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解问题,就是已知含有参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有整数解,求参变量的值.它涉及到根的判别式、求根公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整除等内容,是中考和数学竞赛命题的热点.不少同学对这类问题感到无从下手,本文给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几种常用策略,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高考数学的压轴题很多都涉及多个参变量的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零点与极值(最值),求参变量的取值范围及相关不等式的证明.同学们处理这一类问题相当困难,特别是对涉及多个参变量的函数综合题感到很棘手,现介绍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法与技巧,供大家参考.1.求参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参变量的取值范围通常通过分离变量,转化为求新函数的值域,也可以等价变换,通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形式化的符号语言系统,这既包括最为简单的数字符号,也包括由现代的数理逻辑所发展起来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数学符号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数  相似文献   

4.
数学的世界是一个符号化的世界.什么是数学符号?为了传播数学概念、交流数学思想,必须借助于一种具体的、使人能感受到的可代用物.数学符号有它的内涵,能表达数学思想,还能帮助我们解答数学问题.下面介绍数学符号的解题功能:……  相似文献   

5.
列整式就是把实际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语句,用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也就是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能力.亲爱的同学们,你想轻轻松松地过好"列整式"这一关吗?这并不难,下面教你几手妙招.  相似文献   

6.
解析几何中的定点、定值问题一直是高考和竞赛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现行教材对这个问题没有作专门的介绍,因此也成了高中数学的难点之一.事实上,对这类问题的解答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如:证明动直线过定点的解题步骤可归纳为:一选、二求、三定点.具体操作程序如下:一选:选择参变量.需要证明过定点的动直线往往随某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可选择这个量为参变量(当动直线涉及的量较多时,也可选取多个参变量).二求:求出动直线的方程.求出只含上述参变量的动直线方程,并由其它辅助条件减少参变量的个数,最终使动直线方程的系数中只含有一个参变量.三…  相似文献   

7.
数学交流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学交流 ,是运用表达数学概念、关系、方法、问题、思想的语言与情感的过程 .从数学的社会性来讲 ,数学思想只有被“数学共同体”所接受才能算是正确的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为了对数学知识作出解释 ,教师必须用数学语言符号 ,同时学生也必须理解这些语言符号 ,于是就存在一个数学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彼此解释各自的想法、相互理解对方思想的问题 .因此 ,数学教学就是共同体成员之间所进行的讨论交流活动 .1 “数学交流”探源 在数学教育领域 ,较早提出“数学交流”的是1981年英国“学校数学调查委员会”向政府提交的《Cockorof…  相似文献   

8.
绝大多数同学对数学竞赛题都有敬而远之的心态,除了有内容较深的原因外,它过于强调的解题的技巧性和超前性也是因素之一.例如《中学生数学》2010年第12期刊登的邱先生的《一道含有高斯符号[x]方程的三种解法》一文就是一个例证.邱先生的三种解法技巧性很高,但遗憾的是利用了解一元二次不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含参变量超越方程及高次方程迭代法求解时初值选取困难的问题,通过分析迭代方程收敛速度随参变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以参变量定义域内收敛速度最慢处方程的解为迭代初值,并将该含参变量的超越方程或高次方程在此处进行二阶泰勒级数展开,舍去高阶余量,进一步求解该二次方程得到另一种初值.方法的适用条件是迭代方程必须是收敛的.实例计算表明,将初值代入迭代公式仅需一次迭代即可得到精度较高的近似计算公式,可用于含参变量的超越方程及高次方程迭代求解.  相似文献   

10.
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含义的能力,称为数学表达能力.解释数学符号表示的数学含义的能力,称为数学诠释能力.一种数学符号或形式,在不同的场合表示的数学含义是不同的.例如"(a,b)",可以认为是表示点p(a,b)的坐标,又可以认为表示某个变量的取值范围(a,b).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现例举加以分析.一、数感所谓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种感知,这种感知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反应,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利用数学符号的暗示信息解题严建兵(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215007)数学符号是数学抽象思维的产物,也是数学思维活动的物质载体.符号能暗示信息,数学符号也以其独特的思想内容暗示着信息.提高对数学符号暗示信息的捕捉能力,有助于解决数学问题.1运算符号的暗示...  相似文献   

13.
所谓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学符号、式子、图形等把问题的本质属性进行简洁的刻画,用数学语言解释一些客观现象,揭示问题的发展与变化规律.数学中考常见数学模型有:三角函数模型、方程(组)模型、不等式(组)模型和函数模型等.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把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语言的理解与翻译若谷数学的符号和公式等语言的发明对数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数学符号化也是它本身的一大特点,初中入门阶段的数学学习也是一种数学符号语言的学习。如初一上期学习有理数,正负号,运算符号,代数式等。学习数学的活动实际上包含着一种数学语言...  相似文献   

15.
数学美吗?这要先从数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说起.有调查显示,人们最爱的和最恨的都是数学.学生说,数学就是没完没了的做题,做题,再做题;家长说,数学就是一堆枯燥乏味的数字、符号、公式、定理;教师说,数学不好教,时间紧,任务重.看来数学是“不美”的,更谈不上欣赏了.这就是数学目前的尴尬处境——数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16.
本设计的两个教例,都是关于数学素质上的东西.现在的新课程的考试,已经开始把它纳入视野与考卷了.我认为,高中的各级考试,也应该把它纳入视野:就是高考,也可以考一点教师猜不到,但可运用“从最简单的情形开始”,“借助数学实验”,“运用数学基础知识(最好是高中的)与符号”来解决的并不复杂的问题.把这一类问题也纳入考能力的视野之内,难道不好吗?考能力,考思维过程,似乎一直来找不到好的办法.现在有了,就看命题组的成员的认识,与他们是否认为值得一试了:考一点“题海”的设计者与崇拜者也顾及不到,但恰可以运用“从最简单的情形开始”,“借助数学实验”来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这一篇设计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正>高考数学填空题通常是将一个数学真命题写成其中缺少一些语句的形式,要求考生将缺少的语句填写在指定的空位上,使之成为一个完整而正确的数学命题.根据填空题的内容可将其分为两种题型:一种是定量型的,要求考生填写数值或数量关系,如方程、不等式的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某参变量的值或变化范围,等等;另一种是定性型的,要求填写具有某种性质的数学对象或数学对象的某种性质等.  相似文献   

18.
数学符号在数学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学生害怕数学符号,对涉及较多数学符号的内容尤其反感,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就是符号的游戏,这是造成符号难教的原因之一.本文拟结合具体实例,谈谈数学符号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化归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所谓化归思想,就是在数学研究中,不妨对原问题换一个方式、一个角度或一种观点考虑,在新的方式、新的角度或新的观点下,有可能会使原问题变得易于解决.  相似文献   

20.
李姝侠 《中学数学》2012,(22):27-28
水平数学化是指由现实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是把情景问题表述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亦指数学问题的水平发展.垂直数学化是从符号到概念的转化或用符号解决数学问题,亦指数学问题的梯度发展,类似演绎推理.本文拟举例来谈谈垂直化与水平化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