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PO生态链     
其实 《珠算》2011,(4):50-53
进入2011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脚步继续加速。3月15日,安全软件供应商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宣称,该公司已于3月14日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上市申请。由此,奇虎360迈出了中国互联网企业2011年海外上市的第一步。据了解,土豆网、迅雷网、人人网、PPS、去哪儿等互联网公司都已确定了IPO的主承销商,年内赴美上市几乎板上钉钉。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2011年中国赴美上市公司数量及募资额均将超去年,将继续保持活跃增长的态势。此外,今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行业结构性方面也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春光 《珠算》2010,(7):84-86
香港上市的主力推手 2004年9月,湖南有色集团公司组建,陈志新到公司担任总会计师,2005年初,集团公司谋划重组上市,成立了上市公司筹备组,陈志新成为上市小组的核心成员之一,任上市办副主任。  相似文献   

3.
陈伟忠  袁恬 《运筹与管理》2023,32(1):169-174
将社会网络嵌入理论从单一网络拓展至双重网络,分析上市公司同时嵌入风险投资网络和承销商网络对公司IPO上市后市场表现的影响。利用2004~2017年有风险投资支持的IPO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单独嵌入风险投资网络中心位置、单独嵌入承销商网络中心位置,均会提高公司IPO后市场表现;(2)同时嵌入风险投资网络中心位置和承销商网络中心位置,对公司IPO后短期市场表现的正向影响会相互替代;(3)同时嵌入风险投资网络中心位置和承销商网络中心位置,对公司IPO后长期市场表现的正向影响会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4.
资本重启     
《珠算》2009,(8):14-17
成渝高速获得IPO核准文件后,深市、沪市IPO先后恢复:而联合证券、海通证券、瑞银证券等保荐机构均反馈称,接到启动已过会的增发、配股项目通知;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预计近期恢复,发审委工作会议也将于近期恢复召开;中国证监会也决定,自7月26日起受理创业板发行上市申请——资本市场的大利好,一个接着一个。  相似文献   

5.
佐小卉 《珠算》2008,(10):45-45
在国内,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话题。许多企业将挂牌上市看作是一锤子买卖,只要IPO顺利,就大功告成。然而企业的发展是持续的,对资金的需求也是持续的。那么对上市公司而言,如何充分挖掘资本市场的资源就显得至关重要。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让股票价格充分体现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6.
IPO下半场     
冯一凡 《珠算》2012,(7):50-51
2012年,沉寂多时的中国概念股又开始复苏,然而,重启IPO之路却走得磕磕绊绊。IPO的趋势与前景如何?目前是否是上市的好时机?中国公司上市面临的共同问题将是什么?企业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些问题多集中于企业上市前,但上市之后,CFO们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对IPO冷热周期内的时变波动特征首次建立区制转换GARCH模型加以有效描述,以及用计数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发行数量和发行到上市持续期的关系。通对1994年1月至2010年8月间我国A股IPO市场新股的实证研究得到若干新结论:上市首日收益率和发行到上市的持续期是发行数量的诱因,导致这三个描述IPO行为主要变量的周期行为之间存在相位差;发行到上市的持续期的降低对发行数量的增加有积极地促进作用;除了发行数量在淡季状态波动持续性较强外,其他变量在淡旺季的波动持续性均较弱;旺季时(调整后的)上市首日收益率、发行数量的波动方差比淡季时大,而发行到上市的持续期则相反;我国A股IPO发行市场的淡旺季周期的形成主要受到IPO发行政策、宏观经济环境、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控制。  相似文献   

8.
《珠算》2012,(4):63-65
上市历程《新理财》:中国交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决定整体上市?傅俊元:中国交建从2006年就开始考虑A+H股同时上市事宜,证监会当时也同意了我们的想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国交建由于信息披露时间较紧等原因选择了先发行H股,但对于回归A股,我们始终没有放弃。中国交建回归A股主要的障碍是旗下有存在同业竞争的A股上市公司。对于存在同业竞争的路桥建设,我们根据规则进行了处理,就是按照现在的做法吸收合并。2010年底,我们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后,启动了A股的上市程序。  相似文献   

