NH4+、Na+、Ga2+、Mg2+)及主要气态污染物(SO2、NO2、O3、NO、CO、HCl、NH3、HNO2、HNO3)的小时浓度。结合混合受体模型和国控监测分析,研究了2017年12月30-31日重灰霾事件的污染特征、来源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PM2.5浓度高达318 μg·m-3; NO3-/SO42-最大值为2.68,说明移动源污染是杭州市PM2.5形成的重要来源; PM2.5/CO最高达到0.19,说明二次细颗粒物对PM2.5贡献很大;NO3-、SO42-、NH4+的浓度总和占PM2.5平均浓度的64.3%,说明二次无机细颗粒物是杭州重灰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且NO3-的贡献最大,占33.5%。混合受体模型分析显示,杭州市重灰霾污染的潜在源区主要位于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四省交界处,以及安徽省中东部、蚌埠、芜湖等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夹杂着大量污染物的北方干冷空气远距离传输叠加部分局地源是杭州此次重雾霾形成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改善杭州市空气质量,不仅需控制当地的污染物排放,而且还需对整个长三角地区甚至跨区域采取大气联防联控策略。  相似文献   

9.
利用在线监测仪测量了杭州市一次重灰霾过程(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1月3日)中PM2.5主要水溶性离子(Cl-、SO42-、NO3-、NH4+、Na+、Ga2+、Mg2+)及主要气态污染物(SO2、NO2、O3、NO、CO、HCl、NH3、HNO2、HNO3)的小时浓度。结合混合受体模型和国控监测分析,研究了2017年12月30-31日重灰霾事件的污染特征、来源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PM2.5浓度高达318 μg·m-3; NO3-/SO42-最大值为2.68,说明移动源污染是杭州市PM2.5形成的重要来源; PM2.5/CO最高达到0.19,说明二次细颗粒物对PM2.5贡献很大;NO3-、SO42-、NH4+的浓度总和占PM2.5平均浓度的64.3%,说明二次无机细颗粒物是杭州重灰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且NO3-的贡献最大,占33.5%。混合受体模型分析显示,杭州市重灰霾污染的潜在源区主要位于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四省交界处,以及安徽省中东部、蚌埠、芜湖等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夹杂着大量污染物的北方干冷空气远距离传输叠加部分局地源是杭州此次重雾霾形成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改善杭州市空气质量,不仅需控制当地的污染物排放,而且还需对整个长三角地区甚至跨区域采取大气联防联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零价铁(Fe0)修复Ni2+污染水体的效果及同步修复Ni2+和有机氯的可能性,考察了Fe0对水中Ni2+的去除效果及Ni2+对有机氯脱氯的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Fe0除镍反应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obs)随铁粉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大,铁粉颗粒粒径由2.000~0.425,0.425~0.150,0.150~0.075减小到<0.075 mm时,kobs值相应由0.022 3,0.053 8,0.104 8增加到0.155 0 min-1;在考察的pH范围(2.5~10.0)内,零价铁对Ni2+保持着较高的反应速率,在酸性条件下,反应速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Fe0同步修复Ni2+和含氯有机物时,含氯有机物的存在并没有对Ni2+的去除产生很大影响,但镍的存在对Fe0脱氯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同时,在考察的280 h内铁粉填充柱对水中的Ni2+保持着较高的去除效率(>80%),这为Fe0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濒危植物新疆沙冬青和蒙古沙冬青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体色素含量、叶绿体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氰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5℃和-15℃低温处理后,两种沙冬青的初始荧光(Fo)、Chla/Chlb比值和Car含量随温度降低呈上升趋势,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Chla和Chlb含量随温度降低呈下降趋势;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均随温度降低旱上升趋势,0℃、-5℃处理48h后,两者的APX活性升高,-15℃处理48h后,两者的APX活性与-5℃时相比活性下降.这说明低温对两种沙冬青的光化学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其光合机构通过增加过剩光能的热耗散来抵御低温对比合系统的破坏,另外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保证了两种沙冬青在低温下能够维持一定的光合作用,保护光合系统免遭活性氧的损伤.比较分析两种沙冬青幼苗光合生理受低温的影响,初步说明蒙古沙冬青比新疆沙冬青对低温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2.
草酸预处理对辣椒叶片抗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 40℃热胁迫下辣椒叶片中膜透性、膜脂过氧化、抗坏血酸 (ascorbate,As A)和还原态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草酸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在热胁迫处理前 3d用草酸溶液 (p H6 .5 )喷洒叶片 .结果表明 :草酸预处理能减轻热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 (以电解质渗漏表示 ) ,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 H2 O2 的产生 ;草酸预处理能使辣椒叶片在 40℃热处理下保持较高水平的 As A、GSH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 (peroxidase,POD) ;在常温下 ,草酸预处理能诱导 POD活性 ,但是对草酸氧化酶活性没有影响 .这些结果提示 ,草酸预处理能增强辣椒叶片的内在抗热性 ,但与草酸氧化酶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13.
