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经常会听到学生这样的困惑“上课老师讲的内容都听懂了,可是当自己再次遇到相同或类似的题目时,只记得老师讲过,但自己还是解答不对.”教师面对学生的解答结果也有类似的疑问.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达到内化,也就是没有真正的理解.本文试从“理解”的角度对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的产生和解除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一、理解的涵义心理学家认为:理解是顿悟,是头脑小知觉“完形”的出现,与我们日常学习中“数学理解”含义最贴近.当学生理解事物时,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在新的情境中能够适当地运…  相似文献   

2.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理解性探究的学习方法.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执教的内容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设计本课的宗旨是:“以生为本”“为理解而教”,培养“理解性探究”的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的理念是: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究,让学生思维活  相似文献   

3.
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是数学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各不一样,对于学习自主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句话说得好,数学教学效率,就像讲授和探究的函数,能够取得最大值不能只考虑一个变量.数学任务设计,就像设计滑梯,不仅要让学生感兴趣,更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把知识作为思维过程的材料和媒介,把掌握知识、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理解数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数学”,这也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初中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创新和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造性,这一阶段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开  相似文献   

5.
黄海 《数学之友》2017,(20):38-39
七年级的几何概念和几何证明问题渐渐在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部分,学习的基础来源于对几何概念的深入理解.课堂教学是学习数学概念最主要的途径,几何概念教学情境设计能带领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适当的引导能帮助学生构建几何概念学习的一般方法.几何概念能借助三类数学语言(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完善概念图;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到每一个几何概念(如“角”),它能够体现几何概念的一般性教学思路,也有着个体的特殊性,当一般与特殊结合融入到教学情境设计过程中去,更能有利于建立学生丰富的思维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6.
陆丽萍 《中学数学》2023,(18):18-19
<正>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教育的关键在于发展思维,尤其是高层次的思维,培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的素养.高阶思维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只有把“灌输”“填鸭”式的教学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通过自我建构,深度学习才会发生,高阶思维才能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核心,注重学习建构理论的精炼,建立一个完整的单元式教学架构,并探索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理解知识,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凸现“过程”目标,一是因为只有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是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或策略的.在此基础上,教师才可以加以科学的指导,最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二是因为让中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目的并非是要他们获取重大的数学研究成果,而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究(研究)的过程中,去学习一些数学研究的方法,同时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等目标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数学学习是一个从感知数学到积累数学知识,从积累数学知识到理解数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基本技能、掌握学习策略、培养思维能力、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过程.本文就促进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谈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数学探究课,“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引导学生挖掘数学内涵和探寻数学本质,是达成开展高校的数学探究教学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数学学习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 ,中心问题是如何切实、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 .为此 ,就要研究学习的实质、数学学习的实质 ,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考虑“某个课题如何讲”的精讲多练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一书中也明确指出 :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习 .我们通常说的“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 ,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已去学数学” ,也是这个意思 .如何改进学生的学习 ?如何达到“引导学习”“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这一目的 ,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旨在通过师生和生生的有效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理解数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高中数学知识是抽象且复杂的,许多内容对思维要求较高,而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这样学生在个别知识点的理解上难免会出现思维障碍,如果教学中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就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数学课堂,我们经常提醒自己:从进入课堂到走出课堂,应该反思这节课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带来的是不是学生所需要的?这就是我们数学教师对课堂的责任担当,也应该是“三个理解”[1]的本质所在.事实上,我们从备课到上课,再到反思,往往更多的从教师视角出发,忽略了“学生视角”,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所谓的“学生视角”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效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概念是建立数学法则、定理的基础 ,也是进行计算和证明的基础 .只有掌握好概念 ,才能充分认识事物的本质 ,做出正确的判断与推理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时常可见学生的错误与“概念不清”有缘的现象 .如何把概念讲清、讲透、讲活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表达、应用 ,达到即使忘其“形”,也难忘其“神”的境界 ,是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 .本文就如何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效性 ,结合教学实际谈点肤浅看法 .1 概念教学要充分体现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学生对概念的学习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遵循这一规律 ,实现这一过程仅有语言是…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把“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融合,阐述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的系统教学建议.本文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思想为导向,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角度入手,概述了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思维力的发展实践路径,结合学生兴趣、经验,选定合适问题作为学习焦点,强调知识的理解、处理与应用,组织学生在分析思辨中获得数学概念、规则,理解形象背后的抽象规律,能基于逻辑、推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亲身经历问题的猜想、假设、探索、验证,建立数学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联系,提升探究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4.
胡艳 《数学通讯》2023,(5):1-4+7
“说题”是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对数学问题的认识、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达到深度学习,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课题组成员从数学课堂中的学生“说题”、学科活动中的学生“说题”、假期作业中的学生“说题”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改变教学的方式,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相似文献   

15.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2017年是上海高考改革的第一年,考试政策的改变对学生和教师教学带来冲击.由于学生“3+3”的选课模式,使得学习精力相对分散,用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有限.数学文理不分科,原本选文科的部分学生其数学能力不是很好,提升这部分学生的数学能力成为每个教师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代表的十八世纪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要使学生真正地获得知识、发展智能、提高素质,就要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而教师应更多地扮演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角色.由于数学学习主要表现为理解性的学习,因而,教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的主动思考,他人的认识也取代不了自己的理解.笔者以“数列极限复习课”中引导并组织学生参与到对一道“陈题”进行改编的实践探索,说明如何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来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这一时期的数学学习是今后学习、工作的基础.小学的数学基本上是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展开,几乎没有比较整块的抽象内容.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但是到了初中,开始接触到抽象的数  相似文献   

18.
数学自能发展教育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 ,数学的自能发展教育已成为数学创新教育的主方向 ,数学自能发展教育如何实施 ,是目前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最迫切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重要话题 .拙文拟从数学自能发展教育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层面来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不妥之处 ,敬请斧正 .1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建构主义强调主体感知 ,认为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 ,而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 ,通过学习主体的感知、改造、消化 ,使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才能被理解与掌握 .数学自能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庆 《数学通报》2007,46(6):39-42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因此教师在新概念形成的教学中,我们主张用建构主义学习观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教师要根据学习者自己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围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展开,根据“从实际生活中来,到实际生活中去”这一教学理念推动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期望的数学史发展,学习并理解数学期望的概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单向授课变成师生间的教学相长,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