9.
CFO的IPO大戏     
周红玉 《珠算》2014,(7):42-45
今年是IPO年! 随着多家中国企业陆续登陆美股市场,“熄火”两年的中概股赴美上市热情已被点燃。本轮IPO破冰,从去年10月的58同城登陆纽交所开始,去哪儿、汽车之家等相继接棒,进入2014年“IPO风继续吹”,目前已有新浪微博、途牛、京东等多家中概股成功IPO,而在排队名单中,陌陌、大众点评以及巨无霸阿里巴巴更是赫然在列。有美国资本市场主管表示,预计今年会有20家以上中概股在美上市。一切都在表明,新一轮中概股赴美IPO热潮已经到来。而在整个IPO大戏的上演过程中,CFO无疑将会扮演关键角色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IPO涉税败因     
樊其国 《珠算》2012,(5):84-86
企业筹备上市过程中容易出现税收问题,笔者结合典型的IPO涉税案例,通过对造成拟上市公司税务瑕疵的4种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探究IPO涉税风险及败因。  相似文献   

11.
董左卉子 《珠算》2009,(2):60-63
目前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显然已影响到投资者信心和企业上市意愿。尽管很难预计IPO活动什么时候能够复苏,但是,依然有不少公司正积极利用这段低迷时期为上市做着筹划和准备,以便市况一旦改善就可以最迅速地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2.
徐明  孙飞 《珠算》2008,(6):28-29
许多中国公司无法通过IPO海外上市,转而谋求买壳上市。福麟国际大胆创新买壳上市之路,采用IPL模式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个中操作技巧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叁寿 《珠算》2011,(9):38-39
募投项目设计对于拟上市公司通过证监会审核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募投项目分别通过企业IPO和支撑企业战略双重途径来间接和直接推动企业的发展。与之相反,不合理的募投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成为企业前进的阻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采用距离函数计算规模效率的方法.应用Tim Coelli的投入导向DEA模型多阶段求解方法,计算出了我国钢铁主营上市公司2005年、2006年的规模效率.结果表明,年产粗钢小于200万吨的上市公司几乎都是规模无效的;年产粗钢小于300万吨的上市公司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年产粗钢大于300万吨的上市公司大都是规模有效的;年产粗钢大于300万吨的上市公司的规模效率均值显著大于年产粗钢小于300万吨的均值;而且规模最大的几个公司连续两年都是规模有效的,它们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状态,其规模尚未大到进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减区域.上述结论,有效地支持上市钢企通过整体上市、并购重组,扩大规模,提高规模收益,同时,支持我国钢铁产业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  相似文献   

15.
樊其国 《珠算》2011,(6):82-83
中国证监会会计部发布的《2009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报告》显示,上市公司涉税问题较多。大量公司在报表中涉及补缴前期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款。目前,监管层对IPO申报企业的涉税问题核查重点,  相似文献   

16.
全球最大IPO     
《珠算》2010,(7):14-14
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计划7月中旬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筹资额有望高达3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IPO。  相似文献   

17.
李兴伟  王红莉 《珠算》2013,(8):85-86
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方向的创业板囚今年一值上涨且处于高位成为争议焦点。2013年7月5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将适当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随着这一新政的落地,今后创业板企业上市门槛将会放宽,上市变得更加容易,创业板会决速扩容。  相似文献   

18.
张铭 《珠算》2012,(5):36-37
美国JOBS法案通过后的第三天,3月29日,由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和创业中国精英会(CE)共同举办的"详解海外IPO上市"研讨会在天津举行,近200家企业在这里探讨:中国概念股境外IPO为何久久不能度过寒冬?  相似文献   

19.
数字     
《珠算》2013,(8):16-16
上市公司理财弥补利润 资产虚拟化倍增风险 目前,大批上市公司正大手笔地将资金砸向理财市场,期待用投资收益弥补实业利润。从证券投资到银行理财产品,从信托到非上市企业股权,上市公司的触角几乎遍布金融领域。  相似文献   

20.
邱洪生 《珠算》2011,(9):91-93
上市,近年来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因为从这里走出了许多身家亿万的富豪,缔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从上市前后的财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上市对于股东个人财富倍数增长有着极大的加成作用,近年来企业控制人上市前后的财富增长倍数基本在10倍左右,甚至更高。荣信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上市后个人财富就增长了24-38倍。从新财富500富人排行榜中更不难看出,许多富豪的财富增长轨迹与IPO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