外源Ca2+、La3+和EGTA处理对辣椒叶片热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湘研十号辣椒为材料 ,研究了外源 Ca2 、L a3 和 EGTA处理对热胁迫下叶片生理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Ca2 处理能降低热胁迫下细胞质膜的透性 ,而 L a3 和 EGTA处理略增加了细胞质膜透性 ;Ca2 处理能够降低 As A和 GSH在热胁迫下的氧化 ,而 L a3 和 EGTA处理却没有这种作用 ;Ca2 处理的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在热胁迫下降解较慢 ,L a3 和 EGTA处理的则降解较快 .本文认为 ,Ca2 处理能够提高辣椒叶片的抗热性 ,而 L a3 和 EGTA处理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抗热性 .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纯度更高的碳纳米管膜, 保证材料发热稳定性, 需要对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得到的碳纳米管膜进行二次纯化. 通过使用高温纯化炉, 在真空状态下, 从1700℃到3200℃分7挡温度对碳纳米管进行纯化, 并对其含碳量和方块电阻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高温纯化后的碳纳米管膜含碳量从95.0%提高到99.9%, 解决了含碳量低的问题. 同时, 在高温纯化中发现碳纳米管膜方块电阻从纯化前3Ω降低到0.5Ω, 方块电阻的降低对碳纳米管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样对碳纳米管膜后续产品的开发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设{Xn,n≥1}是i.i.d.连续型随机变量,μ(n)为记录时刻对应的计数过程,记N为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证明了μ(n)矩完全收敛的精确渐近性,即当1p2,δ-1时,有limε10ε2p(δ+1)/(2-p)∑n≥3(logn)δ/n(logn)-1/2E{|μ(n)-logn|-ε(logn)1/p}+=1/δ+1·2-p/2pδ+p+2E|N|(2pδ+p+2)/(2-p).  相似文献   

16.
采用差示热量扫描法测定对虾的共晶点,在此基础上建立对虾的冷冻干燥工艺,并对冻干产品复水后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对虾的共晶点为-14.2℃,所建立的对虾冷冻干燥工艺为:对虾在-22℃或以上的冰箱中预冻5h;干燥仓搁板温度为在0~1 h时,从50℃上升到60℃;1~4h时,保持在60℃;4~5 h时,由60℃上升到70℃;5~10 h时,保持在70℃;10~15 h时,由70℃降温至50℃;整个冻干过程的真空度维持在0.5 Torr(66.66 Pa)左右;干燥15 h后,对虾的水分由最初的70.2%降低为4.2%,达到目标水分含量.冻干对虾复水后,其硬度、咀嚼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显著,而弹性和黏聚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泉州湾滨海退化湿地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分析,初步研究红树林修复工程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退化湿地修复前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分别为8.78~17.72 μg/(g?24 h)和45.86~80.12 μg/(g?24 h),修复后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分别为10.21~14.22 μg/(g?24 h)和85.83~102.22 μg/(g?24 h)。在秋茄+桐花树+红海榄修复模式下,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明显增高;在秋茄+桐花树+白骨壤修复模式下,土壤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脲酶活性有一定增高;在秋茄+桐花树+木榄修复模式下,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变化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泉州湾滨海退化湿地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分析,初步研究红树林修复工程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退化湿地修复前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分别为8.78~17.72 μg/(g?24 h)和45.86~80.12 μg/(g?24 h),修复后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分别为10.21~14.22 μg/(g?24 h)和85.83~102.22 μg/(g?24 h)。在秋茄+桐花树+红海榄修复模式下,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明显增高;在秋茄+桐花树+白骨壤修复模式下,土壤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脲酶活性有一定增高;在秋茄+桐花树+木榄修复模式下,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变化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低温、高温、干旱等非生物逆境通常会严重影响到水稻的生长及产量.为深入了解水稻逆境反应的分子机理和挖掘耐逆相关基因,本文采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芯片对水稻多逆境下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进行分析,并筛选出众多表达特异基因.OsHdr5是其中一个在多个生长发育时期与组织器官中受高温、干旱诱导均显著上调的基因,用实时定量PCR方法(real-time PCR)对其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两组结果基本吻合.用PCR方法扩增获得长为743bp的全长基因序列,其ORF区编码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含有磷酸化激酶位点,形成的二级结构包含一个由6个α螺旋和2个β折叠组成的跨膜结构域,进一步分析推测其可能是叶绿体膜上与细胞跨膜信号传递相关的功能蛋白.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2个各水培有13棵/m~2水体而积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 L.)的净化槽(曝气、非曝气)的植物叶片叶绿素(Chla,Chlb)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最与根组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对应的净化槽水质,同时测定了植物根、茎、叶的长度与氮磷含量及生物量,研究了长期曝气下梭鱼草(P.cordata)的生理响应及水质的氮磷变化.另设空白槽对照(CK),结果表明:曝气影响了植物的生理特性,曝气槽植物的根、茎、叶长分别比非曝气槽植物短12.67,18.30,2.33 cm,根组织POD、CAT活性分别比非曝气槽根组织高0.028 3 U/(g·min),0.179 0 mg/(g·min),而非曝气槽叶片Chla、Chlb与SP含量分别比曝气槽叶片高0.314 2,0.118 4,15.75 mg/g;曝气影响植物组织的氮磷积累及生物量,曝气槽根、茎、叶组织的氮磷含量分别比非曝气槽根、茎、叶低5.04 g/kg与1.03 g/kg;6.57 g/kg与1.32 g/kg;8.67 g/kg与1.46 g/kg,根、茎、叶的生物最分别比非曝气槽植物低3.03,2.32,0.74 g/棵;曝气影响净化槽水质的氮磷浓度,TN、NH_4~+-N浓度比非曝气槽低11.22,7.81 mg/L,而TP、溶P浓度较非曝气槽高0.089,0.044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